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兩忘人生


作者:田育瑄

如果一定要分出黑白,心就會浮燥不安
你可以試試
把掛心的事先忘了
專注眼前的事。

禪的語言中,有一個詞叫做兩忘
生與死、貧與富、喜歡與討厭、好與壞這些
放棄二元式的思維方式
請你忘記就好
這就是兩忘的意思
這也正是禪的精隨。

現在的我只想享受這份味道
原來是這樣呢
人生其實...

趕上與錯過,結果是好是壞
有時候也很難說

Kitkat 前傳

Kitkat 後傳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做麵包」變成了想念與愛的方式


七年前,山田和夫的妻子被查出罹患癌症。去世前兩周,她突然對丈夫說,「你能...繼續幫我做麵包嗎?」

語氣猶疑,像是懇求。

妻子開「池袋朝霞」的麵包店,日本東京豐島區一帶的居民,已當成是日常生活一部分。

店𥚃賣的都是手作麵包,用的是自己鑽研的獨門秘方,老闆娘也常在麵包屋裡開課,教大家怎麼做出好吃的麵包。

小店的生意雖然很好,人們卻發現店裏永遠有剩餘現烤的麵包,
「哎,今天的麵包又沒賣完,不如分一點給你吧,明天也不能賣了。」


和夫的妻子,總是刻意多烤一點麵包,假裝賣不掉,然後一邊説一邊將剛出爐的麵包分給街邊、車站的流浪漢。

自從她生病以後,小鎮就再也沒有這樣的麵包和溫暖了。

妻子生病後,要求先生和夫接手,「可是我做的不好,還是等你病好了,你自己來做吧。」和夫當下這麼說。

妻子不語,給和夫留下了麵包的秘方,兩周後離開了。

她走後的一段時間,和夫常常一人待麵包屋,想念妻子。


以往一到夏天,他待不住的麵包房,如今空蕩蕩,再也飄不出小麥香氣。

有一天,妻子麵包課上的學生敲門,「我可以再在這裡做麵包嗎?以前和您的妻子一起做麵包的那種快樂,已經很久沒有了......」

和夫這才意識到,妻子交付的,可能不只是一個秘方,包括一群人的寄托和快樂。

2011年,妻子走的年底,和夫找到和妻子一起做麵包的小團隊。小店重新熱鬧了起來,烤箱又重新燃起。甚至原本流浪者的、接受妻子食物的渡邊先生,也加入了他們。



就算覺得自己外行,做不好麵包,和夫一定會每周1次照著妻子留下的配方,進行麵包烤制。

「可以說重新找到人生的意義嗎?總之我更喜歡現在的自己。」

在按部就班完成妻子遺願同時,和夫發現自己漸漸有了快樂的能力。

也在這個時候,他有了另一個念頭:開兒童食堂,「這麼大的房子自己一個人住,怎麼想都覺得有點浪費,如果開一家兒童食堂,她知道也會很開心吧。」

延續並且擴大妻子留下來的溫暖,是和夫想念她的方式。


那一間兩個人一起生活一輩子的房子,從此一放課就有小鬼蜂擁而至——「我吃完了,今天我是第一個吃完的!」「姐姐,我們一起畫畫好不好。」「今天我跑步的時候跌倒了,可是我都沒有哭哦。」......


和周圍安靜的住宅區格格不入,這間屋𥚃,充滿了小孩子歡樂的聲音。

屋外亮著暖暖的燈,大門半開,牆上掛著一塊塗鴉的牌子:「要町あさやけ子ども食堂(要町朝霞兒童食堂)」。


--改編文字摘錄自《豆腐絲》公衆號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老ㄙㄨ老師:給小蘇姑娘的小一新鮮人禮物

圖片來源:老ㄙㄨ老師提供

作者:蘇明進 大元國小老師

老ㄙㄨ老師看著即將要上小一的女兒,感性的寫了封信,期望幫助女兒克服「小一不適症」,而這也是給小一新鮮人最好的入學禮物。

嗨,我親愛的寶貝:

上星期六,是你的幼兒園畢業典禮。我站在台下,就像許多眼神熱切的家長,露出奇妙又複雜的微笑。望著台上熱歌勁舞的你,內心真是五味雜陳。原來,這就是參加孩子畢業典禮的心情啊!

前陣子,你還是抱在懷裡的小娃,天天哭著要人幫忙餵奶、換尿布?明明你也才剛進幼兒園就讀,擔心你適應不良,我還寫了一篇悲情老爸糾心文……沒想到一轉眼,你又將邁進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你即將邁入小學的新生活,而我也變身成一位新生家長。身為一位小學老師,說心裡不緊張是騙人的。畢竟我深知國小的學習環境,極少的教學資源、狹窄的活動空間、沉重的學習壓力、過多的嚴格規範、還有同儕間複雜的人際關係……但是我也清楚知道,這是你成長必經的生命旅程。我必須學習用更寬廣、更祝福的心情,來歡迎你小一新身分的到來。


六個「入學愛的小叮嚀」

接下來還有一個月,希望爸比這些愛的小叮嚀,能陪伴你在小學階段過得更順利。

叮嚀1:養成規律作息

對於一向晚睡的你,早起這件事情,開學後勢必成為你每天的大難題。爸比知道,你是因為想等媽咪晚上下班回家、想多爭取與她相處的時間,因此捨不得睡。

但是早一點睡,才能多存一點元氣,隔天才能頭腦清醒、情緒穩定的在學校裡學習,才能有更多氣力和同學一同玩耍。

規律的作息,還包括:課後的多元學習、回家作業的完成、休閒活動、興趣培養、上床睡覺、早起用餐……這些都需要我們全家人一起把生活作息規範好。

長久的教學經驗提醒爸比:愈早擁有規律作息的學生,心性就會愈穩定,在學習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爸比也清楚知道,這需要家長一起來共同努力。爸比和媽咪已經約定好,接下來我們要調整工作的性質,盡量把下午及晚上的工作排開,找出更多陪伴你的時間。所以請不用太擔心,我們全家人一起來把生活作息調整好。




叮嚀2:建立自學的習慣

還記得小時候爸比帶你去逛書局,你拿著「ㄅㄆㄇ」練習本和算術本開心的跑來說你想寫,我苦笑著說:「以後上小學,你有的是機會寫作業。」沒想到這一天這麼快就來了。

爸比在一旁看著你,發現你對學習有高度的興趣,對新事物有旺盛的好奇心。爸比很希望你進入小學後,還能保有這種對學習的主動性。

未來每天除了寫完功課,爸比會幫你安排一小段的「自我學習時間」。這段時間內,你可以為自己安排喜歡的學習類型,也許是閱讀、畫畫,或是上「均一教育平台」進行自學。遠離3C產品的誘惑、與聲光刺激的干擾,盡情享受自我規劃及靜態學習的樂趣。

叮嚀3:自動自發把事情做好

上小學後的第一印象,你會發現老師變得稍微嚴格一些,可能你會感到小小的緊張。但是請不要過於焦慮,那是因為老師要為大家建立良好的規範。只要主動把事情做好,不缺交作業、遵守班上的常規、友愛同學、尊敬師長……老師愛你都來不及了,怎會捨得罵呢?你也會發現,每天生活過得忙亂、東西丟三落四的同學,最容易受到老師的指責。所以作業請一定要每天主動完成,老師們都喜歡有高度學習態度的學生。

其次,每天該帶的學用品、該繳交的回條通知等,都要在前一天睡覺前就準備好,自己先檢查一遍再放入書包內。

因為爸比和媽咪在其他地方工作忙碌,無法幫你送達你忘了帶的學用品,所以請你務必學會要把自己的東西帶齊。盡量不要造成老師的困擾,因為這是學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的態度。


叮嚀4:不任意批評同學

「人際關係」,是接下來你愈來愈感到困惑的課題。因為我們在群體生活中,必須與許多人互動,會與他人產生許多摩擦。但說真的,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會讓我們的生活產生更愉悅的感受。

爸比小時候是一位很沒有自信的小孩,所以我總是默默躲在人群中,希望別人能來欣賞我的優點;但長久下來,造成我在面對陌生人時,總是感到極度的不自在,一直對於社交活動感到畏懼。

我相信你有遺傳到你媽咪個性開朗的一面,建議你每天去認識一位新朋友,多和班上不熟的同學進行互動,善用你的好奇心,從別人的故事裡學習到不一樣的人生觀。

爸比也觀察到,有些人際關係不好的同學,往往是善於批評的人。他們習於用負面的角度來批判他人的作為、或嘲笑他人的缺失;但是這樣往往會失去別人的信賴。你一定會遇到令人很不舒服的人事物,但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少批評多肯定,記得多用欣賞和正向的角度來觀看。

同時,班上肯定有像爸比這種小時候受到排擠的同學,請試著對他們伸出溫暖的手。他們需要的是幫助而非嘲笑,對他們給予協助而不是斥責,試著為他們在黑暗的世界裡,帶來一道光。

叮嚀5:多親近、觀察大自然

你是一位住在都市裡的孩子,很可惜你的成長周遭較少大自然的環境。也原諒爸比和媽咪總是過於忙碌,讓你不自覺中成為一位「大自然缺失症」的孩子。爸比一直都記得,小時候每天和同伴在巷口玩耍、追逐的回憶,也很難忘那些爬樹、聞花香、在大自然裡露營的笑聲。爸比相信童年時期在大自然裡玩耍的記憶,會是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養分。所以之後爸比會努力把假期時間空下來,有機會就帶你去大自然裡跑跑跳跳。

爸比也要鼓勵你,下課時間別老待在教室裡,記得和同學到校園的各個角落走走。校園算是我們最容易親近的大自然環境了,去撫摸樹皮的紋路,觀察每一朵盛開的花朵,輕踩著綠草地,仰望藍天白雲,在玩耍中訓練你的觀察力,也為童年多存一點美麗的記憶。

叮嚀6:常懷感恩的心

能遇到懂你的老師、知心的朋友,是美好的緣分;遇到需要磨合的班級,則是上天給的學習。順境是幸運,逆境是禮物,這些全都是讓你學習未來成為一個更完整的大人。爸比和媽咪都會一直用正向、積極的態度,陪伴你面對每一次的全新挑戰。祝福你小一生活健康平安,一直快樂的、並且學習力滿滿的渡過每一天!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老ㄙㄨ老師:給小蘇姑娘的小一新鮮人禮物


