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大哉問時代》問題,是推動自己吸引別人的好東西



讀者:田育瑄

在提出與目的有關的大問題時,向前看也同樣重要。

作者鼓勵企業客戶思考:我們想要無所畏懼地成為什麼樣的企業呢?

這也許是一個困難的挑戰,因為要做到這點,必須「預見企業目前還不存在的願景」

當企業發現自己正處於快速變動的迷霧中時,知道上述問題的答案就變得格外重要。數位革命迫使許多企業必須再造與重新思考,有時候甚至使企業不得不進入不熟悉的領域。

What Kills Questioning? (Book trailer for A MORE BEAUTIFUL QUESTION by Warren Berger)

耐吉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讓我們看見一家公司如何透過不斷對最基本的方向提出問題,持續因應變化。這家公司向來都很保密,不過,在幾年前,我有機會和一位與耐吉合作的設計研究人員對談,並且得以近距離觀察這家公司如何藉由與運動員(包括專業與業餘)的合作,研究其運動狀況與偵測其需求,並藉此切入球場、運動場與田徑場上的創新產品領域。

大約十年前,耐吉的研究人員發現數位科技為運動員帶來了根本的改變,例如跑者。越來越多方法可以用來衡量、改善與豐富跑步經驗,但也讓一切變得更複雜。跑者身上配戴各種不同的設備:秒表、心跳監控器、音樂播放器,這些東西讓他們跑步時變得行動不便。於是耐吉進入典型的「為什麼」模式:為什麼會存在這種問題?為什麼沒有人加以解決?

接下來,他們繼續思考各種「如果」可能性,並產生點子:打造一種結合多種功能的網路化工具,再將其連結到耐吉的跑鞋上,這樣就能整合跑者的需求,包括從衡量距離、記錄進步狀況、到收聽音樂,甚至與其他跑者連線。耐吉提出的這個問題是:

如果一雙跑鞋能為你跑出多采多姿的生活,該有多好?

然而,進入「如何」階段卻是另一件事。耐吉是運動鞋公司,不是數位設備製造商,所以他們認為,要實現如此大膽的創意,唯一的方法是透過和科技廠商合作。但是,要和賈伯斯與蘋果取得合作並不容易(根據媒體報導,對於耐吉總裁馬克‧派克[Mark Parker)希望將觸角延伸到數位領域的想法,賈伯斯起初感到不屑。他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要耐吉「管好你的運動鞋」)。

但是最終,耐吉贏得了賈伯斯的心,並且合作推出一款結合數位功能的產品—Nike+,這款產品以無線方式,將運動鞋連結到蘋果的 iPod,如此就可以連上網站了。

這個經典的「聰明組合」產品能讓跑者設定音樂、追蹤跑步與身體狀況資訊、與其他跑者溝通、尋找跑步夥伴、分享相關技巧諸如此類等等。
 
不過對耐吉來說,新產品更重要的地方在於:它幫助他們思考鞋盒以外的事。耐吉現在已經有一條數位產品線,包括在市場上非常成功的 FuelBand 科技手環。他們漸漸地不再只是一家運動鞋公司,也是一家科技公司。

因此如果你問:耐吉究竟是在哪一行?答案應該會不斷改變──不過,耐吉始終堅持「為運動員的生活風格需求服務」的核心目的,只不過採取的形式不同而已。
 
A More Beautiful Question - Warren Berger Presents at Noblis,聆聽更多請到這裡:A More Beautiful Question videos

耐吉並非唯一經歷這類改變的企業。《快速企業》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不少領先企業如耐吉、蘋果、Netflix 都逐漸發現,把腳步邁出主要的專業領域之外,可以找到成功新天地。這篇文章有一個聳動的標題:「核心競爭力之死」(Death to Core Competency),文中指出,不論一家公司的專業產品或服務是什麼(也許拜這些產品和服務之賜,公司才能走到今天),它們可能無法把公司帶到下個階段。

即便歷史不算久的公司也必須做這種轉變。


 
1. 一個問題,要能引發五個「為什麼」:大家司空見慣的事,最值得推翻。當五個「為什麼」聯成一串,答案就會現身。

2. 接著問「如果」,讓想像力爆發:問「如果」,以便重組借用別人的點子;然後,還要故意「想錯」。

3. 夢想「如何」實現?你絕對不能做太多準備!先做原型、不斷測試,萬一每次都在不同地方失敗,恭喜你了。還有別自己蠻幹,在網路時代,高手很容易找,他們只等你分享問題。






《迷茫時代的明白人》羅振宇:大時代裡,個人崛起的優勢在哪裡?


讀者:田育瑄

這是個個人價值超越組織的時代,創造『有魅力的人格(Personal Charm)』很重要。

今天聽一段邏輯思維主持人羅胖的演講,他分享在互聯網連結的大時代裡,個人崛起的優勢在哪裡?

以下是5個練習小撇步:

1. 人格最重要:點狀崛起,成為一個具有人格個性代表的主持人,先把自己做小,小到一個人格體,點的集體價值就會出現。

2. 文字文化進展到口語文化:書寫文明已經漸漸與口語文明融合、相輔相成,成為從書寫到口語文明的緩衝器與匯集者,把現代人缺乏長時間大部頭閱讀的耐性,找到方法,補足這塊文明食糧。

3. 喚起尊重:羅胖的六十秒的每日堅持,定時在早上6:30撥出,一則匯集認同此匠人精神會員們,與他們鞏固連結,另一則成為早上第一發知識啟蒙,從羅胖開始。

4. 自戀:成為匠人,用自己的手藝從頭到尾完成一項工藝作品的能力與精神,如:專注用聲音串起的知識主持人image。

5. 分享:他們用羅胖主持人角色的號召力,找到一群認同價值、願意共同參與的會員眾籌、認領工作,並共同達成任務,至今已經完成了許多大型個人化團購與公益計畫。。

如:中秋節開放500盒月餅訂購,先分配好多少用於做公益,多少用於專案支出,連需要出貨提貨等繁雜工作,都由這個社群的成員推派或指定並支付特定金額等(這在台灣可能不會一體適用,但不失為一個打破框架、跳脫思維的好方法~

學習和深愛這個品牌精神的員工與讀者/聽眾密集溝通、互動與共同達成任務,你會發現你們能一起獲得的不只是利益,還有信任與傳承。

這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影音請見:罗振宇 罗辑思维:找到匠人精神

個人崛起的優勢1:驚人的發展速度

大組織一直想的就是怎麼制約小家伙們的發展。我還記得馬雲講過一句話:“我就是打著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你要揣摩馬雲的心態,他不是驕傲地認為自己天下無敵,他想說的是,他一直在用望遠鏡找競爭對手,即使他們很小,可能出現在地平線的遠端,但他也不能放松警惕。

有些行當裡發生技術爆炸的可能性太高。老大一眼沒看住,一個小家伙就發展起來了,很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把他干掉了。

互聯網行當裡是不是就是這樣?Facebook幾年前還是一個小作坊、一個車庫企業,“砰”的一下就變成了一個世界帝國。這種事情經常發生,所以老大們在這個社交網絡上處境艱難,而個人、小企業的機會如此豐富,讓老大們防不勝防。

最典型的是小米手機了。2010年公司成立,2011年才推出第一款手機,但是到了2013年,這個公司已經是一個價值100億元的公司了。在傳統的工業社會裡,你至少要做上10年、20年,才能堆得出一個值100億元的公司,但是人家兩三年就做成了。從2013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小米公司在年末達到營收300個億是沒有問題的。這就叫爆炸,這就是爆炸式速度。

這也是為什麼快速發展的行業裡,會有超越底線的競爭,因為恐懼攫取了所有老大們的心。

個人的機會就這樣來了,但如果僅僅是小家伙依靠速度帶球突破防線,這並不可怕,因為在傳統的商業社會裡,老大們還是很容易封堵你、收購你、給你制造困難,或者等你變大,遇到問題時再把你封殺掉,所以,這裡就需要互聯網時代的第二個優勢了。

個人崛起的優勢2:大規模吸附資源的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個人除了有速度上的優勢,還有迅速地聚集資源的優勢。

在傳統社會裡就是這樣,小公司就算能崛起,被大公司封殺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大公司可以收購你,或者調動一切資源扼殺你。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一旦形成單點突破之後,資源向它彙集的速度會比傳統社會要快得多。

我們再舉個小米的例子。小米剛開始做手機的時候,在大家眼裡,什麼小米啊,不就是山寨機嘛。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難免艱難,可是一旦做成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郭台銘後來說:“當年太傻了,我們唯一的錯判就是小米。”所以原來心高氣傲的富士康,現在也開始與小米合作了。

事成之後,大規模吸附資源的能力,是互聯網時代的另一特征。2011年8月16日,小米發售第一款手機的當天,售票進場,現場居然來了幾千人,甚至有傳說是上萬人。這不就把大規模的資源給吸附過來了?

很多人在質疑我們《羅輯思維》的盈利模式,問我將來怎麼掙錢。今天,我不妨把這個話題跟大家剝開來談一談。其實我只關注一件事情,就是怎樣做出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並且讓價值觀相同、氣味相投的人能夠看到,只要有足夠多氣味相投的人看到,怎麼掙錢的事根本不用我操心。

比方說,我們剛開始做出點樣子了,有道雲筆記就來找我們合作。對方覺得,我們價值觀合拍,都是想網羅一幫愛讀書、愛智求真、人格健全、追求進步的好青年,於是就開始合作。雖然錢不多,但是畢竟有了第一筆生意。

隨著《羅輯思維》發展得越來越快,我們的這杆旗豎得越來越高,怎麼掙錢根本就不用想。全世界的商家,只要他們認可我們的價值觀,他們就會挖空心思地想怎麼跟《羅輯思維》合作,讓我們掙到錢。

在傳統社會裡,你不僅要做出好產品,還得想辦法把它推銷出去。於是,每個大公司都得有一個產品部門、一個營銷市場部門。可是在互聯網時代,你只要做出一個東西,把旗一豎,下面所有的資源自動會來到你的旗下,圍繞在你的周圍,形成更大的陣勢,形成大家多贏的局面。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精彩之處。

個人崛起的優勢3:機會越來越多

互聯網時代更精彩的,就是我下面要說的第三點:你沒什麼可怕的。

很多人都會發愁:假如我到了組織外,第一個月的工資從哪兒來?你有這個擔心我能理解,但是互聯網時代和傳統時代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傳統社會就是一座金字塔,你不僅要不停地往上爬,還要時刻擔心著自己會不會掉下去;互聯網時代像竹林,這棵竹子一旦失手,你稍微一伸手,就能夠到另外一棵竹子。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面對的機會越來越多,風險越來越小。

在傳統社會裡,我們經常要判斷一件事靠譜不靠譜,但在現代社會裡,沒必要這麼想,不靠譜又何妨?只要你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力量、呈現出來的精神,以及方方面面你能整合的資源,讓所有人看到了,你就獲得了夠到另外一棵竹子的資本。即使事情本身失敗了,你的後半生也自然會有人接盤。

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如果你心裡想的還是安全或者不安全,那你真的沒有理解這個世界的精髓。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只想表達一個意思:小人物在這個時代,憑借自己的單點突破,可以擁有很多機會。

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個人崛起的大時代中,可是怎麼把握這些崛起的機會呢?

在《迷茫時代的明白人》這本書裡,探討了很多關於個人成長與崛起的內容。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工業社會的一套已經不適用。如何才能成長?如何才能不迷茫?也許你想要的答案就在本書中。


原文請見:罗振宇:大时代里,个人崛起的优势在哪里?
影音請見:罗振宇 罗辑思维:找到匠人精神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數位體驗 企業的新戰場



讀者:田育瑄

數位體驗的兩大關鍵字: 「有用」+「有趣」

「數位工具要成功的關鍵是內容維護,與顧客建立情感連結、品牌信任度,才是最重要的,」統一星巴克行銷部經理何權烈分析,不管是網路社群,還是app功能與訊息、電子商務,除了必須更新快速之外,還要做很多活動與應用充實內容。

例如行動支付功能延伸,以及介紹藝文展演、伙伴工作日常、商品兌換等話題規劃,這對沒有內容經驗的統一星巴克來說,是數位化最困難的部份,「不是丟個內容上去就不管了,久了顧客失去信心,更不好,」何權烈說。

探究數位體驗最重要的內容設計,可分為「有用」與「有趣」兩種。

「有趣」類型則是遊戲化居多,例如統一超商7-Eleven的「Open將」手機遊戲,消費者一邊玩遊戲,一邊還可獲得展覽及活動優惠資訊。

「有用」類型著重功能應用,例如,黑貓宅急便提供網路即時查詢包裹現況;
網路書店博客來的「快找app」,提供消費者掃描書籍條碼功能,即時查閱網路價格;
瑞典家具IKEA(宜家家居)產品型錄app附加模擬功能,可以透過相機擴增實境,模擬家具擺放在家裡的樣子;
麥當勞的鬧鐘app,搭配推送餐點優惠券;
無印良品的良品生活研究所專區,則是提供生活品味資訊。

若是同時達到兩種效果,更是高手級數位體驗企劃。

流行服飾類的優衣庫,日本總部規劃多款app,內容多元豐富,除了與商品和門市結合的品牌版app之外,還包括日曆app,每一個畫面都配上來自日本各地唯美的縮時影片。

相關姊妹作品計時app,則是在時間到的時候,真人女孩就會為你唱歌跳舞。另一款鬧鐘app,備有獨家設計的美聲音樂,根據季節、天氣每天都有不同響鈴,甚至還有食譜app,由六位美國新銳主廚,利用日常食材設計食譜,輔以簡單烹調步驟說明。

這些以畫面取勝的功能型app,看似與服飾本業無關,但是app裡面出現的人物,穿的都是優衣庫商品,不落痕跡地展現商品特色。

而優衣庫規劃的數位體驗中,最特別的是「Uniqlo Camera Seek & Hunt」app,其為適合六到八歲兒童使用的實境遊戲,與手機相機結合,小朋友可以在門市童裝區尋找特殊標誌,開啟程式使用相機對準標誌,就會有隱藏版神祕動畫角色出現在螢幕之中。

有趣的尋寶遊戲,不只為品牌形象加分,更實際地讓小朋友願意乖乖停留在童裝區,拉長家長購物時間。

數位體驗規劃除了最重要的內容設計,需留意其他可以搭配設計的重要元素,尤其是與實體門市的相關功能,串聯虛實業務。

例如,全家便利超商今年四月份改版app,以前消費得到的小小點數貼紙,直接整合變成app功能,增加消費者啟動app的機會,借此培養網路會員,推送行銷活動,拉動顧客再次進店消費。

博客來同樣看好虛實整合潛力,在台灣大學開設第一家實體書店,將網路熱銷的書籍陳列上架,從虛擬打入實體市場。

此外,也需要留意與既有組織的衝突。今年初剛啟動網路購物的超市好市多(Costco),亞洲區總裁張嗣漢表示,網路店不是為了跟實體店搶業績,「網購是為了給會員一個方便,在不方便進店的時候,直接線上購買。」例如運營兩個月以來,網路熱銷的商品如尿布、貓砂和其他大件商品,與實體店互補。



