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不一樣的生涯選擇:兩名中學自學生的故事


作者:盧諭緯整理

在家自學、團體自學,已經成為愈來愈多台灣家長、孩子選擇的學習方式。根據統計,去年全台灣已經有超過三千位自學生,從小學到高中,他們的學習歷程之多元、精彩,超乎想像。自學的高中生,自主性更高,他們不但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方式,更懂得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邀集同好和老師,自組課程。

圖片來源:廖尹唯攝
▲15歲、有妥瑞氏症的沈聲瀚從自學魔術過程中,活出充滿自信的全新人生。

小學三年級被診斷出妥瑞氏症的的沈聲瀚,國二開始自學,15歲的他,在自學魔術過程中,拼湊出充滿自信的全新人生。16歲、充滿多面向藝術創作慾的李仕禧,更因為無法放棄舞蹈、繪畫、紀錄片拍攝等任何一項專業,而選擇自學。以下摘錄他們在「台北市高中階段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成果分享會」上發表的學習歷程:

自學生1沈聲瀚:變魔術,讓我重新發現學習的樂趣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被診斷出有妥瑞氏症,這個病是因為腦部放電過多,如果沒有適當的發洩體力,就會不自覺出現一些很奇怪的動作,比如一直眨眼睛、搖頭等等,所以我開始參加很多體育活動,運動讓我很開心。

國中時我考進體育班,但就因為這個選擇,讓我在成爲未來國家棟樑的路上歪掉了。那時為了訓練,我的包包裡總帶著零食,卻總被同學一口不剩的吃掉,我不喜歡沒東西吃,這樣的學長姐的霸凌,讓我很不開心。還有那時的老師進到教室,總是在罵人、發洩壓力。我不是一個抗壓性很高的人,在那樣壓力下的環境裡,我沒辦法投資在我想要的學習上,所以我選擇轉學。

但因為原來是體育班,我沒有太多時間跟精力放在課業上面,所以課業落差非常大,課業壓力沒有停止,一直一直的壓上來,我就開始擺爛,擺爛了整整一年,沒有任何的學習。後來媽媽提議自學申請,我第一個想法是「自學不是給自閉症用的嗎?」但因為當時我沒有選擇,就決定試試看,想說應該也不會多慘烈吧。

很多從體制內跳出來的自學生應該都會跟我有一樣的狀況,在自學初期你會不敢出門,因為你會覺得自己是個異端,別人看你的眼光是異樣的:「這小孩怎麼回事?沒有去上課,是翹課嗎?」我了解這個感受,這種痛我也經歷過。

但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我漸漸了解,自學並不是件可恥的事,只是選擇了另外一種不同的學習方式,比較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我也開始漸漸找到自己的目標定位,以及要學習到什麼東西,我也變得比較有自信。

在自學上軌道後,我就發現自己其實有很多興趣,比如我喜歡攝影、拍片、拍照,還喜歡變魔術。為了記錄變魔術的過程,我開始攝影,接觸魔術之後就覺得,為什麼人類的大腦這麼好騙,就開始研究心理學,覺得這些都非常有趣。

自學之後我也發現,學習是一種自然的衝動與好奇心,這個發現對我幫助我很大。

在自學之前,我會講的英文就是What、why,跟髒話,單字幾乎是背不出來的,但我想學魔術,就在youtube上面找到免費的教學,整天都在看、花很多時間在看影片,中文的影片都看完了,就挑戰看看英文的,聽不懂怎麼辦?因為是影片,可以看他的動作,知道在幹嘛,一直在看影片久了,不自覺地就會了一些詞彙跟文法。

後來我找到一對一的英文老師,我們沒有特定的主題課本,就是出去玩、出去鬼混,但都用英文在溝通,這樣讓我累積了許多。從零到跟外國人流利地溝通、聊天,我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我覺得,從體制中出來的自學生,需要的是周遭人的肯定,父母、家人、同儕各式各樣的力量去幫助、推進及鼓勵,才能慢慢地越過這個障礙,才能有辦法成為一個有目標自信的自學生。

自學生2李仕禧:在藝術的領域,我沒辦法只選擇一個專業

▲國三開始自學的李仕禧15歲就自己完成了一部微電影。目前投入設計、微電影劇本創作等,並且打算到法國留學。盧諭緯攝

相對於其他領域,我對藝術很有興趣與熱情。從小我的腦袋裡總不斷地冒出新奇的點子;喜歡與人聊天、分享,也愛發問。這個喜愛一部分跟家裡環境很有關係,我媽媽是編舞家,我爸是台灣資深的電影導演李祐寧,最有名的作品是「老莫的第二個春天」,家人都很支持我的興趣,也從小就培養我。

從幼兒園開始,除了每天去上學外,我還參加很多課程,比如鋼琴課、舞蹈課。然後還學英文,學唱歌,求學過程時間總是排得很滿。國中之後就覺得有點平衡不太過來,學習有點狀況,一直到國三,我就試試看半天自學,早上去練舞、做自己的創作,下午再去學校,那時候我覺得很不錯。

15歲時,開始自己導、自己演、自己編劇、剪輯、後製,做了一部微電影「A Side View」。我也對繪畫很重視,以前老師在上面上課,我就在下面畫畫,我畫畫很喜歡做視覺效果、對比、反覆、幾何圖象及女人的揣摩上,比如黑對白、中對西,圓的配尖銳的。

上高中時要填志願,因為我學科很爛,我知道不可能唸普通高中,也沒什麼興趣,那就要唸高職,但到底要唸哪個科目?要選美術?還是舞蹈?還是要選表演?我沒有辦法只選一個,所以我就決定選擇自學,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創作,去看看更多東西,比如我可以看去國內外表演,去參加影展等等。今年我就參加了沖繩芭蕾大賽的個人及團體的創作舞,也參與一些舞團年度公演、兒童劇、還有一些公益演出。

自學後我就有更多時間投入自己想做的事,平常我就做些插畫、平面設計,還成立了個人的youtube 頻道「Sylvia Lee」,目前有三支影片,我也還在持續拍東西,像是沖繩的表演、跟國家音樂廳的巡迴,不久前在松菸的演出,這些我都有拍攝紀錄,到時候都會放在頻道裡面。

未來我打算要去法國唸書,現在也開始學法文。

創作部分,最近我在編寫一個微電影劇本,也打算拍出來,但劇情片我沒有接觸過,所以還要再研究一下,如何用幽默的方式去呈現感官世界。

我覺得,自學之後,外顯和內在更加貼近,能夠更如實地展現自己,這樣的心境轉變是最棒的收穫。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一樣的生涯選擇:兩名中學自學生的故事

金華國中公民課:思辨時事 找出「我」的意見

圖片來源:鄒保祥

作者:李宜蓁

公民課援引時事新聞做討論並不算特別,然而台北市金華國中的公民課除了藉此讓學生了解時事外,更希望學生從各種新聞資訊中學會擷取、解讀跟判斷思考能力。

國中生很忙,有看新聞習慣的原本就屬少數,即使有看,也是看綜藝版的輕鬆新聞,大多數國中生可說與現實生活脫節,更有家長不希望孩子想這些「有的沒的」。

大人都希望孩子認真念書就好,會注意到公民課,多半是因為孩子公民考試考太差,家長才跑來找老師聊。有二十年公民教學經驗的老師陳敏華說:「現在PISA希望培養閱讀素養,公民課若能超越新聞事件本身的討論,訓練孩子更高階的思考、判斷跟表達,這些其實是可以延伸到各學科的重要學習力。

因此,台北市金華國中社會科領域的六位公民老師從去年四月開始,每個月發行一次金華國中「公民新鮮報」學習單。六位老師一起合作分工,每月編出一頁A4大的報紙,正反兩面各有一則最新的重大新聞議題,也有新聞相關照片跟知識小檔案。最下方則是結合封閉(選擇、是非、填空)跟開放(申論)兩種題型的學習成果驗收區。

服貿、核四,全進行了解討論

從去年到現在,七到九年級的每週公民課會保留部分時間,做新鮮報的專題討論跟分享,金華的孩子們已經實際閱讀和討論過「服貿協定」、「多元成家」、「核四公投」、「敘利亞內戰」跟「H7N9禽流感」等國內外重大新聞議題,觸及的新聞廣度深度甚至超越大人,這些大人眼中的 宅小孩開始對於周遭的社會「有感」。

八年九班的陳泓瑋平常就有注意核能新聞,「核四議題」那次的學習單他意見寫到滿出來,班上討論也非常激烈,曾為此舉辦過兩次辯論,班上本來「反核」多,後來辯論後,主流意見卻轉向了「擁核」。關鍵在於代表「反核辯方」的他以為大勢底定,不用準備太多,辯論時表述雜亂,但原以為輸定了的擁核派卻準備得超好,讓他見識到群眾意見透過辯論是可被扭轉翻盤的。

學用各種角度看媒體資訊

九年一班的游子欣則發現,核四要辦公投這件事看來好像很民主,但仔細了解才發現,原來只要在公投題目角度上動點手腳,就能左右結果,如果看新聞能看到這個層次,就足以辨識媒體訊息的背後傾向。

要跟青少年談時事其實沒那麼簡單,因為討論彈性很大,百花齊放之下對話非常容易「失焦」,老師們要維持穩定、開放的態度見招拆招,才能真正開發孩子的思考力。

比如一談到選舉,孩子們就卯足全力投入,不是要討論選舉議題,而是從老師的衣服顏色或平時談話中去猜測老師的政治傾向;有些孩子發表意見時流於表面嗆聲:「我爸說etag就是很爛!」老師要能忍住責罵,追問孩子:「那你自己的了解呢?」而有些內向安靜的班級,每次討論都是「中立」意見的孩子最多,老師要點名發表,頭是低到不能再低,但是老師們發現,有些孩子課堂上安靜不太說話,學習單卻展現了有層次的正反並陳、甚至多角度的思考,因此老師們也會針對孩子的多元表現給分。

一年多的思想訓練洗禮,似乎養出了一群頗具媒體素養的孩子。去年底,「公民新鮮報」討論服貿協議,被家長誤解為「黨國洗腦教育」的工具,讓小小的「公民新鮮報」也上了報紙跟電視變成一則「真新聞」。

老師們低調埋首寫報告之餘,決定堅持理念繼續做下去,反倒是學生們很激動,主動分析新聞的偏頗處,並希望告訴大人們,「我們不是小孩了,我們真的有花時間去懂服貿。」公民新鮮報要把學生從慣性的標準答案學習中拉出來,重新還給他們獨立思考的養成空間。

金華國中「公民新鮮報」

  • 時間:2013年4月起,由全校6位公民老師共同編輯「公民新鮮報」,每月固定兩則新聞深度報導的學習單
  • 活動:公民課前先發下新鮮報讓同學填寫,並在每週公民課保留部分時間,老師出問題,同學分組討論上台發表意見,或舉辦辯論會

帶青少年討論,如何不失焦?當老師希望開啟討論,卻遇到了以下棘手狀況怎麼辦?

第1種嗆聲型同學

問:「請發表你對etag政策的看法?」
答:「我爸說etag很爛!」
繼續追問: 「那你自己的意見呢,你覺得etag應該怎麼改,會比較符合你的期待?」

►分析:同學只要願意表達意見,就要抓住能引導想法的機會。

第2種靜默型同學

問:「同學們,對核四議題你們有什麼意見?」
(同學頭低低,一片靜默)
繼續追問:「你可以是『贊成』、『反對』或『中立』,重點是告訴大家『為什麼你這麼想?』」

►分析:針對同學意見不評價對與錯,建議同學可以用說的或者寫的方式整理想法,用多元方式給分。

第3種盲從型同學

問:「你支持多元成家法案嗎?」
答:「當然啊,我的好朋友全都支持!」
繼續追問:「可以說說看,你知道多元成家法案通過後,可能會造成哪些影響嗎?」

►分析:引導同學看到新聞事件背後造成的衝擊,才能更全面的做出判斷。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金華國中公民課:思辨時事 找出「我」的意見

「家教」APP夯 老師任你選


秒編:「線上科技」改變全球家長選擇家教的方式,來看看3款當紅應用程式及平台。

作者:田育瑄

「家教」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地位牢不可破的職業之一,時至今日,科技也翻轉了家教的可能性,透過網路,你可以找到世界頂尖名校的家教,「線上科技」全面改變家長選擇家教的方式,去除中介,徹底重寫規則。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現代父母轉向網路尋找方法,幫助孩子更有效率地克服考題,以下是三款當紅應用程式及平台,提供家長參考:

1. 快問快學(Snapask)

香港新創公司「快問快學(Snapask)」是一款為學生打造的手機應用程式,只要將問題拍照上傳,短短幾秒內就會自動幫學生配對,進行一對一的線上家教,立即解決學習上的問題,被業界喻為「口袋裡的補習班」。

去年才剛上線的「快問快學」目前每天都會收到學生上萬則的課業相關問題;這裡不但擁有超過五千位來自頂尖大學的合格家教提供服務,現在服務學生的人數在香港、台灣、新加坡更已累積超過10萬以上。

年僅26歲的「快問快學」創辦人余佑謙(Timothy Yu),是今年獲選為《富比世》(Forbes)亞洲「三十歲以下最具影響力(30 Under 30 Asia)」的傑出青年之一,他表示:「『快問快學』以廣為人知的WhatsApp風格建構即時通訊環境,版面簡潔、使用快速,師生可以用圖片、文字或影音交談,它也讓老師的時間物盡其用。

一般而言,面對面的家教老師時薪約莫為新台幣六百元,但是為了平衡課業與其他活動,老師僅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學;擔任『快問快學』的線上老師則大大不同,他們可以在課餘時間、任何方便的地點彈性的進行教學,同時為他們帶來可觀的收入」。

2. 獵師(Tutor Hunt)

來自英國的家教線上平台「獵師(Tutor Hunt)」,讓家長和老師們都能經由學習科目、教師地點、個人時間安排課程,創辦人約翰‧伍德希(John Underhill)表示,目前已有逾25萬名學員使用「獵師」找尋合適的家教。

如同其他線上課程,「獵師」也透過Skype影音和互動式白板進行線上教學,伍德希認為,對於補教業來說,家教全面線上化是百利而無一害,它不僅讓學生享有更多元的教學人選,也讓老師有機會觸及到更廣泛的學生族群。

「礙於科技進展,以往要尋找優質的線上課程是相當困難的;過去幾年來,由於網路科技的進步,我們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家教老師使用互動白板搭配著麥克風,就直接在線上進行教學,老師們也習慣並逐步將線上資源融入課程」伍德希說道。

另外,不只是已開發國家,「線上學習」在開發中國家也同樣蓬勃發展,例如:埃及的新創公司「泰若(Tyro)」也正研發測試自己的白板系統,讓家教課程能在網上流暢地進行;奈及利亞也利用網路提供線上課程,由此可見,這已經是股無法抵擋的全球趨勢。

3. 線上自學系統「考分美(Tassomai)」

儘管擁有英國名流「超級家教」之稱,莫瑞摩利森(Murray Morrison)卻創辦線上自學軟體「考分美(Tassomai)」,因為他認為私人家教並非絕對必需。「從許多角度仔細來看,私人家教其實充滿漏洞,除了花費成本過高、難以掌控孩子學習狀況之外,也缺乏人員監督,而且聘請私人家教在某種層度上等於是壓抑了孩子的自學能力,減少讓孩子自己理解該學科的機會」摩利森說道。

他以體育訓練員與私人家教間的差異舉例說明,「訓練員可以指導你正確的方向,也能教導你如何使用工具,但是在那之後,影響力立即消失;在傳統家教中,老師幾乎包辦所有的工作,學生只用聽的學習,所有學費只花在學習短期有效的學習方法,長期下來恐會導致孩子對外界的資源與協助產生過度的依賴」摩利森說道。

有鑑於此,摩利森結合科技,創辦線上自學系統「考分美」,協助學生主動迎戰考試。就「個人化學習」而言,學生須先接受會考短版模擬試題,建立學習的優劣勢分布圖,再根據學生測驗結果調整孩子的課程。「這套系統不只確保每位學生了解每項學習主題,也為他們建立面對學科的自信心,在線上課堂裡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摩利森說道。

另一個考量是「安全性」,「考分美」在開課以前,會先要求老師上傳高解析度的正式照片,在登錄老師合格上線之前,系統會先進行審查與驗證,而年齡不到十八歲的學生上線上課程時,也必須有家長或監護人陪同;課程開始後,學生也必須留言回饋,並會顯示在家教老師的個人頁面上,這將使風評不佳的老師自然的淘汰,收不到學生。

「線上科技」全面改變家長選擇家教的方式,在過去要找尋一位優質的家教需要依賴推薦人、親友推薦或甚至翻遍報紙廣告都還遍尋不著,現在家教只要上網、連線、下載行動裝置,就能一手掌握最適合你的家教老師。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家教」APP夯 老師任你選
《翻轉教育》「家教」APP夯 老師任你選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感情問題觀望全局,而生涯規劃向內自省

「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作者:姚詩豪 BRYAN YAO

我個人認為,感情問題光往內看(自己),而生涯規劃純往外想(市場),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兩者的方向正好都錯了!