Peter Su:愛一個人,就要讓他知道


作者:盧諭緯

二十九歲的蘇世豪,以「Peter Su」這個暢銷作家的身分為大多人所知,部落格和臉書以旅遊與隨想為主的他,粉絲團人數已超過六十萬,但對他而言,成名是個是意外。「我只是想透過書寫記錄自己的生活,療癒自己,出第一本書時,也只想送給爸爸。」

父親像一座山,是一種有距離的穩定存在,是我們生活中不知不覺的習慣……」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在《晚熟世代》中精準的寫出整個世代的「父親群像」。從孩子的角度看,看山是山。對父親的形容詞,常是比較敬而遠之的,嚴肅、話不多、很少稱讚、很難聊心事……

經歷「看山不是山」的叛逆,我們漸漸發現,父親並不難懂,只是他的溫柔藏在心裡,他們其實沒有想像中堅強,甚至,父親也會想念,只是他們不輕易表露情緒。

文青暢銷作家Peter Su以簡單直接的金句,撫慰人心著稱。他每次在臉書發文,都引發上萬粉絲按讚。很難想像,年輕俊美的他,從二十二歲起,就經歷生命的巨變,承擔照顧中風父親的責任,並且決定盡量對曾經敬畏的爸爸表達愛意,甚至帶坐輪椅的父親和家人出國旅遊,只為「創造更多父子間開心的時刻」。

「火爆浪子」余浩瑋則是和「活火山」般存在的父親,冷熱戰不斷,心靈都受傷。覺得不被理解、不被接納的心,卻讓余浩瑋更能貼近青少年,他用戲劇打造一個青少年自我表達的舞台,也促使他和父親和解。「這條路很辛苦,加油了。」父親第一次沒有唱衰他;「對不起,這幾年讓你擔心了。」這句話花了余浩瑋十年才說出口。

原來,當我們更能同理父親時,才能看山又是山,了解到,父親堅定的存在,就是我們生命最美的禮物。(文/賓靜蓀)


---------

我爸爸很喜歡拍照,沒問題!」Peter Su(蘇世豪)爽朗的答應《親子天下》的攝影請求。這位被視為年輕一代勇敢追夢代言人的暢銷書作家,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爸爸,在大安森林公園散步,摸摸爸爸的啤酒肚、親親爸爸的臉頰,坐在爸爸輪椅上……父子之情溢於言表。

今年二十九歲的蘇世豪,外界認識他,多是透過「Peter Su」這個名字。十九歲時,他放棄升學,開始當起背包客出國旅行,也將旅遊隨想放到部落格和臉書,廣受網友歡迎。二○一四年四月出版第一本書《夢想這條路踏上了,跪著也要走完》,竟創下十萬本的銷售佳績,名列年度本土作家銷量第一名。目前他的臉書粉絲團人數超過六十萬,被喻為「金句王子」,撫慰了許多年輕人的心。

第一本書是送給父親的禮物

成為暢銷作家,完全是意外。「其實,我只是想透過書寫記錄自己的生活,療癒自己,出第一本書時,也只想送給爸爸。」

蘇世豪永遠記得,七年前的那一天,在家鄉台東的爸爸突然中風倒下,原本過著快意生活的他,必須一夕長大,替代父親角色,扛起照顧家庭的重責大任。「就在那一個晚上,我的世界全變了,但就算恐懼,也只能面對。」

身為長子,二十二歲的他必須做許多重大的決定。當時台東醫療資源不足,必須轉院,台北他熟悉、資源也多,但路途遙遠,爸爸能否承受?最後決定將爸爸轉往高雄榮民總醫院。

「真的覺得好恐怖、好無助,因為我知道,一個決定只要做錯了,賠掉的就是爸爸的生命……」

另一個重大決定,就是考量父親的復健需求,把全家搬到台北。對蘇世豪而言,一週四天、分別在兩所醫院的復健療程,辛苦的不僅是推輪椅、每日照顧的體力耗費,更多的是心理壓力。從威風的軍人到無法自理生活,爸爸的情緒更要關心,「初期他一直覺得,拖累了大家。」蘇世豪還記得,第一次協助父親如廁時,父親的為難與不願意,加上中風造成的肌肉受損,少言的父親,與外界的溝通更是困難。

當家計、壓力都落到身上,有時候蘇世豪騎車騎到一半,會突然崩潰大哭;有時也會哀憐自己,羨慕別人的自由,但他知道「身後有萬丈深淵,也只能往前走,既然不能改變現實,就換個態度來面對。」

不能改變現實,就改變態度

蘇世豪重新直視自己與父親的關係。父親在台東空軍志航基地服役,對於蘇世豪的教養,雖然開明,但在工作上一絲不苟,不怒而威的氣質,總是讓父子之間有著距離感,親子之間的溝通,往往需要媽媽扮演中間人。但爸爸對他的期望很簡單,「功課不好沒關係,全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找到自己。」一次父親接他放學時說的這句話,給他很大的鼓舞。

但青少年時期該有的叛逆,蘇世豪一樣也不缺,跑去鹽酥雞攤子打工到晚上;離家出走,也不是新鮮事。不過,父母總是包容他的行為,離家出走時,父親派眼線找人,卻不強拉他回家,而媽媽也只是遠遠的望著攤子上的他一切平安。妹妹蘇曉涵笑說:「爸媽對我們真的很放任。」

年輕的心總是嚮往更寬闊的天空。國中畢業後,蘇世豪選擇北上就讀當時的復興美工,爸爸沒有阻擋。直到爸爸病倒後才知道,為了支持他的選擇,爸爸得跟朋友借錢,才能支付他高額的學費。「因為開始照顧爸爸,我才體會到支撐一個家有多麼的不容易。」

蘇世豪試著同理爸爸。「只能看著天花板,他都在想什麼呢?」無法從語言能力退化的爸爸口中得到答案,他開始回到自己愛笑、愛鬧的本性,每天跟爸爸講今天開心的事、凡事問爸爸的意見。將自己的心打開後,也拉近了父子的距離,「偷親爸爸或說『我愛你』的時候,他都笑得好開心。」

深夜透過網路的書寫,也讓他找到情緒抒發的管道,「後來才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傷痛,原本是鼓勵自己,最後卻也鼓勵了別人。」蘇世豪在第一本書裡,收錄不少與父親相處的回憶,拿到書那天,「全家都一起哭了,」他說。各自都有犧牲,但家人彼此的支持與理解,讓全家挺過了困境,自己也重新學習人與人的相處之道。

帶父親出國,營造家的記憶

蘇世豪印象最深刻的童年,是爸爸帶著全家一起旅行,他也開始要創造這樣的美好回憶。他已經帶著全家出國旅行兩次,一次去日本大阪,一次去馬來西亞,「我也不知道能夠陪伴多久,能做的就是創造更多父子間開心的時刻。」

相對於以前一個人的自由,親子旅途的確挑戰不少。例如在大阪,為了解決父親如廁問題,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位在二樓的咖啡館,卻得想辦法穿越店裡的桌子,「我還開玩笑說,這根本是越野輪椅賽。」因為廁所空間小,還得全家人圍住充當門板。「波折不少,但可以感覺到爸爸的開心。」

蘇世豪說,以前出國一、兩個月都不覺得累,但現在出國工作,一結束就只想回家,回到家一定馬上抱著父親撒嬌,「現在最大的滿足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平安生活。」

他也開始在各種演講中分享父子相處的情況。本來擔心會太八股,沒想到,引起很多迴響。「其實大家對父母都有許多情感,只是太習慣隱藏,」蘇世豪說,親情跟愛情一樣,愛一個人,就要讓他知道。

「無論路再遠再長,無論身上背負了多少。一旦踏上了,只能勇敢走下去。」這段原本是蘇世豪對於旅行經驗的注腳,卻也是他與父親新關係的寫照。蘇世豪說,後來他發現,其實自己的熱血、浪漫,也許來自於爸爸的勇敢。排行老大的爸爸,雖然出生在台北,卻在年輕時獨自一人跑到台東落地生根。

蘇世豪常想起最喜歡的父子相處時刻,是在台東海邊,父子各自坐著持竿垂釣,無語,但彼此都知道內心的情感,其實如海濤般洶湧。這份彼此的相互陪伴,是男人間不說破的溫柔,也是他和爸爸之間最美好的心照不宣。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Peter Su:愛一個人,就要讓他知道

修杰楷:育兒工作一肩挑 男神變暖爸


作者:邱紹雯,游涵茹

被媒體封為「暖心男神」的藝人修杰楷,因為碰上對的人,一年內完成結婚、生子,無形中學會最重要人生課題:珍惜當下,為家人勇敢。

被網路媒體票選為二○一六年「暖心男神」第二名的藝人修杰楷,因大方認愛「姊弟戀」,並與妻子賈靜雯有了愛的結晶——大眼萌娃「咘咘」,人氣扶搖直上,成為新一代的「暖爸」代表。

女兒是人生代表作

他接受《親子天下》的專訪時,開口閉口都是「咘咘」或「我老婆」,秀出咘咘照片時,深邃的酒窩難掩幸福神情,忍不住讚嘆:「女兒就是我的人生代表作。」

從咘咘出生,修杰楷學著換尿布、餵奶、哄小孩,所有照顧女兒的大小事,樣樣可以自己來。「我是她父親,如果不會這些事情不是很奇怪嗎?」沒有傳統的大男人思維,認為爸爸理所當然要參與育兒分工,他自豪說:「很早就可以和女兒整天單獨相處,她既不哭鬧,也不會納悶『怎麼會是你陪我』。」

談起孩子的教養,修杰楷夫妻倆一個小心謹慎、按部就班;另一個生性大膽、思考跳躍,養育孩子上重視的地方不同,卻能巧妙互補。

修杰楷說:「我很在意程序上的出錯,例如洗奶瓶一定要按照步驟來,東西一定要歸位等,但太太則是對小孩的碰撞比較緊張,這點我還好。」他平常則最愛看著咘咘對戲:「妳不要再這樣看著爸比,爸比真的結婚了。」幼稚行為更是讓賈靜雯好氣又好笑。

三十三歲的修杰楷,短短一年間,從一個大男孩變成一個家庭的支柱,內心的緊張不言可喻,人人稱羨的幸福美滿背後,內心也有著不小壓力。

他坦言,結婚生子後進入另一個人生階段,起初來不及思考如何在工作、家庭及個人空間平衡,「拍戲回家,就是面對小孩、老婆,家中不停有一堆聲音圍繞在旁邊,連個發呆的空檔都找不到,瞬間會讓人覺得『失去了自己』。」