組織也要跟著變 六招養出企業數位DNA

面對產業環境劇烈變化,轉型還得組織調整才能達成。

全球管理研究機構羅盛諮詢針對十五項產業的兩千多位高階主管,就數位化設備與管理議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九成企業已擬定數位化對策,但是由於人力思惟跟不上變化,因此遲遲無法轉型成功。

羅盛諮詢分析,企業數位轉型艱困有兩大原因,一是數位化讓新進者進入行業的門檻降低,導致競爭激烈,二是產業既有的商業模式,過去創造了很大獲利,因此在背負的產業結構與企業文化之下,改革很難發生。

不同產業的數位轉型痛苦指數,取決於網路取代多少該產業的市場,取代愈多愈快,壓力愈大愈痛苦。

而且,轉型時常需要顛覆過去的成功,數位精神之中的「資訊透明」、「決策方式由下而上」,也與一般傳統企業文化不同。摸著石頭過河的時代,除了需要領導者的決心,也需要凝結組織共識,由內部培養數位DNA。具體作為包括:

一、獨立運作的內部創新小組。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徐重仁分享經驗,他指出創新小組需要與既有團隊分開,分開編制、分開辦公,讓它像是個獨立特區,有另外的高階主管支持運作,「這樣這群人才會活下來,活下來之後,再去複製其他的區域。」

二、創新小組由跨部門組成。

數位產業發展不過二十年,有許多作為從來沒人實驗過,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才相互激盪,比較容易激盪出活潑跨界的創意點子。

三、領導層加入討論。

數位轉型牽動層面廣泛,需要有高階經理人負責統籌溝通。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一五年,也從矽谷挖來網路菁英擔任「數位長」(Chief Digital Officer),協助訂定數位策略。

四、每家公司都應該有數位長。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顧能(Gartner)今年初的報告指出,產業競爭將取決於數據運用的能力,預測一九年將有九○%大企業設有數位長。負責解讀大量資訊的數位長,萃取數據中具有商業價值的部份,協助提高企業效率、加強風險管理。

五、全體員工參與數位體驗。

全體員工都要使用自家數位工具。員工是對自家品牌最忠實的族群,也就是最佳新品試驗員,透過員工大量使用及反饋,能為新品進行第一波的調整。

六、接受失敗的雅量。

創新的點子無法保證成功,組織需要有接受失敗、容錯的雅量,才能抵擋變化愈來愈快的新世界。

數位大浪正在眼前,打造良好的使用者數位體驗,是迎上浪頭、跳上沖浪板的第一步。


原文請見《天下雜誌》數位體驗 金牌企業的新戰場


科學家牛頓的學習必勝功略,其實就靠這七招


讀者:田育瑄

與我同天生日的牛頓發明家大哥,個性優點有些地方很像呢,缺點也有可借鑑之處,原來自己的個性在別人眼中長這樣啊~

牛頓 真的是太厲害了,大多科學家只能專精於一個科學領域,甚至只是當中一個小小主題就已經耗去所有歲月和時間,但是牛頓竟然可以在數學、光學、物理學以及天文學上都取得極高的成就,在這84年的生命當中,可說是一分一秒都在燃燒自己的小宇宙,在研究上所散發的光和熱真是讓人難以直視,是不是以後就沒有人可以超越他的呢?

嘿!嘿!其實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下一位牛頓,你可能心想:「我連學校功課都寫不完了,是要怎麼趕上牛頓的成就呢?」不用擔心,這裡整理出牛頓的科學必勝攻略─獨孤七劍,不但要讓你打通研究的任督二脈,功力直逼牛頓,甚至還列出他在研究上的死穴,讓你一舉超越牛頓,成為新世代的科學掌門人。

第一式:強大的求知慾

想要打好研究的基礎,閱讀是不二法門,你得先要獲取足夠的知識,才會有下一步的可能性。

牛頓也非常了解這項竅門,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閱讀書本上,不光是研究或是課業上所需要,只要是遇到任何難題,都會主動查詢資料或是參考書籍,並且他在閱讀書籍時非常確實,要完全讀懂這一頁的內容,才可以翻到下一頁,絕不投機取巧,並且注意力非常集中。

因為你一旦跳著讀或是分心,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在不斷的往前翻閱,此外,如果看到不懂的地方,也會立即查詢資料,直到弄懂為止,拒絕打混過關。

第二式:隨時隨地抄寫筆記

不光是讀,還要隨時抄寫,牛頓平常就有作筆記的習慣,但是他的筆記不是單純抄寫書本的內容,而是記錄閱讀或研究時所產生的疑問,提醒自己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接著再把找到的答案謄寫上去。

筆記本也可以記錄任何有趣的想法或是想要研究的題目,如果對於研究的題目有初步的想法也會先寫下來,雖然不會馬上進行,但是有機會的話就可以馬上著手,不用再重新找尋資料,可以省去很多時間。

第三式:編寫自己的研究辭典

這算是牛頓獨門絕招,靠著這招獨步科學界,無往不利。

他在進行任何研究或是實驗之前,都會盡可能收集所有的相關資料,接著整理出重要名詞,編寫成一部大辭典,內容包含各種專有名詞、儀器名稱與實驗方法。

這些名詞都有詳細的解釋文字,所以如果你在做研究或是實驗時,發現有任何不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資料時,就可以立即翻找自己製作的辭典,不用再浪費時間翻閱資料,並且這部辭典也可以記錄研究的結果和心得,或是隨時隨地補充內容,最後這本辭典也就成為研究和實驗的寶典,不論是資料保存或是查詢就變得非常方便。

第四式:作實驗時要詳細記錄、觀察和比較

牛頓龜毛到近乎苛求的研究方法,無處不在,他在進行實驗時,不管前人是不是已經有進行過,他都會詳細的記錄實驗所需的材料、操作的過程以及結果,並且與前人的研究進行比較,這樣一來若是出現差異的地方,也可以從頭檢討每一項細節,因為魔鬼就藏在細節裡,任何一個小地方不同,都可能會大大的影響結果。

這樣牛頓是不是疑心病很重?不不不,正所謂懷疑是科學之母,所以牛頓只是展現小心謹慎的一面。

第五式:不管是真科學還是偽科學,只要有用的就是好科學

在牛頓那個年代,自然科學、哲學、神祕學是相互參雜相連、無法分清的,所以得憑藉自己從中篩選出有用並且正確的知識,不過因為牛頓事事都採用科學理性的作法,所以任何真科學或是偽科學都難不倒他,他不斷的利用確實的研究態度一一檢驗這些結果。

其實真科學中也會有謬誤的地方;偽科學有時也會令人產生靈感,不要過度封閉自己的眼界,這也是牛頓比一般科學家更能深入科學真理的緣故。

第六式:強調實驗和數學驗證的重要性

這是牛頓與當時其他科學家最為不同的地方,也是他後來取得物理學偉大成就的關鍵,就是自始自終相信驗證的重要性,不管理論是從哪種方式獲得,推論也好、歸納也罷,他都需要實際的觀測資料或是數學運算來確認這個理論的正確性,並且透過這種方法所取得的理論,也應該可以運用在其他種情況,不該只是特例

如同他的萬有引力定律,來自於紮實的觀測數據與數學證明,不只可以用在月球與地球,任何兩個物體都可以套用此公式,並且也可以用來解決跟重力有關的問題,像是潮汐等。

第七式:強大專注力

這應該算是牛頓最異於常人的特點,幾乎快要成仙了,如果你照著做,可能也會真的上天堂。

牛頓只要一投入研究,可說是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對於其他事情毫不關心。

什麼,這招你學不會啊,那豈不是無法跟牛頓一樣厲害。咳咳,沒關係,再傳授你4招牛頓的死穴,只要避開這些缺點,還是有機會超越他。



牛頓的研究死穴

死穴1:研究偏食症候群

牛頓對於科學的喜好只能用重度偏食來形容,當他喜歡某個學科時,就會一股腦鑽研下去,對於其他研究發展一點興趣也沒有,所得到的結果或是心得,也只留給自己欣賞,或是放著不管,對於其他人的想法毫不在乎。

雖然專心一件事是優點,但是過度偏食的結果,可會造成科學上的營養不良,像是他在三一學院就學時,就疏忽基本幾何和代數的重要性,而差點無法畢業,所幸他後來警覺自己確實不足,所以下功夫苦學,不然我們可能很難看到他發展出微積分的概念。

死穴2:自我意識症候群

牛頓非常自傲,認為別人無法了解自己的研究,自己的研究主題也只有他才能解決,然而要是有人發表跟他一樣的想法時,通常第一時間會瞧不起他,認為只是湊巧而已、甚至認為別人抄襲。

他也認為所獲得的成就都是仰賴自己,完全沒有承先啟後的概念,事實上科學發展是連續性的,不知不覺他也會吸收到別人的觀點,當然他一點都不覺得如此。

也因為如此,牛頓不熱衷於教導學生,在劍橋大學時,歷史紀錄上他只收過三名學生,這些學生也都沒有特別留下任何成就。

死穴3:不容異己症候群

這個問題一直出現在牛頓身上,這也是性格缺點之一,他異常的敏感,經不起其他科學家提出不同的看法,若是有人表明質疑的態度,他只會先入為主的敵視與反對,並且與其他科學家的討論常流於互相叫陣、揶揄,這種情形最為嚴重的是與虎克的相處上,爾後引發光粒子說與波動說的論戰,就因為牛頓糟糕的態度,阻礙了日後光學的發展。

死穴4:缺乏分享症候群

這個在現在科學界看來簡直是無法想像的事,絕大多數的科學家都樂於交流彼此的研究成果,並且有無數多種科學期刊定期刊登最新的科學發現,供大家查閱。

科學家也都視分享為一種榮耀和義務,甚至有些人還成為科學普及的化身,向一般大眾推廣科學知識。

不過牛頓卻不這麼想,他只想獨來獨往,認為別人都是麻煩精,離他愈遠愈好,只將自己的研究鎖在抽屜中,幸虧有哈雷、巴洛等還願意親近他的科學家,不然他的研究又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露出曙光啊!

牛頓可說是一個研究奇葩,在面臨這麼多死穴下,還可以施展自己的得意招式,壓倒眾多科學高人,雖然這些招式中有些不是那麼平易近人,但是你還可以學習到一些令人佩服的精神,像是研究大辭典的作法、強調實際驗證的重要性,這都是從事科學的好方法。

此外,可不要輕易忽略牛頓的缺點,那些都會成為科學研究路上的絆腳石。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出版《超科少年01:力學奇葩牛頓》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母親的需要


作者:田育瑄

身為母親,必須時常犧牲自己的「需要」,換得孩子的「想要」。

我的母親也不例外,弟弟和我性格差異極大,小時候,我們幾乎是天秤的兩端,一文一武,常鬧的媽媽疲於奔命、焦頭爛額。

直到我們都上了大學,媽咪才慢慢開始經營起自己的興趣。

她前往社區大學學習繪畫,一畫就是六年多,前些日子為了跟上時代的腳步,更參加電腦課,現在她不管是用Line和貼圖都比我來得犀利,不但懂得拍照開相簿、更經常上傳照片存放作品,不過她卻因為害羞而遲遲不肯經營粉絲團。

我很喜歡媽媽的畫作,因為總能從中看到一個「用畫說話」的媽咪,這是她最新的兩幅作品:

智慧理性的文茜

文茜曾經說:「我的床頭書通常不會只有一本,通常都是兩本,我想這也證明了我性格的多樣性」。

總是手不釋卷,隨時隨地思考的她,經常的在麥克風前闡述最重要的議題,身旁還擺放著堆積如山的書籍,做好萬全準備,就怕遺漏了些什麼。

文茜,是媽的偶像。

水果靜物

家中總有各式水果,李子和葡萄更是常客,不一樣的紫,但都教人喜歡,餓了隨手咬下一口養分,飽的剛剛好(不愛李子、葡萄的不在此列)。

媽咪一邊閱讀、一邊畫畫、一邊挖掘更深層的自己與生命的意涵,用身教影響著我們——外表柔軟文靜,內心無比韌性。

閱讀媽媽的畫,好似也聽懂了媽媽的話。

「喔!很~想~妳~~~快回家吧」媽咪說,這次還有草莓等著呢!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423世界閱讀日快樂


作者:田育瑄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起了個早去跑步,通體舒暢!

分享我平常的閱讀小癖好(噗):

1. 買書是排名前三名讓我沒有抵抗力的消費,走到書店裡,就很想把所有愛書納為己有,想把手切斷~

2. 在外面看到有人帶書閱讀,就會忍不住一直端詳著這個人,從穿著打扮到揣摩他可能偏好哪類書、到底讀到什麼?好想一窺究竟啊~(變態)

3. 很推薦The Sky of Gene的部落格,版主閱讀量超大,還寫了心得,是閱讀楷模!很想和他一樣,有許多書從他這裡入門閱讀,受益匪淺啊(but!!! 也因此敗了些書)

4. 通常看到好書文摘,我會先放入部落格,到週末再閱讀,如果還是無法忘懷,就會把書打包帶走~(荷包已扁)

5. 紙本書還是比較吸引我,就算是電子書還是會一章節一章節印出來,還是喜歡紙本手感,無法取代啊~

6. 做閱讀筆記我會用手機計事本+拍照寫小筆記(書也會畫線),閒暇時間滑手機閱讀,也可以複習當時閱讀的收穫與感動。

7. 我會把一整個主題的書單列出來,挑一兩本最得緣的書先瞭解初步這個主題,讀完會跟著那本書觸發的點再串其他書,建立自己的閱讀軌跡(很隨興~)。

8. 閱讀和寫作是練習邏輯思考很有效的方法,人家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是:

把別人的錢放進自己口袋;
把你的想法放到別人大腦裡。

學會寫作,就可以克服一半世界最難的事。

9. 我閱讀最愛配的音樂是Yiruma 的鋼琴連奏,很平靜、很溫暖,慢下時間的腳步,專注在故事和音樂流裡。

10. 每個人都是一片長大中的思想拼圖,要讓拼圖發揮功能就是分享你的知識~
這些知識存在我腦中過,但透過部落格,就可能和別人的思想拼圖拼起來,所以我就開始寫blog啦~

就先分享到這裡~

祝福大家都能從閱讀中發現自己不為人知的小癖好~

世界閱讀日快樂!
Happy Reading Day! :D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與莎士比亞同行:著述、演繹、生活》 莎劇就是iPhone



讀者:田育瑄

全世界迎來英國文豪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

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說,莎劇是一個很豐富、很棒的遊樂園,大家真的可以多去那邊玩玩,可以有很多的收穫。

踩在莎翁上,既可以找到自己又可以找到全世界,他觸及了人性的深刻部分。

以下摘錄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梁文菁,與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的訪談。

您之前參與了多次兒童莎士比亞夏令營,請告訴我們那是什麼樣的活動?