面對生涯發展的決策,我會建議給年輕朋友的思考方式其實很簡單,用「三個圈圈」就可以搞定了。

第一個圈:有興趣、有熱忱或覺得自己擅長的領域與條件(主觀)

第二個圈:曾獲得身邊人們稱讚或肯定的事實與特質(客觀)

第三個圈:市場存在的職位、機會、和專業領域(市場)

思考的方法是: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拿出紙筆,畫出第一個圈並仔細想想裡面有那些內容,然後才畫第二個圈,並試著找出和第一個圈的交集。最後再拿這兩個圈的聯集(非交集),試著去套第三個圈,尋求三者間的完全交集或部分交集。

為什麼不把第三個圈當成第一考量?首先,因為經濟發展就像是個永遠轉動不息的輪盤,球會停在哪個數字格裡是很難預測的,就算僥倖被你猜對一次,輪盤很快又會再度轉動,球跑了,但人卻老了。如果把「追逐明星產業」當做思考主軸,你等於是把自己的職涯投入一場盲目的賭局,下注的籌碼是我們的年華,人一生能投注幾次呢?

不該把產業發展列入第一考量的原因之二,是因為「人是有個性的動物」這件事實。就像談感情一樣,有些人明明客觀條件很好,但另一方就是看不上眼,這其實沒什麼道理可言,純屬個人喜好罷了!選了一個「政治正確」卻「味道不對」的職業,就像是勉強結婚,這也是一種賭局,賭的是「能不能忍受一輩子不爆發」,這樣會不會太辛苦了?

可惜我們自小受到的教育,比較重視社會需求而非個人性向。

和美國同事的小孩聊天,我發現外國小朋友非常喜歡大聊自己將來想做什麼,想變成什麼厲害的人之類的話題。其實華人的小朋友一開始也是,但不知怎麼的,從學校出來之後似乎被「正規化」了,社會認同的「光明前途」逐漸變成眾人共同的選項。我認為這是相當危險的,這等於把「認識自己」這堂人生必修課,推遲到進入社會之後,甚至年近三十才開始修習。

「極端」所帶來最大的危害,是引來另一個「極端」。

關鍵在於,對於你的人生,你想要痛痛快快地賭上一把,贏了爽上了天,輸了反正老命一條;還是真正有策略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且找到幸福呢?

所以我認為最有系統化,最有彈性且不走極端的方式,就是好好畫這三個圈圈。

第一個圈,好好問問自己,從小到大,什麼事情你自己覺得比較擅長,或是,什麼事情你覺得真的非常有趣,常讓你樂此不疲。看似這是兩個不同問題,但答案往往是一致的。

Howard Gardner寫的暢銷書「發現你的天才」就強調,我們的熱情往往就透露出我們天賦,這兩者乍看之下或許不完全契合,甚至有矛盾之處,但仔細觀察一定可以找到背後的共同點。

有個例子是一個個性非常活潑外向的女生,她從小就對藝術著迷,在大師的畫作前一站就是半個小時,常常看到出神。但矛盾的是,她在藝術學校裡卻總是嘻嘻哈哈坐不住,一幅像樣的作品都沒有,倒是和同學都打成一片!仔細分析後才了解,原來「藝術鑑賞」跟「藝術創作」是不一樣的,但都是獨特的才能。

這女生後來成為美國知名的藝術評論家和藝術經紀人,你可能聽說過,這行業做到頂尖收入是相當可觀的,重點是數不清的人願意付錢給她做她最喜歡的兩件事:欣賞畫作、與人交流!股神巴菲特說過:「我很幸運,既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賺很多錢。」要做到這樣或許沒哪麼簡單,但我認為值得努力,作法就是花夠多的時間精力好好了解自己。

第二個圈,多了解周遭人們對你的看法,尤其是你的特質,這會幫助你把第一個圈畫的更完整,畢竟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我可以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學校畢業後,我做過一陣子結構工程師的工作。設計橋樑樓房是我認為非常酷的事情,但等到真正投身其中後,我竟發現自己對於計算鋼筋量、計算力學這些繁瑣的思考其實很冷感,反而對於如何增進工作效率這件事情我很熱心。

當時我發現所有的結構計算最終都要作檢核,而檢核不外乎是「簡支樑」、「連續樑」、以及「柱」這幾種結構元件,重複性很高。因此我自己用Excel的函數把這些共同的計算做成一個自動試算表,計算書的格式也都調整好,將來只要在統一的欄位輸入基本數值,做些微的調整,一份計算書就自動完成了,我把這個檔案寄給主管和其他前輩,想說可以幫大家省點時間。寄出之後我立刻後悔,因為真正複雜的結構我還是不太行,只能做這些「小兒科」的貢獻,想想真慚愧。

沒想到我的主管竟然特別稱讚我,說大家算結構10多年卻從沒有人這樣做,我非常高興,就是從那時候起,我開始認真思考,或許相較於結構設計(當時在我的第一個圈圈內),從「工作流程中找到提昇效率的方法」這件事情似乎也挺有意思,而且也強烈地引發我的興趣,我相信這對後來我走上管理顧問之路有關鍵性的影響。

以上第一第二兩個圈,是每個人都要一輩子好好釐清,並且深深印在自己腦海裡的。

正如我剛剛說的,這兩個圈一開始未必完美的重疊,可能有些事情你自己覺得自己真不賴,但旁邊的人不以為然,當然有可能是你在自嗨,也有可能是旁人尚未發現你的好,這都有待時間來證明。

另外就是有些特質或長處你自己覺得還好,但卻頻繁地受到旁人的讚美,或許你也該思考一下這說不定真是你的強項。

有了兩個圈作為基礎,接下來才是在就業市場與專業領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試著在瞬息萬變的環境捕捉到上升氣流(明星產業),還不如踏實地打造自己航空器,這是我自己的策略。其實你看看最近幾個當紅產業(房地產、智慧手機、社群網站)中的頂尖人物,其實都是在該產業還沒成形之前就已經投入了。

我甚至覺得,當你聽到哪個產業很夯,除非你正好已經在裡面了,不然應該把它直接刪掉。這跟股市投資的原理很像,當大街小巷都在談論某支股票的時候,你該做的是出場而不是盲目跟進。

我老婆有個很「風雅」的興趣,就大量閱讀手工藝的書籍並且到國外網站購買昂貴的材料,然後,嗯沒有然後了。除了我桌上一個用毛線編的瑪莉歐的香菇外。好,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她告訴我台灣有個女孩子很厲害,因為對拼布很有興趣,就自己不斷地研究,甚至出席不少國家參加展覽,現在還進軍日本,成為非常有名的拼布達人。

我覺得我們生在一個超級幸運的年代,這個年代消費思想開放,加上網路發達,只要產品服務夠有梗,幾乎賣什麼都能變成一個產業。

你說拼布能算一個產業嗎?和LED、太陽能這類產業相比恐怕是小兒科,商業媒體不會報導,104求職網也沒有職缺,大學裡更沒有拼布系拼布研究所。但我相信那位拼布女孩成就感(還有賺到的錢),很可能超越多數同年齡的竹科工程師。而這個「好康」是怎麼被她發現的?我猜她只是在心中清楚畫出第一第二個圈罷了。

對了,後來聽說拼布包包其實市場不可小覷,所以,除非你現在正在拼布,或是你原本就很有興趣,否則這行也別跟進了。


原文請見《大人學》三個圈畫出你的領域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你若經常沈澱過去,就無法邁向未來


你若經常沈澱過去,就無法邁向未來。

丟掉實體雜物,你就能整理好心情;丟掉情緒雜物,你會變得更有魄力。

20件很少穿的衣服,只算一樣,丟掉。

一直沒用完的洗髮精、N年沒打開的文件、勾起往事的紀念品、舊照片、甚至是msn的連絡人……都丟掉。

當你開始丟,你會得到煥然一新的想法。

有人意外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創業,而且比以前的老闆還行;有人終於走出喪父之痛;有人甩掉破碎的婚姻重新開始,也有人和大學時錯過的戀情重逢——在丟東西的過程中,總是會有許多意外的發現。但不管丟掉什麼,人生都因此更美好。

不過,你不但要丟,還應該「寫下來」,讓你清楚知道自己完成了哪些部分,當看到自己正在一條不同於既往、更接近內心渴望的路上大步前進時,就能體會前所未有的新力量(energy),這是一個自我療癒的過程。

丟東西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你必須作出決定,我們要做的是直接丟掉,不是把東西挪來挪去。

只要你丟掉50樣東西,就會啟動某種奇妙的動能;你將不再是那個猶豫不決、等待適當時機、等待被發掘,等著事情恢復原狀的人;不!你會成為向前邁進、離開看台、準備進場大顯身手的人。

方法很簡單:

無論是看法、信念、回憶、工作、甚至某個人,

1.只要它會讓你心情下沉,或感覺不好,就丟掉。
2.如果它只是擺在那裡佔空間,毫無正面貢獻,就丟掉。
3.如果你得花很長時間權衡利弊,或煩惱該如何是好,就丟掉!
4.別害怕。這是你的人生,你毋庸置疑一定擁有的東西,你丟不掉。

以下有幾個原因,為什麼你需要減法規則:

一、很多東西不是沒用,而是你已不再用

翻翻你的衣櫃,有多少衣服是你已經不穿的,但它為什麼還在你的衣櫃?很多東西不是沒用,而是你已經再也不會用,對於已經不會再用的東西,留著就是一種負擔。

二、很多東西不是需要,而是想要

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但很多人都將自己的生活搞得很複雜,其實人類真正的需求沒有很高,問問自己,有多少東西並不是你需要的東西,而是你想要的東西?

三、很多東西很美好,但已成為過去

郭書齊說:『放下,就是當你丟掉所擁有的,並且相信往前走,你會得到更多。』很多東西很美好,但是你應該往前看了,因為那些已成為過去,你能把握住的只有現在。

蓋兒.布蘭克說:「丟東西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你必須作出決定,所以要小心!我們要做的是直接丟掉,不是把東西挪來挪去。超過50萬人的經驗,讓蓋兒.布蘭克敢保證:只要你丟掉50樣東西,就會啟動某種奇妙的動能;你將不再是那個猶豫不決、等待適當時機、等待被發掘,等著事情恢復原狀的人;不!你會成為向前邁進、離開看台、準備進場大顯身手的人。」

四、很多東西,留著其實是一種負擔

你有時候是否還會繼續沈浸在過去美好的回憶?郭台銘說:『成功是一名差勁的導師,它給你的是無知與膽識,不能給的是下次成功必備的經驗與智慧。』過去成功的經驗可能是一種負擔,它會阻礙你日後做出正確的判斷,因為世界一直在改變,成功的規則也一直在改變,複製過去成功的經驗並不保證下一次會成功。

很多東西,留著其實是一種負擔,過去的習慣、經驗、感受等等,都可能是一種負擔,試著將它們丟掉,你將會發現自己的人生已變得更美好。

五、很多東西,丟了會讓你更好

《丟掉50樣東西,我學會勇敢》這本書說:『無論是看法、信念、回憶、工作、甚至某個人,只要它會讓你心情下沉,或感覺不好,就丟掉。如果它只是擺在那裡佔空間,毫無正面貢獻,就丟掉。如果你得花很長時間權衡利弊,或煩惱該如何是好,就丟掉!別害怕。這是你的人生,你毋庸置疑一定擁有的東西,你丟不掉。』

蓋兒.布蘭克說:「你知道抽屜裡面還有什麼嗎?鑰匙。裡面還有幾十年都沒有用來開過任何鎖的鑰匙。但是你覺得扔掉鑰匙不好,鑰匙很重,碰到垃圾桶底部會發出鏗鏗鏘鏘的聲音。別在意,把它們扔掉,全扔掉。」

很多時候,我們都被一些不重要的事綁住了,這正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減法規則的原因,學會丟掉東西,人生可以更好。


閱讀更多,請見《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不過這本書好像已經絕版!)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BBC專輯:英國脫歐全記錄



作者:田育瑄

EU referendum 英國脫歐全記錄,戰況激烈!

BBC真的是很棒的國際媒體,邏輯和畫面呈現值得學習。(準備雅思、寫英文論文的捧油也可看它詮釋數據的技巧)

1. 最完整專輯:有Summary、串聯BBC Radio、BBC記者、BBC referendum Twitter、直播影音、Google Analytics,BBC就是個自成一格的生態圈(還有專門給威爾斯民眾的威爾斯語Cymru版本,人力、成本應該挺高昂啊~)。
http://www.bbc.com/news/live/uk-politics-36570120

2. Reality Check: 看各界關鍵人物表態支持何方、造成何影響,同步串連Twitter, live reporting,清薄短小、一清二楚又省時:
http://www.bbc.com/…/live/uk-politics-eu-referendum-35603388

3. Results in full: 除了看他的專輯很清楚用「動態圖表」呈現重點時刻最新狀況,也做了「彩色地圖」顯示Leave or Remain在各城市的比例:
http://www.bbc.com/news/politics/eu_referendum/results

4. Issue Guide:這個實用!脫歐、留歐對歐盟會員國、高等教育與研究、能源環境、農漁業、全球地位角色、移民、政策、法律、商業環境、旅遊、工作的影響,這樣的懶人包對各界說話,也可直接有效辯論與選擇:
http://www.bbc.com/news/uk-politics-eu-referendum-36027205

5.「卡通動畫」,BBC有做了介紹脫歐的動畫,很可愛,適合老師、家長讓小朋友知道為什麼/如何進行投票,讓孩子容易理解:

1. )為何投票 (動畫版)
EU Referendum in the UK:An animated explainer
http://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36585897

2. )如何投票 (動畫版)
EU referendum 2016: A guide to voting
http://www.bbc.com/news/uk-northern-ireland-36597577

3. )青年版(文+圖)
EU Referendum: How to vote on polling day
http://www.bbc.com/news/uk-politics-eu-referendum-36584905

----新媒體研究所也有參考例子----

英國脫歐公投目前正在開票中,可以看各家媒體,怎麼透過視覺新聞呈現即時開票訊息:

FT開票即時頁面
https://ig.ft.com/sites/elections/2016/uk/eu-referendum/

衛報開票即時頁面
http://www.theguardian.com/…/eu-referendum-live-results-and…

BBC開票即時頁面
http://www.bbc.com/news/politics/eu_referendum/results

Bloomberg開票即時頁面
https://www.bloomberg.com/graphics/2016-brexit-referendum/

WSJ開票頁面
http://graphics.wsj.com/brexit-uk-referendum-live-results/

Reuters開票頁面
http://fingfx.thomsonreuters.com/…/rn…/1/792/1115/index.html


原文請見: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XinMeiTi/permalink/1803824206518066/

【美v.s台現況】「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講者鄒奇奇:學生該知道自己要什麼教育

圖片來源:Adora Svitak個人網站_credit UN Photographer

作者:田育瑄

近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課審會委員除了政府代表、學者、教師外,首度納入學生代表,此舉引發各界爭議。在美國,一位年僅14歲即獲得全美教育協會(NEA)公立教育傑出服務獎,現年19歲的亞裔女青年鄒奇奇接受專訪,被問到關於「標準化測驗」與「學生參與課綱審議」等問題,她認為:「所謂的智慧,不一定是學者專家的知識,大人和小孩應該彼此學習;然而現實與理想卻有些差距,大人常低估小孩的能力,因為彼此缺乏信任。」

就讀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鄒奇奇(Adora Svitak),在全美各洲開辦寫作工作坊,透過部落格與演說向各地教師團體分享教育改革理念。她被媒體譽為「美國文壇小巨人」,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自3歲起閱讀各種書籍,4歲開始用電腦寫作,8歲出版12萬字的故事集《飛揚的手指》,轟動全美。

鄒奇奇12歲那年,登上TED舞台發表「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也是迄今最受歡迎的演講之一。2年後,她更獲得全國教育協會(NEA)公立教育傑出服務獎,表揚她為教育帶來的全新視野。歷年來,獲得此殊榮的名人,包含人類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提倡性別平等的網球運動員比莉‧金(Billie Jean King),以及前任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

去年底,鄒奇奇接受美國《教育焦點》專訪談到如何打造不一樣的教育,訪談節錄如下:

Q:你多次強調要聆聽學生對於「學習」的想法,如: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學得最好、學校可以怎麼做,為什麼你認為學生的意見時常被忽略?

老師和行政人員很容易和學生形成對立角色,因為他們常定位自己為「管教學生」的一方,當行政單位習慣使用嚴肅口吻懲罰學生,他們不可能與學生平起平坐,或將學生視為一同決策的夥伴,而一般人並不理解學生必須了解關於自身教育的一切。

然而,儘管教育決策與他們息息相關,學生不大容易擁有影響學校的話語權。我強烈建議你前往《學生之聲》網站,這是個由學生成立的非營利教育組織,他們透過直播、線上會議、社團等面向彙整學生的意見,投入國際教育議題,讓學生的聲音被各界聽見。

Q:你對「標準化測驗」的看法為何?