每天留十分鐘空白給自己

「其實,男人比女人還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不然男人不會這麼愛看球賽、打電動,」他甚至認真反問起記者:「不信你可以回去問問老公,是不是進家門前,都曾經在車上發呆、滑手機十分鐘也好,才下車進屋子?」一語道出許多爸爸沒說出口的心聲。

偶爾這位新手爸爸也會踩到另一半的地雷。他透露,若抱著咘咘,一邊玩手機,老婆看到可是會非常生氣的。

面對新科技全面滲透現代生活,修杰楷看著家中一個十一歲的大女兒,高度需要利用新科技搜尋資訊、與同儕互動;另一個則是快滿一歲,出生就有平板的小女兒,如何拿捏3C使用的界線,讓他既憂心又矛盾,只能更加重視與孩子的陪伴。

當外界眼神都放在咘咘身上時,首次當繼父的修杰楷,也下了一番功夫與正值青春期的「梧桐妹」相處。「我在雙親家庭長大,很多時候也無法理解她的思維與想法,只能當朋友、在旁陪伴著,盡量不去破壞她和母親間的連結,」他如此說道。

如今,他和梧桐妹之間無話不談,就連小女生的暗戀心情也能侃侃而談。

無論是出道之作《名揚四海》中的「石頭」、《痞子英雄》中的「小馬」,還是真實人生中的「修叔叔」、「修爸爸」,不管哪個角色,修杰楷都全力以赴。

「有小孩後我才知道,原來當父母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小孩安心、要為小孩勇敢。」修杰楷說,過去一個人的時候,對不在行的事情會抗拒害怕、有很多藉口,但有小孩後,無形中學會了勇敢,這也是他當父親最大的改變。

目前在新北市政府服替代役的他,希望退役後調整工作型態,多些時間陪伴家人,和孩子一同旅遊、體驗生活,不管去哪都好,「不是我們帶領著她,而是跟著孩子的雙眼,一同認識新的世界。」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修杰楷:育兒工作一肩挑 男神變暖爸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全球最知名的神秘女人:希拉蕊•柯林頓


作者:張詠晴

不論是「美國前第一夫人」、「美國前國務卿」,甚至是「那個丈夫曾外遇的女人」,希拉蕊•柯林頓已經證明,身為女性,她可以創造歷史。但當她代表民主黨出馬角逐總統大位態勢底定,許多媒體卻將她定位為最難瞭解的人。

賓州費城似乎註定是美國寫歷史的地方,1776年7月4日,北美十三州的代表在賓州簽署「獨立宣言」,這一天美國從大英帝國宣告獨立。

歷經240年後,民主黨代表大會即將再度締造歷史,68歲的希拉蕊•羅德姆•柯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即將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主要政黨的女性總統候選人。

然而,當了 8年的美國第一夫人、8年的國會參議員和4年的美國國務卿,外界、甚至連媒體對她似乎仍是霧裡看花。又或是,當一位女性真的有可能掌握全球第一大國,大家開始意識到,當前的瞭解是不夠的。面對這樣的質疑,女權運動出身的希拉蕊,勢必感到灰心。

她,不是那種願意做男人堅實後盾的女人

當初選的喧囂塵埃落定,希拉蕊6月在芝加哥一場午餐會上說:「許多人告訴民調公司,他們不相信我,我不喜歡聽到這件事,我也深自反省這背後的原因。」

她的聲音不大,如果沒了麥克風,聲音似乎就會消散在空氣中。

「你不能光動嘴說服別人相信你,信任得靠自己掙來。」

《紐約時報》報導,希拉蕊自1996年以來,出席每一場民主黨代表大會,且每一次都站上台說話。

她就像一個世代的美國政壇樣板人物,不時遭受攻擊,談吐、動作、衣著都是話題,都被放大檢視。她是女性主義的捍衛者,也是《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等惡搞節目沒事就拿來模仿的對象。

但不得不說,對選民來說,她依然是個謎,而一般人很難信任一個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

《時代雜誌》報導,數百萬美國人依然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這位勇於開創、善於啟發民眾,且性格鮮明的女性,而上述種種特質多少和她從骨子裡的女性主義有關。

她在躁動的60年代度過青春歲月,就讀衛斯理學院時期,她多次向當時的校長露絲•亞當斯(Ruth Adams)建言,學校應該增收非裔學生,也該納入非裔研究課程,並建議廢止學生到食堂一定得穿裙裝的規定。


她嚮往自由的心靈,不是來自父親。

她的父親休伊•羅德姆是共和黨的保守派,對於家中女兒求學的建議僅有「妳一定要上一間不須太費勁的學校」。希拉蕊早年也曾是共和黨支持者,直到1968年美國總統選舉,因不滿尼克森,加上反越戰及支持非裔民權運動,轉而投靠民主黨。

衛斯理學院時期的活躍和敢言,首度讓希拉蕊獲得全美關注。當校長妥協,希拉蕊便得到了站上講台發言的機會。她在畢業典禮當天,掌握了麥克風,成為首位在衛斯理學院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的學生。

在女權運動萌芽的年代長大,她曾問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怎麼樣才能當上太空人,得到的答案卻是NASA不收女性。

當哈佛法學院一位教授以女性名額已滿,拒絕讓她入學,希拉蕊勉力讓自己成為耶魯大學的超級新星。

就算已不合時宜,希拉蕊婚後,堅持留著娘家姓。

職業生涯裡,她賺的幾乎都多過她那有名的另一半。對於,外界投射在傳統妻子身上的烤蛋糕、永遠做丈夫後盾的種種形象,希拉蕊一笑置之。

愛恨希拉蕊

女性革命運動承諾,自由將賦權女性塑造自己的認同,但對希拉蕊來說,這樣的承諾仍未履行。她的定位飄忽不定,相較於40年前全美聚光燈首度籠罩她之時,現在的希拉蕊依然神秘。

選民對她的喜愛程度大起大落,若非要理出一個頭緒,選民在希拉蕊擔任公職時最愛她,但當她投入競選,選民又毫不留情地抽走對她的愛。不論希拉蕊如何奮力地定義和再定義自己,對手硬是頒給她的封號與形象卻總是更輕易的框住她。

一路上,從白宮第一夫人到國會參議院再到國務院,以至於第2度問鼎總統大位的最終章,情況似乎都沒有改善。心理學家不經實證或理論基礎地揶揄希拉蕊競選的動機,不支持她的名嘴繼續評論著她的人格個性。

就客觀或合理標準來看,她似乎總能應對橫列在她面前的任何挑戰,1988年和1991年被評為「全美100位最具影響力律師」,擔任國務卿期間更能在一次次針鋒相對的外交密室協商中全身而退,保全美國利益。

但在外界看來,希拉蕊似乎沒那麼好,形容她的句子一句比一句酸,像是與華爾街銀行家過從甚密的職業婦女,在華府特區和紐約買豪宅的窮鬼公務員,輕忽大意到用自己私人電子郵件帳號處理公務電郵的主管,以及為偷腥夫辯護的女性主義典範。

美國知名網路雜誌《Slate》指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顧人怨,但希拉蕊似乎將成為現代史上最不受歡迎的民主黨總統提名人。

為了理解美國選民對希拉蕊的恨意,撰稿人戈柏(Michelle Goldberg)走訪美國訪問那些討厭她的人,包含川普支持者、傳統保守派、民主黨總統初選失利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支持者,甚至是一些初選勉強投給希拉蕊,但其實內心深處還是討厭她的人。

特別的是,戈柏發現,人們討厭希拉蕊的原因,也歷經世代交替,至少訪問到的原因和90年代選民討厭希拉蕊的理由很不一樣,甚至還呈現相反的趨勢。

比方說,從前希拉蕊是個自以為是的討厭鬼,現在人們把她視為腐敗體制服務的工具。90年代的希拉蕊太死板,現在的她卻太有彈性。

民調公司晨報諮詢(Morning Consult)在最近一次的民調中發現,28%的人認為她會為了「政治風向改變立場」,22%選民認為,她與「貪腐」掛勾。討厭希拉蕊的動機隨著時間演化,討厭的情緒則是恆久不變。


最有名的謎團

一位顧問曾這麼形容希拉蕊,「她是一位最有名的女性,但沒人真正了解她。」如果說名氣必定會伴隨著曲解,但希拉蕊犯了錯,因為她從沒讓人真正了解她。

她似乎總是過份小心,用高高的牆圍起一座城堡,只將極小撮人納入她的信任圈。

希拉蕊擔任第一夫人時的幕僚長弗維爾(Melanne Verveer)說,希拉蕊的難題是頻頻受大眾無情放大鏡檢視必然會出現的狀況,因為人都會有好多面向。

「你在不同時間為希拉蕊拍快照,影像裡的她也許會和前一張照片不一樣。事實上,每個人都比容貌所透露的訊息更複雜。」,弗維爾說。

《時代雜誌》將希拉蕊比喻為一套俄羅斯娃娃(nesting dolls),每一個看似一模一樣的空心木娃娃,層層疊疊的套在一起。當你一層又一層的剝開,你都希望看到一些新的、更接近本質的東西,但真正在你眼前卻永遠只是面貌相同,僅有大小差異的另一個木娃娃。

對希拉蕊來說,從現在到11月的艱苦任務,就是將這些臉孔凝聚起來,變成一個令人信服、值得信任的人物。

毀譽之間

希拉蕊生涯發表無數場演說,但似乎還是她22歲那場在衛斯理學院的青澀畢業演說,最令人動容和激賞。

希拉蕊說:「我們,我們當中的所有人,都在探索一個不甚了解的世界,並企圖在不確定中創造點什麼。」

「而我們仍有好多問題,對體制、學院、教堂和政府的種種質疑,依然未解開。」她的聲音短而急促,是我們現在在媒體上再也看不到的她,儘管如此,她結束演說後,掌聲和歡呼據傳持續了7分鐘左右。

時至今日,美國大學校園中的年輕活躍派卻似乎不再是希拉蕊的改革同志。新一代的美國年輕人型塑自我認同,對希拉蕊的競選團隊機器極為反感,希拉蕊成為年輕世代所質疑的那個體制的本身。

希拉蕊曾經坦承,當她重讀自己當年在衛斯理的演說,發現那番談話並非放之四海皆準的訊息。當年演說裡的瑕疵,真實反映希拉蕊內心的拉扯。相較於動機和意圖的純粹,她似乎更在乎結果。

希拉蕊與朋友的一段談話,或許能為希拉蕊的複雜與神秘做最好的註解:她擁有自由的心靈和保守的頭腦。


原文請見《天下雜誌》全球最知名的神秘女人:希拉蕊•柯林頓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超棒「國際教育議題站」:The School of Life ── Tools for a thoughtful life

航向海闊天空的未來吧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作者:田育瑄

這是一個叫做The School of Life:Tools for a thoughtful life 的國際教育議題站,他用卡通和旁白的方式做成影片,在底下加入連結介紹,如果對這個主題有興趣,可以上他們的線上商城買小物

比如說:在以下這個影片主題Success at School vs Success in Life

他先用旁白的方式,講一個有關學校課程制定的學習故事,對孩子的影響,老師教的知識應該要引導孩子的工作、愛情等等思考面相,及孩子應該培養的性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xm5QuW9o

下面的連結是「職場卡」,提供了解為什麼在學成後,在職涯選擇上仍感到困難,並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工作應對性格對應學習卡(底下也有其他延伸商品可以選,如:職場問題筆記本、如何找到滿意職場的心情筆記本等等) http://goo.gl/nLwuxS

超棒的國際教育議題站,而且他的商品可以寄送到全球各地!