當時是跟人本教育基金會合作,他們暑假都有夏令營活動,請我去開課,我的想法是以莎士比亞為主題,有一個小小莎士比亞工作坊,後來他們還常常叫我去帶老師,再讓老師去帶。

當時想法是這樣:怎樣找一個素材,而且它已經有很多資料、又有普世性?那時討論很久,我覺得做莎士比亞是最好的。

最大的原因是,莎士比亞故事有卡通、各式各樣的繪本等形式,有很多兒童可以看的資料。

這些小孩子利用這些莎士比亞的題材去做一些演出,他們以後長大,隨著生命經驗的不一樣,也可以對莎士比亞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我那時做的比喻是,我把他們帶到遊樂園門口,他們在遊樂園門口玩了一下,但是他們長大了,還可以再去。比如,對於小孩子最重要的是故事,可能對他們來說還沒辦法體會文學性。

但慢慢地等他們到國中,如果有興趣,再真正去讀劇本,就可以學到文學性的東西。甚至到了高中、大學,他可能去接觸到原文。

每年夏令營都會挑一個劇本,讓學生作為主要製作的方向。

小孩子很容易理解莎劇的故事,因為莎劇的故事情節可以很容易講完,這代表莎劇基本上是一種大眾劇場的東西。

我們做過一個練習,是表演練習裡面會有的,用一分鐘講一部莎劇裡面在講什麼。

用演的再加講的,你會發現其實一分鐘就足夠。

《羅密歐與茱麗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冬天的故事》,一分鐘都可以講完。

有兩件有趣、讓我印象深刻的事可以講。

第一個是,莎劇裡面有很多可以讓兒童接近的角色,像是很多在談母子或父女之間的關係,所以小孩子對《李爾王》,尤其是女孩子對《李爾王》非常有感覺:爸爸為什麼要測試我愛不愛他,對他們來說這故事很有感覺。

另外有一次,有一組厲害到把兩個故事結合在一起,好像把《威尼斯商人》跟《仲夏夜之夢》結合成一個故事,前端和後端是借錢,中間是在森林裡發生了一些事情。

小朋友做莎劇,可以把莎翁去神秘化。

我舉個例子,昨天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哈姆雷特》來台北演出,總監多明尼克•壯古(Dominic Dromgoole)做演前導讀,提到劇本裡有很多的台詞不全然是莎翁自己親筆寫,有時是演員記錄再抄下來。

我認為以前的莎劇比較接近現在的電影劇本,莎士比亞是導演兼製作人,還是編劇,是個很愛錢的人,所以裡面有很強的商業性,會隨著卡司、演員而去改變台詞的寫法。

比如說,《哈姆雷特》後面會講哈姆雷特你很胖,主要原因是當時跟莎劇合作的重要演員是個胖子,或者《李爾王》裡的弄臣,是為了當時劇團的團員、一個很重要的喜劇角色,為他而設計。

你必須要去想像,他是一個製作公司,他會依據他們的需要而改變角色。

隨著他的團越來越大,故事裡的老人就越來越多,主角越來越以老人為主,所以莎劇其實是個非常生活的東西。

當然經過這三、四百年演進的過程及時間的推移,一方面語言使用習慣不同,一方面莎劇經典的地位被提高,造成人們跟經典之間有些距離,但事實上莎翁還是非常親近我們的生活。

莎士比亞的作品裡其實有很多層次,我們從他寫的文句裡看出,他很會捕捉不同社會階層的語言。比如說,貴族說的話跟庶民說的話,其實都不太一樣

在莎翁那時代,他要面對環球劇院各式各樣的群眾,他的作品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多樣性,裡面其實有很多矛盾的東西,這些矛盾讓它有生命性。

這讓我想到,二○一四年呂柏伸導演幫兩廳院策劃了「莎士比亞•台灣製造」的展覽,我幫忙規劃了一些周邊活動,其中一項是請山宛然的黃武山,跟小朋友以《仲夏夜之夢》的布袋戲為題材,做一場工作坊,那場非常受歡迎。

通常免費活動都有人報名不去,但那場連備取的都出現了,小孩都玩得很開心。

我常常跟大人講,比如說,小朋友愛看的卡通《獅子王》,是改編自《哈姆雷特》。

我們有很多例子,西方一直把很多莎翁的戲劇改成現代版的電影。

就文學上,莎翁可以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傳統的東西如何持續地保有生命。

我覺得傳統如果要能夠延續,有些東西必須要丟掉。莎劇非常明顯,十七世紀莎劇的表演風格,不可能在現在呈現,不像京戲、崑曲,服裝和身體表演是一套的,完全緊密結合在一起。

大概在二十世紀初期,人們開始覺得可以用現代化的方式、現代的服裝、現代的角色去做莎劇。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做法回應了戲劇的一個特色:劇場基本上是一個符號的世界。

像昨天看的《哈姆雷特》,男主角是一個黑人,他也可以說他是哈姆雷特,但他爸爸可能是一個白人演的,這不重要。

他說他是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京戲裡面一桌兩椅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因為他只留下文本,把表演跟演的方式及導演全部都開放,所以可以跟現代的觀眾對話。

對莎士比亞時期的觀眾來講,台上的演員角色服裝,和台上談的事件和議題都是屬於同個時代。

所以對他們來講,不會覺得莎劇是傳統戲劇,他會覺得莎劇就是《娘家》、《夜市人生》。

莎劇今天之所以有生命,是因為今天推動莎士比亞的人,他們很樂意看到日本人用歌舞伎、能劇的方式來演莎劇。

他們不會說,「你們破壞了我們的傳統」,他們會說,「很棒!你們給予我們的傳統新生命」。

傳統要延續,勢必要在現在找到能對話的方式。

您在教書時也會教編劇,您自己也出了編劇的書。最近您也推薦了一本莎士比亞編劇的書給大家,為什麼?

這本書的構想很簡單,主要用莎翁的編劇技巧去談電影。

我自己覺得,莎翁之所以有現代生命,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電影。

在電影出現沒有多久,就有很多導演運用這種媒材來拍莎劇,而且莎劇本身就很適合電影這種媒材,這跟莎劇表演有關,這與彼得.布魯克講的「空的空間」是有關的。

最初的莎劇舞台並沒有太複雜,莎劇很多都是用語言、台詞和表演去豐富觀眾的想像力,因為它不是很寫實,所以莎劇的劇本裡面常常有很多主要情節與次要情節的交替,這種交替比較接近電影。

因為電影常有主要情節跟次要情節,靠蒙太奇手法剪輯。

這種平行交錯的剪輯在電影裡面可以實現情節的交錯,在古老的莎翁世界,因為莎翁他很自由地透過這樣的表演方式去呈現,所以莎翁的劇本就具有了被改編成電影的可能性。

簡單來講,莎翁的劇本本身就是非常電影性,因為它有主要情節跟次要情節。

莎劇天生有一個非常好的體質,它跟現在的電影媒材相得益彰,找到一個新的生命。

我對莎士比亞的喜好,一方面建立在我對戲劇的喜好,我覺得莎劇是一個很豐富、很棒的遊樂園,大家真的可以多去那邊玩玩,可以有很多的收穫, 而且因為莎翁沒有版權問題,有很多材料都是不用錢。

英國人不會因為你把莎翁用一個原住民的版本,還是要用一個台語的、客家戲的版本,在那邊抗議,他們都很歡迎,所以我覺得很棒。

踩在莎翁上,既可以找到自己又可以找到全世界,莎翁有他的普遍性在這裡頭,因為他觸及了人性的深刻部分。

電影是現代最重要的媒材,台灣都說要講電影產業,可是其實就電影來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上游嘛,就是關於編劇這件事情。

大家不要忘記一件事,西方在還沒有電影之前,已經有一個非常強的兩千年的講故事傳統;而且可能在四百年前,就有莎翁這種很適合馬上就可以改編成現代故事的東西。

我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怎麼樣可以協助現在的讀者去覺得莎士比亞很有趣,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協助他們去看,你看《阿凡達》、《鐵達尼號》,每部電影後面其實你都可以看到莎士比亞耶。

莎劇是很有趣、也可以用的工具。

對,莎翁就是電視台的編劇兼執行總監,一直在創造庶民可以看的東西。

昨天環球劇院藝術總監導聆時,有一個觀眾就問:「你覺得莎士比亞現在還活著的話,他會對你們現在在做的事有什麼想法?」

總監就說:「他會說錢呢?我的錢在哪裡?你們演了那麼多場。」他就說,因為莎士比亞也是商人。

我喜歡他講莎士比亞也是一個商人這件事,他把莎士比亞拉回到我們的生活裡面,我覺得這個角度很重要,因為如果沒有這樣的角度的話,就永遠只有一種莎士比亞而已,就是那個偉大的莎士比亞。

可是可不可以有卑鄙的莎士比亞、齷齪的莎士比亞、失敗的莎士比亞、談戀愛的莎士比亞?我們可不可以也看到他很豐富的那一面?

莎翁越有人性,我們會越愛莎翁;我們會買一套莎翁全集,讓我們重讀。

說實在的,我覺得某一個程度,現在鄉土劇的感覺,應該是很接近古代人在看《哈姆雷特》的感受,也就是說劇情跟表演是很誇張的,只是說《哈姆雷特》還是有文學的經典性,所以怎麼樣把這種文學的經典性,跟灑狗血的庶民性結合在一起,我覺得是當代演出可以思考的。

最近國際莎劇製作來台巡演對台灣觀眾的影響?

二○○九年,那時候王文儀當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邀了好多莎劇,她也請我去導聆,包括《重裝馬克白》,還有一個法國的《低迴李爾王》。

《重裝馬克白》是波蘭的,是戶外演出,沒有對白,完全用行動去表現,但是也是很完整。

還有一個西班牙的《哈姆雷特》,但是是演哈姆雷特喪禮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也是沒有對話的,所以那一年有三齣莎劇吧。這些莎劇的不同形式,比如說縮減詞曲,情節架構的《重裝馬克白》,或者是演故事前傳的那個西班牙版本,或者是以傳統方式但是結合了手語的法國版《李爾王》。

我覺得那幾年之後,台灣有比較多的機會去接觸到現在真正在演出的莎劇,慢慢地觀眾透過觀賞演出,接受莎劇也可以很自由,是一種選擇。

這幾年台灣的一些劇團,像台南人劇團,或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不斷地一直推出各種版本的莎劇,我覺得慢慢地已經把莎士比亞變成從天堂召回人間了。

也就是說,本來是一個擺在書架上面,然後有好幾十本,翻開來又把它放回去的這樣一種很有距離的西方正典,慢慢地把它落實到是生活裡的一部分。

如同在很多的西方城市裡面,莎劇還是一個經常被演出的劇目。

所以我覺得透過這樣不斷不斷地演出實踐,應該可以召喚更多人去做,而且我覺得它的好處是,沒有絕對的方式,只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方式。

我覺得台灣跟莎士比亞的關係,一方面有歷史條件的限定,我們接觸莎士比亞要透過翻譯,有看到演出跟沒看到演出的理解也會不太一樣;可是我們跟莎士比亞的對話,在這個歷史性之外,我們也可以開拓出我們自己的理路。

比如像這次在台灣文學館的「世界一舞台:莎士比亞在台灣」特展、台南人劇團一系列的「莎士比亞不插電」台語版,都是各種不同的可能。莎士比亞帶來的對話,接到的是全球的。

台灣走出去的劇團裡面最成功的是吳興國,吳興國靠他的作品《李爾在此》,到很多地方去演出過。

有一次BBC訪問他說為什麼你要做莎士比亞,不要做你們自己的故事?

吳興國就說:「因為大家都理解莎士比亞,所以我透過莎士比亞,你們已經理解他了,這時候你們就會看到我的表演。」

他說,「如果有一天你們理解我的故事,理解東方戲曲的故事,也像理解莎士比亞一樣的時候,我就會來演。」

也就是說,這裡頭我們當然不能夠否認,莎劇的全球化背後是一種,你看你怎麼想,你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帝國主義,都可以。但是問題是它就是遍布全球了。

莎劇就是iPhone。


莎翁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

你在指著別人說你憑什麼用西方主義的時候,我就會說那請你先把你的iPhone收掉,你再來跟我講這件事情。

你的生活都在全盤西化,你都在聽披頭四了,這些都沒有問題,那為什麼做莎劇就有問題?

為什麼要有限制?我對戲劇有個看法:說實在的,人類所有的文化都不是純的,戲劇更不純,所有的文化都來自別的地方,莎翁的故事抄自許多其他國家的劇本。

文化本來就是這樣,有什麼東西是純的?

我們都受到別人影響,人類都不斷在移居當中。

戲劇表演文化裡頭,就它原來來講,戲劇表演本來就是一種移動的東西,所以我們都在演出當中不斷地接受別人的文化,戲劇本來就是全球化的藝術,所以我想接觸莎劇、理解莎劇,在台灣文學館裡面有莎翁我覺得這絕對沒有問題。

因為莎翁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


閱讀更多,請前往《網路與書出版》:《與莎士比亞同行:著述、演繹、生活》


新挑戰:製作小動畫+電子教材


作者:田育瑄

最近正在製作一個小動畫+電子教材,用手繪串成故事,加上旁白分享時事觀察、研究觀點,最後分享QA和學習資源。

新挑戰,好玩!

過程中找到了許多不錯的作品與工具,如:

1. 增添新鮮感:

Google的20 Things I Learn About Browsers And The Web電子書搭配Gif小動畫與排版,讓原本單調平凡的畫面更生動可愛,值得參考

2. 分齡分眾的對話:

Code.org與Code club真的很棒,把學習程式變得活潑可愛,讓孩子可以一步一步破關,和建立computational thinking,又有大人可以閱讀的輔導手冊,是理想的學習地點之一

3. 深入連結與思考:

TED-Ed的手繪小動畫故事真的好棒,插畫家如果可以做到結合重要知識與生活化的表達,讓孩子有Watch. Think. Dig Deeper. Discuss,一堂課就可學會一個新觀點,真的很棒!

4. 營造生動、多感官體驗:

插畫家實在太偉大,讓故事很容易進入啊,鹵貓、hom、Josie Jo...族繁不及備載 ;p

5. 研究、新聞獨特重要的資訊:

新聞Wired、RSA、Quartz、和資料庫是找靈感的好地方

未來的工作疆界越來越模糊,每個人從自己有興趣的地方出發,加上網路工具自學,就可以產出很多很多新奇有趣又好用的東西。

無畏挑戰與恐懼!

Don't give up. 玩得開心最重要~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動物方城市》告訴我們的12個成人真相!