標準化測驗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對美國而言,不論是住在西北部的阿拉斯加、美西的加州、墨西哥灣沿岸的路易桑納州或是東北部的麻薩諸塞州,學生們都應該學習到相同的內容。

我曾在各州舉辦寫作工作坊,有一次我在阿拉斯加州市區遇到一位和善、笑容可掬的學生,言談中,我很驚訝他並不清楚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是誰,也不知道美國大革命發生什麼事。

因為那次的經驗,讓我深刻理解擁有一致的課綱有多麼的重要,如果讓各州之間的課綱各自為政,很有可能會造成基礎常識的落差。

Q:「共同核心課程標準」是百年來最大的教育變革之一,然而我們採訪到的學生幾乎都表示沒有感受到明顯的差異,你認為原因是什麼?

其實我也不認為我有感受到,主因是我們就讀的高中早已將「共同核心課程標準」納入原本的課程中,也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習內容分派到每個年級,我認為「共同核心課程標準」真正會影響的是學習進度尚未達標的學校學生。

Q:你認為學生應該擁有更多決定自己課程的機會,應該從幾歲開始?

從小對孩子懷抱信心非常重要,相信他們有能力發展熱情和興趣,最好從學前學校或幼兒園時就開始,原因是:對事物感興趣的「探索能力」並不會像個開關,等到13歲以後,或是一進入高中就馬上啟動;它像是種生存機制,在嬰兒身上也看得到,而學校有時卻讓探索變得令人倒胃口。

像蒙特梭利這類的學校做法不同,他們讓學生從小有機會用不同的方法衡量自己的學習能力,建立不同的學習指標,驅動孩子主動學習,我認為這種模式才是我們更應該追求的。

Q:你心目中的理想教室,長什麼樣子呢?

我理想中的學習環境是像我小時候那樣,國二前我在家自學,那段學習經驗與我之後就讀公立高中的經驗很不同。

在家自學時,所謂的課堂就是圍繞著我的熱情打造,因此,我隨時都可以學習藝術史、墨西哥革命歷史,抑或是人體解剖學,還有與這三個學科相關的知識,真正開始鑽研時,你會發現學科之間有許多概念重疊之處,這樣的發現著實令人興奮!但是,真正讓我獲益良多的是「因為『想學』而學」。

Q:從自學的環境轉到附近的公立高中就讀,你認為兩者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在公立中學教室裡,老師和學生看起來都很疲倦。對學生而言,學習看起來像是個長達12年的煩悶工作,最終目標只有一個,就是「進入大學」,而就讀大學時,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考進研究所」,以及「找個好工作」,感覺有點泯滅人性。

Q:你認為怎麼做才可能改善這樣的情形?

我希望看到更多老師對每天的教學展現無與倫比的熱情,即便學生們尚未理解學科的內容,卻能被老師的熱情所感染;學生在教室裡學習,也不只是為了成績,而是沉浸在探索知識的樂趣中。自從上高中後,我有好一陣子沒有感受到學習的熱情,所幸,今年我在大學裡重新拾回,得以讓我再次透過學習,真切的活著。


【TED演講】鄒奇奇: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本文刊登於
《親子天下》「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講者鄒奇奇:學生該知道自己要什麼教育
《翻轉教育》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講者鄒奇奇:學生該知道自己要什麼教育


----台灣現況----

學生審課綱 — 最難得的一堂公民課

圖片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18日針對課綱審議問題和學生溝通,由部長潘文忠、次長陳良基親自主持。


作者:王韻齡

新政府上任前3天,立法院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條,首度將高中生納入107課綱審議會的行列,學生終於可以「自己的課綱自己審」。在公民參與的時代,學生應有權利參與和表達。這一堂最實際的公民參與課,究竟該怎麼上?

6月18日,教育部首度正式邀請57位高中以上學生,一起來討論學生代表如何參與107課綱的課程審議會(簡稱課審會)。經過長達四個多小時的討論,決定在7月中開放所有有興趣的學生參與組成一個遴選委員會,以公開透明方式,決定如何推選出有意願又有能力審課綱的學生代表。

學生審課綱,許多大人不放心,甚至擔心會無限上綱以後若是國小學生也說要審課綱怎麼辦?

但其實制度的設計,在目前,參與課審會的學生並沒有想像中的有影響力。

課審會也只是把關的一環

以人數來說,學生參與審課綱的人數只有4%。依目前課審會組成修正草案規定,學生代表其實只占全體課審會成員人數的4%,因此納入學生最大的意義在於「表達心聲」,讓學生對自己受教的內容有參與感,也可以破除過去的黑箱爭議。

課審會負責審議課綱,成員來自各界,有校長組織、家長組織、教師組織等成員,今年暑假將首度產生學生代表。審議會又分成大會與分組,共分成8個小組,分別審議國小、國中、普通高中、技術型高中等不同階段,和體育、藝術才能班等不同領域課程內容。

對此與會的台大法律系大一學生林彥廷表示,如果把課綱當成一個法案,課審會的功能就如同二、三讀,僅針對專家學者擬好的課綱提出意見與修正。因此不可能發生學生為了不想學習,任性的把課綱通通刪去的假設狀況;就算真的出了一個學生代表主張把課綱通通刪去,我們的教育部和師長,也該檢視教學現場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為什會讓學生對上課內容產生如此強大的排斥和抗拒?

學生看法:使用者必須關心課綱

這場會議的參加學生表現都相當理性,在場記者可以明顯感受到,有意願加入課審會的學生,除了有熱情,還兼具思路清晰、條理分明的特質;在他們的世界裡理所當然認為,最了解「課綱」這產品合不合用的人,當然是使用者,也就是學生本身啊!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同意,過去數十年來課綱的制訂,多由學者專家、由上而下主導,唯獨少了學生這一塊的聲音;因此在公民參與已成普世價值的今天,立法院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條等修正條文,從此課審會必須納入學生代表,格外顯得意義非凡。

由於107課綱的進度已經慢了半年,待學生代表遴選方式定案後,課審會全體成員必須加緊趕工,預計在今年底至明年初之間完成全部內容的審議,經立法院通過之後,才能趕上107年入學的學生使用。

公民參與,讓未來10年更好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學生林于翔的發言也很有代表性,他說,所有高中生共同的課堂記憶是「趕課」,過去因為各領域專家都想把所有內容加進課綱,但他們距離教育現場太遠了,不明白這樣的課程安排會「忙死老師、累死學生」。如今終於有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相信會有助於107課綱的課程鬆綁,多一點餘裕,學習會更有效率。

而在學生身上更重要的學習,是對民主社會的真實體認。由於學生能參與課審會的人數有限,而這少數的代表如何選出,才能兼具不同地域、族群、性別、專長等,甚至應否開放國中、國小學生列席表達心聲,都在會中引起熱烈討論。學生們理性、完整的陳述意見,教育部長、次長也認真聆聽,在尊重學生意見的氛圍下,做出雙方都可接受的結論。

這群16到20多歲的高中、大學和研究所學生,從台灣各地專程趕來(最遠的是花蓮),犧牲了期末考前最該衝刺的週末下午,卻在台北的教育部大樓裡,上了最難得的一堂公民課。



原文請見:
《親子天下》學生審課綱 — 最難得的一堂公民課
《翻轉教育》學生審課綱 — 最難得的一堂公民課

《經濟學人》:優秀老師消弭貧富差距

The Economist│How to make a good teacher

作者:田育瑄

「如何培養優秀的老師」登上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封面議題,《經濟學人》指出,對富裕家庭而言,找到優秀的老師代替一般老師不是件難事,因此,「優良的教學品質」真正受益的是貧窮家庭的學童。研究指出,每學年排行前10%的老師與後10%的老師相比,在前者班上的學生,學習成效是後者的3倍以上,另一項報告指出,如果黑人學生是由前述優秀的老師教導,他們與白人學生的學業差距將從此消失。


教室,是個讓奇蹟發生的所在,要讓奇蹟發生,必須有優秀的老師。

一所位於美國紐澤西州紐華克省的北極星高中(North Star Academy),學生大多來自貧窮家庭,高達八成的學生需要餐費補助,數學老師吉米•卡瓦納(Jimmy Cavanagh)面容總是溫暖而堅定,聲音平緩卻充滿力量,在他的帶領下,孩子們全都考上了大學。

在課餘時間,卡瓦納鑽研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課堂技巧與紀律,這都關乎同一目標:確保所有孩童在課堂內認真思考,不浪費每一秒鐘。北極星學院所有老師皆來自瑞雷師資培育學校(Relay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這所師資培訓學校與多國機構合作,將認知科學、醫學教育、運動訓練、商業運作等概念融入師資培訓,這裡的老師在最卓越的機構受訓、向有經驗的標竿學習,並透過實際教學演練,和資深老師的一對一指導,校準他們的教學能力。

好老師的最大特色是:設定明確的目標、高度紀律的實踐,以及善用教學時間,他們不會只倚賴少數有學習熱忱的學生,而是知道用些技巧就能讓整班都保持學習專注。

優秀的教師是培育出來的

優質的師資培訓體制在新加坡和上海是很常見的,在PISA測驗成績拔尖的上海,老師不只培養自身的能力,還必須證明他們能彼此合作、教學相長,而督導的責任是提升老師和班級學生的能力,才能向上升遷;上海老師的教學時間,每周僅十至十二個小時,比起美國的二十七個小時,足足少了一半以上,但教學成效卻是領先全球。

《經濟學人》指出,對富裕家庭而言,找到優秀的老師代替一般老師不是件難事,因此,「優良的教學品質」真正受益的是貧窮家庭的學童。研究指出,每學年排行前10%的老師與後10%的老師相比,在前者班上的學生,學習成效是後者的三倍以上,另一項報告指出,如果黑人學生是由前述優秀的老師教導,他們與白人學生的學業差距將從此消失。

事實證明,教學能力不是與生俱來,只要用對方法就能提升,就像運動教練幫助不同領域的運動員,達到最佳狀態一樣。想提升教師整體專業素質,與其增加明星老師與明星學校,不如提升每一位老師的平均教學能力,《經濟學人》提出三個建議面向:

1. 定期觀課與建立教學回饋機制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針對會員國做過調查,竟有四成來自富裕國家的老師表示,他們從來沒有實地觀摩教學或與同業相互交流的機會。富裕國家雖有資源,卻常常把師資培育課程弄得太過理論,而在貧窮的國家,師資培訓則是明顯困難的問題。

如同其他的專業,教學方法要在課堂中靈活應用,需要從學科內容與教學方法下手,進行密集的教學指導與實作,因此,學員除了花時間在教室裡教學,更需要前往現場觀察如何經營課堂並紀錄教學細節,這不論對於新手老師或資深老師,觀察課堂技巧與回饋對於實際教學都有莫大的助益。

2. 培養「標竿學習」環境

在芬蘭、新加坡、上海等地,新手老師會經歷一段高壓、嚴苛的見習期,並透過示範與輔導,給予新手老師們教學回饋與建議,在美國,表現優異的特許學校,也會在課堂中直接訓練新手老師。

學校也需要大幅改變,確保老師能在職業生涯中能持續精進,卓越的老師藉由課堂觀察和一對一指導,接受建設性的批評以提升能力;優秀的校長與新手老師要同心協力攜手合作,讓老師們使用高品質的教案,並安排資深老師當新手老師的輔導,當需要時間進修或練習時也能從旁輔助。

3. 嚴格的教師培訓機制

最新調查指出,有高達31個國家超過1/4的國小老師沒有通過最低教學標準,要成為一位合格老師,必須接受長期、專業的系統課程訓練和教學實習,同時,師資培育學校也必須著手調查師培生畢業後,在課堂的實際教學,對實際教學少有助益的課程,應該逐步減少。

雖然在某些地區而言,薪資並不是吸引優秀教師留在教學崗位的主因,譬如:芬蘭最頂尖的老師薪資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薪資差不多,但是在其他地域,薪資還是決定人才去留的主因,為了確保老師繼續擔任教職,他們可能獲得更高的薪水,因此,保持高度彈性的薪資空間,才能吸引優秀的老師前往弱勢學校。

直到如今,教育的重點多放在結構性調整,然而教學專業卻被長期忽視,提升老師整體平均程度將會拉高教師專業與聲望、營造良性循環,進而吸引更多有才幹的畢業生投入,重要的是幫助老師學習思考和判斷行動。

如同新加坡國家級指導老師查爾斯‧周(Charles Chew)說道:「我不是教學生物理,我教他們學好物理的方法」。締造孩童的成功方式有很多種,對學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老師」。


本文刊登於
《親子天下》經濟學人:優秀老師消弭貧富差距
《翻轉教育》點燃教室裡的奇蹟火光-優秀老師的養成關鍵
《親子天下》教育家部落格《經濟學人》:優秀老師消弭貧富差距
《親子天下》七月號 英國:3方法,讓每個老師都成功

別怪孩子總是拖拖拉拉 他可能是創意家!

Pablo Picasso, Self-portrait (1906) [Photo: Wikimedia]

作者:田育瑄

今年四月,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組織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於TED演講一項令人意外的研究,他發現那些具備原創潛力的明日之星,看起來可能不像你我心目中期望的樣貌,以致於我們常會忽略,或試著矯正他們。

格蘭特教授稱這些明日之星為「原創者(originals)」,他們常不按牌理出牌、擁有許多新穎的點子,並直接付諸行動挑戰,他們也勇於挺身而出,表達自己的想法,引領著世上的創造力和改變,這是一群你我都想下注押寶的投資對象。

格蘭特教授長期觀察這些「原創者」,發現三個令人出乎意料的特質與習慣:

1. 行動慢條斯理、習慣拖延

「『拖延』對生產力而言是個瑕疵,但是對創意而言可是個優勢!」格蘭特教授表示,開始地很快,但完成地很慢,反而可以增加創意。

幾年前,格蘭特教授有位學生智惠(Jihae)繳交作業時對他說:「當我忙於消磨時間,我的創造力總是湧泉而出」,智惠是班上最有創造力的學生之一。身為組織心理學家,格蘭特教授想找出拖延對創造力的影響。因此,他們進入企業調查,邀請員工填寫「拖延頻率與習慣」的調查問卷,同時請公司主管為員工的創新力和創造力評分。

數據顯示,那些總是拖到最後一分鐘的員工,因為總忙於消磨時間,以至於沒有任何創新的點子;而那些不斷提前預備的員工,則因為沉浸在緊張與恐慌中,導致沒有太多原創的想法。

格蘭特教授進一步設計更加嚴謹的實驗,調查「拖延」與「原創力」間是否有最佳的「甜蜜平衡」。首先,格蘭特教授請受試者著手撰寫企業提案,並請讀者根據其創意與實用性評分。受試者分三組,一組馬上著手撰寫提案,一組限制可先玩五分鐘電玩便開始撰寫,最後一組則是玩10多分鐘,再著手計畫。

研究結果發現,那些適當拖延的人,創造力比其他兩組高出了16%。

「當你被告知要解決特定問題,這個任務會在腦中運轉著,在拖延的時間中,你會開始醞釀,它給了你時間去發散思維,用一種非線性的方式思考,提高達成意想不到成效的機率」格蘭特教授說道。

2. 充滿疑慮與恐懼

原創者儘管外表看起來自信,內心卻時常感到恐懼;然而,比起失敗,他們更害怕的是「從未嘗試」。他們知道經營事業可能會因為破產而失敗,但是從未嘗試,則是打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

長遠來看,我們最大的遺憾往往不是因為我們的行動,而是因為沒有抓住那些我們渴望去做的事。

一般而言,創作過程分為六個階段:階段一:棒透了。二:不好處理。三:這是廢物。 四:我是廢物。五:好像還行。六:棒透了!關鍵在於階段三和階段四。

格蘭特教授發現「懷疑」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自我懷疑」,一種是「理念懷疑」。前者會讓人感到挫敗、動彈不得,後者則會使人充滿活力、躍躍欲試。原創者們避開「自我懷疑」,如:我怎麼這麼差勁,而思考「理念懷疑」,如:剛開始幾次總是會產出不夠好的東西,只是我還沒找到方法而已。

另外,相比創新的難度,改進他人的觀點會比從零開始簡單一些。因此,要成為一位原創的人, 並不意味著你非得總是首位創新者,你需要的只是變得不同、變得更好。

3. 看起來總有一堆...餿主意

格蘭特教授也從各領域的佼佼者中舉例,原創者幾乎都是大量地產出想法與呈現作品,也就是說,當想法越多、作品越多樣化、越是積極的去創作,展現具有突破性與原創性成果的可能性越高。

「最偉大的原創者往往是跌得最重、失敗最多的人,因為他們拼了命地嘗試;在你挖掘出少數幾個好主意之前,你肯定要經歷很多、很多的爛主意。」格蘭特教授說道。

因此,當你看到孩子或身旁的人擁有前述特質,亦或是自己本身就是這類型的人,先別一開始就急著棄權認輸,當你學會擁抱挫折與失敗,記得張開雙眼仔細觀察,你手中看似糟到不行的爛點子,極有可能會激發出下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價值主張。

如同美國知名編劇艾倫•班傑明•索金(Aaron Sorkin)所說:「你認為這是拖延,我認為這是思考」,原創性得來不易,但它卻是改變世界的不二法門。


TED: The surprising habits of original thinkers | Adam Grant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別怪孩子總是拖拖拉拉 他可能是創意家!
同步刊登於《中央社》別怪孩子總是拖拖拉拉 他可能是創意家!