Great Thinkers Book



The Great Thinkers is a collection of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dea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 drawn from the works of those philosophers, political theorists, sociologists, artists and novelists whom we believe have the most to offer to us today.

We've worked hard to make the thinkers in this book clear, relevant and charming, mining the history of knowledge to bring you the ideas we think have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to our times. This 480-page book contains the canon of The School of Life, the gallery of individuals across the millenia who help to frame our intellectual project - and we have succeeded if, in the days and years ahead, you find yourself turning to our thinkers to illuminate the multiple dilemmas, joys and griefs of daily life.

---

The School of Life is dedicated to develop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rough the help of culture - believing that a range of our most persistent problems are created by a lack of self-understanding, compassion and communication. 

We operate from ten physical campus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London, Amsterdam, Seoul and Melbourne. We produce films, run classes, offer therapy and make a range of psychological products. The School of Life Press publishes books on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of cultural and emotional life. Our titles are designed to entertain, educate, console and transform.

如何培養國際視野?


作者:田育瑄

什麼是「equality」、什麼是「equity」?
這三幅簡單的圖,嘗試解答這個爭論不休的問題。

對國際事務有興趣的夥伴,除了可以閱讀踹妞部落格和工具箱

#踹妞 Try New:國際教育部落格
#踹妞 Try New:國際教育工具箱

沈旭暉老師的部落格非常推薦~

#沈旭暉國際學術台:瀛寰志略 Simon's IR Basilica
#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cal World

【專欄文章】

1. 香港信報財經新聞
2. 剪報blog: 沈旭暉 - 咫尺地球 / 平行時空

【參考】
1. 我們需要怎樣的國際視野?(香港版)

(X)
1.     閱讀片面的國際資訊,不一定有國際視野。
2.     知道一些國際冷知識,不一定有國際視野。
3.     出國旅遊或留學,不一定有國際視野。
4.     離開本土工作,不一定有國際視野。
5.     在國際大都會得到高薪厚職,不一定有國際視野。

(O)
1.     國際視野應是進階的、複合的知識,不是單一學科,也不能一蹴而就。
2.     國際視野應有把國際知識和自身環境融會貫通的技能,這是比較政治、比較經濟學的基礎。
3.     國際視野應具備在不同地方的在地工作和適應能力。
4.     國際視野不只是被動的「視」,而應衍生人本關懷。
5.    國際視野與任何民族、本土身份都不應抵觸,只是一體兩面,正如沒有人認為Beyond講述南非的歌曲《Amani》不屬於香港。

(DO)
1.    香港媒體處於東西資訊的樞紐,目前亦尚算自由,理應成為一家之言,乃至建立「Hong Kong School」,這也是國際媒體依然找香港學者評論世事、依然關注我城的原因。
2.     通識教育目前有「全球化」單元,然而學生此前缺乏基礎國際知識,卻被要求立刻批判世界,有時反而令他們失去興趣,或得到充滿偏見的概念,到了大學,問題就浮現起來。
3.     現在香港沒有結合國際視野與本地社會的專科,其實這類命題對研究本土、國際的學者而言,都是潛力無限。
4.     要改變社會對國際視野的觀感,我們不能單靠說教,或要求所有有理想的學生接受低薪在NGO工作。令知識學以致用,始終需要各行各業配合。
5.     要下一代理解香港擁有先天的國際身份,始終要通過流行文化。
6.    在全球化時代,「香港」本身就十分國際,因為這不但是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是一種精神、價值,在海外認同香港精神的人極多。

2. [轉載]陸振球專欄-沈旭暉如何儲夠首期買豪宅?

沈在教育學院任副教授,月薪介乎6萬至10萬元,加上他有擔任私人機構的顧問及自設顧問公司,每月收入合共有10多萬元,令他可以有足夠的首期置業。不過,沈認為年輕人不應該一味想着要置業。

他說在自己的電腦桌面,有兩個Excel表格,一個用來記錄他每天的收入及開支,另一個是記錄他每天將需要完成什麼工作及做了些什麼。「每天我上牀休息之前,都會花幾分鐘,填了這兩個表。」

沈旭暉會把收入分成6份,包括交給投資顧問買基金、給父母代買股票、供養父母、還有供樓開支、捐獻(主要是捐給他擔任發起人的智庫機構Roundtable)、餘下就是儲蓄。「我有限定自己的日常開支,不會超過收入的15%,若果有一個月大使了,超過15%,電腦上便會出現紅字。」

「若果一年下來我發現自己儲起了不少錢,就會有獎勵,就是把多出來的錢用來去旅行。」在剛過去的聖誕假期,他便去了中東阿曼及卡塔爾尋幽探勝。

------------------------------------------------------------------------------------------------------------------------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朝雲攝)

沈旭暉 只盼更多港人 能有國際視野

作者: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沈旭暉是香港有影響力的年輕學者之一,他的專長是研究國際關係,而他對此專業的興趣其實源於小時候喜歡打機與集郵。將興趣變為學術志業,又年少成名,令沈旭暉的形象一直相當活躍,有人稱他為公共知識分子,但他自己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所做的一切發言與討論,都是基於提升國際關係在香港獲得更多認受性。與此有關的他才會發聲,而不是與專業無關的任何話題都去評論。

沈旭暉的專業是國際關係,而這個學科在香港被開發的程度至今有限,無論是大學裡,還是在媒體、社會或所謂市場上,哪個角度看都是underdeveloped。他自己的目標是將專業技巧與不同主題crossover,提升國際關係在香港的被認受度,所以他說:「我講的所有話題,一定是和國際關係有關,如果不關事就算我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但不是expertise我不會去評論。這是自己的那條線。」音樂也好,電影也好,體育也好,皆因與他的專業有所交集互文。

在沈旭暉看來,國際關係這門學科,本身因種種原因,變成一個沒被開發的空間,所以需要有人去做。香港人整天談論新加坡,他自己也在那邊呆過,發現新加坡對國際關係的重視程度高香港很多。而在香港提升人們重視國際觀的難度,首先在於沒有一間大學有獨立的國際關係系所。「實際上我們這幾天剛剛確定,我所負責的全球研究課程變成一個四年正式編制的課程。」不過,因為仍然沒有一個獨立的department,所以前路仍然漫長。

沈旭暉認為難點在於「一來大學現任沒哪位高層對這件事有ownership,這其中牽涉到資助等多種問題,而另一方面,在社會上,一般人對境外事務興趣相對低,就不講國外的政治選舉這些,他們對國外文化的好奇心,同上海、廣州等城市比較都不高。」他的感受是,在中國很多城市,人們對外來的音樂、西方流行的樂隊等事物很有好奇心,而香港新一代普遍在這方面的興趣內向些,所以講純粹境外的事情,大家會覺得離地。「但我覺得這件事不是對立的,你本身可以兼顧對這個地方的關懷和對國際世界觀的認知,我希望做到的是這些。」
讓更多人知道國際視野的重要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沈旭暉並沒直接經歷過,但他從父母那輩人處得到的印象是,過去的香港報紙頭條經常是國際新聞,譬如越戰,會將國際問題擺得比較重。九十年代一些比較本土化的報紙出現,潮流自此扭轉。沈旭暉認為,本土主義是必然會出現的事情,全世界都有,全球化會facilitate(促進)本土化的escalation(加劇)。「不只香港,美國、英國甚至上海、深圳都有這種情緒,問題是你怎樣在有這種情緒的同時不需要犧牲你的國際視野。」
他說:「我想不是只有本土主義興起的原因,香港有其他原因,令到我們失去這種關懷。」

香港是一個這麼國際化的都市,同新加坡的編制配套很類似,也都是華人社區,但是沈旭暉看到了新加坡能做到很多香港做不到的事情。「語言上他們講英文都可以溝通到,很多外國專家會覺得能很好地融入。我們有同時在香港和新加坡工作過的同事,會分享說他們在新加坡去到很local的地方都能溝通,在香港只能在自己的圈子中生活,去了旺角這種地方就很難如魚得水。」

語言只是一個例子,更重要的香港這個城市大家的mentality不存在我們本身要在日常生活中都能體驗和世界接軌的能力-這個概念一般人腦中沒有,這才是沈旭暉認為不妥之處。「國際視野不需要很刻意每一刻都講英文,但當有其他和你語言背景不同的人出現時,你會不會覺得都希望他們生活得如魚得水?」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久而久之人們對香港的印象就是這個地方不是真的那麼國際化。

而對沈旭暉來說,在不同領域crossover的指導思想,就是嘗試讓多些人覺得擁有國際視野是重要的事。

文=香港文匯報 沈=沈旭暉

文:怎樣看待香港的軟實力?

沈:理論上香港是個brand,歷史上,講直白些,香港比其他中國城市了解西方,也比一般西方社會更能和東方文化溝通-就是對着不同的人sell不同的優勢,有個買辦的角色,這一直以來是香港的價值,這種獨特性在flexible之餘,也不至於無法無天,比新加坡更有彈性。同時香港文化mix了東西方和早期少數族群文化,所以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了解中國的窗口是香港,那也是香港最輝煌的時代,這種軟實力以後是不是不能出現?不是,但出現這種文化大前途的價值是要真的溝通到東方和西方,如果新一代意識到全球視野的重要性,同時也懂得香港人必須了解中國的發展-兼顧這兩者才能繼承文化軟實力,但眼下趨勢不是特別positive。

文:你嘗試去做了怎樣的推動與改變?