讀者:田育瑄

人生就是一趟不斷錯過站的列車。

你想下,但是下不了。

這是一部柔軟的電影,裡面的每一個動物看起來都那麼綿軟,但同時它又充滿了力量,不止是一個好萊塢大片的動畫演繹,更有成人世界的人生真相,或許你會在裡面找到自己。

01.年輕的時候,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

你可以選擇復制父輩們的經驗道路,安全又保險。你也可以選擇遵從自己的內心,去外面的世界嘗試一切。


與今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布魯克林」一樣,「瘋狂動物城」講的其實也是一個關於離開與抵達的故事。關於「離開」的渴望,這幾乎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人生體驗。

離開家鄉,離開父輩們一眼望到頭的人生道路,是不甘於循規蹈矩的人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為了探索一種可能,一種關於自己究竟會擁有怎樣的人生的好奇與熱望。

02.外面的世界比想像中絢麗成千上百倍,但危險和殘酷也超出你的想像。

你唯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這是一種非常奇妙而複雜的情感,關於遠方的一切想像在身體抵達的那一刻變得真實感人。

你的眼睛,你的皮膚,你的五臟六腑都在體驗這份新鮮,它們不斷印證你腦海裡的想像,並且不斷刷新你的想像。

同時,與慫恿你離開故鄉的洪荒之力不同,你需要更多的勇氣、耐力以及堅強來立足於這個新世界,直到你可以泰然自若地走在城市街道上的那天。

03.在你真正做成一件事之前,存在感是一種可以被人隨意踐踏的東西。



初入職場被當作小透明,簡陋的出租房以及糟糕的鄰居,對父母報喜不報憂的無奈以及一顆急切想要大展拳腳而不得的心。

這樣的體驗對於身處他鄉追求夢想的人而言,怕是再親切不過了。

04.所有的偶然舉動在發生的時候可能不以為意,但從日後來看,正是那些偶然性舉動成為了人生走向的決定性力量。



看過電影的人會知道,兔子追賊救人事件是為了故事情節的環環相扣,這自然不必多說。而更讓我感興趣的是,它暗含的關於人生中偶然與必然的關係。

就像「百年孤獨」的經典開頭,那個遙遠的吃冰的下午,在當時看來,它不過是眾多普通下午中的一個,但從奧雷連諾上校整個一生來看,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05.賣萌是一項重要的生存技能。


這可能是電影裡最腦洞的段落了,賣萌換來巨無霸冰棍,屋頂將冰棍化成糖水,然後在雪地裡批量生產小冰棍,售賣給銀行職員,回收木棍再次售賣。

商業鏈簡直不要太完美。

06.很多時候,影響力大小與相貌、身材之間並沒有必然聯繫。


體形龐大的北極熊保鏢和身材玲瓏的袖珍教父「大先生」形成了很好的喜劇反差。

07.愛吃甜食的人都有一顆柔軟的心。



作為動物大都會警察局裡的前台招待,豹子本傑明只愛兩件事物——超級明星瞪羚和甜甜圈。在接待桌前,它總是對每個人報以熱情的微笑。

或許在以後的某些時刻,兔子朱迪也會羨慕它簡單而快樂的生活吧。

08.不在壓迫中死亡,就在壓迫中爆發。



看似光鮮體面的羊副市長,實則天天被獅市長呼來喝去不被重視,這樣的形象對職場中人來說,怕是不會陌生。

9. 我們常常忽視自己的天賦,而去崇拜他人不存在的優越。


犛牛一直沒有意識到,記憶力超強的是自己,而非一無所知的大象。

每個人都是如此,我們的眼裡裝滿了別人的幸運,自己的天賦又裝在他人眼裡。

10.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都曾無條件地相信過這個世界是美好的,他人是無害的。


當那個天真而正義感滿滿的小尼克被戲弄,獨自哭泣的時候,總是會喚起我們心底最不願觸碰的記憶。

11.每一顆封閉的心都曾對世界免費開放,所有的防禦姿勢都曾是展臂擁抱。


人生就是不斷收起軟肋,裝上盔甲的過程。

12.如果你的人生一直在加速,怎麼會知道慢下來是何等奇妙的體驗呢?


最後
分享一個小觸動
是電影裡柔軟的力量
狐貍第一次觸摸羊毛,被羊毛的柔軟驚到了。


這對於兔子或其他看起來無公害的動物而言,未免太大驚小怪!

因為它們早就知道羊毛柔軟這回事。

可對於狐貍來說卻意義非凡,這是作為肉食動物的它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羊。

受過傷害的狐貍一直以堅硬的外殼自我保護,自然會驚奇柔軟原來是那麼令人愉悅的觸感。

你我也一樣,只有被溫柔對待之後,才會深深了解那種被溫柔相待。


原文請見《動物方城市》告訴我們的12個成人真相!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10個步驟,用社群媒體贏得顧客



作者:田育瑄

你上一次聽到、讀到或欣賞到一個好的品牌故事是什麼時候?

每一天,我們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故事充斥手機內容,不論是隨時閱讀的短篇事件,或是看似無窮無盡的連續故事。

從部落格文章到臉書照片、140字的推特短文、15秒的Instagram影片等,每個點及內容都代表著你這個品牌。

報紙、雜誌、電視、廣播這類媒體,常帶給大眾最棒、最值得回憶的故事,而社群品牌也有自己的一套說故事的方法的導引方法。

你的品牌要如何在社群網站裡,說個既動人、又震撼人心的好故事呢?在茫茫大海中,你可以怎麼做吸引顧客的注意?

培養新聞眼的「全局思維」。

以下有10個技巧提供參考:

1. 凡事先問「為什麼」

2. 清楚自己身處的社會背景

3. 釐清你的視聽眾(對象)

4. 策畫友善好讀的專題

5. 抓出指標性人物

6. 示範如何克服挑戰

7. 賦予角色與情節轉折

8. 拉昇觸動人心的情感面

9. 善用多媒體呈現

10. 選擇適當的社群網站


全文請見:《Cooler Insight》How to tell winning brand stories on social media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英國如何培訓程式教育老師?



作者:田育瑄

《衛報》指出,英國正著手打造「程式設計國度(A nation of coders)」,並將2014年訂為「程式年(Year of Code)」。

根據估計,未來英國工程領域相關職缺,從基礎建設、雲端、智慧型手機到平板,約有8萬名人力缺口。新頒布的國中入學考試,也預計將「程式設計」納入測驗。

以文學和創意產業聞名全球的英國,立下了明確的目標:

「用科技的力量,加成英國原本就擅長的文創設計產業;
以英國為首,培育全球設計創意人才,繼續領先全球。」

於是,2008年開始,英國著手打造「程式設計國度(A nation of coders)」,2012年將程式教育納入課綱,讓孩子從5歲就開始學習、預備未來,投入一段時間後,將2014年訂為「程式年(Year of Code)」。

對英國而言,這簡直是全民運動。

Q1: 英國如何培訓coding老師呢?


1. Code Club 


Code Club非營利組織是英國重要培訓程式教育師資的機構,他們從2014年9月開始,Google投入12萬英鎊資金投入Code Club Pro Scheme計畫。

Code Club網址:https://www.codeclub.org.uk/

2. Computing At School 


這是英國IT領域的Chartered Institute,是間正式的官方機構,它與九間位於英國北中南的大學合作成立Computing At School COMMUNITY,由英國教育部和Google提供資金,舉辦Community hubs、Workshops培訓師資

Computing At School COMMUNITY網址:http://www.computingatschool.org.uk/ 

3. BBC: School Computing


政府設立BBC: School Computing網站,讓新進入此領域的新手、家長、中小學老師,擁有可參考資源,讓英國孩子自5歲開始學習程式教育技能

BBC: School Computing網站(這個網站很活潑,用線上小顧問朋友的角色分享資源指南):http://www.bbc.co.uk/schools/0/computing/

Q2: 如何在短時間內,找到大批夠資格教中小學生的老師?


研究以後發現,英國有很明確的目標,讓孩子從小學習、預備未來:

用科技的力量,加成英國原本就擅長的文創設計產業,以英國為首,培育全球設計創意人才,繼續領先全球。

因此,程式教育幾乎是政府結合民間力量,極力推動的全民運動。

英國政府與業界投入資金、與機構及大學合作設立程式學習據點、舉辦工作坊、家長和老師的諮詢服務,同時,透過BBC及業界製作動畫故事、遊戲、app、迷你電腦,讓孩子透過閱讀、聆聽、動手設計、玩樂學習程式設計。


延伸閱讀:

  1. 英國程式教育:學創造與拆解的邏輯
  2. 愛沙尼亞程式教育:學程式語言,比第二外語還簡單
  3. 第四次工業革命,2020的關鍵能力

參考資料:The Guardians、BBC、Computing At School、Code Club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逾期還書 英圖書館以捐糧行善取代罰金



作者:田育瑄

每個人都有失意的時候,如果社會能匯集力量、拉人一把,就可以救回許多生命,讓社會多一點溫暖~

這間英國圖書館很棒,他們想出了簡單做公益的新方法,歡迎大眾提供「捐食物,做公益」,也提供逾期還書的讀者新選擇,只要捐出家中可保存的食物,如泡麵、罐頭、麥片,就可以抵銷罰鍰;

之後圖書館會將募集而來的乾燥食物物資品項,全數捐贈給社福機構「樂捐站」,讓需要的人領取。

這麼做除了讓圖書館的逾期呆帳能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做公益,原本有欠款而感到愧疚的民眾也可能多捐一些,也讓民眾有管道,讓社會的善意流動;

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可以彼此互助,雖然吃太多加工食品對身體不好,但是這樣創意的巧思,卻會提醒人們:

你不孤單,我們會一起渡過的。

---

麥可傑克森 you are not alone 你不孤單

英國圖書館發起「給我乾糧,就不用罰(”food for fines” initiative)」計畫,讓需要償還借書逾期費用的民眾,只要捐贈可保存的等值食物,就可以取代罰款,而食物將捐贈社福機構,讓「懲罰」變成了「做公益」!

《衛報》指出,位於英國威爾斯(Welsh)的梅瑟泰菲圖書館(Merthyr Tydfil Libraries)發起為期一個月的「給我乾糧,就不用罰(”food for fines” initiative)」串聯計畫,透過與當地的社福單位合作,民眾只要捐出家中未開封、可食用的乾燥食物或罐頭食品,就可以抵消逾期還書的罰鍰,而圖書館會將募集而來的物資品項,全數捐贈給社福機構「樂捐站」(Donation Station)。

同時,圖書館也歡迎沒有欠款的民眾自動自發樂捐,以提供更多街友、遊民,以及需要的人們領取食用。

捐贈食物抵罰款


「我們希望為『懲罰』帶來不一樣的可能性,並為社會帶來正面的改變,我們向讀者說:你可以維持繳交罰款,或是捐贈食物,兩者都是開放的選項,也歡迎單純想要樂捐的民眾參與」梅瑟泰菲圖書館館長珍‧薩爾烏(Jane Sellwood)說道。

飲食和閱讀是人生一大樂事,儘管梅瑟泰菲地區長年與貧窮、病痛和苦難劃上等號,然而,當地的人民卻非常慷慨大方、樂於分享,「給我乾糧,就不用罰」活動發起後,當地民眾更號召親朋好友一同參與,竟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圖書館裡就堆滿一箱箱的捐贈物資。

「透過這個方法,你不僅可以趁機把家裡好好整理一下,捐出的食物還可以做好事,更棒的是居然可以抵銷拖欠還書的罰款!」英國威爾許小鎮的居民無不豎起拇指大讚一番。

借書15年未還 終於可補償


英國《威爾斯線上》網路媒體舉辦線上投票:「你傾向用『給我乾糧,就不用罰』的方式取代罰款嗎?」,開票結果指出,有高達九成的民眾投下贊成票,「想不到圖書館除了讓人閱讀增長知識之外,還能讓人吃飽,我肯定要支持這樣的活動!」當地民眾開心分享。

更有民眾上臉書分享:「這個點子真是太好了,像我自己15年前曾因為丟了包包,連同把借來的書也一起搞丟,這件事情一直讓我耿耿於懷,現在,我終於有機會可以把罰款繳清了!」

另一位讀者也留言:「我很高興圖書館舉辦『給我乾糧,就不用罰』活動,因為我在整理孫子房間時,居然找到一本兩年前借的書!有這樣的活動,我才敢厚臉皮去還書,更藉由多捐一些食物和金錢,彌補點我的罪惡感」。

將懲罰化為做公益


在美國也有類似的圖書館慈善計畫,位於美國加州的聖馬刁郡(San Mateo County)曾在 2010 年與第二食物銀行(Second Harvest Food Bank)合作,開放旗下 12 處分館,讓借閱民眾捐食物抵書債,而在波士頓、芝加哥也都曾推廣類似活動,鼓勵民眾以捐贈抵免停車費或逾期罰款等。

想到「罰款」總讓人躊躇不前,甚至選擇逃避,而「給我乾糧,就不用罰」計畫之所以廣受好評,就是以反向的操作讓民眾有所選擇,除了透過公益捐贈的方式,主動清償罰款、做出改變,更扭轉「被懲罰」所夾帶的社會負面形象,讓「繳罰款」成為高尚的行為,開心做好事!