文化包容、國際力 將納2018年PISA測驗


作者:田育瑄

「過去的教育是為了教導孩子事實,而現代的教育不只如此,我們還必須培養孩子成為『可靠的舵手(reliable compass)』,不只擁有駕馭人生方向的求生技能、面對模糊多變社會時,仍可保有處之泰然的人格特質,並與來自多元背景的人才共事」OECD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負責人安卓.施萊瑟說道。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教育長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負責人安卓.施萊瑟(Andreas Schleicher)表示,自2018年起,PISA測驗將納入「國際力(global skills)」作為學生在面對複雜的全球環境中,覺察與包容多元文化與價值觀的能力指標。

這項能力也是5月中在日本岡山縣倉敷市舉辦的G7教育高峰會(Group of Seven,7大工業國組織)討論的重點之一。

「全球化」對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意義,對某些國家而言,它是創新與高品質生活的代名詞,能夠自由在不同國家間旅遊及工作;然而,對某些國家卻是為了遠離貧窮與戰爭,而造成的社會分化與經濟不平等。

有鑑於此,安卓.施萊瑟認為:「PISA是針對全球青年進行的測驗,在文化、政治和經濟皆邁向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們必須提前為孩子儲備好因應的能量」。

「過去的教育是為了教導孩子事實,而現代的教育不只如此,我們還必須培養孩子成為『可靠的舵手(reliable compass)』,不只擁有駕馭人生方向的求生技能、面對模糊多變社會時,仍可保有處之泰然的人格特質,並與來自多元背景的人才共事」安卓.施萊瑟說道。

PISA納入「國際力」三大指標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將「國際力」定調為21世紀學習的核心主軸,目前「培養國際力」的目標已納入許多國家的課程綱要,但是僅有少數教育政策制定單位將之納入學校體制,問題在於缺乏用以作為教育政策的明確定義、實施策略與參考指標。

因此,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在最新PISA計畫中,明確將「國際力」定義如下:

「在尊重人性尊嚴的前提下,個人可以擁有從多元觀點分析全球及跨文化議題的判斷能力;能充分理解偏見如何影響對自我及他人的觀點、判斷與詮釋;能夠公開、合宜、有效率地與不同背景的夥伴溝通的能力」。

安卓.施萊瑟建議學校增加學生參與國際會議的機會,讓孩子接觸與分析不同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融入國際環境,與培養跨文化人際技巧,增進孩子對多元價值觀的認識。



「國際力」實施策略則可參考以下三大指標:

1. 平等(equity):
不平等的收入與機會情況日漸增加,貧窮孩童至今仍接受次級的教育,這讓「平等」躍升為關鍵議題。數位經濟讓規律繁瑣的工作消失,並改變現有的職場環境,對某些人而言,這是破壞式創新的大好機會,但對某些人卻將從此失去一切,這樣的環境變革,正是讓孩子透徹理解問題,並思考出雙贏解方的絕佳時機。

2. 和諧(cohesion):
世界各個角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移動能量」,無論是從貧窮和戰亂中逃往和平的國家,還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的追求;移入國如何整合來自多元背景的人口,又要如何避免文化衝突、平衡極端主義與基本主義?這將是持續棘手的難題。

3. 永續(sustainability):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將「永續」列為首要目標,目前的發展僅考量現有需求,卻沒有確保下一代的生活環境;氣候變遷、環境品質驟降、過度消耗和人口成長等重大問題迫在眉睫。
孩子是否具備理解國際新聞及分析議題的能力,將決定孩子在面對全球化衝擊下的生活能力與職涯競爭力。

同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針對「能力」與「態度」進行討論,並建議老師可以從以下問題著手:

1. 與不同文化的朋友交流時,如何有效率又不失禮?

2. 如何觀察與培養孩子同理他人的想法、價值觀、感受的能力?

3. 孩子如何調整自己的想法、感受、行為以融入新環境?

4. 在一定程度資訊提供下,如何培養孩子進行分析與批判思考?

5. 面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學生的開放程度與包容力為何?

6. 孩子對世界上不同價值觀的好奇程度與敏感度為何、是否願意與不同國家的夥伴進行交流?

未來的問題沒有正確答案,與其凡事幫孩子做決定,不如從小給予他們探索與同理的心靈;培養可以帶著走的行動力,才能讓孩子掌舵自己未來的航向。


本文刊登於:
《親子天下》文化包容、國際力 將納2018年PISA測驗
《翻轉教育》文化包容、國際力 將納2018年PISA測驗
《親子天下》教育家部落格文化包容、國際力 將納2018年PISA測驗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美國調查:雙薪家庭成主流 200萬爸爸全職育兒


作者:田育瑄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過去50年,家庭型態從男主外女主內,轉型成雙薪家庭成為主流。2012年美國更有7%,200萬在家育兒的爸爸。女性在婚後維持工作,這對家庭結構,更對爸爸角色產生大挑戰。相較60年代,爸爸花了兩倍時間做家務,三倍時間陪伴孩子。現在爸爸對於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還有育兒問題都面對極大挑戰。

社會環境的轉型,性別角色愈來愈模糊,夫妻分工也重新界定中,「爸爸的角色調整」已然形成新挑戰,以下是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對於「爸爸」的六項最新發現:

1. 爸爸不是唯一養家糊口的人

父母共同負擔收入與家庭生活已然是常態。在目前孩子未滿十八歲的家庭中,傳統型的「男主外、女主內」與「雙薪家庭」的比例為3:7,「雙薪家庭占比例從1970年僅占整體的50%。大幅增加兩成。

從1965年到2011年間,家庭角色的分界逐漸模糊,但是差異依然存在,因為大眾對於父母親角色改變的看法不一。兩成的民眾認為女人應該回歸社會傳統角色,而男人就該肩負家計;約四成民眾認為,爸爸提供家用是極度重要的,僅兩成的民眾認為媽媽也需要負擔家計,更有超過七成民眾認為女性進入職場會導致親子教養發生問題。

然而,卻也有民眾持不同看法,儘管父母變得無法隨時在家照顧孩子,但增加的收入卻可以讓家人在生活面上過得更加舒適。

2. 「雙薪家庭」比例增加,父母親角色分工漸趨一致

在1965年時,爸爸的時間幾乎都專注於工作上,而媽媽大多只負責家庭事務和照護孩子;然而過去幾十年來,爸爸逐漸負擔起越來越多的家務事,以及照顧孩子的責任;相較於60年代,現代的爸爸除了花費雙倍時間在家務上,更有將近三倍的時間都花在陪伴小孩,同時,媽媽花在有給職工作的時間比例也逐漸增加。

儘管家庭角色差異的鴻溝仍在,但是父母親之間已經有更公平的家務分配和工作負擔。

3. 越來越多爸爸認為「親子教養」對自我認同很重要

相較以往,現代的爸爸對家庭的感受與媽媽越來越雷同,他們都認為親子關係有助於他們的自我認同。研究統計指出,54%的爸爸認為親子時間令人感到非常滿足,就像獲得獎勵一樣,52%的媽媽也有同感,同時,也有約46%的爸爸與41%的媽媽總是非常享受親子時光。

4. 對許多職業爸爸而言,工作與家庭平衡是件難事

皮尤研究中心發現,如同職業媽媽面臨的難題,現代社會中也有許多職業爸爸認為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的確是難上加難。

統計指出,超過半數的職業爸爸認為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無疑是「非常困難」或是「有些難度」,也有約六成的職業媽媽也表示有相同困擾;更有三成職業爸爸總是感到「急忙的奔波於工作與家庭之間」,近四成的職業媽媽也有同感。

職業爸爸與職業媽媽相同,他們都想待在家陪伴孩子,但他們也必須同時兼顧收入,因此只能選擇繼續待在職場;48%擁有18歲以下孩童的職業爸爸表示,他們想在家全職帶孩子,但也有相同比例的爸爸認為雖然工作剝奪一定程度的家庭時光,不過他們仍想繼續在職場衝刺。

5. 現代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至少與上一代父母相同,但他們仍認為不夠

根據2012年調查報告顯示,46%的爸爸和52%的媽媽認為他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比自己小時候父母花在他們身上的時間還多,幾乎沒有任何父母認為他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比上一代父母花還少,即便如此,仍有許多爸爸感到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2015年調查指出,近半數爸爸認為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有兩成的媽媽也認為自己也是如此。
談到親子教養,爸爸對於自己的教養能力較沒信心,僅有近四成的爸爸認為自己做得很好,而媽媽們則達半數以上。

6. 愈來愈多爸爸在家照顧小孩

到了2012年,全美有7%、約兩百萬位爸爸在家照顧小孩同時工作,雖然這只占美國家庭的一小部分,相較於1989年,數量已明顯增加。

爸爸待在家的原因也逐漸改變,「家庭主夫」人數增加的主因是想投入家庭更多照顧與愛護。在2012年,有21%的爸爸表示,他們留在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照顧家庭與孩子,與1989年相比,整整多了四倍;還有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健康狀況」,在90年代時,有近六成的爸爸因為疾病或身障導致無法出門,截至2012年,此比例已經降至三成左右。

儘管兩性的家庭角色差異逐漸變小,大眾對於「家庭主夫」與「家庭主婦」的觀感仍有很大的不同;超過半數的美國人依舊認為,媽媽還是全職在家養育孩子比較好,而僅有不到一成民眾認為,爸爸其實應該待在家裡帶小孩。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美國調查:雙薪家庭成主流 200萬爸爸全職育兒

《如何讓馬飛起來》:為什麼你會寫不出來?



作者:林育聖

在《如何讓馬飛起來》一書裡,有一段針對這創作的障礙做解釋,我就此並結合自身經驗來做為這病症做解析。

症狀:「大多數創作者都會宣稱自己現在什麼靈感都沒有,不知道要寫什麼,或是寫一段字就寫不下去,並覺得煩燥。」

即使他們不斷的轉換空間,放鬆心情甚至出國旅遊,但是只要一回來桌前,就會是依然空白,心情焦慮,而他們在放鬆期間則是完全不想要想起那一個該死的工作。

病情:「對當下的作品不滿意,卻也不知道怎麼下筆,總覺得以前寫的作品更好,或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寫出更好的作品,對這作品怎麼看怎麼討厭,很想要全盤重來,或甚至不要寫這作品,但礙於工作或截稿期逼近,只能一字一字刻下,有如刻在自己骨上,每一次都是煎熬難耐。」

病因:「大多數這類型狀況,出現在前一次作品大受好評之後的續作,不論是過往曾經受過高度的評價,又或是人們對你這一次的作品期待萬分。這時候許多創作者會產生一種:「我一定要寫出比上次更好的作品,或是,我不能讓別人失望。」

這種心情會導致你創作的束縛,綁住你思緒的發展,讓你寫任何字都會覺得:「好像可以更好一點。」

在初學者的創作裡,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病症,因為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創作什麼,也沒有人期待過他們,他們不需要在意別人的意見,因為他們從來沒有作品的面市,甚至是他們曾經的創作都沒有被認可過,因此他們不會覺得以前的做法很好,只會不斷的嘗試新的做法。

有許多偉大的創作者都在第一部驚市作品之後,就開始會被人認為是下滑了,即使後續作品還是很棒,但是許多人還是會認為過往那個是最經典的。

而讓創作者這最惡夢的留言,大概就是:「你退步了」,「你以前寫的比較好」,「你沒有之前的水準」,「這次作品好讓人失望,還是以前那部好。」

再來就是得獎,如果創作者曾得到領域中的大獎,那他會有一陣子的障礙症狀出現,因為那一陣子所有的焦點都在他身上,這症狀每個人不一定,視個人調整與心境上的成長。

也有人一輩子就此沉淪,消失在創作之中。

治療:「由病因我們可以推導出兩個方向。」

1.創作者過度在意外界的評價,容易會出現寫作障礙。

2.創作者如果是受托而寫,也容易出現障礙,而且通常水準不如自由發揮。

這因此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很厲害的創作者,在受業界邀請創作時,作品遠不如他本身的自由創作。

並且可以反過來解釋為什麼許多創作者會輕視別人的作品,源自於他們在觀看別人的作品時,是以自身的水準在看待,但卻無法瞭解別人創作當下的限制與困境,而輕視者拿出來展示的作品,是處在自由環境下的創造。

就有如一個健康之人嘲笑有病之人,你為什麼跑這麼慢?

而這病就是來自於外界給予的目光。

要治療這病,有三個方向可以著手。

一:「關閉外界的干擾。」

這種關閉不是指環境上的關閉,而是從內心上的關閉,不去注視那些市場動態,不去在意那些批評者的留言,不去觀賞過去人們對你的讚嘆。

只純粹進入自己的創作世界。

這是最簡單根本的做法,過份被注視永遠不會是一個創作者的養份,你越不想讓期待你的人失望,越容易因此而失敗。

運動員出國比賽時都揹負了整個國家的期待,但是當他們上場比賽時,只能想著自己。否則他們就會出錯。

不去思考別人的期待,只純粹在自己的創作世界中前進,你的累積會讓你一步步往前,你是一定能寫出更好的作品,因為你重新汲取了過往的養份,而不是讓那些養份去餵養別人的期待。

有許多能夠持續創作出很好作品的創作者,他們為什麼會顯得孤冷高傲,就是因為他們不再重視別人的言語,只專注於自己的世界裡。

這不代表他們不友善,只是他們不在意你他們創作的指指點點而已。

二:「不要受托創作,或期待受托創作的作品。」

在《如何讓馬飛起來》一書裡有提到一個關於獎賞與選擇的實驗。

創作者表現最好的時候,是在有選擇的情況下,而有無獎賞差別並不大。

我們自己創作時表現都不錯,但要是受托創作,必然會有些受限。

不要相信那些說:「您就自由發揮就好。」的人,實際上他們這樣說時給了你更多的期待與限制,這會讓你表現的更差,而他們在事後也會對你的作品提出更多意見。

所以如果你想創作的更好一點,就不要期待受托創作時可以做出來。

受托創作頂多是做為賺錢討生活的方式而已。但工作就是容易生病,寫作障礙就是這麼來的。

一個很好的對比,就是當你寫自己的生活,寫自己的作品時,總會覺得文思泉湧。但是當要寫客戶的東西時,馬上就一個字都寫不出來了。

受托創作頂多能做出佳作,而那些得獎的作品也僅是這些佳作中最優秀的那個。

但是絕不會是你最棒的作品,也不會是大家會最喜歡的作品。

這也是為什麼暢銷與得獎總是那麼不相干。

三:「大量的創作,非常大量。」

要突破瓶頸的方式就是用數量擠破它。

對於生病的人來說,最好的方式不是躺在那邊等病好,而是多吃點,多動點(當然不是指所有的病)並且讓身體保持在活動的情況下,狀況會好上許多。

讓你的大腦保持著運轉,快速的運轉,不斷的擠不斷的寫,寫完的東西不要刪除,寫不下的話就丟到一旁,然後開始寫另外一篇。

這是另一種關閉外界的方式:「當你大腦不斷在思考的時候,就沒空去在乎那些聲音了。

你可以持續寫上六小時,一天,三天,一星期,在截稿期來之前,寫個數十或數百份,直到你腦袋累到不行,然後就去洗個澡,好好睡一覺。

 起來開始翻之前寫的那些東西。

 這些大量輸出的東西,就會全部成為你的素材,從中找出最好的幾份,再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這種方式是強迫治療,對於一般生病可能有點危險,但對於寫作障礙來說,卻總是有效的。

 這個病對於每個創作者來說都是惡夢​,如同感冒一樣,有生過病才代表有抵抗力,而且你必須清楚的認識這病是什麼,你才能夠避免下次再得。

 回歸到創作的最根本,我們都是為自己創作,不是在為別人與這世界。

 我們當然都希望別人認可我們的創作作品,但我們不是為了獲得認可才開始創作的。

 創作是探索自己與世界的過程。

 而不僅是認可的依據。

 即使這世界很可能永遠都無法認可你的創作,或無法再次認可你能夠超越自己。

 我們也不會放棄創作。

 我們生病之後,依然會勇往直前。


原文請見:《文案的美》為什麼你會寫不出來?|心得經歷
閱讀更多《如何讓馬飛起來》


行銷的重點永遠只有一個:『做超乎別人期待的事』



作者:孫治華

「行銷的重點永遠只有一個,『做超乎別人期待的事』。」
「有事做不是好事。應該創造良性循環,讓效益自動加成。」
「錯的人永遠不會讓你失望,他一定會在某個時間出包給你看。」
「人是有分階層的。不學習的人做事,頂多只能交出一般的結果。」

離職分兩種,一種是離職之後自己只是換了一個場所工作,什麼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唯一的改變可能就是看不到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但是往往事與願違的,隨著工作的時間,你終究在ㄧ些職務上的共事之後,又看到了那ㄧ些「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而另一種離職則是走到另一個更高的階層,或是跨了一個新的領域重新開始(甚至是跨領域的升遷)。

今天,我想到分享的是第二種的離職前,你該完成的三件事情。

一、你要有戰功!