沈:外來的東西始終不是香港的priority,我能做的改變只能是讓人們對這些事情多些興趣,在大眾層面找些大家「食得落」的東西,譬如電影、音樂、動漫等等,它們相對容易入口。我自己也會辦一些小團體,宣傳一些深度旅行,譬如讓旅行者多些interactive在地的經驗,在大學中搭起象牙塔和社會大眾之間的距離。所以在象牙塔中也想搞一些社會性的programme。

文:剛回港時你是一位學術明星,這些年下來,你則用觀點影響了很多人,那你個人對香港的看法有什麼不同?

沈:我不想整天在學院,我不是這個質地,這個自己騙不到自己的-你生活得是否愉快?是否覺得和這工作是天作之合?其實不是,我讀這科目是自己的興趣,但在學術系統內會磨滅你的興趣,因為你跟規則,就很容易令自己所有興趣磨滅,真有興趣不該長期呆在這環境下面。而我在這裡的原因是因為想建立一些東西,像我所說,香港沒有一個國際關係的獨立學科。我希望建立一些東西,建立完就是時候離開了,我自己很清楚。

文:這十年來,香港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沈:十年前香港開心很多。

文:原因是?

沈:我自己這一代人的成長背景是殖民地的醜陋黑暗面都消失了,並有不少德政,我見不到它最差的那一面,見到的都是它比較好的那一面,中國的國家機器也還沒在這裡啟動。當時的香港文化全世界都很尊敬,那個時期的香港是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個特例,不可能再出現,但那就是我的時代。

我講這些也不是為了比較,只是覺得十年前我剛回來時的香港,真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聊天,多些自信看多些前景-前景很重要-新加坡至少一代人對他們自己國家是有自信和自豪感的。而我去北京,也見到他們全民創業的心境。而在英國美國,年輕人起碼有信心發展自己興趣,有無事業在其次。但香港目前是很無望無力的心態,這其中當然不只是政治問題,還有經濟實力、時代大潮流逆轉等等,混合了很多東西。
但眼下的香港,其中一個可以放之任何階層都有的共識,就是不開心,這些年definitely(確實地)我沒在香港遇過覺得開心的人。

文:你個人很喜歡閱讀?也喜歡逛樓上書店?

沈:我喜歡集書,我不買其他奢侈品、消費品,但就像集郵那樣,有時會買一本書的不同版本,當然現在年紀大瑣事多了,純粹消閒書,我喜歡看穿越小說,因為其實那些書不是純粹吹水,國際關係中有個理論是反事實歷史研究(counter-factual history),其中有一些方法論。這種理論推加一步,你就可以從穿越小說中得到一些好玩的內容。有時候我會上網看,其實同一條橋可以用很多種方式表達,可以寫論文,也可以變成小說。

文:怎樣看待學術與普通人生活之間的關係?

沈:打破學術界限是全球化趨勢,過去中世紀時知識被高度壟斷,現在資訊科技的發展就好像幾百年前的印刷術革命,幾十年前寫論文要很辛苦去圖書館找資料,現在則可能快十倍,過去可能五年才能搞定一篇論文,但現在五個月就可以。另一方面學術也會貶值,現在滿街都是碩士博士,全世界都是,中大碩士畢業生的畢業長龍每年永遠都是長過學士生,愈來愈多畢業生,愈來愈難找到教職,結構性問題解決不了。

其實不在學校反而能更好接觸真正知識。我經常覺得大學裡的學術會議是最離地的,那些學者所講的事可能99%都對外面世界不發生作用。教育產業化之後大師不會這樣醞釀出來的,所以我也會覺得,如果真的要寫一本能傳世的書一定要等退休後。思想型學者無法這樣在大學中被量產化,很多知識反而可能是從民間誕生的。


原文刊登於《文匯報》沈旭暉 只盼更多港人 能有國際視野

美國研究:不怕子女犯錯的家長 小孩智力學習能力佳


作者:田育瑄

根據《每日科學》研究指出,如果父母傾向認為:「犯錯」只會帶來負面、消極,而且伴隨損害的事,那麼,家中的孩子自然也認定「智力」無法透過學習而增長;同時,若家長越是否定「犯錯」,孩子就會更加認定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僅是出於表現的好壞,而非過程中他們費了多少心力學習。

根據美國心理學協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發行的《心理科學》期刊最新文章指出,家長對於犯錯的態度,會左右孩童的智力發展,因為家長應對犯錯的回應方式,會隨著時間被孩子吸收內化。

「對孩童來說,如何看待自身的智力,與他們的未來成就和動機息息相關,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即便家長在態度上認同『犯錯是一種成長』,但是當孩子面臨挫折時,家長也必須將『犯錯的經驗』轉化為積極正向、具有建設性的回應方式,孩子才有辦法從中內化學習,」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凱拉‧海默維茲(Kyla Haimovitz)說道。

小孩犯錯時家長態度 影響智力

海默維茲認為,儘管當前關於「心智」的研究早已比比皆是,但她卻發現與「智力」相關的研究並不多,孩子的智力是否會受到家長面對「犯錯」時的態度影響,目前仍不得而知,因此,海默維茲與一位心智領域研究先驅,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心理研究員進行合作研究。

他們先假設父母對「智力」的心態,無法直接移轉給孩子,但由於孩童對於父母「如何看待犯錯」的感受相當敏感,因此,研究人員藉由孩子在犯錯時,觀察父母與孩子對話間帶有的正負面情緒與回應方式,瞭解父母對「犯錯」的看法。

舉例而言,當孩子放學後拿了一張很糟糕的成績單回家,若是家長知道後馬上面露難色、氣憤焦躁,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認為他們的「智力」無法改變;反過來說,若是家長側重的是考卷上有哪些題目是孩子已經會的,以及還有哪些問題是不清楚的,那麼孩子則會傾向認為「智力」是可以透過學習而獲得進步的。

在一次實驗中,研究人員總共邀請73對親子進行系列問答,以深入瞭解家長與孩子的各別心態;問題共有十題,其中六題針對「犯錯」進行描述,例如,犯錯的經驗有助於學習與成長;另外四題則是針對「智力」描寫,例如,你能夠學會新事物,但是無法改變原本的智力等。家長須就「犯錯」與「智力」作答,10歲到11歲的孩童僅需回答「智力」的部分。


實驗結果如下:

1. 家長對「犯錯」的態度,與孩童看待自身「智力」息息相關

實驗結果一如預期,家長對「智力」的看法,與孩童對自身智力的看法無關,然而,家長對「犯錯」的態度,卻與孩童對自身「智力」的看法有直接關聯。將「犯錯」視為負面消極且有害的家長,那麼他們的孩子自然也會將「智力」視為無法透過學習而增長;同時,若家長越是否定「犯錯」,孩子就會更加認定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僅是出於表現的好壞,而非過程中他們費了多少心力學習。

2. 家長對「犯錯」的態度,會轉化為他們的「回應」方式

根據兩份線上調查與近300位的受試者的研究結果顯示,採用相對負面消極的立場來面對犯錯的家長,在擔心孩子的成績落後時,也容易擺出一副「是孩子自己缺乏能力」的態度,更糟糕的是,這些家長對孩子需要提升學習狀況時,也較少適時伸出援手。由此可見,家長的回應方式並不是因為孩子的成績下滑,而是受制於他們本身對於「智力」的看法。

3. 家長越不怕孩子「犯錯」,孩子越能正面回應挫折

最重要的是,數據顯示,孩童對於父母「如何看待犯錯」的感受相當敏感。「家長、教師與輔導員必須知道,除非透過學習的方式陪孩子反覆練習,否則停留在大人心中的『成長心智』並不會移轉到孩子身上,家長可以試著與孩子討論如何從挫折中重新學習,以及孩子如何在未來還可以做得更好,讓孩子面對挫折時,仍保有積極的應對方式,」海默維茲說道。

海默維茲與德維克認為,透過這些研究,可以發展成為系列學習活動,教導家長如何從犯錯經驗中挖掘潛在機會的方法。此外,還可以透過示範,帶領家長學習如何透過激勵人心的方式,回應孩子的挫折,並與孩子一起思考如何從犯錯中學習與改善之道。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美國研究:不怕子女犯錯的家長 小孩智力學習能力佳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種族、性別、認同 ── 和孩子談敏感議題的6大策略


作者:田育瑄

法國國慶日震驚世界的「尼斯襲擊案」、土耳其政變……世界各地災難四起,新聞背後交雜複雜敏感的議題,衝突背後是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你、我的孩子生存其中,無所遁逃,怎麼帶領孩子討論,深刻認識這些議題,促進理解?

今年7月,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擔任「閱讀與寫作計畫」教師專業發展員的柯尼利爾斯‧麥諾(Cornelius Minor)出席今年在波士頓舉辦的國際素養協會(International Literacy Association)年會。麥諾分享如何和孩子討論爭議話題,如何建構起有意義的談話?他讓參與年會的老師們轉化成學生角色,親身示範當事件發生時,老師可以如何在課堂上,扮演引導角色,麥諾分享的6個策略,家長和孩子對話時,也非常值得參考。

策略1:留白,讓畫面孕育思考

首先,麥諾在教室裡放映一段只有畫面但沒有聲音的卡通短片,影片裡呈現在特定事件發生的當下,對個人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雖然影片中有許多值得闡述之處,但他會把時間留給大家,在展開交流前,預先整理好思緒。

策略2:開放空間,讓不同意見激發

空間裡,原本互不相識的教師們展開談話,問題也慢慢冒了出來,像是:你為什麼會到這裡來?看完影片後你覺得怎樣?你原本期望自己感覺到什麼?等等;雖然教室裡沒有安排座位,但老師們卻自然兩兩成群,或是四人、八人一組的小團體展開交流,隨著討論話題的深入,也漸漸出現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譬如:身為讀寫教育人員,你認為在引導孩童討論嚴肅議題時,我們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及在經濟地位不同的家長之中,對於探討嚴肅議題時他們會作何反應,而身為教師又該如何善加回應?