刊登於《親子天下》逾期還書 英圖書館以捐糧行善取代罰金


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孩子從「玩」中學,有助提升學習幸福感



作者:田育瑄

樂高結合了五種類型的「玩」,例如:肢體、符號表情、訂立各種規則、組合不同物件、角色扮演,各種類型都有助於特定技能的發展,它也可以結合科技與app,讓小朋友透過動手組裝,將注意力放在動手做與從玩中學,並增加親子時間,暫時遠離電腦。

讓孩子能「與科技一起玩」,而不只是被動的接收,也是樂高所說的「手到、心到」;同時,樂高也讓孩子以開放的心嘗試創造新事物,並處於「積極正向」的學習心流,幫助孩子的學習更加愉悅、更有創意、更有效率。

1. 用樂高說故事

2. 文本解析

3. 拆解句子、連接詞、字詞及句型轉換

4. 電腦程式設計

5. 用樂高小物卡,搭配情節對話,讓孩子熟悉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來借書


原文請見:

《The Guardian》Children should learn mainly through play until age of eight 
《The Guardian》Five ways teachers use Lego creatively in class

為什麼作家的網路存在感空前重要?掌握讀者的意見和動向



讀者:田育瑄

趨勢一:作家的網路存在感空前重要

甫在三月落幕的「數位圖書世界研討會」(Digital Book World Conference)已經邁入第七年了,每年研討會廣邀出版界菁英齊聚一堂,討論數位內容的發展、趨勢與行銷策略等面向。

Open Road Integrated Media創辦人兼執行長珍.費德曼(Jane Friedman)整理了自己與會兩天的心得筆記指出,她在議程中獲得的最大心得,就是在網路時代,要打書、做行銷,不能靠傳統方法,作家在網路世界的存在感,前所未有的重要

市場觀察及顧問公司 The Idea Logical Company 創辦人兼執行長,也是這次研討會主席的夏茨金(Mike Shatzkin)在研討會開場演說也提到,每一位作者要建立自己的線上存在方式,但並不是每位都做得很成功,而現在的傳統出版商最大的失敗,就是無法實際幫助作者建立「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

他主張,每一家出版商都應該盡一切可能幫助作者加強線上參與,並將此當作首要行銷策略。

網路行銷解決方案公司 Moz 創辦人之一的費許金(Rand Fishkin)也有相同的見解,並對作家提出兩點實務操作建議:

你的網站必須搜索得到、進得去,而且手機版介面也要一目瞭然。

費許金建議作者和出版社要儘可能讓讀者能輕易連結到書籍資訊網頁或作者網站,而非亞馬遜等購書網頁,這樣才能提高作者的網站和書籍資訊網頁在搜尋結果中的排名。

比起急切催促讀者趕快去買書,他認為先掌握讀者的意見和動向更重要

不要將內容網站與促銷網站切開來。

以作者的角度為例,意即不要將作者網站和作者部落格切開來,也不要建立一個專門用來打書的網站,而應該將兩者內容整合,用意基本上與上一點相同,讀者如果以與你的書相關的關鍵詞進行搜尋,你的網站在搜尋結果中能夠排名得更前面,提高能見度

趨勢二:追蹤讀者的數位足跡將成行銷新課題

找出讀者是出版行銷的基本功,只是在網路時代,如何追蹤讀者的數位足跡,用網路行銷打中讀者群,就成為新的行銷課題。

The Logical Marketing Agency創辦人麥卡錫解釋實務操作技巧:

找出一位目標讀者,試著複製他的線上行為模式。

徹頭徹尾跟蹤他的數位足跡,比如:他活躍的社群網站、最常進行的活動,他最常討論的產品、書籍或服務,能對他產生影響的公眾人物,以及他上網時還會去哪裡。

整理出這位讀者的行為輪廓,就能知道要加入什麼社群,如何開始參與讀者對話。

不過,如果真的不常使用網路工具,那就要把這一套搬到現實生活中,走進人群與人交談,收集資訊。

透過追蹤讀者的網路行為,就可以打造一系列專屬的行銷手法,比如,若發現讀者群有一大部分也喜歡看實境節目《鑽石求千金》(The Bachelor),行銷上,就可以在部落格發一篇文章:《六本喜歡鑽石求千金的人也可能會喜歡的書》。

更重要的是,必須精準地鎖定目標讀者,而不只是抓概略圖像,比如,「喜歡去博物館的人也會喜歡這本書」並不精準,「博物館館長老張和老陳也會喜歡這本書」就相對精準許多。

趨勢三:混搭出版將成主流

隨著獨立出版成長,打破傳統出版和獨立出版兩元對立的疆界,採取混搭(hybrid)出版的商業模式,也將是未來趨勢。

獨立圖書出版人協會執行長波爾(Angela Bole)在《Book Magazine》舉辦的2016年出版趨勢網路研討會就提到,順應自助出版成長,現在出版社會為了挖掘新作家,更願意獎勵作家的創作,這將讓原本不知道如何進入傳統出版途徑,也不想自己搞行銷和賣書的作家,更容易跨過出版門檻,順利出版作品。

實際上,許多作家都開始自如地搭配運用傳統出版社和非傳統出版途徑,操作紙書和電子書。

比如,《西雅圖時報》報導,Kindle 商店付費暢銷書前一百大排行榜中,榜首為作家瑰爾(Ann Howard Creel)的《While You Were Mine》(那時,你是我的,暫譯),內容講述二次大戰期間的愛情故事,由亞馬遜出版副品牌Lake Union出版社出版,電子書訂價為 5.99 美元。

而作家的前一本作品《The Magic of Ordinary Days》(平凡歲月的魅力,暫譯),是由企鵝出版社出版,曾被改編為電影,在 Kindle 電子書訂價為 11.99 美元,而紙書只要 10.39 美元。

此外,波爾也認為,隨需印刷(print-on-demand)在技術、品質和成本上不斷改進,未來將改變出版市場的遊戲規則,獨立出版未來可以使用越臻成熟的數位印刷技術,隨需出版服務,也將讓獨立出版更靈活、彈性和專業


原文請見:《閱讀最前線》4大趨勢,解讀2016年電子書&出版市場發展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法式翻轉教養》忍受思考答案時的延宕



讀者:田育瑄

從實務角度談「學習」這個問題之前,先讓頑強的6大教養迷思現出原形!


迷思No.1:不付出就沒有收穫……


這方面,美國心理學家勞伯.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和校長蕾歐諾.傑克布森(Leonore Jacobson)在橡樹小學(Oak School)進行的「畢馬龍效應實驗」,極具參考價值。



這個實驗顯示了:學童的表現和大人對這個學童的期許,以及大人因為這份期許而對待這個學童的方式,有著直接的關連

假如我認為學習是孩子成長與發展的一個自然過程,在過程中,他們會陸續經歷嘗試、犯錯、卡住、調整,而且我們把這整個過程視為一場長期計畫,那麼我就會比較心平氣和地看待各個不同階段,並會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採取最適合完成這個階段的方法。

這場計畫會一直持續到孩子神經生理發展完畢為止,也就是一直到二十歲上下,有時候男人還可能要到四十五歲。

要知道,學習並不是出了校門就結束的,我們很鼓勵我們的孩子持續當個探索者

畢竟一輩子都能學習呀!這是個好消息,不是嗎?

但也別因此就太一廂情願了。

每當我們看到如今的職場環境,就不能否認,學習確實變得艱難(壓力、緊張、未來的不確定性等等)

儘管如此,難道要想著很早就開始讓孩子受苦,讓他們承受壓力,導致負面緊張情緒,並失去自信,而使他們變得更脆弱嗎?

還是恰恰相反地,要想著,為了能從容面對日後的艱難挑戰,最好讓孩子先備妥工具,先鞏固他們的自信心和對自己能力的信心,以便將來長大後更有本事,能替自己的幸福負責!

迷思No.2:在我們家,天生就會或天生就不會……


在各種迷思中,有一種叫做家族基因的迷思,譬如「我們家的人呀,沒有數學細胞」或「反正,聰明或不聰明是天注定啦」,但也有正面版的「我們家的人呀,都是運動健將」或「我們都對語言很有天分」。相信你很容易就能想到更多類似的說法。

雖然這種迷信很有趣,因為能加強認同感或家人感情;但它又是非常封閉局限的,因為它不太允許個體與眾不同。

假如這種迷信是負面的,它會把人封閉在一種失敗的框架裡;但即使它是正面的,依然是封閉又局限,因為人可能會被困在一種非成功不可的框架裡,要是沒成功,可能會導致很深的罪惡感。這些迷信誤解,讓孩子不太有空間自由發揮自己的天賦,培養這天賦的機會就更沒有了。


迷思No.3:我會或我不會……



我們遇到很多兒童、青少年,甚至還有大人,他們運用的是我們所謂的「變魔術思考法」。

我們問他問題的時候,他會去打開腦袋裡的小抽屜。

假如抽屜裡有答案,一切都沒問題!不過,要是抽屜裡是空的,那完蛋囉!他們會劈頭就賞我們一句「我不知道」。

我們再次看到,這種運作模式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自動反應,是長期被要求「一步到位」的後果。

「我不知道」這句話,很典型地代表著害怕犯錯。

誰小時候沒聽過大人說這句非常積極樂觀的鼓勵話語:「與其開口胡說八道,你還不如乖乖閉嘴」,這句話讓人聽了就超想嘗試發言,不是嗎?

處於「變魔術思考法」的孩子,還沒脫離年幼孩童特有的「萬能」模式。

因此,他無法忍受思考答案時的延宕亦即「我(還)不知道」和「我知道了」中間思考的間隔時間),這會帶給孩子挫折感。

隨著孩子長大,他才能漸漸學會忍受這個「延宕」的過渡階段。


迷思No.4:我……很強或我……很弱;我喜歡或我不喜歡……


小學四年級的朱爾很自豪地告訴大家:「我呀,數學超強的。因為,我本來就喜歡數學;但我不喜歡國文,就是唸不來。」

朱爾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是說他天生就對數學得心應手,而和國文就是處不來嗎?

假如朱爾的數學唸不好,他還會這麼喜歡數學嗎?難說了。

不過,要是朱爾的國文分數提高了,基於我們多次的觀察經驗,我們深信朱爾一定會開始喜歡國文。

我們從來沒聽過哪個孩子告訴我們說:「我數學是班上第一名,但我很討厭這一科。」頂多就是在某個學科表現優異,卻無所謂、不在乎。

關於「我喜歡或我不喜歡⋯⋯」,我們認為這是一種逃避策略,是一種因為達不到而痛苦,並將痛苦合理化的方式。

一般來說,人會喜歡自己能達成的事,而很難去喜歡自己始終無法征服的科目。

迷思No.5:我能夠同時做好幾件事……


一如克里斯多夫.普羅塔(Christophe Plottard)在《一心多用未必是好事》書中所提醒的:「同時進行好幾項活動, 有個專有名詞multitasking,也就是多重任務。這種現象和新科技崛起有關,大家似乎都已習慣時時與這些新科技為伍。

如今,這種現象尤其明顯,經常能見到青少年寫功課時,一面上臉書網站,一面傳手機簡訊,還同時戴著耳機聽音樂。

二○○九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學專家厄爾.米勒(Earl Miller)教授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類的大腦無法有效地同時處理好幾件事,只能以高低不等的努力和效率,從一項任務切換到另一項任務。

比起一一處裡生活中的各種不同任務,「多重任務」更加耗費腦力。

必須特別強調的是,對某些孩子而言,這種「多重任務」的運作方式恐怕會導致學習障礙。

「多重任務」的運作方式雖然會有助於提升大腦的靈活度,多多鍛鍊靈活度,在處理某些任務時可成為一種優勢;但也會因而阻礙毅力的培養。

毅力指的是有始有終地貫徹一項任務。

然而毅力是學習和從事大多事物所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之一。

開了頭就要好好做完呀!

迷思No.6:我記憶力不好……


關於記憶的迷信傳說,有大有小,重點也很多,如:金魚般的記憶力、大象般的記憶力、選擇性記憶、有破洞的記憶⋯⋯所有這些迷信傳說,都顯示了對大腦的真實運作方式了解不足。讓我們來看看兩個不死傳說。

你想要金魚般的記憶力?或大象般的記憶力?

小學五年級的阿倫,認為自己就像卡通「海底總動員」裡那隻什麼都記不住的藍色魚兒多莉。況且,俗話不是也常用金魚般的記憶力,來形容記憶力不好的人嗎?他深信自己記不住課文,甚至連老師交代的事也記不住,然而他明明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學習了。

我們發現有很多小孩,其實很多大人也是這樣,他們對記憶形成的過程和方式不夠了解,因而形成了「自我設限」的迷思。

然而,真相是:除非有重大傷害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否則每個人都能學習活化自己的記憶力,甚至能把它提升到超乎預期的程度。

就像我們的好朋友巴斯光年的口頭禪那樣:「飛向宇宙,浩瀚無垠!」

就連出現閱讀障礙的孩子—他們常常在短期記憶上有困難—也常能夠在特別加強拼字讀音能力後,改善原本的情形。

另一方面,我們又常聽到記憶高手大聲自豪地說自己有著「大象般的記憶力」,說:「沒問題,我不用複習,我通通聽進去了,老師說的我都記住囉!」這真是天大的誤解呀!

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並不知道,他們其實只使用了自己的短期記憶,雖然是很強的短暫記憶,但要是就這樣擱置不管,那些資訊將漸漸消失,被更新的資料所取代。

選擇性記憶之謎!

重新設定記憶的「目標重點」,就能活化記憶力!

我們問來資商的人,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好不好,答案總是千篇一律:「要看是什麼事情。」他們說得雖對,但也不是一定如此!

的確,有好幾個因素,會對大腦記憶的歷程造成影響:

囗興趣

囗動力

囗記憶的計畫

囗困難度

囗生理狀態和情緒狀態

假如把這些不同因素都考量進去,要活化我們的記憶力並不困難。

譬如說,如果我心想著我很討厭歷史地理,很有可能我便沒什麼動力唸課文,因為我沒興趣。

不過呢,要是我把記憶計畫的重點,放在「考試當天能回想起課文內容」,那我就能夠活化記憶力了。

不論目標是為了拿到好成績、讓我爸媽安心、讓爸媽准許我出去玩,或為了順利升上高年級等等,都沒關係。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個想法,在此時便產生了正面的效應。

結論是,要懂得認出這些迷思、誤解,因為它們正荼毒著我們的人生,阻礙了我們的自信,害我們以為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問題!

讓我們繼續探索下去,讓我們試看看如何以正向學習法換一種方式學習。


原文摘自:《天下雜誌》跳開教養6大迷思地雷
想閱讀更多,請見野人出版《法式翻轉教養》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學程式就是學邏輯力



作者:田育瑄

學寫程式是一個新趨勢,將帶來我們值得注意的改變,在數位浪潮下,對程式語言和邏輯的掌控,對未來職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英國政府在2014年就將「程式設計」納入中小學課綱,首相大衛‧卡麥隆近期接受《衛報》專訪時說:「必須讓孩子能與世界競爭,在數位浪潮下,對程式語言和邏輯的掌控,對未來職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前臉書主管、有3個孩子的克里斯汀‧赫南德茲也分享:「我鼓勵孩子用科技『創造』,鼓勵孩子了解『程式設計』,也就是了解操作程式背後的過程與邏輯,培養科技為生活服務的思維。例如:我跟孩子會用樂高積木結合iPhone應用程式,打造吃點心的遙控機器人,孩子用熟悉的積木結合程式軟體創造玩具,認為自己是在創造進化版的樂高,這種挑戰的樂趣才是程式教育本質的所在。」


刊登於《親子天下》新鮮事/學程式就是學邏輯力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寫作學習革命 = 挖掘問題點+解決問題的建議



讀者:田育瑄

透過寫作進行一場學習革命,正成為美國各級校園的熱門議題。

從如何出題、如何教學、到如何評量,美國各級學校透過成功教案的分享,讓寫作成為人人可學、可培養出來的基本能力。

二○○三年四月,美國國家寫作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Writing)向國會遞交了一份報告書,力陳在全國各級學校進行寫作改革的必要。這個名為「被忽略的R──我們需要寫作革命」的報告書指出,美國在二十年前啟動的教育改革,只進行了一半。

過去決策者的心思大部份花在看得見的地方,如課程調整,學校改善等,但現在重點應放在提升學生腦袋裡的東西,也就是學生思考、推理以及溝通的能力。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如何讓上學很有趣、學習很有效、學生都能有自信又能自動學習?決策者與教育界人士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寫作。

如果學生要能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知識,就必須有能力將一堆瑣碎資料、數據消化重組,並透過語言的表達來跟別人溝通。

簡而言之,學生要能學習,必須會寫作。

透過寫作進行一場學習革命,正成為美國各級校園的熱門議題。也是在二○○三年,美國國家寫作計畫(The National Writing Project, NWP)集結多年來一些學者對寫作教學的研究,以及各級學校成功教學的案例,出版《因為寫作很重要──改進學校的學生寫作》一書,希望釐清寫作對學習的影響,以及如何應用到不同科目的學習上,並提供有意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各級學校老師、校長以及教育決策人士,最實際有用的參考。