「要有戰功」這句話不是目標,而是一種態度。

你要清楚的認知到:你來這家公司就是為了要幫這公司解決問題,你不用抱怨所有的現況,因為就是因為這樣的現況才有你存在的價值,公司是因為你可以解決問題而付薪水給你,而不是付錢給你抱怨(分析)現況。

從資訊工程師轉到服務科技中心,我幫公司標下了照護雲的政府顧問標;走到了數位時代,我倍翻了流量與經營起了社群;走到了東森新立方也在自己離職前得到了王總裁給千萬額度的任務交辦,這樣的信任我是感恩在心。

每到一家企業,我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我要幫忙這企業解決什麼問題?從進這家公司的第一天起(事實上,在我面試之前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了)。所以,環境從來不是問題,你最終提供了什麼戰功才是關鍵,你不會因為抱怨而獲得信任,你會因為扛下責任,解決問題而得到信任。

所以,離職前真的可以思考一件事情,假設都要走了,你能不能奮力一搏?

二、建立深度信任的人脈

我印象中,我曾經離開一家公司時,我只帶走兩張名片與一封信。但是那兩張名片與一封信,卻可以讓我在下一家公司時解決了幾個關鍵的問題。

假如你是技術解的專家,也許你一個人就夠了;但是要是你是屬於需要去探詢問題、定義問題到最後解決問題的人,其實你需要的是一個信任度極高的團隊(他們不一定要進你公司),一通電話可能就談成一場合作,一個介紹就帶來百萬流量,要是你是一位高階主管,你就是要擁有可以「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你的關鍵人脈就是一個決定性的資源。

而說真的,這樣的高度信任的人脈怎麼累積的?除了第一點你建立了戰功之外,就是凡事盡心、專業,在待人接物上處處用心、願意付出,扛責任,而不是爭功諉過。

也許你也才會知道,如何和人合作,即便是你已經成功了,如何不要「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消費你身邊所有的資源,讓彼此都可以有所獲得。

這才是會有關鍵人脈的方式。

所以,離職前,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有留下好的人脈?自己的做人處世正確嗎?

瞭解產業的基本數據

你知道到完整執行完一個銷售過程的階段嗎?
你知道一個專案大概要的團隊組成與時程預算嗎?
你知道其他業界競爭者的情況嗎?
競爭者的成效或是毛利嗎?

也許當你對這些問題大概都有答案的時候,你才算真正走過這個產業。

也因為你懂這些現況,你才知道如何設定目標,並根據這目標建立所需的步驟與核心,而也是因為你懂得待人接物,即便是這目標超過你的個人能力時,你也不用擔心,因為你有一群好夥伴在、有一群信任你的專業人事,協助你定義問題與解決問題。

公司要的全才不是什麼都會的人(要是真的有這種人的存在的話),而是擁有私人團隊可以解決問題的人。

這時候,也許你才發現,這三件事情是那麼的相關卻又獨立。擁有廣泛的業界常識,讓你可以定義目標;擁有專業的人脈,才可以解決問題,而你解決了問題,你自然就會有戰功,這才是正確的順序。

而哪一件事情最難呢?其實是擁有專業且信任你的人脈。

因為企業的挑戰是不會停止的,解完了一個又一個,我看過很多專業的人,到頭來也是卡在自己的專業中,停滯了,也連帶著讓公司也停滯了。

你的價值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你的專業。

所以,每當我跟我的好朋友分享完之後,他們總是發現了自己似乎「有更多事情需要完成」才值得離開。對!「值得」離開。最後,也跟大家分享一個概念:

「真正的失敗是失敗的不明就裡,而且再次面對時,你依舊一籌莫展。」

而跟大家分享的這三件事情,也就是希望讓這種失敗不要發生的三個條件,當然,我也還再努力中,一起成長吧!相信有這樣的認知後,大家可以多走在第二種離職的路上。而不是只是換個地方延遲了面對那些惡性的循環。


原文請見:在你決定離職之前的三件事


廖芸婕:國際議題其實更值得台灣人關心、在乎,因為那都是台灣的前車之鑑

圖片來源《關鍵評論網》廖芸婕在捷克採訪羅姆人(Romas,舊稱吉普賽人)的故事

作者:羊正鈺

你想像中的媒體是什麼?從蘋果日報主流媒體中獨立出的廖芸婕說:「我是在寫報導的,所以真實是最直接想到的,就是我需要『真相』。」24歲出走國際,帶著台灣的故事前進世界的獨立記者—廖芸婕,她的故事,你不能錯過。

國中一年級的廖芸婕,因為一場9月21日全台大地震,萌生了記者夢;6年後,帶著對戰地記者的憧憬考進政大新聞,4年後順利進入蘋果日報擔任記者的她,卻在24歲那一年毅然決定放下一切…

現在回想起在主流媒體的工作,她說道,「到最後,我的確可以很快地產製出內容,但變得很像製稿機,我可能少了點感情、失去些創意,就是做不出深度再往下紮的東西

廖芸婕認為,台灣的媒體重複性的新聞太多了,一直重複的在每一份報紙、每一個電視台播放,「但如果把這些人力拿來好好鑽研其他專題的話,其實台灣的新聞可以很好看!但是當我們用了過多的人力投注在重複的內容時,每個報紙都要很多張、每個雜誌都要很多頁,電視台也要播24小時的時候,那就會把所有的人都變成了機器人…」

但現實卻是,最後這些工作量大到不行的新聞工作者,做的都是一樣的東西,社會大眾讀的也都是差不多的內容,當產製內容的人變機器人,接收資訊的人也將逐漸習慣不去思考。

「並不是討厭在蘋果日報的工作,而是我想要的更多了」

廖芸婕提到,其實蘋果日報是相對給記者比較大的發揮空間,其他報沒有做過的東西它會願意去試,主管都很願意給機會,而蘋果也不害怕任何政黨或是財團打壓,所以每則新聞只要記者有證據、敢寫,就算對方要告記者,報社也會站出來會幫記者打官司。

「還記得那時候因為政府要打房,我們在寫奢侈稅的議題,但因為奢侈稅背後其實有太多的漏洞,其它報社記者因為新聞部跟業務部是沒有分開的,當他們寫打房新聞的時候,都會接收到建商的壓力說要抽廣告,就會不敢寫;但因為在蘋果日報部門是完全獨立的,所以即便業務部不斷打電話來拜託新聞部不要再寫了,主管還是跟我們說『沒關係,你們寫就對了!』」

「但也可惜,為了能不畏任何財團、政黨、強權的施壓,蘋果最終還是會有獲利的考量,為了要繼續有很多的廣告量、很多的讀者,造成蘋果的新聞變得很腥羶色,我相信很多新聞人都因此不齒,但弔詭的是,在他們嘗試台灣市場的極限後,台灣的讀者確實很接受腥羶色這一套,而銷量也一直都很好。蘋果進入台灣不久,各報也從批評轉而開始仿效、惡性競爭。」

「這是dilemma,走過那麼多言論不自由的國家,我很重視新聞媒體的獨立性。但無奈的是,在台灣,最能顯得不畏各方勢力的媒體,難道只能靠這麼惡性競爭的方式自我支撐、茁壯嗎?」

不過她說,雖然蘋果日報的記者有空間做自己想要的專題,但高層同樣也會考量報導有沒有商業性,當然,消費性的新聞也就會一直都沒有少過。

而那時候工作滿兩年、即將進入25歲的廖芸婕剛好到了一個階段,「我已經可以寫每個禮拜的封面專題,很多題材也都可以自己發展去做,基本上再往上就是當小主管,但我突然發現不確定那是不是自己要的?因為我很愛寫作、很喜歡採訪,也還沒有打算當一個離事件現場比較遠的角色。

當時正負責都市更新專題的她,雖然主管給的空間不小,但她還是覺得不夠,還是想要寫很多,但卻只能花了兩三週的時間去探討。

她回想起,「有一次到永和那邊的大陳義胞社區,有一片水岸還有很老很老的房子,可以想像未來全部都市更新後就是水岸高樓、豪宅,所以我就跟攝影大哥到附近一個頂樓去拍那一大片老房子屋頂的鳥瞰圖,站在制高點的我突然想到,國中時的自己不是還傻傻地做著戰地記者夢,現在的我卻在做這樣的新聞?」

「其實也不是說很討厭現在做的工作,但就是突然覺得人生還有什麼事沒有做的感覺,眼前的這一切好像都不再能滿足我了,再加上自己一直很想在25歲前出去走一走,當個背包客,所以就決定放下現有的一切。」

紮營衣索匹亞歐莫河畔隔日醒來,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還睡眼惺忪,卡羅部落族人就打趣要在我臉上塗點圖騰。Photo Credit: 林龍吟

一年後,流浪回來的廖芸婕除了出了一本書,也發現的走一趟回來之後的自己,似乎已經回不去了。

「沒辦法接受自己一年只能有7天或是十幾天休假、只能有這麼少的時間沈澱自己,而且又無法用足夠長的時間好好的去經營足夠深度的專題,也因為很清楚回去後的工作量有多大,所以為了擁有多一點點在「製稿」之外input、output的時間,於是就開始想著,是不是能用自己的力量試試看,花一年好好經營一則專題。」

同時,也因為在國外流浪的這段時間,讓她發現到當地很多的議題跟台灣正在發生的事件非常像,但一方面,在言論不自由的國家裡,當地與國際記者多遭逮捕、虐刑,無法為重視的議題發聲,她希望自己能為這些重視的議題做些什麼。

可能這些議題在台灣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或台灣還有能力選擇,國外是已經走到別無選擇,或已經發生後果了;另一方面有些可能是大家也不見得有時間或機會親自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她決定開始做可以把國內外事件或是議題串聯在一起的專題報導。

國際議題其實更值得台灣人關心、在乎,因為那都是台灣的前車之鑑

就像她去年衣索比亞水力發電廠和今年即將曝光的白俄羅斯核電廠專題的主題都是「家園」,但其中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的人,立場都是希望自己的家鄉可以更好,不管他們做的結果是什麼,最後總是產生各種宿命似的分裂,從中可以發現缺乏什麼樣的橋樑或是各自的盲點。

「我能做的就是盡量精準的去傳達各個面向,我希望像這樣的報導做出來並不是讀者給一個答案YES or NO,而是大家從YES中去發掘原因,從NO裡面去發現問題,最後去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我希望自己是扮演丟問題的人,而不是給答案的人。」

今年即將要曝光的白俄羅斯的專題也是,她發現這件事牽涉了非常多面向,包含車諾比的倖存者、白俄羅斯現在又要蓋一個新的核電廠……等,而當年沒有因為輻射而身亡的倖存者,雖然當時被迫遷村而離開家園,但現在年紀大了之後仍舊千方百計想回到那個充滿輻射的災區,只因為那是他們的家。

「回去之後的他們依然覺得輻射很恐怖,而且輻射還帶走他們非常多的親人,但就是想要回來自己的家園,這也不代表他們認為政府當年隱瞞事實、蓋核電廠是正確的;同樣的在災區裡又會有另一群人,他們居然認為輻射不恐怖,也無所謂了,要蓋新的核電廠也沒差,但當你真的跟他們去聊會發現,其實無所謂的背後是覺得別無選擇,覺得可以回到自己的家就夠了。」

聊到自己即將上線的專題報導,廖芸婕眼睛閃閃發亮的說道,「那是一個又一個保證動人的真人實事,而這些『家園故事』都可以反映出台灣很多議題,不管是支持核電、推動非核家園……等。而那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對我來說『家』有很多的意涵,有可能是爸媽像親人一樣的家,也可能是國家、民族的概念,或是單純只是一種歸屬感、認同感。」

與車諾比核災倖存者合照。塔緹安娜的父母被核災拆散,年長後,她搬回父母在災區的老家,種植蔬果自給自足,度過晚年。Photo Credit: 林龍吟

很多朋友問她,「為什麼主要都做國際報導或是寫國際專欄?」她坦承,其實一切都是為了讓台灣的人可以看見這些議題。那些言論不自由的國家,人民為了發聲必須身陷囹圄;回頭看台灣,人們還能不珍惜彼此思索、衝擊的機會嗎?

「我並非不想寫台灣的東西,如果可以,我願花長年時間好好記錄台灣。現實是,台灣每一瞬、當下的議題已很多新聞人在努力,較缺乏長期的追蹤;反觀國際,許多事件其實都可以是台灣的前車之鑑,讓我忍不住對照台灣,也希望能長期追蹤。」

如果只將台灣當下的事件寫成報導,效益可能沒那麼大,但若把國際上已產生結果的事件拿來與台灣議題扣合,卻可以讓世界都看到台灣,像是衣索比亞的專題讓我被世界河流組織注意到,因此受邀去北京演講,透過這些機會慢慢地建立自己的知名度、影響力,台灣人就會反過來相信這些當下還不夠被關注的本土議題是有價值的,也才會有機會進一步反思自己的家園。」

其實無論要讓台灣人看見世界、或讓世界看見台灣人,寫報導的市場絕對都不能只放在台灣,但我的『根性』很強烈!」廖芸婕笑著說,她就是很在乎台灣人一定要想到她在寫台灣,所以她寫的時候同時也會埋很多元素進去,不管是她一年經營一則的上萬字專題報導,或在天下獨立評論、UDN鳴人堂還是關鍵評論網的專欄都是一樣,「即便我寫的是國際議題,但其實我都是在影射台灣;要知道很多看似距離、時間遙遠的事,其實沒有那麼遙遠。」

至於,當獨立記者能養活自己嗎?廖芸婕爽朗的笑道,「只要把自己的現實、物質慾望降到最低,其實人要生存是非常非常容易的,而且,這些夢想讓我很快樂。

「很多看似遙遠的事,其實沒有那麼遙遠。」

提到廖芸婕的大人物方程式Ace = 夢想 x 真實²,她說道,「我是在寫報導的,所以真實是最直接想到的,就是我需要『真相』,不管是對於報導的事情本身,與各個面向的真相都要交代,同時我也必須設身處地站在不同的角度的人去看同樣一件事情。

她覺得很多人會覺得獨立記者在寫議題的時候比較站在社會運動、環境保護的立場,但其實她希望自己不偏廢哪一面,更應該去了解的是,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為何人們會做出那樣的選擇?

「就像是我的衣索比亞報導,雖然說那確實造成各種生命上的危害、資源上的匱乏,以及當地政府做了各種言論上的控制行為,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也一直試著去體會出這個國家有另外一部分的人,很希望自己不要再被當作是第三世界的人民……。」

除此之外的「真實」,廖芸婕指的是對於自己真實,「我希望自己是一個很真實的人,不希望站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就去斷定某些事情的對錯。就因為我希望把很多事件的真實還原給社會大眾看,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就必須要先對自己負責。」

廖芸婕也很直率地說,她認為「對自己負責的人」就是大人物,「我覺得無論什麼職業或身分,能誠懇地、踏實、無愧於心地努力的人都是大人物。我自己不習慣透過外界的眼光去定義一件事情,當時被提名為大人物,難免是有點喜憂參半的。所以,這問題真的很難回答,我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身邊太多人都令我敬佩,也許只要是誠實、認真的做自己,對自己真正很想做的事情負責,那他就是大人物。」

最後,她認為夢想是一個很重要的驅動力,有夢才能讓自己不斷的往前走,「能有現在的一切,也都是因為當初自己傻傻的一個念頭『先認真的做做看吧!』如果我不具有這種很愛做夢的特質,應該沒有辦法一路走到現在」。

所以,或許我們需要的只是「稍微有一點天真」的去做夢,這也就是廖芸婕最後想送給大家的一句話,「很多看似遙遠的事,其實沒有那麼遙遠。」你我曾夢想過的事,不也是嗎?