策略3:適時引導,讓問題更加深入

當教師間的討論變得較為激烈時,麥諾會介入對話,以更進一步的問題引導討論,像是:如果家長不贊同你在教室裡討論嚴肅的議題,你會如何與家長溝通?老師們討論後,也會反問麥諾:我們該如何引導對話並產生改變?接下來還可能發生什麼事呢?等等。

策略4:暫停15秒,充新開機讓討論和緩

在教師們相互提問的空檔間,麥諾不忘提醒老師們:回答前,可以先停頓思考一下再繼續;當組員討論氣氛變得有些失控,麥諾也會暫停15秒,讓教室裡的氣氛「重新開機」。各個小組都分享完時,他便會開啟新一輪的話題。「不論是大人還是學生的分組活動,讓教室氣氛保持不疾不徐的平衡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適時暫停、遊走於談話,也是引導學生認真推敲、進行深度研究與分析的好方法,」麥諾分享道。

策略5:交流反思,讓價值化為行動

言談之間,有老師認為瞭解發生社會周遭的爭議議題是極其重要的。一位教師說:「現在學校的課程無法呼應孩子的生活環境。」一位學區的教育局處長也分享:「過去,我們抹滅了孩子的發聲機會,也讓老師變的沉默不語,現在是重新給予老師絕對的自由,並讓他們在重要議題中,引導孩子」。

策略6:打造工具,讓各界溝通對話

最後,麥諾鼓勵大家透過提筆寫信讓這次的討論延續,也提議老師們將感想投書地方政府或學校行政單位,促進改變的機會。同時,麥諾也建議學校著手打造「勇氣百寶箱(courage toolkit)」,就探討嚴肅議題上,提供教學夥伴與行政人員好的點子,以及與家長們建立穩固信任關係的私房撇步。

在這個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與其重提發生過的悲劇,或是埋怨這個世界的不公,我們更需要的是集結學校的力量、老師的引導、家長們群起群力,共同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培養包容的視野、打造正確的價值觀,如此一來,這個看似最壞的時代,才有機會扭轉為美好的將來。


本文刊登於
《親子天下》種族、性別、認同 ── 和孩子談敏感議題的6大策略
《翻轉教育》種族、性別、認同 ── 和孩子談敏感議題的6大策略

Katy Perry新作:2016奧運主題曲《Rise》


正想說Katy Perry好久沒新作,就聽到她的這首《Rise》,同時也是8月5日奧運開幕日主題曲,好好聽,歌詞也好勵志!

KATY PERRY – Rise



I won't just survive
我並不只是存活下去
(Oh, you will see me thrive...)
你會看見我的興起
Can write my story
為我撰寫歷史
I'm beyond the archetype
我遠超過完美
I won't just conform
我不會對你言聽計從
No matter how you shake my core
不管你怎麼撼動我的內心
Cause my roots, they run deep, ohhh!
我的根,將扎實的入地

Oh ye of so little faith
毫無信仰的你們
Don't doubt it, don't doubt it
別懷疑,不必懷疑
Victory is in my veins
我有勝利的血緣
I know it, I know it
我心知肚明
And I will not negotiate
我不空口談判
I'll fight it, I'll fight it
我會奮鬥,向大眾展現
I will transform…
我的蛻變

When, when the fire's at my feet again
當我再度立於火焰中
And the vultures all start circling
禿鷹們都於我頭上盤旋
They're whispering, "you're out of time."
他們低語著,你的時間所剩無幾
But still, I rise
但我會再度爬起
This is no mistake, no accident
不能有失誤,不能有意外
When you think the final end is near; think again
當你想到最終戰就快來臨,再仔細想一遍
Don't be surprised, I will still rise
不必驚訝,我會再站起來

I must stay conscious
我得意識清晰
Through the menace and chaos
奮力穿越威脅及混戰
So I call on my angels
我呼叫我的天使們
(They say...)
他們說...

Oh ye of so little faith
即使你們毫無信仰
Don't doubt it, don't doubt it
不要懷疑
Victory is in your veins
你有贏家的血液
You know it, you know it
你清楚知道
And you will not negotiate
不做無謂的談判
Just fight it, just fight it
努力戰勝,向眾人證明
And be transformed…
蛻變的更堅強

Cause When, when the fire's at my feet again
因為,當我再度站上戰場
And the vultures all start circling
禿鷹皆於天上環繞
They're whispering, "you're out of time!!"
輕聲說著"
But still, I rise…
但我會再度復活
This is no mistake, no accident
沒有失誤,沒有意外
When you think the final end is near; think again
當你認為最終的結果即將來臨,再仔細想想
Don't be surprised, I will still rise
不必訝異,我將舉起勝利火炬

Don't doubt it, don't doubt
不必懷疑
(Oh oh, oh oh)
You know it, you know it
你清楚明白
Still rise
你還在往上攀升
Just fight it, just fight it
奮力一戰
(Don't be surprised, I will still rise...)
不必驚詫,我仍在奮戰

(歌詞摘自西洋格調 western lovers' :http://goo.gl/3uyqcD

林書煒:失智母親教會她力行 「請、謝謝、對不起、我愛你」政策


練習寫人物~這篇寫的很棒

作者:曾沛瑜

篩檢發現媽媽輕度失智,進一步檢查大腦萎縮的狀況,確定是早發性的額顳葉型失智,林書煒直言,全家根本無法接受,因為媽媽大部份的時候都很正常,而且才60歲,年輕時又那麼活躍,完全無法跟失智聯想在一起。

「我媽是非常會算數的人,誰欠她一塊錢都記得一清二楚,那天,醫生問她12+27是多少,她答3。」林書煒回想當時陪媽媽做失智症篩檢的場景,忍不住大哭,覺得怎麼可能!
篩檢發現媽媽輕度失智,進一步檢查大腦萎縮的狀況,確定是早發性的額顳葉型失智,林書煒直言,全家根本無法接受,因為媽媽大部份的時候都很正常,而且才60歲,年輕時又那麼活躍,完全無法跟失智聯想在一起。

 直到有次媽媽走丟,她們才願意相信媽媽真的失智。那天爸爸起床後發現媽媽不見,一路追查,發現媽媽約莫早上7點搭計程車到教會,有了線索,全家開始分頭協尋。她們看遍周邊所有監視錄影機畫面,在每個捷運站出口放照片,朋友甚至找大師幫忙感應,結果找到當晚12點多仍音訊全無,林書煒跟爸爸無助地在公園裡抱頭痛哭。

 不久後竟接到基隆警局的電話,說媽媽被發現坐在地上淋雨,趕到一看,媽媽躺在急診室擔架,全身濕透、鞋子磨破、指甲也斷了,一看到她們如釋重負地笑說:「你們終於來了!為什麼我找不到教會?」

 談到媽媽,林書煒的眼淚就失守,「最近一年我才開始放下媽媽不認得我的事實,但至少她還記得六個名字。例如她會看著蔡詩萍叫書煒,蔡詩萍就開玩笑說『我是金城武』,媽媽便笑著反擊,『你是蔡詩萍!』」

每件不幸背後一定有個祝福 

 「不知道媽媽現在的生命停在哪裡,但她就這樣停住了,像個沒有靈魂的人。」林書煒感慨,媽媽節儉了一輩子,寧願把錢都拿去投資自己也搞不懂的基金;減肥了一輩子,吃進去的每一口都斤斤計較,結果都還來不及好好享受。
 因著媽媽這場病,林書煒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人生到頭來追求的究竟是什麼?她決定:要努力在健康的時候留下美好回憶,於是開始透過一個個好習慣的實踐,努力讓人生更圓滿。

● 感受食物真原味,你家餐桌就是米其林 

相信病從口入的林書煒,從天天吃下肚的食物把關起。蔬果必定挑當令當季,儘量避免加工品,並善用蒸煮法做菜,減少用油,真正吃到食物原味。12月剛到日本享用米其林大餐的她也體悟,頂級就是當季新鮮食材加上廚師的創意,「所以我家餐桌也天天媲美米其林。」

● 將運動與樂趣結合 

 運動是林書煒最大的罩門,但媽媽的狀況警惕她一定要動起來,現在她有一群朋友每三個月會相約一起路跑,也督促她平常必須更積極地自主練習。

● 努力工作,更要努力留下美好回憶 

 林書煒笑說過去的她只要有錢就想存,但現在的她則是努力工作、也努力玩樂,要人生留下美好回憶。所以她一年至少旅行3次,採訪時她就不好意思地指著嘴巴上皰疹說,最近吃太好,這就是剛從東京摘完九顆米其林的戰利品。

● 無常比明天更快,重要的事要一一交代 

 媽媽失智後什麼都忘了,沒人知道她先前買了哪些基金、投資了多少東西,現在連名下的房產要轉移都非常麻煩,所以爸爸也開始把重要的事交代清楚,林書煒跟老公彼此之間也是。

● 珍惜每一刻,力行「請、謝謝、對不起、我愛你」政策 

 沒有人知道記憶在哪一刻就停了,所以必須練習正面思考,讓每一刻都活得開心、沒有遺憾,而且別總是對身邊最重要的人生氣、不耐,而是要每天不斷練習說請、謝謝、對不起、我愛你。

 「每件不幸的事情背後一定有一個祝福,我相信神一定有祂的美意。」因著媽媽的病苦,林書煒一家的感情反而更緊密,她也重新面對自己跟家人的關係,更清楚人生想追求的價值,而且真正在每天的生活裡實踐著。

------------------

林書煒 
1975年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EMA畢業,現任POP Radio電台台長,並主持三立都會台「婆媳當家」、台灣藝術台「健康看我」等節目。丈夫是知名作家蔡詩萍,婚後育有一女,著有多本與愛情、教養相關的書籍,最新著作是《婆媽最想知道的健康大小事:書煒報你知》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林書煒:失智母親教會她力行 「請、謝謝、對不起、我愛你」政策




「慶祝失敗」的父母,養出創業CEO


Podcast NPR: How To Build A Better Job

「慶祝失敗」的父母,養出創業CEO~在餐桌前分享「每週失敗任務」,笑一笑、不怕了,也一邊生出了重新再來的勇氣~

Video: Spanx CEO offers advice to redefine failure
Learning to celebrate failure at a young age led to this billionaire's success.