重新認識寫作:為何寫作很重要

在現在這個知識世紀,寫作不再是少數文人雅士專屬的特殊技藝,而是每個人都應具備,也可學會的能力。 美國教育部教育統計中心的報告指出,有效的寫作技巧在人生中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從早期的教育到未來的就業。

不論是在學校或企業,學生都要能以清晰、簡潔的方式,傳達複雜的概念和資訊。

因此,良好的寫作技巧能協助學生傳達觀念、分析資訊,並鼓舞他人,而缺乏足夠的寫作能力,則會影響從學業到未來事業的發展。

透過寫作可培養思考力、想像力等的重要心智能力。

邁阿密大學師範學系寫作藝術教授羅馬諾指出,老師能讓學生從寫作中發現、創造並探索他們的思考能力,深化既有知識,去培養智能的自主性,去推測可能性,去與難懂的概念奮戰,在學習中發揮想像力。

寫作教學的挑戰

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很重要,但學校面臨的實際狀況是,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寫作,老師也不知該如何教。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發展評估報告顯示,六九%的四年級老師一星期只花不到九十分鐘時間讓學生寫作。

傳統上,學校的寫作教學著重寫出一篇作品,並注重字句、文法、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但不注重寫作的目的和過程。

例如每個星期學生會被要求寫一篇五百字作文,其間練習敘事、說明、對比、議論等不同形式的寫法,之後老師發回來打上分數的文章,不過很少討論該如何寫。

這樣的教法忽視寫作對溝通及批判性思考上的作用。

研究顯示,只教技巧無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些研究者從七○年代開始研究作家如何完成作品,以便了解人們從事寫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們如何改進自己的作品。這個研究顯示,寫作過程包含了不同的活動(規畫大綱、草稿、修正、編輯)

後續的研究發現,寫作能夠發展更高層次的思考能力,如分析、綜合、評估及詮釋

寫作的困難正是它可貴之處,因為它對學生的要求不只是純粹把所學的資訊、資料拷貝出來。

正因為寫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所以學校及老師在教學上必須有多重策略,教導學生針對不同的讀者及目的做有效的溝通。

芝加哥大學英語與教學教授希洛克斯指出,寫作應該是一種探究(inquire)的形式。一個包含探究策略的寫作課程,對學生的學習最為有效。

所謂探究策略是指:蒐集與評估證據、比較後推論出同異處,解釋證據如何支持或不支持一項主張,舉出假設性例子來釐清一項觀念,從一個別出心裁的想法想像情境等等

這正是培養思考能力過程。

何時開始學寫作

先教閱讀、再教寫作,是傳統對於兒童語文教學的觀念與做法。但最新的研究讓許多教育專家都同意,結合閱讀和寫作是對語文能力發展更有效的方法。

柏克萊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也是早期閱讀專家的皮爾森指出,寫作在兒童早期閱讀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對幼童的語文能力發展,學習寫作和學習閱讀間有綜效關係。

在最初階段,若小孩被鼓勵去寫,即使在幼稚園或之前的階段,在他們一邊唸一邊拼字時,會自然的發展語音意識。 另外,小孩寫故事時,自然會與他們所讀過的故事連結。

讀寫互為影響,有相乘效果。

皮爾森因此建議,即使幼稚園或一年級,每天都應有寫作時間,從十或十五分鐘開始,有時獨自寫,有時與好朋友一起寫,有時則團體一起寫。

讀寫合一的教學實例

如何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融入教學裡?美國密西西比寫作思考研究中心主任史溫,試圖將閱讀、寫作與文學討論融為一體,應用在小一課程裡。

史溫讓小一學生寫下他們所閱讀的故事,然後朗讀出來,一共三次。她在旁邊觀察並做紀錄。學生大聲唸時,會補上原先落掉的字,開始做一些自我修正。

然後學生圍成圈圈,讀之前寫的東西,並分享閱讀經驗。他們會談到這本書很好玩,或是令他們想起其他的書,或自己的個人經驗。

這個過程中,學生開始學習閱讀的不同回應方式

另外是一個中學的實例。魯賓達瑞爾中學大多數學生的母語並非英語。這所學校雖座落在高犯罪區,學生學業表現卻很優異。

教學策略是結合各種不同的活動,協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讀者、作者和編者。

教學策略有幾項重點:

1. 結合指導與學生實作:

例如在文學與寫作課裡她教字彙技巧,一方面要求學生做生字本的練習,另方面也要求他們把在書籍、雜誌、報紙裡讀到的生字,製作成一本「活字典」。

2. 提供明確清楚的指引,協助建立同學相互評量與自我評量。

3. 學生是為真正的發表而寫作:

她鼓勵學生共同合作製作童書,整合文學與字彙的學習,透過文字和圖畫,把字彙、押韻、說故事融合在一起。

其中一本童書還在全國競賽裡得到首獎。

有效的寫作作業

在寫作教學裡,如何出作業,也會對學生的寫作表現有很大影響。

一份好的作業,需要注意四項要素的平衡。

1. 內容與範圍:

有效的作業不是只要求學生寫出他們所讀的或所經歷的。而是要讓學生參與一連串的認知活動,例如反省、分析和綜合,能夠轉化資訊

例如要求學生去讀個故事,然後比較兩個角色的動機。學生就會從故事中搜尋材料,並據此進行分析。

2. 組織與發展:

有效的作業會提供學生一個發展想法的架構,以及協助他們分析與綜合資訊的準則。

缺乏指導架構是一般寫作作業的通病,例如一個典型的四年級作文作業是:「描寫你的臥房,運用特別的細節」。

但一份有效的作業應該是:「描寫你的臥房給一位從沒去過的同學看。 

你的描述應該包含足夠的細節,所以同學讀到文章時,就能知道你的喜好、興趣,以及對你重要的是什麼。

事實上,閱讀你的描述,同學應該能認出你就是這個房間的主人。你的文章將貼出來供同學賞讀。」

3. 讀者與溝通:

有效的作業提供學生與真正讀者溝通的機會。

一個典型的八年級作業會要求學生寫一篇作文給老師,解釋如何打開學校的置物櫃。問題是老師早就知道怎麼做了。

一個比較好的做法是讓學生去定義一個專業領域,然後以自身獨特的經驗、知識、觀點解釋給讀者聽。

4. 參與及選擇:

有效的作業不能給學生太多選擇,也不能沒有選擇。

一個有效的四年級作業可以是:「訪問一位年長家人,並把訪問結果寫成幾段文章。其中要包含他的童年、青少年和成年期,描寫他在這三段人生中典型的一天,以及這次訪問過程有趣的地方。

透過寫作跨領域學習 寫作教學策略裡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不把寫作當做一門單獨科目來教,而把寫作做為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並把它融入各個課程裡。

典型的跨學科寫作策略包含每天的數學紀錄,其中學生要解釋他們所學到的概念與反思,也要寫下對問題解答的說明,或是不同數學概念如不同四邊形的比較

科學紀錄則讓學生寫下預測,觀察及結論,或借助某個科學家的觀點來說明。

在社會學科裡,學生進行家人訪談並寫自傳、新聞題材,並紀錄人物研究。

西雅圖大學寫作計畫負責人班恩教授提出教授批判性思考和探究的十個策略方法,可應用在所有年級與科目的寫作教學上:

1.想一些目標,能讓學生將你在課堂所教的觀念與他們個人的經驗或既有知識結合。
2.要求學生把你教的較艱難的概念,去教還沒學過的同學。
3.想一些你專業領域裡具爭議性的論點。
4.想一些你想要學生注意的問題或疑點。
5.給學生一些原始資料(例如數字、圖表),並要求他們據此寫一個論點或一篇分析。
6.想一些句子做為一篇文章開頭,學生必須接著補充資料細節,填充血肉,把文章完成。
7.讓學生就不熟悉的觀點或假設情境進行角色扮演。
8.在你領域裡選些重要文章,讓學生做摘要。
9.想些具爭議性的題材,讓學生寫一篇不同觀點角色間的對話。
10.開發一些案例,讓學生寫出接近實際情況的情節,在案例中學生必須解決衝突,做出決定。

紐約國際高中就是利用創新的跨課程寫作計畫,為學生建立改變未來的能力。

這所學校是紐約州教育局在一九八五年為了新移民所設。這些學生移民到美國不到四年。

在一九九七到九八年間,四百五十位學生來自四十八個國家,說著三十七種語言。
八成學生符合享有免費或減免午餐的標準。

如果在傳統的紐約高中,這些學生大部分可能在畢業前就輟學,但國際高中的學生都能通過紐約州的學力測驗。在九五至九六這一學年,九一.八%的畢業生順利進入哥倫比亞、康乃爾、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其他州立大專院校就讀。

一進學校,因為許多學生只會說一點、甚至不會說英語,就把兩個相同母語的學生配成一組,彼此可互相幫忙,一起合作。

在教室裡,同組學生讀著彼此的自傳,並向對方提出問題,互相協助改善文章。在定稿前,他們可能要一改再改,讓自己的想法更精確,表達更清晰。

一位來自迦納的學生要求一位來自波多黎各的同學,多解釋一點首都聖胡安的文化。經過這番交流過程,學生學習到另外的社會,增廣自己的世界觀,建立了新的關係,而且發展了溝通能力。 學校提供專題性的跨科目課程。

五大專題中,大約每七十個學生分配到一個專題計畫,每個專題計畫有兩個主題,每個主題一學期,由五到七個包含人文、科學、數學、科技領域的老師組成教學小組負責。

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學習,沒有課本,而由老師指導下的寫作代替。

五大專題為:

1.「美國夢想」與「美國現實」
2.「運動」與「可見度/不可見度」
3.「犯罪與懲治」與「城市生活」
4.「這是你的世界」與「衝突與解決」
5.「起源與結構」

寫作融合在所有專題之下的各種課程裡。

例如在起源與結構的專題下,學生在人文課裡寫神話,並應用科學課裡學的數學概念描繪立體的神廟。

國際高中的寫作教學策略是:

1. 跨科目的寫作:

將寫作實際運用在數學與科學的課程裡。

透過寫作,老師可以看出哪些觀念學生是真正了解,哪些還很含糊。

2. 直接與間接學習:

例如在起源與結構的專題裡,寫作作業的焦點放在科學內容,不過學生也因而學到更多字彙、語法應用,以及得到不同寫作目標的經驗。

透過寫作學習,讓學生擁有更多對學習的責任感。

老師的專業發展是關鍵

國家教學與美國未來委員會一九九六年的研究指出,教師的專業能力是學生成就的最重要因素,比學生的社經背景對學生的學習影響更大。

寫作的專業發展不僅是語文上的專業,還需要提升學生在所有領域學習的表現。而且,要建立一個好的寫作過程需要時間,無法一蹴可幾。

一九八七年,阿瓦瑞多開始他在紐約市二區的八年督學任期時,他的轄區在三十二個區內的閱讀成績排名第十,數學第四。他把老師的專業發展視為提升學生表現的最關鍵驅動力。一九九六年,區內學生在這兩項科目排名都上升為第二。

阿瓦瑞多採用幾種不同的方式:

1.一個專業發展的實驗室:

由各校負責人與督學選出有經驗的老師組成。其他老師可到這些種子老師的教室觀察三星期,並在種子老師督導下實習。

2.指導性的諮詢服務:

由專家提供老師一對一或小組諮詢,如與哥大師範學院教授卡金思合作,在語文、閱讀與寫作領域的指導老師。

3.相互參訪建立同儕網路:

讓老師和校長與區內外的範例建立接觸,增強老師專業感以及對實驗的承諾。

4.設立制度性訓練機會:

紐約二區在學期間及假期大筆投資老師的密集訓練。例如為小學老師開設三種程度數學的暑期訓練課程,為中學老師開設語文訓練中心,為資深老師開設高級語文訓練課程。

此外,國家寫作計畫設立全國性的教師訓練網路,為想要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老師,提供方便有效的專業訓練。它在美國五十州與一百七十五個大學院校合作。

二○○一年透過合作院校,支助五千五百個教師專業發展計畫,包括三千個在職進修工作坊,而這些工作坊都是由經驗豐富、表現傑出的在職老師帶領,極受歡迎。

寫作該如何有效評量

對老師與學生而言,評量的目的不是評斷,而是指引。

幾個評量寫作成果的有效方式為:

1. 作品集:

集結學生各種類型的作品成冊,可以反映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寫作能力的成長與發展。

這一方面可讓學生增強對寫作的信心與興趣,老師也因此可以根據學生的個別需要,擬定新學期的寫作教學策略。

肯塔基州的教師手冊中,列出作品集評量的目標為:

.提供學生成為獨立思考者與作者的必要技巧、知識和信心。
.提升學生為不同目的與不同讀者溝通的能力。
.把學生在一段時間內不同寫作形式的成果記錄下來。
.把老師的課堂指導與學生的表現結合起來。
.提供課程因應學生需求做不斷改進。
.作品展示:每年密爾瓦基的雙語公立學校法特尼,都會為五年級生做年度展示。

學生在五年級這一年都有幾個報告要完成,包括:

一份自傳、一份以西班牙文寫的關於一個瀕臨絕種動物的報告、一份雙語詩選報告、一份有關為社會正義奮鬥名人的報告,還有一份自己在小學學習過程的反思報告。

學生不僅參與創造作品過程,也參與了作品評量過程,思考自己學習的成長和可以改善的地方。

在學年一開始,學生就被告知他們的作品將在學校的大禮堂展示,會先給三、四年級的學弟妹觀摩,為他們來年的報告做準備。

然後這項展示會開放給家長及社會大眾。

老師彼得森指出:「我發覺這樣一個公開的作品展示有助增強動機,它也有助我對學生保持高期望。如果老師知道學生的作品將被公開展示,就比較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每天做些無意義的功課,課程安排也會比較專題取向,比較接近現實世界。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顯示好的測試或評估方式,可以帶動課程規劃。」

2. 校長的角色與功能

一個有效的寫作計畫能否成功在學校推廣,校長扮演重要角色。校長的職責應該是:

.設計長程計畫,並與全校相關人員溝通。
.與教職員及家長清楚說明寫作的重要性及為何要提升的理由。
.對校內寫作與教學現況進行調查評估。
.選出種子老師,做為帶動改善寫作教學的火車頭。
.投入時間與資源,供老師的專業發展與研究之用。
.建立有創意的行政體系,來支援各項改變。
.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如時間安排及募款等。 要迎接寫作所引發的新一波學習革命的挑戰,

整個教育界,從觀念到做法都必須先進行一場自我更新。

忽視寫作的教育改革,永遠只走到半途。


原文請見:《天下雜誌》美國新一波教育革命:寫作真的很重要


8個你可以融入工作的興趣


讀者:田育瑄

我們當中大多數人都會工作20,30,40年。 在如此長的時間裡,難免會感覺到疲勞,困擾,甚至是苦悶。要怎麼樣才能把職場生活變得更有趣?