原文請見《關鍵評論網》國際新聞關你什麼事?廖芸婕:即便我寫的是國外議題,但其實都是在影射台灣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溫美玉:三步驟,打出一張漂亮的期末評語


作者:《溫美玉備課趴》

一到學期末,老師們忙著打成績、寫評語。小小的篇幅要給予學生充分圓滿的評語,還得不傷孩子幼小的心靈,以及避免被控訴老師有偏見,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溫美玉備課趴》書中,提供三個步驟,打出一張漂亮的期末評語。

一到學期末,老師們就要忙著打成績、寫評語。只是一堆等第符號的成績,渺渺茫茫,空空洞洞,少了細節,沒有溫度,於是,老師的評語成了重要的輔助與說明。

小小的篇幅之內,老師們不僅想要惕勵也想給予讚賞,然而礙於字數限制實在很難寫得充分圓滿,最終,大多選擇正向鼓勵來終結這件事。畢竟,白紙黑字,誰知道我們有沒有太多的偏見或主觀意識,會不會讓這些字句傷了孩子幼小的心靈,或者,搞不好學生來日功成名就,就拿著他過往成績單的評語,大放厥詞,控訴老師的偏見與成見。

不想將孩子的行為缺失訴諸成績單,除了上述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我不喜歡他人的針砭、嘮叨,同理,我覺得每個人要認清自己,最理想的境界是要有自知,哪裡做錯,哪裡需要改善,當然,很棒的事情也要牢牢記住,大聲給自己讚美與打氣,毋須感到不好意思。

執行步驟

一、示範優缺點的層級差別

師生間有了「行為」、「品格」得要自己探索、面對的共識,老師就要思考,怎麼讓孩子輕而易舉地進入「迷霧森林」般的品格世界,揪出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並且分出等級與輕重。
我任教低年級時,為了要讓孩子建立「好品格監控系統」,曾經將我們的行為分幾個等級:

缺一:沒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
缺二:行為影響自己和團體( 例:班級、家人等)
缺三:做出讓團體不光榮( 丟臉) 的事

優一:把自己的事做完、做對、做好
優二:自己做好,還能幫助他人與團體
優三:因為你的表現榮耀團體

舉例說明:

缺一:早餐帶來學校,結果貪玩不吃是自己的事,雖然對自己的身體不好,卻不影響他人。
缺二:早餐不吃放在教室發酸發臭,這就影響他人與團體了。
缺三:導護老師發現,進到班級勸告,結果竟然對老師說:「要你管!」導護老師在朝會向全校報告這件事,指出班級說「○○班同學,不吃早餐⋯⋯」,因為你的行為,讓全班連帶遭受不名譽的牽累。

優一:喜歡跑步,上體育課也都按老師規定跑完指定的距離,身體很健康。
優二:校慶運動會前,協助老師指導同學跑步技巧,受到大家肯定與感謝。
優三:校慶運動會個人100 公尺,得到冠軍上台領獎,司儀大聲唱名:「○○班○○同學⋯⋯」,因為個人的優異表現,讓班級增添光彩與榮耀。

二、全班一起寫——連老師也不例外

這件工作最有意思的是,連我和實習老師智琪也一起寫,寫著寫著,竟也寫上癮了,而且還發現這樣的省思真的能照見本心。在新的一年,自己跟自己對話,完全毋須造假,也感到無比安全,因為,自己是最能無條件包容自己,也絕對是對自己最慈悲與溫暖的。

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曾在心頭徘徊許久,終於有機會面世,好奇妙的歷程啊!

三、成績單自評「心得」追追追

做了不一樣的事,自然有不同的感受與刺激,也就是說,有落差的事情絕對是寫作的好題材,更何況時時自省才是人生進步的基石,所以,一早到校的早自習,正好讓孩子共同寫下昨晚執行的歷程與想法。

原本只是請孩子簡單寫寫,沒想到不少寫作力大爆發的孩子,一動筆就停不下來,一張張稿紙接著要。彼時考完試,外界喧囂擾嚷,而我們能在一方斗室享受自省的正面能量,還能檢視一學期在閱讀寫作上投入心力後的成果。

外頭連日雨後冬陽乍現,揮別陰雨冷冽,迎來一室暖暖的冬,在溫馨又別具意義的期末時光,師生共同為學期劃下的不僅是句號,更是華美璀璨的驚嘆號。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溫美玉:三步驟,打出一張漂亮的期末評語
閱讀更多,請見《溫美玉老師的情緒卡、性格卡教學應用+卡片》、《溫美玉備課趴》

廚師與導演的結合,創造環遊亞洲的故事影集!



作者:奇慈飛

超級喜歡這篇文章!開啟了我的視野!
這就是一位自由的旅行者的文字~好閒的海藍、自由奔放的氣息~


一個主廚,一個攝影師,橫跨歐亞,用食物與攝影,打造了一本奇幻故事!一位美國導演,一位義大利主廚。兩年前在巴黎愛鎖橋上的約定,鎖緊的不只是他們倆堅定的旅伴情誼,更一環扣一環,緊繫著義大利到新加坡這中間,每個人、每個故事與世界的連結。

Guglielmo 是一位主廚,那天聽到要做訪談,很堅持親自煮一頓中餐招待我們。第一次見到他,像照片一樣,扎起蓬鬆的棕色捲髮,一臉野性的粗獷鬍子,眼睛有著鏡面湖的透藍,很熱情的見面吻了臉頰。我們穿梭在傳統菜市場中,尋找今天中午的菜色。他很精準挑著新鮮海鮮,熟練繞去後面的小店挑選蔬果。

大包小包的回到家,他一邊清洗那些軟絲,一邊說起了他們的計劃與故事。

兩位在巴黎,因為一根香菸而相識,一個熱愛食物,一個著迷攝影。結合兩個人的熱情,想創造出一個地圖網站,像一千零一夜般,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同時也集結各種材料烹飪方式,出版一本食譜書(Pilgrim Cook Book)。

說好,從義大利米蘭一路到新加坡,絕不搭飛機,一步一步的深刻體驗這趟旅程。Guglielmo 用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 食物,卸下人們心防,願意交流起最珍貴的故事與經驗價值。Cameron 細膩精緻的角度,紀錄旅程中的點點滴滴,保存著每個所遇到人的故事與價值。他們為自己的人生小說,一步一步的走出每張每回的故事。

「最初想法很簡單,就是將這旅途所遇到的每個人物紀錄,再分享給更多的人;沒想到,人與人的情感要比我們想像的來得強大驚人,人與人間的關係如同世界上佈滿絲網。從七個月前的米蘭,到今天在新加坡遇見你,都是環環相扣。

今天能夠蒐集到人們這麼多的故事,和數不清的寶貴體驗,這一切其實都是相互共存的,他們給予我們旅程的力量、人生智慧,我們回饋對方的是對於生命熱誠,與創造價值能夠回饋給世界。這個巨大的人情網絡,像是把愛傳下去一樣,感染周遭的每一位。」


「從遠本一個偉大的任務心情,轉換成謙卑,將自己變成可雕可塑的樸石,柔軟彈性,讓每次的故事去雕塑我們。  抽離了過去的自我,現在變身成故事裡的兩位角色。  當人們知道你在為你的人生創造出精彩故事,自然而然,角色逐漸增多,都想為自己、對方的人生留下什麼。」

他開始處理那些繽紛的蔬果,用一把很舊出現在每一集故事的刀,優雅地切丁切段。

「你一定會想問我,中途有想放棄的嗎?  的確,這路程有很艱辛的時候;四天沒有睡覺、四天沒有洗澡、迷路在熱帶雨林外加發燒生病等。  但真的,從來沒有!我們從來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想要打包回家,一切的辛苦更促使我得到旅程的精髓,很痛苦,但這更督促我們成長。 就像鯊魚一樣,你永遠不能停,你絕對不能停下來!一旦停下來,就會逐漸死去。」



呲~呲~ 油鍋的聲音,香味四溢。(對了這新加坡的房子也是參與故事的其中一員,屋主雖然不在新加坡,但堅持留下兩位待在他新加坡的家中。)

不久,料理完成,他熟練的裝盤擺盤。


「這是一道土耳其的家常菜與希臘的海鮮料理,其實我不太好意思別人叫我 chef(主廚),我覺得自己還差很多,又或者是那個詞,社會期望太沉。我覺得我比較像創作,儘管作品也許幾刻鐘,但我相信留在人心的是永久。」

有時候思索,是什麼就讓他們放下既有的一切,去流浪,尋找,創造,紀錄。如同很多熱血背包客又或打工度假的人們,不管是不是商業炒作或潮流,這些不是用一桶金來衡量又或社會對效率產出的期待。

寫到這我才領悟到,一生中從沒有擁有什麼,失去什麼;而是,在你的生命故事中,你如何創造,用什麼方式留下你對這世界的價值與影響力。



後續:

新加坡重新整裝後,他們開始另外一項「美食嘟嘟大冒險 (The Great Food Tuk Adventure)」。前半段的旅遊他們藉由與當替人交流而搜集食譜,現在他們要由「當地的食物與傳統食譜」來去尋找背後的人與故事! 再次,一路從新加坡開著客製化設計的 tuk tuk (嘟嘟車)一路冒險到米蘭!這次從食物出發與人的交流,可以帶出什麼新花樣呢!

歡迎參觀我的粉絲頁 蹲點奇慈飛

看更多旅程中人與人的故事 脆餅 Tripinsiders



原文請見《Fliper》廚師與導演的結合,創造環遊亞洲的故事影集!

法國中小學從不考選擇題


作者:田育瑄

法文考題用小說來開場,數學考題則要你解決日常問題,法國中小學從不用選擇題考學生,他們希望藉此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

「不考選擇題,還叫考試嗎?」是任教於法國里爾第三大學中文系的旅法作家劉麗玲十年來的疑問。經過研究和實際比較,她九月初在台北的一場演講中,和關心教育的台灣聽眾分享法國學生的學習經驗。最讓人好奇的就是,法國學生從小不考選擇題的考試經驗。

每年有八十萬學生參加的法國國中會考(Brevet),只考法文、數學、公民史地三科,每科都不需背誦事實和知識,而要學生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看法。

今年會考的法文科試題就由一篇小說衍生出簡答、改寫、聽寫、作文四類試題。一段故事講述母親帶兩個孩子去海邊小屋度假,兒子跑來說:「妹妹淹死了。」媽媽著急的衝出去,發現原來妹妹只是被埋在沙堆下。

學生要回答「為什麼哥哥要說『妹妹淹死了』?」「你認為當時母子的心情如何?」「作者運用哪些描繪,來凸顯母子溝通的困難?」最後,當故事中加入了「爸爸」這個角色,對話、情節會有哪些改變?學生必須就此寫出故事結尾,就是一篇作文。

演算過程比答案更重要

兩個小時的數學考題則以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算術、幾何問題為主。例如,一間長方形的辦公室要鋪地磚,學生必須算出完成後的價錢,並且比較哪一家公司的價格比較划算。重點是,除了計算,學生必須要用完整辭句,而非算式、數學符號,來解釋自己「因為……所以……」的思考過程。

這樣的考試方式,法國孩子從小並不陌生。因為,培養批判性思考是法國教育中,最重要的關鍵能力之一。台北歐洲學校法國部校長畢凱婷(Catherine Buatois)表示,從小學開始閱讀,老師們就會不停提問:「你認為如何?」「如果你是那位主角,你會採取同樣行動嗎?」「為什麼你有這種看法?」學數學時,比最後演算答案更重要的是「論理的過程」。

畢凱婷舉例,一份數學試題一定分成兩部分,右邊為計算過程,左邊是用完整句子來說明為何要如此計算。尤其在中學的幾何問題,學生必須要證明自己的數學理解,自然科學也是一樣。「論理過程中證據很重要,學生必須要能證明自己的觀點,」畢凱婷說。

法國普通高中都是學區高中。提出見解、評論的能力在高中學習生涯中繼續被加深加廣,高三開始有每週四到七小時的哲學課。約七十萬名高中生參加畢業會考(Bac),除了法文、史地,每位學生還必須參加法文口試,以及四小時的哲學科筆試。哲學申論試題三選一,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或評論、或自行解釋哲學家觀點,完全不需要死背哲學家生平和作品。



用哲學思考過生活

今年六月,獨立媒體《台灣歐洲觀察》(Taiwan EU Watch)報導法國高中哲學會考試題後,在臉書上掀起許多討論。

哲學試題因組別而各異,例如文學組

● 工作能讓我們獲得什麼?

● 是否所有的信仰都不理性?

● 試評論斯賓諾莎(Spinoza)作品《神學政治論》片段。

經濟組

● 工作的價值是否只在於「有用處」?

● 自然而生的欲望是否可能存在?

● 試評論貝克萊(George Berkeley) 作品《被動服從》片段。

尤其顛覆想像的是理工組試題:

● 如果國家不存在,我們是否會更自由?

● 我們是否必須尋求真相?

● 試評論盧梭作品《愛彌兒》片段。

要拿到好成績,學生必須透過文章證明他們閱讀過哲學家、文學家或史學家的作品。

論述要提供相關例子,然後對照自己生活體驗,然後才提出自己的看法。

這些對成年人都屬不易的哲學思考,放在高中會考要求申論,可見在法國「哲學不是一門拿來教、拿來背的學科,而是拿來生活的,」留法的立法委員鄭麗君提醒。

教孩子懂得思考、懂得生活、培養美感,造就了法國精采的人文底蘊和表現。

沒有一個國家的教育是完美無缺。劉麗玲表示,法國人也不斷在檢討,如何加強學生愈來愈弱的法文聽寫和數學計算能力。但是法國教育中重視思辨、公民素養的訓練,和OECD「國際學生能力評比」(PISA)所強調的能力殊途同歸,值得台灣在面對十二年國教挑戰時深思。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法國中小學從不考選擇題

----- 法國高中最新試題 -----

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哲學試題

作者:文字提供|Sabrina Yeung

哲學科目是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重頭項目,也是法國的教育大綱最為關注的科目之一。

今年,法國70萬名高中畢業生,6/15起進行全國會考,與往年相同,哲學科一樣是開考第一科。四大類中科目不同,哲學考題題目也不同。

以下為巴黎索邦學院法國文學及比較文學系博士Sabrina Yeung提供:

科技組題目

1. Pour être juste, suffit-il d’obéir aux lois ?
為了成就公正,服從法律是否足夠呢?

2. Pouvons-nous toujours justifier nos croyances?
我們能否一直證明我們的信仰呢?

3. 解釋梅洛龐蒂的Causeries (1948)中的一段話

文學組題目

1. Nos convictions morales sont-elles fondées sur l’expérience ?
我們的道德信念是否建基於經驗?

2. Le désir est-il par nature illimité ?
欲望本質上是否無限的呢?

3. 解釋Hannah ARENDT《真相與政治》 (« Vérité et politique », 1964)的一段話

科學組題目

1. Travailler moins, est-ce vivre mieux ?
工作少一點,會否活得好一點?

2. Faut-il démontrer pour savoir ?
要認識一件事,是否必須證明?

3. 解釋MACHIAVEL《君王論》(Le Prince, 1532)中的一段話

經濟和社會組

1. Savons-nous toujours ce que nous désirons ?
我們是否時常知道自己渴求的東西是甚麼 ? 

2. Pourquoi avons-nous intérêt à étudier l’histoire ?
為什麼我們有興趣學習歷史?

3. 解釋笛卡兒《哲學原理》(Principes de la philosophie,1644)的一段話。 


*文字提供為:|Sabrina Yeung|巴黎索邦學院(巴黎四大)法國文學及比較文學系博士,以追求美感為人生目標。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哲學試題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小丑醫生 用歡笑讓人忘掉病痛

圖片來源:黃建賓攝

作者:李宜蓁

我好喜歡這一篇~~~

為了打破小孩住院冷冰冰的經驗,一群由劇團號召培訓的小丑醫生,在醫院用音樂、魔術、手偶陪孩子玩,讓他們重拾笑容,也讓病房變得活潑。

台中榮總兒童病房一如往常,只有護理師推藥車經過的輪子聲。星期三下午,走廊上冒出兩個衣著花花綠綠的紅鼻子小丑,她們用烏克麗麗高亢彈唱著:「王老先生有塊地,咿呀咿呀呦。」劃破病房區的寂靜。

她們是小丑醫生「小花」跟「嗨啾」,她們跑進俊明(化名)病床橘黃色拉簾後,嗨啾一手整理頭上三十公分高的長辮子、一邊正經的對病童說話,小花則在一旁假裝認真的記錄病情(但她後來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拿筆)。

「俊明你好,你今天還好嗎?嗯,很好。我才是你真正的主治醫師嗨啾,我太忙了,平常我都派那個(忽然停頓、眼神歪斜,偷瞄牆上主治醫師的名牌說)、派那個……聖霖來,聖霖是我的助理,我才是正牌的主治醫生……」瞎說一番後,小花偷偷打pass說:「有人來了。」嗨啾大叫:「什麼?真的醫生來了,那快走!」假名片才發到一半,兩人匆忙逃出病房,卻把真實的笑容留給了俊明跟身邊的家人。

小丑讓病童有說不的權利

她們當然不是「真的」醫生,但也「不只是」小丑而已,她們是由沙丁龐客劇團籌辦的「紅鼻子醫生」計畫,所培訓出全台七位專業小丑醫生表演者之二。沙丁龐客團長、也是亞洲第一位小丑醫生馬照琪說:「 小丑不是治療師,孩子不可能看見他們就因此不痛了,但是小丑能讓孩子笑,笑雖然也沒有治癒功能,卻能讓孩子全神專注在歡樂的表演裡,不再被困在病痛中。」

七位鼻子戴上「小紅球」的小丑醫生,目前兩人一組,每週固定在台大、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兒童病房表演半天,用音樂、魔術、手偶、即興等多元方式跟住院的孩子一起玩,試圖用歡樂抹去病童的淚水、讓醫院不再那麼冰冷。他們不只陪伴孩子、家屬,也陪伴醫護人員,讓病房變得活潑、有元氣,不再病懨懨的。

「以前要打針、孩子一哭鬧,就會有很多人去壓,但是愈壓就哭愈用力,血管根本找不到;小丑來了、小孩心情放鬆,血管就很好找。」服務超過二十年的兒童病房護理長侯慧明幽默描繪小丑醫生「最實際的好處」。