多做為別人著想的事,工作就會變有趣

作者:吳硯文

明蒂跟邁特是一對家有重症病童的父母。他們的兒子麥肯天生就只有半顆心臟,而且心肺不相連,一出生就得立刻動手術,否則無法存活。

就在好不容易熬過3次重大手術、麥肯病況終於好轉時,迎接他們的卻是另一條漫漫長路:復健。麥肯的胸腔必須努力排出液體,意味著需要他人24小時不停歇地照護。

明蒂和邁特費盡心思安撫麥肯,然而,每當麥肯終於要睡著時,就會有醫護人員走進來檢查傷口、強迫餵藥,或是醫院工友清理垃圾桶。

「你很快就能依據敲門聲,判斷是誰在病房外。」明蒂解釋,醫護通常會輕輕敲,安靜地走進房,但有時清潔人員會非常大聲,用力猛敲。

因此,每次清潔人員進房時,麥肯就會開始顫抖。清潔人員會衝到他床邊,抓起垃圾桶,發出各種噪音清理房間,讓一家人完全睡不著,精疲力竭。

直到某一天,明蒂和邁特聽見輕柔敲門聲,正當他們預期會走進一位醫護人員時,迎面而來的卻是一個清潔人員,並開口說道,「早安,我是摩西,我來這裡協助你們迎接這一天。我能進去嗎?」

邁特和明蒂飛快互看一眼,回答「當然可以」。接著,摩西並沒有跟其他人一樣忙著衝進門清空垃圾桶,而是做了一個非常小、卻非常重要的動作:他站在床邊,對著麥肯自我介紹,「嗨,我是摩西,我來讓事情變好。

明蒂愣住了,因為這是他們在醫院4天以來,除了她和邁特之外,第一次有人和麥肯說話,第一次有人把他當成小孩。相較於其他工作人員,他是個病患,或是一件工作;但對摩西來說,麥肯是一般人。

摩西緩緩走到床邊把垃圾倒進推車,一邊工作一邊開始講解燈光和清潔的小智慧他告訴麥肯:「摩西是來讓一切事情變得更好。你每一分鐘都在變強壯,對不對?你得忘掉昨天,今天是新的一天。

摩西不僅把工作做得很好,有效率地清潔病房,他同時也能讀懂家屬的情緒,在不做醫療診斷,也不踰越自己身分的前提下,分享了非常多他累積自照料經驗的實用智慧。

從那天起,邁特一家人開始期待摩西一天兩次的造訪,因為摩西不只讓病房變乾淨,同時也帶給了他們希望。

工作的好壞,來自於你怎麼看待它 摩西的情況並非特例。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珍.道頓(Jane Dutton)曾和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同仁艾美.瑞斯尼斯基(Amy Wrzesniewski)針對從事較不被社會大眾所推崇的工作,研究他們是如何面對「被貶低的工作」(devalued work),並選擇醫院工友為研究對象。

道頓和瑞斯尼斯基訪問美國中西部一家大醫院的清潔人員,結果發現那些負責做雜事的員工完全不把自己視為工友,而是專業人員的一分子、治療團隊的一員,這樣的心態改變了一切

他們會去認識病患與家屬,還會以微不足道卻重要的方式提供協助:幫忙拿面紙、倒水,或是說一句鼓勵的話。一名清潔人員甚至重新排列昏迷病患牆上的圖片,理由是改變一下周遭環境,或許能帶來正面效果。

道頓和瑞斯尼斯基針對她們在研究中的發現,創造了「工作塑造」(job crafting)這個詞彙,用來解釋人們會延伸自己目前的工作期望或職務內容,以配合他們想讓事情不同的渴望。

瑞斯尼斯基表示,許多人經常感覺被困住,眼前工作變成一個個待辦事項或一張張責任清單,「但如果暫時拋開這種心態呢?」換句話說,工作塑造者除了會做被期待的事情,他們還會想出其他辦法,讓工作加上一點令人開心的事,再加上一些施與受雙方都得到好處的事,最後創造出具有新意的工作。

工作塑造的基本精神是帶來同時造福「我」和「我們」的結果。道頓的學生賈斯汀.伯格(Justin Berg)根據這樣的心態,在《組織科學》(Organization Science)期刊的研究中找出幾種讓工作變得更有意義、使人更有成就感的工作塑造方法。

其中一項工作塑造技巧特別突出,伯格團隊稱之為「重新框架」(reframing),意指人們在心裡把自己的工作,連結到更崇高目的的行為,像是工作會帶來的社會益處、社會價值等。接著,人們會依據這個新觀點行動,想著自己的工作能替他人帶來的好處,讓自己超越每日的待辦事項,賦予工作新的意義。

連結更崇高的目的,工作不再只是待辦事項 就像摩西,他是個盡責的好工友,但他也把工作多加進一些東西,讓事情變得不同。他發揮天生的才能(纖細的情感),以及自己的實用智慧(來自多年的醫院經驗),將兩者結合成強大的病患與家屬支持,改變了明蒂、邁特與麥肯的重症照護經驗。

他重新賦予工作意義,讓他不只是一名清潔人員,而是醫院使命的實踐者:提供病患希望

重新框架你的角色就是這麼一回事:著眼於工作更崇高的目的,以及因你的工作而受惠的人,並思考你的工作如何影響他人,試著把自己看成可能為社會帶來不同的人。


原文請見《經理人》多做為別人著想的事,工作就會變有趣
閱讀更多,請見:《是你讓工作不一樣--創造影響力的5個改變配方

Pokémon Go的起源:抓昆蟲和地理尋寶


作者:樂羽嘉

美國現在幾乎人人都在瘋Pokémon Go、抓野生的口袋怪獸,不過仔細想想,口袋怪獸背後的邏輯有點奇妙:訓練師馴化、收服口袋怪獸,再讓牠們跟其他怪獸對戰。

這個概念是哪來的?其實這是源自口袋怪獸的故鄉日本,孩子們喜歡的抓昆蟲活動。

電玩網站Kotaku and Retronauts解釋,口袋怪獸系列的生父田尻智孩提時很愛抓昆蟲,著迷到同學都叫他「蟲蟲先生」,還想成為昆蟲學家。但他長大後愛上了電玩,所以口袋怪獸結合了他對電玩和抓蟲的愛好。

知道這個典故後,自然就會註意到口袋怪獸和抓昆蟲之間的相似性。

日本小孩不是隨便抓昆蟲,而是特別針對蜻蜓、蟬、蟋蟀和獨角仙。在口袋怪獸的世界裏,玩家也不會因一只皮卡丘而滿足,還會想去抓快龍、可達鴨、急凍鳥、夢幻和超夢等特殊怪獸。

有些蟲蟲正是口袋怪獸的靈感來源,例如綠毛蟲當然就是毛毛蟲,進化後變成巴大蝴,也和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概念一樣,化石盔則是獨角仙。

除了抓昆蟲,不分老幼,也有很多日本人喜歡讓昆蟲互相對決,特別是蟋蟀和獨角仙,甚至會賭博。知名電子遊戲甲蟲王者就是以這種嗜好為靈感誕生,而配種的概念也出現在紅藍版以後的口袋怪獸中。

結合蒐集、戰鬥樂趣的捉昆蟲和神奇寶貝都非常有趣,可以玩很久。有些人會把蒐集所有口袋怪獸當做目標,而透過戰鬥炫耀稀有口袋怪獸也是一種樂趣,再加上深度互動、多樣性和戰略性等要素,讓口袋怪獸人氣歷久不衰。

而美國許多瘋狂玩家現在和日本昆蟲迷一樣,會跑遍大街小巷去捉口袋怪獸,可見這種遊戲本質的迷人之處。


16年前,就有「地理尋寶」遊戲了

「想要我的寶物嗎?我全都放在那裏了,想要的話,就去找吧!」

早在Pokémon Go紅起來很久之前,就有離線GPS尋寶遊戲(geocaching)了。

2000年,電腦顧問厄爾默(Dave Ulmer)在美國俄勒岡州海貍溪(Beavercreek)附近的森林裏,藏了一個桶子,裏面放了一些CD、錄影帶、彈弓、書、一罐豆子和日誌,然後把座標公布在網路上,並宣布一條規則:拿走一些,留下一些。

這個地理尋寶遊戲的概念,也和Pokémon Go類似,屬於一種比較低調的次文化。

厄爾默當時說:「大家可以在網路上分享祕密寶箱的路標,讓人循著路去找寶物。不久以後,全世界就會有好幾千個寶箱讓大家去尋找。」

他是對的,地理藏寶遊戲後來變得流行,風靡全球,從硬派地理尋寶宅宅到只想找個藉口去郊外走走的家庭都會參加遊戲。

Geocaching.com經營團體Groundspeak表示,全球大約有300萬地理尋寶活躍玩家,現在約有280萬寶箱藏在全球各地,等著被發現,戶外用品零售商REI還寫了一本初學者指南,讓上門的顧客嘗試尋寶。

資歷超過10年的尋寶專家波塔西奧(Sonny Portacio)說,早年會想玩地理尋寶的人,多少有點宅氣,要懂得使用精細的GPS裝置。在智慧型手機問世以後,地理尋寶門檻降低許多,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玩家。

Geocaching.com發言人羅南(Chris Ronan)表示,美國去年約有8600項藏寶活動,全球有超過3.1萬項活動,多數是十幾個人聚在公司玩的小型尋寶,大規模的會有500人以上參加,例如德國主辦的尋寶活動就有5000多人參加。

死忠地理尋寶玩家對Pokémon Go竄紅心情覆雜,而在GPS誕生前,地理尋寶解謎活動還可以再追溯回好百年前。最近的尋寶遊戲則有利用Wi-Fi熱點遊玩的海盜遊戲Plundr及其祖先ConQwest,而後有Pokémon Go母公司Niantec Inc開發的Ingress。Ingress結合地理尋寶和擴增實境,創造出以地點為基礎的科幻遊戲,由兩個敵對陣營競相攻占全球各式各樣的地標,玩家要在街上親自跑透透,與各式各樣的物件互動。Pokémon Go以Ingress為基礎,蒐集資料2年半。

現在已經有不少地理藏寶玩家愛上Pokémon Go。羅南說:「任何可以讓人們走出戶外冒險、探索新地方的東西,都可能是好東西。」隨著Pokémon Go繼續走紅,可以預期會有更多地理藏寶類型的冒險遊戲出現。


原文請見:《天下雜誌》Pokémon Go的起源:抓昆蟲和地理尋寶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我們需要怎樣的國際視野?(香港版)


作者:沈旭暉 明報

一個月前,無線電視節目《星期日檔案》製作專題,探討香港人的國際視野。

主流媒體願意關注國際素材,原來令人欣喜,但不少朋友看過節目後,反而對甚麼是「國際視野」感到迷惘,乃至產生種種誤解。

核心問題是:我們認為國際視野在香港,不應是和香港相對立的空中樓閣,而應該是香港社會的根本構成部份。

要了解甚麼才是香港應有的國際視野,我們應從甚麼不是國際視野談起:

甚麼不是國際視野?