我有時候把自己想像成是沈文才咨詢公司總裁。公司只有一位員工 - Eric Sim (也是我自己)。新展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不是我的雇主,而是我的"客戶"。我拿的不是薪水,而是“咨詢費”。

當花旗要Eric負責泰國企業業務時,我自己掏腰包送Eric去上泰語課。不等待“客戶”的安排也不期望。 身為“總裁”,我希望跟“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即使有些事不是Eric工作範圍之內,比如組織活動或銷售其他部門的產品,我也鼓勵他去做,對他說“不斤斤計較,‘客戶’會給你更多的機會”。

1. 教學:

如果有機會,很多人都樂於教人。職場是授人以漁的理想場所。不需要等領導吩咐,訂間會議室、發邀請給那些對你的專業領域感興趣的同事,就這麼簡單。來50個人也好,來5個人也好,我照講不誤。教學能和同事建立好感和信任,讓日後合作更順暢。

2. 美食:

我們都愛美食,那麼不妨和同事、客戶一起發掘好吃的餐廳。我常到亞洲各大城市出差見客戶,如果方便,我會請東道主帶我去品嘗當地的街邊小吃。在談生意的過程中,我也了解了當地的飲食文化。

3. 人脈:

如果你喜歡和人打交道,不妨安排一些聚會或飯局,把不同背景的人聚起來,把職場後生介紹給高層前輩,把同事介紹給朋友,把領英網上關注者介紹給線下熟人。不同背景的人聚在一起,通常會聊出意想不到的話題。這樣的交流往往為參與的人帶來新的思路和機會。

4. 運動:

如果你常到不同城市出差,大可通過跑步探索當地。這是了解城市、鍛煉身體的一舉兩得之法。如果不出差待在香港,我會約客戶、同事在周日的早上一起跑步。

5. 寫作:

如果你喜歡碼字,可以寫一些和你的專業領域相關的文章,並嘗試在雜志發表。逐漸地,你會樹立起專家的名聲。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介紹如何用創新的方法計算銀行資本,大老板看後,馬上讓人事部給我發額外獎金。

6. 創意:

雖然我並不在創意領域工作,但很喜歡創意作品。如果你對這方面也有興趣,不妨動手創作自己的藝術品,用來點綴辦公室。

7. 攝影:

如今,幾乎每個人都有帶攝像頭的手機,我們都是嶄露頭角的攝影師。為何不在公司或客戶活動上毛遂自薦,充當攝影師呢?同事和客戶可獲得精美照片,你也獲得練習拍攝技巧的大好機會。

8. 酷品:

科技時尚雜志的大賣表示多人都對新潮科技產品都感興趣。如果你還在猶豫買不買某件科技酷品,我建議:出手買吧,然後把它帶到公司和同事分享。眾人樂當然比一人樂更有意思。


祝你職場生活愉快!


原文請見:八個你可以融入工作的興趣

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Your First iBook?



讀者:田育瑄


1. Share chapters or excerpts of chapters of your book on your blog. 

Sharing your book content early in the process is one way to gauge reader feedback, and it helps you keep your audience in mind as you write.

2. Tell a few select people about your book to get their feedback. 

One or more of your friends may keep asking you about how your book is going, which could be a good kick-in-the-pants for you to keep working on it.
Write guest blog posts about the subject of your book to reach a wider audience beyond your own blog.

3. Join social networking groups and monitor hashtags that address the topic of your book. 

Connect with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topic you’re writing about.
Make sure your social network profiles make reference to your book in progress. Include a nice design and a link to a good blog post about your forthcoming book.

4. A few months before your book is published, create a book launch page on your blog, or use a service like BookLaunch.com (that’s my book launch page)

Make sure your book launch page includes a way to collect names and emails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buying your book. I started my book launch page about three months before it got published to the iTunes.

5. Make sure your book launch page includes a few blurbs by notable people who have at least browsed your book before it’s published. 

If you don’t have two or three people who can write a blurb, then you may need to spend more time networking with potential read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your book.

6. Consider creating another blog site or online project related to your book so that you can capture an audience for your book when it’s finally released.

7. Blog and post updates on your social networks about the progress you’re making on your book. 

Even if people don’t respond, keep posting anyway.Try to get a podcaster or blogger with a significant following to write the foreword to your book, and/or to interview you about your book.

8. Develop a media kit that includes a press release, reviews of your book, a good profile photo, and screenshots of sample pages from your book.

Seriously: don’t feel as if you need to rush your book to publication. Give yourself some to time to find your audience and generate interest in your book before it’s released.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2016第一季自省:Work Hard, Play Hard, & Write Hard, Read Hard


作者:田育瑄

我常會在紙上寫下自己覺得重要的事、希望實現的事、想學習的事、想改進的地方,寫完就把它摺起來,放在筆記本裡當作親手製作的護身符。

我想,所謂成長,應該就是要把基本功夫做得更到位
再加入新的體會、新的挑戰吧!
Work Hard, Play Hard, & Write Hard, Read Hard~~

最近三月剛結束,新的一季又要開始,剛好是個小分號,分享第一季的10個小自省:

1. 堅定


如果從別人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未來,
就會只看到現在
如果從自己出發思考未來
就會看到未來的三五年想做的事

重視數據,但千萬不要只相信數據,
你還有直覺、靈感。

練習傾聽,
你還有上帝給妳的啟示。

你又不是牙齒,幹嘛活在別人嘴巴裡!

2. 力量


就像看一本書,
如果妳知道不管如何,結局都是幸福美滿的,
那麼過程再怎麼困難、再怎麼遭遇重重挫折,
內心深處都會有股力量,
覺得很堅定、總能再度找到力量與享受的樂趣。

3. 全局


培養全局思維,
關心整體產出,
不要只做局部優化

為產品找到匹配的客戶,
並理解他們的需求。

理解每一種媒體的特性
並學習在適當的時候運用它們。


4. 表達


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
更坦率、更親切待人~

隨時心懷感謝
保持笑容! :D

5.  寫作


妳的寫作風格是都會風
就是生活在都會裡的每個人,
當下所面臨到、接收到與接觸到的所有事情,
在撞擊後的思緒裡、心底所反彈出來的感覺,
一種理性、有條理的文風~

試著規畫出如何取得客戶的過程,
用時髦一點話叫「Customer Journey」。

6. 健身健腦


要學成一件事,
要用有效、有強度的方法,
加上習慣養成!

持續學習網站分析,
但要試著用不同的腳色去看事情
從歷史灰燼中重新學習

每周兩天一小時(104 hr),
一年只要花不到五天,
搭配recipe就可以有成效,
更何況妳每天做呢!

7. 慢讀


我以前常速讀,
但是最近卻喜歡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閱讀。

不管是故事、意見,
如果能慢慢思考,
和自己的生活和社會上發生的事靜靜思考、分析,
融入自己的價值觀,
就會造成不一樣的改變。

8. 思維


了解專家與學習者的思維~
花心思讓事物更好玩、更有用、更安心、更reader-friendly


9. 早睡早起


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常吃宵夜會得到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全身爆汗以後,
出發前的猶豫與情緒,都會飛得遠遠~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覺得無憾)。

10. 付出


當先付出的那個人
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

我們之所以害怕,
是因為我們習慣有人帶、
有人告訴我們怎麼做、
怎麼看事情、
怎麼評斷事情。

但是,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

總有一天,你會變成主治醫生,
要獨當一面。

對任何手術,妳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與意見,
當然有可能會犯錯,
記得持續接受新知,
驗證並調整自己的想法。

但是不要對資訊與知識過度貪心XD(老毛病!)
這樣就行!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宥勝:一個感覺自己不被愛的人,是難以創造自信,以及擁有正向思考的



讀者:田育瑄

台灣人已經在內心蓄積了很多等待爆發的巨大力量,但這股力量是正面,是負面,我們不知道,只知道每一次重大的社會事件,都會將這些能量做一些調整與平衡…

這一次,殺人兇手用負面的行為釋放了自己,但下一個用兇殘行為釋放自己的人,卻並不會在這種主流媒體一面倒的撻伐聲中銷聲匿跡,他們反而累積了更多怒氣,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被關心過。

沒有一篇報導會為他們說話。

所以他們只能用更可怕的行為來證明,我是一個值得被關注、以及值得被關心的人。

台灣會頻頻出現無差別傷人事件,除了是個人行為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在台灣巨大的社會壓力下,父母無法陪伴自己的孩子所造成。

為什麼說是「社會壓力」而不說是「生活壓力」?

因為在台灣生活其實已經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了,相較於西方國家,台灣不僅在民生物資、稅收、醫療上相對低廉,甚至在獲取上都是極度方便的,但社會上的種種媒體資訊卻告訴我們:

我們不夠,生活不該只有這樣,我們還要更多

這是一種巨大的心理壓力---

這讓父母們寧願跟孩子長期分離(加班、安親班雙管齊下),也不想浪費時間來擁有「毫無課業成長」的家庭活動,因為我們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有著「更美好」的未來生活…

但我們全部都被騙了。

因為此刻的家庭分離,其實只會造成未來生活上最大的負擔,但卻沒有人告訴我們。

因為這些既得利益者,現在催眠了我們馬上就可以賺到錢,然後拍拍屁股走人,我們兒女未來20年後的死活,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那我們現在究竟在做些什麼?

答案是,我們消耗了大部分精力去取悅主管、老闆、廠商、以及所有握著金錢權力的上位者,不用扯到財團商場或政治核心如此遙遠的灰暗領域,就連近在眼前的基礎教職人員,都被深刻嚴重的影響著,取悅家長,取悅政府,為了升學率,為了招生率…更不用提只是想好好養育子女的父母。

而此刻為了獲取金錢所造成的家庭分離,並不會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競爭力,反而是剝奪了他們愛人與被愛的權利。

而這些缺乏愛的孩子,總會是社會新聞的焦點,屆時,最心痛的除了受害者家屬之外,就是父母自己。

但我們還是一直在被欺騙。

現在的台灣體制教育,其實已經很難創造出十年後可以叱詫風雲的職場高手了,過去我們所相信的文憑力量,其實都已經在快速的世界更迭中被徹底淘汰,

因為很多公司都在自己訓練員工了。

他們可以在短短一個月內,把公司所需的基礎技能全教給員工,而讓他們完全用不到過去所學的一切---這就是年輕人普遍低薪的原因,因為他們目前所創造的價值,只是公司那一個月的訓練所給的。

而人力資源的研究指出,未來十年內,學歷將被企業完全拋棄,反而是民間某些「難以取得的特殊證照」會被受重視,因為他們會不斷為企業去設計時代當下所需的世界級專業課程,但學術機構的課綱卻完全跟不上。

有人說現在已經不用念英語了。

因為十年後,人類將發明語音直接交流的機器,甚至不用像現在還要透過手機的翻譯app來交流,雖然現在的即時語音翻譯系統根本就只需要一秒就可以翻出我剛剛所講的他國語言…

所以,學歷已經沒有用了,成績已經不再重要了,孩子現在所學的一切,未來可能根本就用不到了,但還是會有人脫穎而出,因為他們全都充滿熱情衝勁、敢於現場表達、極富彈性應變、而且善於學習並強烈正向思考---現在很多台灣孩子其實都展現著這樣的特質,但他們卻被父母與師長們強力的打壓著,

因為他們並沒有乖乖唸書。

而紐西蘭政府早就發現了未來世界的巨大變化,所以他們在教育上已經著手改革。於是當我去參觀他們的幼稚園、直到拜訪完他們的高中後,我全身冷汗直流。

因為台灣的很多道路都走錯了,我們卻還在這樣的危機中爭的頭破血流。我們以為現在的台灣很慘,但我卻看到未來的台灣將更難招架世界…

因為我們都持續的在被欺騙,以至於我們竟然還在教育上原地踏步,一邊剝奪著自己與孩子的愛,一邊塞給他們未來一點都沒有用處的脆弱兵器…

台灣父母並不是笨蛋,我們也是天天上網在看該如何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實際上來說,我們卻還是最大輸家,因為我們並沒有為孩子建立足夠的自信、獨立思考、以及創造力,甚至連最基本的---家庭的愛---我們都沒有足夠的給予。

我們能像小燈泡的媽媽一樣勇敢嗎?我們能在失去女兒後還如此理性、如此大愛、不怪罪任何人、並且不被怨恨籠罩嗎?那為什麼她做得到?

因為她心裡已經沒有遺憾了。

因為在小燈泡離開的那一秒前,她都已經給這女孩最多的愛與關懷了。

這位母親的學歷高、職位好,卻完全辭去工作專心養育小孩,所以她知道小燈泡在短短的生命裡是沒有遺憾的,而我們,敢說自己的孩子現在是沒有遺憾的嗎?

一個感覺自己不被愛的人,是難以創造自信,以及擁有正向思考的。

台灣正需要更多像小燈泡這種願意為家庭付出的父母。

所以,請多陪伴自己的孩子吧。

多一份愛,少一份加班的薪水,我們並不會餓死,老闆也並不會把我們列入黑名單,除非我們笨到說「我要回去陪我的孩子」…

在這個邪惡的時代裡,我們需要更聰明。

為了我們人生最大的目標---給予家人溫暖的愛---我們必須不擇手段。

老闆這樣的角色,只會想一直加長員工的上班時數,並且恫嚇所有人我可以輕易的找人取代你---這是他們不可避免的原罪,但請不要被唬住了。

請用自己的能力與自信告訴老闆,少了我,你會賺更少,損失超大,所以我必須準時下班---按照勞基法的規定---來保持我的身心精力可以在明天上班時為你賺更多錢。

然後讓自己好好休息,才可以更放鬆的投入家庭生活

沒有家庭,不會有社會,沒有家庭,更不會有政府。

家庭的根一旦腐爛,管你有多巨大的財團撐腰,或是靠什麼狡獪的手段得到至高權力,這個美麗的寶島,最終都還是會被憂鬱及互相殘害中慢性毀滅,而在島上生活的每一個人,全部都無法倖免…

請顧及每一位工作者、教育者、以及求學者的家庭,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家,試圖因自己的利益而去毀壞別人家庭者,終究只會讓自己的家庭更不幸福。

有溫暖的家,才會有美好的社會,有溫暖的家,才會有充滿愛的員工。

請不要再奢望壓榨員工或是壓榨自己可以為人生創造更多幸福,也請不要再自以為網路上的抨擊言論能夠改變台灣或是改變世界了,

請把這些最珍貴也最飽滿的力量,全都回歸給自己的家庭吧。

請讓我們的孩子,都可以不再有與父母分離的遺憾。

共勉之。


原文請見:宥勝:台灣孩童的遺憾


Coursera年會:策略其實就是選擇


讀者:田育瑄

策略其實就是選擇。

許多時候我們做出無法執行的策略,說是上上策,並且怪罪執行的人沒有做好,這並不對。

就算團隊再厲害,好的想法永遠超過執行力,因此如何在諸多的好想法中找到最重要且手順上必須先做的事情來做,便是一個組織最重要的議題。

Coursera在2015年裡專注在三件事情:

1) 把課程提供端的使用者介面、數據分析的功能做好,甚至還有課程A/B testing的功能。


透過打好這個基礎建設,可以讓合作的夥伴大學,更快速的上線好的內容、並且試驗不同版本的效果,同時透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取得學校的使用數據進行分析研究。

這對於內容產出以及研究都很有幫助。

 2) 開發出Specialization的產品 (有一點像是學程的概念,修完幾門高度關聯的課程,就可以獲得一個學成證明)。


藉由這一點,Coursera找到比較務實的商業模式:學程的修習證明比較容易吸引到企業的目光,因此使用者修過學程的經濟價值更高,而同一時間修完一個學程確實遠比修一兩堂課來的扎實。

線上教育慢慢從淺層的、配搭的學習資源走到深入的、主要的學習素材。

因此,現在更多學校開課不會只單單開一兩門課,而是會比較整合性的去開一個學程。

透過好的Specialization課程,Coursera與學校都可以賺錢,學習者可以賺完整的學習經驗,能創造多贏的環境,是最聰明的。

3) 推出Mobile App。


Coursera的App真的非常好用!