當然侯慧明也觀察到,病童有很多行動上的限制,不能去公共場合、電影院,在病房除了看電視、滑平板,就是發呆、睡覺,家長也只能跟醫護人員嚴肅的聊病情、治療計畫,「小丑來的那一天,孩子會開心期待、有笑容,有些小孩還沒輪到,就早早站在走廊上歪頭等,看小丑來了沒。」

小丑除了能逗病童笑,還保留了他們說「不」的自主權。病童來到醫院,無法對任何的醫療處置說「不」,再苦也要承擔,但是孩子可以命令小丑,要求他們唱〈妖怪手錶〉,指定變某一款魔術,或者拒絕小丑,跟他們說「不要」。

不過,小丑可不是這麼容易擺脫的。「如果小丑在病房門口問:『我們可以進去嗎?』小孩答:『不要』,我們還是會走進去,開始跟小孩玩『不要』的遊戲,」小丑名「小花」的謝卉君說,他們一邊走進去、一邊會仔細觀察小孩的反應,有時候小孩是想跟小丑玩、才說不,但如果慢慢靠近之後發現小孩的臉開始扭曲、露出害怕表情,他們便會馬上撤退。

要懂醫學常識、兒童心理

除了即興表演專業能力,小丑醫生要接受醫學衛教、基本醫學常識、兒童心理發展、如何面對壓力與悲傷等訓練,甚至還會參加「真的醫生」的晨會,表演之前必須跟護理長請教,掌握好每個孩子的病況、年紀、家庭狀況,做適當、即興的觀察跟反應,小丑醫生可不是只會逗人發笑那麼簡單。

在歐美行之有年的小丑醫生表演,在台灣推行也曾遇過困難。比方,有些相對保守的醫療單位會認為小丑表演是「醫療以外」的事,沒必要提供;也有些家長認為小孩都病重了,體力不好、怕感染,玩一下下就好,或根本希望不被打擾。中榮兒童醫學部主任傅雲慶說:「我們希望小丑醫生是友善兒童醫療的一個重要環節,希望打破以前帶小孩住院冷冰冰的不好經驗,但感染控制的界線確實會是目前最大的考量。」

「沒問題,小丑很注重衛生細節的。來,我們一起來洗手!」小花對在走廊上等了半小時的明傑(化名)一見傾心。明傑剛開完刀,右手還拖著點滴瓶、臉上戴口罩,是個零表情酷哥,小花滿臉期待的洗手,一下又回頭問嗨啾:「醫生,請問洗手洗出很多的『ㄒㄧㄢ』(汗垢)是正常的嗎?」小花害羞的伸出手、又縮回,結果被旁邊嗨啾的手捷足先登,兩人喬不攏、差點打起來,就這樣玩「握手」玩了快五分鐘,零表情的明傑笑到身體抖,還笑出聲來,明傑和站在旁邊的媽媽,瞬間好像是一對在公園看街頭藝人的尋常母子,那樣的開懷。


逗孩子笑也療癒爸媽的心

1歲6個月大的小偉(化名,上圖)得了腦瘤,住院化療。小偉爸爸心情低落、眉頭深鎖不願受訪。小丑醫生嗨啾輕柔的彈奏〈寶貝〉,慢慢靠近小偉的床,小花拿著發出啾啾聲的長頸鹿氣球,輕碰病床上小偉的手,小偉發出了「嗯、嗯」的開心聲音回應小丑。在〈寶貝〉尾聲中,小花從腰間口袋拿出一只紅鼻子、套在爸爸鼻子上,小偉興奮的用腳大力蹬床,爸爸臉部肌肉跟眉頭慢慢鬆開,小偉笑、爸爸跟著笑。

當表演結束,爸爸頻頻向醫護人員點頭致謝:「小偉真的很開心,才會發出嗯嗯的聲音來。」小偉是家裡的老三,而小偉的媽媽正在另個醫院陪伴同樣病重的老大……短短3分鐘的表演後,小丑離開了,爸爸在病床上環抱著小偉,開心的捏著紅鼻子,延續歡笑的時光。


小丑醫生20多樣道具裝備

小花(右)跟嗨啾(左)身上的專業道具超過20樣:烏克麗麗、會發出聲音的長頸鹿氣球、脖子上掛吹泡泡瓶、紅鼻子、白貓臉妝、後背包、頭頂的長辮子跟大蝴蝶結、可當成小贈品的紅鼻子跟貼紙、沙包、腰間背包、亮色洋裝、貼身襪、領巾、大花卡通內褲、紅鼻子醫生徽章跟口罩等。小丑醫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裝備跟才藝道具,只要經過玩具店就會有職業病跑進去補新貨,不時也要學習新的才藝、增加表演豐富度。


小丑醫生的4大專業

1.默契十足

小丑醫生通常由白臉小丑跟紅鼻子小丑搭配演出。小花是「紅鼻子小丑」,角色設定是年紀雖大、卻喜歡裝可愛的女孩,小花搗蛋就由比較強勢的「白臉小丑」嗨啾收拾。小丑各有角色設定,但紅鼻子拿下,小花(謝卉君)跟嗨啾(曾桂芳)就是另一個人。

2.迂迴表演

握手時小丑會一下出右手、再馬上換左手,小丑不喜歡走直線,否則表演一下就結束了。

3.掌握病況

小丑表演前都有個筆記本記著:
‧最新病況(剛接受哪些治療、發燒、麻醉沒退等),判斷適不適合某些表演;
‧性別跟年紀(決定要表演〈好想你〉、〈一閃一閃亮晶晶〉還是〈寶貝〉);
‧家庭狀況(如新住民媽媽國語不好、單親要避免問父母的問題);
‧肢體殘缺(如左腳不方便,就避免要孩子舉起左腳)。

4.定期心得交換

小丑醫生會被拒絕、表演不成功、看孩子病情惡化也會無力,小丑醫生需定時聚會、交換心得。當小丑失敗最常被病童鼓勵:「小丑,沒關係啦!」小花說會有「雞皮疙瘩的感動」。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小丑醫生 用歡笑讓人忘掉病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成為勇敢小超人,不怕看病大魔王》數位專輯


劉安婷成大畢業致詞全文:「找個值得耕耘的地方,種下你的幸運




作者:女人迷主編 Audrey Ko

和台大葉丙成教授一樣,TFT 創辦人劉安婷在成大的畢業演說也引起熱烈討論。當你拿著那一紙畢業證書感覺沉重,正是因為這張紙上承載著多少孩子得不到的幸運,那份幸運,叫做「選擇權」。

劉安婷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用兩個故事提醒我們,當我們這麼幸運,我們拿這樣的幸運做什麼?


校長、老師、各位貴賓,大家好:

其實我接到這個演講邀約的時候非常恐懼,因為我不太知道,才畢業四年的我能夠給你們些什麼。所以,今天我我不會跟你們說什麼大道理,我只想說兩個影響我很深的故事。


去監獄當老師

第一個故事講的是我大學的時候第一次去監獄當老師,那裏關的都是十八到二十歲的青年犯。那時美國剛通過一個法案,如果有未成年、還沒有完成高中教育的青年被捕入獄的話,他們有權利也有義務,要在監獄裡接受基本教育。

可是這樣一個教職其實沒有什麼人想要去做,所以就非常仰賴像我這種傻傻的學生,很好用,不用付什麼薪水,基本上是志工的一個形式,每一個禮拜會去監獄裏面去上一些課。一開始我去應徵時候其實還滿興奮的,那個時候我剛從非洲回來,認識我的人可能知道我第一次當老師是在非洲的迦納,在那邊我學到了很多事情,可是我在迦納只能待兩個月,所以回到美國後,我好想找一個機會,看可不可以做更久的一些事情。所以我找到了監獄裡面。

剛開始要去監獄的時候,好興奮,查了好多的資料,如果(現場)有學教育的同學或老師的話,你們可能會想像我查了哪些資料。我查了偏差行為的矯正、我查了學生學習動機的提升、我查了差異化的教學、我查了各式各樣的資料,非常非常興奮的,我準備了我覺得應該很有趣的影片、歌曲、學習單、教具。

因為監獄離我們學校大概有至少半個小時的車程,所以我早上六點就坐上了交通車,他們七點半開始上課。你知道大學生早上六點出門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情,所以我當時已經覺得我很偉大了,坐在那個交通車上面,很興奮很興奮的來到監獄前面,提著兩袋很重很重的教具,蹦蹦跳跳地跳下來,監獄的警衛告訴我,從來沒有一個人進來這邊是這麼興奮的。

當我走進去的時候,我就發現我太天真了,因為不只我那兩袋教具不能帶,監獄的安檢是比機場嚴格很多的,除了那兩袋教具被沒收之外,我還要換成他們的制服,他們的制服就是寬寬鬆鬆的 T-SHIRT 和長褲,女生是不可以看出你身體的任何曲線。講得更直白一些,如果你穿有鋼圈的內衣,還要換成運動型的,因為連鋼圈都可能是一種武器,所以我全身都換成他們軟綿綿、寬寬鬆鬆的衣服,什麼都不能帶就走進了這個監獄裡面。

走進去的時候,我發現第二件事情,當時候我還不知道怎麼形容這個感覺,後來我爸跟我說,這個感覺就很像是他們以前在當兵的時候,幾百個十八到二十一歲的這個大男生被關在一個地方,很久很久沒有看到女生了,這個時候,即使只是一個六十幾歲的理髮阿嬤走進來,都會忽然很受歡迎。

我那時候的感覺就很像這個理髮阿嬤。

十八到二十一歲的這些青年犯,幾百個男生被關在這個地方很久一段時間,很久很久沒有看到同年紀的女生了,那些受刑犯不是重刑犯,所以某些時候他們是可以自由走動的。我進去的時候,剛好是他們可以自由走動的時候,然而,原本在走動的這一些受刑犯,全部都靜止著,從上到下打量我。每一個人都在看我,好像看到什麼稀有動物一樣。偏偏好死不死我的教室又是走廊的最後一間,所以我就穿過這一個個爆發的男性賀爾蒙的洗禮,走到走廊最後面的教室。

走到裡面後,我發現第三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我真的很天真。其實我不需要去查什麼差異化教學的,因為這些學生,這些十八到二十一歲的青年犯,跟我差不多大,他們有一個最大最大的相同點,那就是,如果他們喜歡上學,他們就不會坐在這個地方了。

他們非常痛恨教室,並直接告訴我,對他們來說,其實在教室裡面比在牢房裡面還要痛苦。所以我看著這些非常討厭我的人開始上課,但不管我怎麼講,他們都沒有興趣。

我的學生,只對兩個問題有興趣


他們只對兩個問題有興趣,第一個問題是「你有沒有男朋友?」,第二個問題是「你為什麼來?」。第一個問題我可以理解,畢竟我剛才受過走廊的洗禮,但是第二個問題其實我蠻不能理解的,雖然我台語不是很流利,但在美國的時候,我心中的 OS 都會變成台語,所以當他們問我第二個問題的時候,我心想「阿謀勒?哇來嘎冊ㄟ啊!謀你公哇系尾蝦密來欸!」
(不然呢?我是來教書的啊,不然你以為我是為什麼而來?)那時候問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所以我跟他們說,我來當老師的、來幫助你們、來教會你們一些很重要的東西。這些學生其實程度是很差的,他們通常從 A 寫到 Z 都寫不完,九九乘法可能也不會。如果這些東西學不會,他們一定會被迫再回來的,因為他們可能找不到工作。所以我說:「我當然是為了你們的好來的啊,你看不出來嗎?我犧牲奉獻、早上六點坐車來到這個地方,當然是為了你們好才來到這個地方當老師。」

可是我的學生像是鬼打牆一樣,每一次我離開教室再回來,哪怕只是我去上廁所再回來,他們就會鬼打牆的問我一模一樣的兩個問題,「你有沒有男朋友、你為什麼來?」我回答了幾次之後我真的火大了,我就說:「到底老娘我講的哪一個字你聽不懂,為什麼你要一直問我你為什麼來?」

我印象很深刻,在那個教室裡面,有一個我稱之為小老大的學生,這個學生刺龍刺鳳的,在外面人家說是小老大,在教室裡面也是小老大,他就帶頭,椅子往後一翹,腳就翹在桌子上面,全部的人就跟著他效仿。

他指著我的鼻子哈哈大笑,他說:「姐妹,你別傻了,誰不知道你們這些老師來,口口聲聲都說是為了我們來、是為了我們的好來,可是我們都知道,其實你們是為了你們自己來的,你們是為了你們出去之後,可以看起來很高尚、可以領志工時數、可以跟市長照相、可以領獎狀、可以出書、可以演講。」其實我現在很慚愧的,因為我竟然出書也演講了。(笑)

他繼續說:「你們都不是為了我來的,既然你們不是為了我來,我們也不是為了你們坐在這個地方,不如我們來談判。」很厲害的,混混也要會談判。「你就在上面教你的,我們就在下面做我們的事。如果有什麼督學來調查滿意度,你一定是百分之兩百的成績,你要的獎金、時數、獎狀我們所有都可以給你,條件是你什麼都不要管,這樣好不好?」

我常常說,誰都可以惹,就是不要惹新手老師,因為新手老師心中有一把火。我說「怎麼可以,早上老娘六點起來,難不成是跟你演一場戲嗎?你們在想什麼?當然不是為了我自己來的,是為了你們來的。你們為什麼不能理解這件事情!」

我講了很久,很激動地高談闊論,忽然看到我的學生們露出一個很同情的表情,那個小老大看著我說:「老師,你第一次來監獄教書嗎?」我說:「對啊。」他說:「哦~那你以後就會懂了。」

我其實不知道我以後要懂什麼,因為我每個禮拜回去,他們對我的眼神都有愈來越和善一點,可是有一件事情似乎是我永遠都沒辦法改變的,就是他們對學習、對教育這件事情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們還會教育我,他們說:「你們這些人生勝利組,不要以為你們這些生存法則,是可以適用在我們這些人生失敗組身上。我們人生失敗組,有我們自己的遊戲規則,是你們不懂的,我們還要教你。所以你不要想要管我們,你就來,跟我們聊天就好,不要理我們。」

我很沮喪,顯然我早上六點起來,不是為了要去跟他們聊天的。可是我一次一次的回去,我想盡了辦法、我查遍了理論、我找遍了我可以做的事情,可是我每一次回去,他們依然只對兩個問題有興趣:「你有沒有男朋友、你為什麼來?」到兩年的時候,我真的是很想要罵髒話,我真的快做不下去了。

可是有一次我走進教室的時候,他們還是問我一樣的問題:「你有沒有男朋友?」我說:「沒有。」他們非常關心我,還說:「兩年了,怎麼還沒有。」但是我不想理他們,所以我就轉頭寫黑板,我還沒寫幾個字母,就覺得背後怪怪的。為什麼怪怪的?因為他們沒有問我第二個問題,我想心想怎麼可能!我太了解這些人!他們一定會問我第二個問題的!他們可能只是昨天沒睡好、神經還沒醒。所以我終止了正在寫的東西,我想等他們問完、我回答完、我再寫下去。

可是他們真的沒有問第二個問題。從那天開始他們再也沒有問我第二個問題。

你最難教的學生,會成為你最好的老師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曾經很在乎一群人,或很想要成為一個好的老師?但是,我發現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好的老師,有時候你會變得多愁善感,像我那時候一樣神經病。其實沒有人看得出來教室裡發生什麼改變,可是從他們沒有問我:「我為什麼來?」的那一天,我自己背對他們,在黑板前面感動了十秒鐘。

有一些很奇妙的改變從那一天開始。我覺得很奇怪,我沒有變得比較漂亮、比較會教、比較厲害,可是這些痛恨學習的學生,在以前他們離開教室時,都會想要偷一些我覺得匪夷所思的東西到牢房裡面去,比方說他們會偷一支滑鼠,我身為一個老師,如果看到他們偷東西的話,我是要呈報的。

可是每次抓到的時候,我真的很不懂,我說:「你偷一支滑鼠回去要幹麻?放在那邊一直按嗎?不然你拿這支滑鼠要做什麼?」他們每次都想偷不一樣的東西。

從那一天開始,他們還是想要耍帥,不想讓我知道他們開始對我教的東西有興趣。所以上課都一副沒有興趣的樣子,可是下課開始挾帶的東西變成是英文小字典,或者是數學習作,他們如果夾帶這些東西被我看到,我當然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很多學生開始在進步,很多學生開始發現這些東西好像跟他們有一點關係。

可是有一個學生是最難改變的,就是那個當初帶頭抵制我的那個小老大,他甚至對他的同學感到非常非常的不滿,他覺得這些同學都叛變、都已經背叛他了,所以他更加堅定他完全不要理老師的這個想法。每次上課的時候,就是一個死樣子,坐在教室的中間,腳翹在桌上,理都不理我。我其實很快就知道我要離職了,我要畢業了,要離開了。那個時候我很緊張,我可能永遠都看不到那個學生會有任何改變,我幾乎要放棄我的希望了。