不管是離線下載影片,或者是在上面做練習題都很流暢。我自己就在去年,用零碎時間修完一門課,若沒有App這也不可能發生。

在整個大中華區,有56%的使用者有透過App來使用Coursera,在美國、歐洲也都在40%左右。

總之,經過了前三年的許多試誤學習,Coursera在第四年逐漸掌握如何抓住合作夥伴產出更多好課程 (讓夥伴更容易掌握使用數據、推出更容易讓使用者買帳的課程架構)如何抓住使用者更多的時間 (有更多好課程,且更容易透過手機使用Coursera)

整個產品的黏性更高是根本,其他的Marketing雖然也重要,但是把本顧好,化妝才有意義

---

Barbara Oakley教授是來自密西根州Oakland大學的教授,一般來講台灣聽過這個學校的人並不多。

但他現在是Coursera上面最紅的教授。

他的「Learning How to learn」課程有超過140萬人修課,你沒有看錯,就是140萬,將近是平台上一成的使用者。而我恰好也是那一百四十萬分之一。

因為課程真的太精彩,我第一次在Coursera上修完的一門課。

Barbara很有智慧,她沒有軟體背景所以一定是從課程切入。

至於要做什麼課程嗎?畢竟平台上一堆常春藤名校開的課程,拼名氣她贏不過,但是她掌握自己的優勢:認知科學與學習理論。

在線上修課完成率不高的狀況下,她推出「Learning how to learn」無非是讓Coursera不得不幫他推廣此課,因為先透過一門課程先教你如何學習,這對於提升使用的回流率應該很有幫助。

果不其然,Barbara開課後,課程爆紅,連帶她的書也登上美國科普類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一下就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

在這一次研討會中提出自己的成功原則是 Academia (學術) + Silicon Valley (矽谷精神:做大夢然後快速實作) + Hollywood (好萊屋風格)

拆開來看,比單一東西他沒有一個比得過別人,但是他不重作輪子,而是善用已有的東西,做些整合、微創新,結果變成最夯的課程。

課程連結:如何學習:學習困難科目的實用思維方法
閱讀本書:《用對腦,從此不再怕數字:學會如何學習,以及如何創意思考,解決(幾乎)所有的問題》

學習小技巧:
  ──二十五分鐘學習法
  ──養成新習慣的方式
  ──交錯練習
  ──轉念的練習
  ──設定時間表
  ──用 APP來讓自己專心
  ──幫助記憶的方式:說故事、找比喻、畫圖
  ──記住公式的方法

全書十八章,逐步說明學習數學理科的重要課題。每一章都包含:解說、運用、實用步驟、真人實例。從中,我們學到幾項重要觀念:
  ──太用力學,反而學不好。放鬆,是一切學習最重要的態度。
  ──學習,是在動用大腦的兩種主要模式 (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善用這兩者,才能學得好。
  ──學習是一種創造的過程,而不是為了尋找唯一的解答。
  ──學習新事物是一場冒險,而不是一場苦苦折磨的比賽。
  ──我們會對自己擅長的事物培養出熱情,但我們誤以為自己對於不擅長的事物永遠不會有熱情。
  ──學不好,往往是因為我們不相信自己能學好。因此,學習是一件與信念有關的事。
  ──想改變一個習慣,最難的是開始。但如果不是著開始改變,舊習慣會變成殭屍一般固執。
  ──有一天,你可以在心中看見題目自己走向解答。

---

我還遇到一個UIUC的商學院教授 - Aric Rindfleisch,這人也是一絕。

來自商學院的他竟然在Coursera上有三門Maker相關的課程,包含3D列印、3D繪圖與機器人製作。

經過深聊以後我才明白,除了他自己本身對於Maker運動就深有興趣與研究之外,他發現一般工學院的教授常常不擅長介紹或者解釋東西

一個明明很酷的東西,被講得一點都不有趣。

因此,他主動與工學院的教授合作,他負責課程的前1/3,從淺的東西開始講,而且講得很活潑,使用大量的實體器具。

線上學習是很現實的,聽者可以隨時關掉你,因此他先負責把使用者的學習意願安定下來後,再交由他的同事講更深的東西

這種作法獲得很大的成功,更多非理工領域的人看到一個商學院教授介紹Maker,就更敢嘗試這種課程,因此使用者基數變大。

在我來看,不論是Barbara或者Aric,他們都會去環顧環境中的巨人在哪,然後巨人缺什麼,如何善用自己的差異化價值來帶出影響力

因此,要產生影響力,除了試圖自己成為巨人之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努力或許是更有智慧的做法,也能帶來更大的影響力


原文請見呂冠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Coursera年會省思


吳曉樂:接住正在墜落的人


圖片來源:圖片提供|博客來OKAPI 攝影|趙豫中

讀者:田育瑄

要不要試着去接住「正在墜落的人」,在家庭社會國家都紛紛對這樣一個人失靈的時候,要不要去接住?

要怎麼樣真正地解決問題呢?那就是問自己,要不要試着去接住「正在墜落的人」

在家庭社會國家都紛紛對這樣一個人失靈的時候,要不要去接住。這個能力的背後其實考驗着,我們是怎麼看待,此時此際比我們弱小衰微之人。

我們從前確實被鼓勵去發展這樣的能力,如同在幼稚園時,若我們凌壓幼小,父母師長多半會氣憤且沮喪。但隨着年事漸長,很快地我們從其他系統中學習另一種能力,那即是「績效的辨識」:若此舉其實無助於,增加我們(可供外人理解)的成就,原先打算伸出的手便立於懸空中,很有可能又這麼縮了回去。

每一種惡,必然有其時代性。從過往的擄人勒贖至今日的綁架詐欺,犯罪的演進往往是與時代相接軌的,若要循其根源,也唯有凝視當代社會的質素。我們多半相信,家庭與教育會是一道非常柔韌的網子,能夠乘載住人的墜落。但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這樣的功能在諸多因素之下,已經被侵蝕得所剩有限。

競爭思維,侵蝕家庭與童年


首先是家庭。

因應後工業化時代的經濟成長疲軟,高工時、高壓力之工作常態,家庭內培養親密關係的能量所剩無幾。也因着對現實經濟生活的不安穩、國家扶助的不信賴和不期待,部分父母不得不把他們在工作時所被要求的績效取向,搬移至他們看待孩子的目光。

坊間的教養叢書,往往集中在打造小孩子未來處事的領導力、競爭力、溝通力、國際流動力等等,務求小孩在未來局勢佔有一席之地。

20年前人們上街頭,痛陳升學主義與填鴨主義剝奪孩子的童年;至今卻仍有家長為了小孩子成績不如意而氣得抓狂(近日新聞:一名小四男童因考試國語92分遭罵,負氣拎着棉被離家出走),或者認定小孩去了「低就」的學校,而暴怒得要求當局審視遊戲規則。

台灣孩童的世界,是一連串的線性規劃,進入有聲譽的國小,考上有聲譽的國中,進入有聲譽的高中,錄取有聲譽的大學,前往有聲譽的公司就業。

人生的每一個當下,均只是為了「未來」而服務。

偏偏,人總需要一些無所事事的時光,去想一些必然浪費時間的問題,例如人跟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例如自己是個怎樣的個體,未來又要往哪裏去。

但在一個高度偏愛績效的國度,他們沒有這樣的餘裕,他們只能像是滾輪上的老鼠,不停奔跑,不知何時得以休憩。


績效邏輯下的倦怠社會


再談是學校教育。

少子化的浪潮席捲而來,「超額減班」是每一所學校最忌諱耳聞的,是以學校比起過去更有去偵測「市場需求」的壓力。

搭配上述的「教養脫貧」寄盼,反而造就另一種荒謬的跡象:強調高壓管理、能力編班、進度超前的學校(多為私校),這幾年的招生成績或大放異彩,或至少險中求穩。

這背後,不啻是另外一種績效式的計算。

其把學生劃分為不同族類,分派能得到的教育資源,或延展其上課堂數,或週六也得上學,或力求新的進度大幅超前(若別的學校一次段考排程是四課,那我們就是六課)。

定睛一看,這竟像是父母輩生活的複製,且勞動強度更甚——若曰工時為早上七點至晚上九點,我們能夠很快指出這違反勞基法;但容我提醒,這是不少台灣學子之常態。

柏林藝術大學教授韓炳哲於《倦怠社會》一書中指出,過往傅柯「規訓社會」的論述,已由「績效社會」的模型取代。前者透過否定的「不准」規訓人們,而後者的誡命卻是無限的「可能」。

當代勤奮與多勞多得的信仰,最終演變成自己對自己的戰爭。

這樣的眼光不僅可以解釋資本與勞工的關係,放在台灣,還可以放在學校教育上,強調時光的切割與確實運用。現代學生的課程表,前有早自習後有第八堂,技藝課程挪作考試用,還相信教育部編定的三年課程能在完善規畫下提早授完一輪。

在這過程中,我們還能夠信賴,當他們見識到一個人即將墜落時,能夠伸出自己的手,暫時減緩這個人的墜落?我們可以期待在這樣一個倦怠社會,疲於奔命又自顧不暇的成員,還有那樣的精力嗎?

成功神話映襯下的失敗者


若我們承認媒體、節目的教育功能確實存在,可以遺憾的說,這些24小時不停放送資訊的報紙雜誌電視,往往讓社會的寬窄被限縮到,只有非常少數的人,可以樂觀地相信自己的生命有價值。總有那幾行字,暗示着你目前低下的處遇,可能是外表、成就、經濟條件、就業狀況,婚配關係⋯⋯

我們總喜歡如神話般的敘事,不平凡的人創造出不平凡的人生。

媒體該扮演的角色,應是拆穿華美袍子底下的蝨子,是從中挖掘旁人無法想見的視角,並找得平衡。

例如一位年紀輕輕就進入大學就讀的少年,很可能無法享受一段無憂的童年時光;一個光鮮亮麗的經營者,很可能返家時,甚至不曉得如何好好地跟子女說上一段話。

媒體該盡的責任,是討論光環背後的暗影,幸福背後的犧牲,而不是跟着織寫神話。

這些劇碼不僅扁平化個人的生命歷程,也讓許多閱聽者在見聞當下,因為自身(或子女)平凡無奇的處境,而感失落憤慨。

承前所述,績效社會是以「無限的可能」作為韁繩;媒體對於神話的堆疊,則讓「無限的可能」日益膨大。

對於成就之必然,對於主角既有資源的輕描淡寫,讓視聽者不自覺間進入這場失控的遊戲,相信只要如法炮製,「任何人」均能夠擁有不同凡響的人生。

對於成就的無止盡鞭策與追求,最後結局也許也像是韓炳哲所觀察的:規訓社會製造出瘋子與罪犯,而功績社會則產生了憂鬱症病患與失敗者。

家庭解不開社會的結


若我們接受這項前提,特定的犯罪型態是社會的產物,或退一步至少承認,此際社會的氛圍正在催化、刺激犯罪形成的進程與循環,那我們就不應該輕佻地以為,這樣的現象,單以家庭單位內部的能量,即能得到足夠的緩解。

過往在不同單位演講時,許多父母不吝分享他們內心的恐懼。

時常看新聞的他們,表示自己完全可以理解,那些加害者父母困惑不解的心情。孩子不僅是家庭的一員,也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既想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卻又忍不住揣想,在家庭之外,孩子是否有他們未知的暴戾性情。

有些父母,即使撥出相當的時間陪伴孩子,卻也惶惶坦承人的複雜;有時看着自己的孩子,也明白自己並未掌握全部的他。

這種局勢,更隨着近年3C產品的普及而更為嚴峻。

網路的出現,打破了舊有「空間」的定義,過往,放學之後回家的孩童,就真是「回家」,父母可以很輕易地理解他們的行蹤。但是在網路手機日益普及後(若不給予3C產品可能又要面臨另一種衝突),家的邊界總是輕易地被打破。

「他們此時正在閱讀怎麼樣的資訊呢?那樣的資訊可能危險嗎?」成為許多父母的擔憂。有些父母甚至坦承,若小孩做出了不見容社會的事,自己也許還得仰賴媒體的通知才能知情。
公/私領域的劃分,早已不像過去那樣清楚分明。

回歸到最初的問題,當一個人接連穿過家庭、社會、國家的一張張網子,高速墜落時,又該如何承接?演變至今,早已不是仰賴家庭的內部資源,國家單位的介入調查,甚至是法律條項的增修改,即能獲得良效。

冰上跳舞的人


德國知名辯護律師Ferdinand von Schirach在處女作《罪行》一書中,先指出:「很少有人最在早上起床的時候說:『好,我今天要犯罪!』但是,每個人都可能犯下罪行。」

他指出:「我敘述殺人犯、毒犯、銀行搶犯和妓女的際遇,他們有他們的故事,而且他們和我們沒有多大的不同。我們的一生同樣都在薄冰上跳舞,冰層下極冷,若不幸落水,很快就會喪生。有時冰層無法承載某些人的重量,於是冰破人落海,我感興趣的就是這一刻。如果幸運的話,事過境遷,我們依然繼續跳舞。如果幸運的話。

我們,一樣都是在冰上跳舞的人,而且往往在同樣一塊冰上跳舞。只是有時我們底下的冰層正好可以負荷,而有些人底下的冰突然受到了干擾而破裂,於是他掉了下去。

我們自然有兩種選擇:靜靜看着那個人的溺斃,或者,伸手把他撈起,然後我們再一同觀察他落水時的狀況,並且細看冰層的結構與紋理。

不!其實我們並無選擇,已經到了必須伸手的時刻。

過去幾年,太多人就那樣掉了下去,我們無法再目擊更多。

但,在績效社會中如此過勞的我們,要如何,才能接得住?


原文請見:《端傳媒》吳曉樂:接住正在墜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