直到有一天我在上九九乘法的時候,我就在黑板上面寫九乘以五,我說:「好,各位同學,我們算一下九乘以五。」然後我走下講台,去看每一個同學算的狀況怎麼樣。走到這個小老大旁邊的時候,看到他的鉛筆永遠那麼尖、筆記本永遠那麼白、從來都沒打算要碰它們。所以我原本只是很沮喪的想要離開,沒想到他好像被雷打到一樣,忽然坐起來,清了清喉嚨,煞有介事的把他的鉛筆很緩慢地拿起來,以下這些事情在我腦中都是慢動作播放,他拿起鉛筆、在他筆記本上寫九乘以五,在他寫等號的時候,我都覺得這個世界要凝結了,他想了很久,然後寫----21。

我在他旁邊都快哭出來了。他很緊張的說:「老師,我不是故意算錯的!」其實我們都知道,我不是因為他算錯而哭的,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學生會對我上的東西有任何一點興趣,可是很多學生像他一樣,會在(監獄)裡面,不是因為他比較笨、不是他比較不努力,老實說,很多的他們是特別聰明、特別努力,才(能在監獄裡面)活得下來。所以等他認真學習以後,他突飛猛進,像個數學小天才一樣,進步得超級快。

很快的,就來到我剛剛說的(那一天),我要離職了。在離職以前,這個小老大蹦蹦跳跳地跑來找我,他說:「老師!老師!聽說你要離職了!」我說:「對啊,好快喔,兩年半就這樣過了。」他說:「老師,我也要出獄了!」我說:「真的!你要出獄了!」

他以前是因為搶劫所以被關進來的,我想要機會教育一下,所以我說:「欸,你這個數學真的進步好多,這些九九乘法、數學運算沒有人可以比得上你。你出去以後,答應老師好不好,你就不要去搶人了,這樣子好不好?找一個好工作,不要再回來監獄這個鬼地方了。」

我的學生很調皮,他看著我哈哈大笑:「他說,老師你很真的是很傻。你難道不知道我為什麼學九九乘法?我每一天都在想,我每天要搶幾個人、每人要收多少錢、一天就會有多少收入。老師,你真的讓我變成一個更厲害的搶劫犯欸。」

作為一個老師,其實我心情是很複雜的。一則以喜,因為他(的乘法)觀念好正確,我好開心;第二則是不想讓他這樣講下去,雖然我知道他是開玩笑的,所以我就跟他說:「你真的不能再去搶人,不然這樣好了,假設你下一次又有搶人的衝動時,你想像你搶到的人,轉身過來竟然是我,我看到是你搶我,你知道我會有多難過嗎?因為我知道你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很聰明的人,一個這麼善良、這麼聰明的人,今天又必須來搶我,代表你過得一定很不好。所以,你就想每一個被你搶的人,都會跟我一樣難過,這樣是不是你就不忍心搶任何人了?」

最後我的學生還是很調皮,哈哈大笑說:「老師,你真的是我看過最笨的人,我們整個幫派都是你教的,你還會被誰搶?」後來整個幫派都跑出來了,因為他們要歡送我,我那時候的心情很複雜,我沒想過認識一個幫派是那麼溫暖的感覺。

我的媽媽是小學老師,他曾經跟我說過:「你最難教的學生,會成為你最好的老師。」這件事情在我監獄的學生上面,得到了一個印證。

我的學生們教會我很多事情。第一個,是因為他們不斷的每一天在逼問我:「你為什麼來?」逼問到最後,我才很的認真的問自己,「到底,我是為什麼來?」很多人,特別是社會新鮮人,在踏進去以前,如果你被問到:「你為什麼來?」都會跟我當時候一樣:「阿謀咧,哇來嘎冊ㄟ啊!哇來奏康傀ㄟ啊!」(不然呢?我是來教書的啊!我是來工作的啊!)

我是為了什麼、我是為了誰來?


可是我的學生一次一次的逼問我,讓我不得去想:我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誰來?我是為了自己的社會期待來的嗎?是為了這個飯碗嗎?還是我就像他們說的,我真的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高尚、很厲害來的?我是為了誰來?在這些很辛苦的時候,如果我不知道我是為了誰來、為了什麼來,我真的走不下去。

可是,我常常想,如果我們從來沒有教過自己去記得,每一天都要問自己:「我為什麼來?」那麼,遲早有一天,會找不到為什麼走下去的動力。所以我第一個學到的是,很多辛苦的時候要撐下去,其實沒有什麼秘訣,就是要記得問自己:「你為什麼來?」這個問題不是只屬於資深的人的,這些問題從第一天工作開始就很重要。

除此之外,我的學生教會我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東西,我每一次站在講台上看著我的學生,講學生有點好笑,因為他們其實跟我一模一樣年紀,我二十歲,他們十八到二十一歲。看著他們我常常問我自己:「憑什麼?」憑什麼是我站在講台上,而他們卻是坐在下面穿著牢衣,聽我講話?

以前我以為,我擁有的資源跟收到的肯定,是我理所當然得到的,因為我很努力讀書、我從小到大都很聽話、乖乖的考試、乖乖地去爭取我應該爭取的獎狀。這些我得到的鎂光燈、這些我得到的資源,是我努力掙來的,沒什麼好質疑的。

可是我看著我的學生,他們沒有比我笨、沒有比我更不想成功,可是他們的努力卻換不來跟我一樣的位置。為什麼?我又是憑什麼?我比他們多做了什麼?為什麼我可以站在這裡?

台南七股,阿為的故事

我很開心可以回到台南,其中一個原因是,台南是「為台灣而教」第一個開始工作的地方,所以我們有很多老師在台南,七股、北門、龍崎、南化、左鎮、鹽水都有。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有一位被派去七股教書的老師跟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學生的故事。

這個學生叫阿為,當時小學六年級,老師來到這邊的時候,這個班級叫做「流氓班」,沒有人想要教他們。老師花了很多時間,才讓這些小流氓終於想要上學。可是這個樂觀的阿為雖然開始喜歡上學了,有一天卻忽然沒有來學校。老師很緊張,中午時間趕去阿為家裡看看發生什麼事情,奶奶說他生病了,老師這才覺得更奇怪,那整個家裡為什麼都沒有人?阿為怎麼叫就是不出來?

阿為的家裡,除了奶奶之外,有一個爸爸經營手搖飲料店,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收入來源。媽媽來自於越南,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那天老師找不到阿為的時候,奶奶遲疑了很久,才終於告訴老師,因為爸爸昨天出了車禍,其實到今天我在講話的時候,爸爸都還是昏迷的。所以阿為去了哪裡呢?阿為逃學,多做了很多手搖飲料,跑去鹽山,想要兜售給觀光客、多賺一點錢。老師聽了以後,二話不說衝去鹽山,到處找阿為,找到所有的觀光客都知道,今天有一個瘋也似的老師,在找這個叫阿為的學生。

找了半天,終於躲在某一個角落的阿為跑出來說:「老師,我在這裡。」老師問他說:「阿為,你為什麼沒有不來找老師、為什麼不來學校?」阿為說:「老師,我沒有選擇啊,爸爸這個樣子、我沒有媽媽,我只能為家裡賺錢,我有什麼選擇。」老師說:「你有選擇的,你如果真的要幫家裡,你要回來讀書。剩下的,老師跟你一起想辦法。」

回到學校之後的阿為,很努力的讀書,畢業的時候,是拿(班上)男生中最優異的獎狀畢業。甚至老師發現他有畫畫的天賦,幫他報名了比賽,沒想到一舉得到全國偏鄉學生繪畫比賽的大獎。上台領獎的時候,他跟老師說:「老師,我好希望我爸爸可以看到我這個樣子。」

畢業前,這群學生,包括阿為,寫了張卡片(給老師),上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說:「老師,謝謝你對我們有盼望。」講這個故事很像1960年代的魯冰花,可是這是今天、離我們不到半個小時外的七股再發生的事情。

我常常想起我監獄裡面的學生,常想起阿為,然後我再打開電視,看到台灣這麼多令人心痛的事情,我忽然發現,這些我原本覺得很可惡的人,有的時候看起來沒那麼可惡了,因為一個一個,可能都是當時候沒有被老師叫回來的身影。

你想要拿這份幸運,做什麼事情?



親愛的畢業生,恭喜你們要畢業了,這真是一個不簡單的成就。但在盡情狂歡的同時,我不知道你會不會也像四年前大學要畢業的我一樣,坐在台下,其實老實說沒有真的很想離開學校,因為對於自己必須面對的未知、一個一個即將要做的決定,感到徬徨、甚至想要逃避。

那個時候的我,看著手上拿到的畢業證書,覺得有一股深深被騙的感覺。因為我覺得,從小到大,爸爸媽媽老師都說:你要當學生、考大學、大學畢業。我拼了命的當學生,到頭來就是為了這張紙嗎?這張紙能吃嗎?能幫我做決定嗎?能給我薪水嗎?能幫我做什麼?

親愛的畢業生,如果能夠回到四年前,我想叫自己認真的再看看這張紙。看著它,或許照樣感到徬徨,但會徬徨,正是因為這張紙承載了多少孩子得不到的幸運。這份幸運,叫做「選擇權」。選擇權讓我們徬徨,可是選擇權卻也是讓我們最幸運的地方。拿著這張很沈重的幸運,我會問自己:「我想要拿這份幸運,做什麼事情?」

親愛的畢業生,大多數的人可能都會告訴你,外面的世界很殘酷,所以就算你很幸運,最好死命抓住它,不要讓別人搶走了這份幸運。但如果我們看看周遭,其實我們都看過很多害怕別人奪走幸運、把幸運抓死,可是卻患得患失,讓他自己的幸運到頭來沒辦法為他帶來滿足或快樂,這一群原本很幸運卻一點都不滿足的人。

如果可以給你什麼建議的話,我想鼓勵你:找一處值得耕耘的地方,放開手,把自己的一點幸運種下去。一開始,你真的可能會覺得你失去了你的幸運。你看著那個土,很想罵髒話,你什麼都看不到,好像什麼動靜都沒有。你可能開始想罵自己笨,當初幸運就留給自己享受就好了,我為什麼要分給這些人,為什麼要種下去?

可是如果說在過去我創立 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這三年間期間,我學到什麼事情的話,跟你一樣,在很多無助的時候、在失眠的夜裡、在車站的角落、在犯錯的時候這樣質疑自己:好好的生活不過,好好的幸運不把握,為什麼樣這樣吃苦?但回頭看,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從一個人到七十個人;從到處吃閉門羹,到現在我們服務超過1000個像阿為這樣的孩子。

請相信我,你種下的幸運不會是白費的,他會發出芽,他會結果,他甚至有可能會長成森林。你不僅不會失去你的幸運,你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比原本更幸運的人,而且這份幸運是有根的,是別人搶不走的。

親愛的畢業生,如果四年後,你跟我一樣,有機會問自己:「我拿幸運,做了什麼?」我希望你也能夠充滿驕傲、充滿喜樂的說: 即使當世界充滿了不完美,即使外面充滿了醜陋,但是我拿了我的幸運,選擇善良、選擇溫柔、選擇在乎、選擇去愛。

我很喜歡一句話,他說:「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我祝福聰明的你們,因著自己的選擇,成為一個真正幸運的人。我替你們加油,畢業快樂,謝謝你們。


原文請見《女人迷》【獨家】劉安婷成大畢業致詞全文:「找個值得耕耘的地方,種下你的幸運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師鐸獎教師陳素敏: 鼓勵學生寫數學日記,把數學融入孩子的生活


圖片提供: 陳素敏

作者:陳祥麟

新北市三峽國小教師陳素敏,從小語文和體育總學不好,當老師後,她把自己學習挫敗的經驗,運用到補救教學上,「自己經歷過,我能同理孩子總學不好的心情。」

在嘉義縣鄉下長大的陳素敏,小時候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關心她的學校課業,「放學後我就騎著單車到處玩,從來不寫回家功課,國字總記不得,老師考聽寫常滿江紅,被老師打手心。」後來到市區讀天主教學校宏仁女中,國一第一次月考考全班倒數,讓她驚醒:自己和同儕間能力、學識的差異,開始痛定思痛加倍努力,「為了彌補小學時代的荒唐,國中時付出比別人加倍的時間學習,我常用自己的故事和學生分享,現在辛苦一點,將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國二成績明顯進步,並取得直升資格。

考大學時,志願原本只填國立大學數學系,在父親建議下補填數學教育系,考上當時的台中師範學院當國小老師,「當時我是心不甘情不願去讀的,但教書後,我很感恩自己當了老師,這是很有挑戰性且可助人的工作。」

數理好的陳素敏,自嘲是「語文和體育白痴」,「大隊接力比賽,我都只能當啦啦隊,我跑不快,肢體不協調。國小學寫國字,常寫寫就忘,作文也寫不好。」她正視自己的不足,努力學游泳、打羽球,花了兩年學會游泳後,和先生及子女一起挑戰泳渡日月潭。

一次只學一個動作

她也從自己學習過程,找出學生「學不會、學不好」的關鍵和「學會、學好」的方法。

「學游泳時,教練會把游泳動作一一拆解,一個個步驟慢慢教,每次只學好一個動作:學自由式時,拆解成手拿浮板打水、腳夾住不踢只划手、手腳不動換氣、左手不划只划右手換氣等動作,當每個動作都會了再操體能;羽球教練除了在球場上教打球,還自製很多道具讓我們回家也可以練習。」她把運動學習運用在數學教學上,嘗試將一個主題拆解成許多小概念引導學生學習,並利用閱讀理解和錄製教學影片讓孩子回家也可以自學。

5年前受北教大副教授譚寧君影響,陳素敏開始在三峽國小成立數學社群帶領老師共同學習成長,推動數學補救教學,診斷學生的問題所在,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機。

陳素敏回憶:「第一次上數學補救班只來了三個學生,學生寧願上課後班,也不想來補救班,可能是擔心被貼標籤吧?」她為來上課孩子準備小點心,激勵他們的外在學習動機:「下午四點,孩子肚子正餓著,有點心吃,他們自然就會喜歡來,還會『食好鬥相報』,後來學生人數慢慢增加到二十多人,一度還分成兩班上課。」

補救教學成功三要素

陳素敏說,補救教學要成功,首要條件就是要讓孩子想來上課,再藉由有效的教學激發孩子內在想學好數學的動機。而有效的教學首重「診斷」,老師要先知道學生是哪裡沒學好,把學生不會的東西,一點一點串補起來,學生就能一躍而上。只要老師有心,給學生的東西學生能學、想學,回家還會自己學,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大的提高。

已讀國中的阿松(化名),在補救教學班的進步過程,讓她很感動。她說,阿松是小五到補救班上課的,他在原班是獨行俠,語言表達能力不好,個性有點固執,分組常落單,成績不好,數學更是從沒及格過。剛來時,阿松毫無自信,雖然基本加減乘除他都會,但遇到文字題他完全不行。

看不懂題目,是不少學生學數學的障礙,把閱讀理解融入數學教學的陳素敏,透過自編教材,陪著阿松從了解題意、擷取重點、標出關鍵字、用圖像表達題目意涵到解題,阿松慢慢有了進步。有次下課,阿松迫不及待跑到她教室外徘徊,拿著數學考卷跟她說:「九十分」,陳素敏走出教室,摸摸阿松頭稱讚他,她說:「阿松不知道,看到他眼睛的亮光,那一刻,我的心情比阿松更激動、更開心。」

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

陳素敏三度以數學閱讀理解教學模式參加教育部亮點計畫成果報告發表,獲得數學亮點計畫一等星。她的數學課,鼓勵學生在家自學,閱讀數學課本整理重點寫數學筆記,並搭配觀看影片,先對數學概念初步了解後,再到課堂討論、發表,各種解題思維湧現交流,孩子上到欲罷不能,下課後還圍著她講述自己的想法。

「我以前就是數學考不好而厭惡數學,但現在喜歡了,雖然數學成績還是不夠好,但我相信我是有能力的。」原本討厭數學的小儀(化名),上了陳素敏的數學課後,不但學習態度轉變,還主動參與數學科展研究並得大獎。

魔術方塊、中空卡、smart game等都是陳素敏用來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數學遊戲,她還陪著學生研究各類中空卡摺法,多次在科展獲獎,還成為消防局及學校的宣導品。陳素敏說:「魔方教學可以引發學習成就低落孩子興趣,在魔方中找到成就感,進而各方面都有進步;中空卡更能激發孩子創意思考,數學既是遊戲也是生活。」

陳素敏也鼓勵學生寫數學日記,把數學融入孩子的生活。六年級的小彣(化名)寫著:「我爸爸每天辛苦賺錢上班養我,我預估我一個月要花五千元生活費,爸爸開計程車,起跳七十元,若以平均一趟收入一百五十元,爸爸大約需開幾趟才能負擔我一個月生活費呢?爸爸需養四個小孩,每個月至少得開一百三十二趟...爸爸工作好辛苦,我要好好孝順爸爸,並且感謝他養育我。」

當孩子能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答案變得更具體了,數學也變得不一樣了。」陳素敏說,她班上的學生數學成績雖不是全校頂尖,但對數學的態度卻比其他班還好,全班從一半以上的人討厭數學,到後來有九成八的人喜歡數學,「當下課時,孩子還告訴妳,『老師,等我把這題解完』你就知道,孩子的改變了。」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教育家部落格師鐸獎教師陳素敏: 鼓勵學生寫數學日記,把數學融入孩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