1.     閱讀片面的國際資訊,不一定有國際視野。

無論我們接收甚麼國際資訊,單一來源從來是大忌,CNN的大美國主義固然深入民心,更有趣的例子是銷量十分可觀的《環球時報》。表面上,這是空前成功的國際新聞媒體,讀者理應充滿國際視野,但由於與國家立場相違背的不能報,讀者會認為全球都同情中國的釣魚台史觀;聯想到本國政治的也不能報,所以十八大期間,連美國大選也不能隨便評論。結果十分諷刺:越是與自身相關的國際資訊,內地民眾越是空白,《環球時報》培養不了整全的國際視野,這卻正是它得以建立所謂「國際新聞盛世」的原因。

2.     知道一些國際冷知識,不一定有國際視野。

筆者認識不少教徒,可以對耶路撒冷一帶的歷史地理琅琅上口,但被問及當代以巴局勢、或哈馬斯何以在民主選舉獲勝,卻只會背誦「以薩馬利」、「法利賽人」,難免讓人感覺是用一套以國際包裝的切口來自說自話。就像通過電腦遊戲認識「馬里穆薩王」的玩家,假如只是當「馬里」是類似「天狼星」、「撒亞人」那樣的幻想variable,讀國際新聞像讀《星球大戰》,人生同樣不會國際起來。

3.     出國旅遊或留學,不一定有國際視野。

說出國吧,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主流旅行團的出國行程,往往就像參觀本地主題公園,對待真古蹟和山寨古蹟的配套完全沒有分別,我們自然不能期望到了環球片場或寧夏製片廠,就會有國際視野。說留學吧,近年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不少卻自成一國、自絕一角,幾乎無須與本地人打交道,與百年前容閎、胡適的留學經歷亦大相徑庭。相反,弘揚「世界聯邦」、「世界公民」等概念的哲人康德,終生沒有離開過普魯士的家鄉柯尼斯堡,但怎會有人說康德缺乏國際視野?

4.     離開本土工作,不一定有國際視野。

例如我們的菲傭到香港的前一站,可能是新加坡、阿聯酋,但她們到哪裡工作,和對那些地方的認知關係一般有限。在剛舉行的馬來西亞大選,也很少人認為跨境來投票的孟加拉外勞有「國際情懷」。舉一反三,香港人自然應該了解在內地和海外的工作機遇,乃至要粗略明白人民幣國際化與安倍經濟學,但決定在哪裡工作的,更多是「經濟視野」,與國際不國際不太相干。假如香港人只是道聽途說要北上或出國,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和菲傭的視野、孟勞的視野沒有分別。

5.     在國際大都會得到高薪厚職,不一定有國際視野。

對跨國企業而言,無論辦公室設在倫敦、香港還是孟買,它們的員工都生活得一模一樣,活動空間幾乎不會踏入本地社群,視野難免局限在一個特定的社交圈子,假如在本地社區忽然迷路、再不幸遺失iPhone,很可能人間蒸發。相反,海外working holiday的參加者雖然暫時零收入,視野卻能超越自身的地域與階層,對長遠提升競爭力亦有幫助,這卻不是任何「競爭力指數」足以涵蓋的了。

那麼,香港人的國際視野應該是甚麼?

1.     國際視野應是進階的、複合的知識,不是單一學科,也不能一蹴而就。

以外交學為例,一些大學在研究院才開設獨立專科,就是避免學生對某國某地產生強烈認同或批判前,對政治經濟學基礎一竅不通。我們可以很喜歡、或很討厭美國,但假如對美國政制的涉及和優劣不甚了了,這種「愛」與「恨」,都是扭曲的。內地青年經常簡單地認為「國際政治就是國家利益」,傾向以陰謀論解釋一切,就是典型例子。

2.     國際視野應有把國際知識和自身環境融會貫通的技能,這是比較政治、比較經濟學的基礎。

舉陳雲的《香港城邦論》與陳冠中的《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為例,「二陳」立論縱然全然相反,卻都具備這樣的訓練和視野。可惜彼岸有「美國例外論」,此間有「中國模式」,每每對政治不正確的國際案例斥之為「不合國情」,甚或口誅筆伐,令比較政治的功能被漠視,乃至逐漸脫離一般人對「國際視野」的定義。

3.     國際視野應具備在不同地方的在地工作和適應能力。

一個有「競爭力」的跨國集團CEO要是長期在單一崗位服務,不一定有國際視野;但能夠在烏干達本土社區生活得如魚得水的海外來客,卻通常是有國際視野的人,因為他掌握了在國際環境生存的技能。唯有掌握在地工作的能力,才能在國際社會收放自如,否則「視野」只是伴隨職業而生,也會伴隨失業而亡。

4.     國際視野不只是被動的「視」,而應衍生人本關懷。

像希特拉、毛澤東、史達林等人,不可謂不懂國際政治,但世界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場棋局,各國死亡人數只是一堆數字,這是「戰棋視野」和「國際視野」之別。香港需要的是後者。要是有一個對身旁基層勞工苦況漠不關心、對籠屋居民感到不屑的人,忽然高調為南蘇丹貧民籌款,這是否國際視野,就值得商榷。

5.    國際視野與任何民族、本土身份都不應抵觸,只是一體兩面,正如沒有人認為Beyond講述南非的歌曲《Amani》不屬於香港。

要一個地方產生國際視野,必須讓國際視野滲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培養整個城市的「Glocal vision」,人民自然是國際公民,這才是王道。但假如像電視節目那樣,追求「對立式國際視野」,社會往往只會產生兩個階層:對國際崇拜、嚮往在跨國企業工作的一小撮人,和對國際敵視、但被逼離鄉謀生的一大群人。這樣的社會往往高度撕裂,像不少第三世界地方那樣。

在目前令人憂慮的環境,我們能否維持這種視野,並非無病呻吟,而是香港能否維持下去的關鍵。問題是,我們可以做甚麼?特別是當我們不能期望政府的時候,身邊眾多「討厭政治」而又關心香港的朋友,可以做甚麼?

我們可以做甚麼?

作為研究國際關係的人,我對這問題,每天都在想。剛回到香港時,個人難免因為媒體、專欄而為人認識,但依靠個人推廣國際視野,是難以持續發展的。我始終相信幕後的框架、制度建設,才最重要;唯有從日常曝光適量解脫,才能專注幕後工程,這是我經常說希望淡出幕前的原因。

以下是我近年一些和框架設計有關的幕後參與和建議,不一定全面,但也許能拋磚引玉:

1.    香港媒體處於東西資訊的樞紐,目前亦尚算自由,理應成為一家之言,乃至建立「Hong Kong School」,這也是國際媒體依然找香港學者評論世事、依然關注我城的原因。

因此我們的國際版面不應只是新聞甜點和裝飾,只要找到啓迪社會的切入點,甚或足以顛覆既有消費模式。近年筆者和友好建立國際評論網站、出任一些媒體的國際版面顧問,都是希望令這樣的改革成事。在新媒體時代,製作國際節目的成本已大為降低,如何令電視、電台出現Discovery Channel一類頻道,擁有屬於香港的國際聲音,更是新一代值得思考的事。

2.     通識教育目前有「全球化」單元,然而學生此前缺乏基礎國際知識,卻被要求立刻批判世界,有時反而令他們失去興趣,或得到充滿偏見的概念,到了大學,問題就浮現起來。

筆者經常在相關委員會說,「國際視野」不必獨立成科,卻應該系統地在中小學課程滲入。參考國際案例,歐盟有鼓勵學生之間跨國合作的「蘇格拉底教育計劃」,美國在9/11後把「國際視野」列為優先教學目標,日本中小學近年也加入「國際理解教育」,都是以潛移默化滲入國際視野為教學主旨。對此我們亦應主動研究,等待教育局就太遲了。

3.     現在香港沒有結合國際視野與本地社會的專科,其實這類命題對研究本土、國際的學者而言,都是潛力無限。

數年前,筆者開設了「香港涉外關係」碩士科目,高層原來不大看好,擔心無以為繼,但學生反應頗為積極,現已延伸至在本科和大學通識的層面。

而且學生發掘了不少新題目,都是主流研究從未觸及的處女地,例如「香港如何通過東正教拓展對俄貿易」一類題目,雖然具備實踐價值,卻明顯不是現有官員的思考方向。

就是在傳統的比較政治學層面,只要對一般學生普及「新加坡學」、「杜拜學」等概念,他們對香港面對的危機也會得到宏觀啓迪,這對社會整體也是莫大裨益。

4.     要改變社會對國際視野的觀感,我們不能單靠說教,或要求所有有理想的學生接受低薪在NGO工作。令知識學以致用,始終需要各行各業配合。

由於大機構的人力資源總監掌握了畢業生的命脈,各大院校負責國際研究的學者應該和他們建立一個合作機制,一方面對其招募員工的公式提出改善意見,說明沒有國際視野的員工會產生甚麼問題,另一方面為這些公司進行內部培訓,說明國際視野如何能提升其業務,企業的認知才會慢慢改變。

像某跨國顧問公司要求員工必須用半年時間在海外當義工,就很值得鼓勵。

5.     要下一代理解香港擁有先天的國際身份,始終要通過流行文化。

不少學者對跨界別參與始終有顧慮,但客觀事實是,請方大同介紹世界公民、官恩娜介紹大溪地、喬寶寶談香港身份認同,確是遠比禁室培育寫論文有效得多的公民教育。

而且這些不能即興地做:長遠而言,社會需要一個以流行文化推廣香港國際視野的基金會,慶幸認同這方向的教育界、演藝人越來越多,讓人看到一絲曙光。

當《獅子山下》已成為維穩歌,我們希望下一代認同的香港之歌是《海闊天空》。

6.    在全球化時代,「香港」本身就十分國際,因為這不但是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是一種精神、價值,在海外認同香港精神的人極多。

因此,在世界各地聚居的香港人是極其寶貴的資源,當我們到不同地方交流,經常會遇到素未謀面、但一見如故的留學生或移民後代,這些朋友既有多元文化背景,又保持了對香港的樸素感情,他們對香港現況的擔心、對香港核心價值的支持,都是我們的強大後援。

如何建立好這個全球網絡,值得有心人思考,那樣香港就是有天不幸淪為「一國一制」,禮失也能求諸野。

身處亂世,也許無力回天,但做力所能及的事,始終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共勉之。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上海學童頂尖PISA成績與優良師資制度 吸引各國前往取經


作者:田育瑄

上海被世界銀行譽為擁有全球「最平等的教育體制」以及「學習達成率最高」的地區。繼芬蘭成為世界各教育專業人員取經的熱門地點,上海老師只花1/3時間授課,其餘時間花在備課、研習和教學法討論,上海經驗裡,好老師怎麼培育?

繼芬蘭之後,上海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政策取經的熱門點。今年5月,來自巴西、阿富汗、衣索比亞等全球25國開發中國家的教育代表們群聚上海,一起探討如何提升教育體制的成效。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世界銀行教育經理哈利派崔諾(Harry Patrinos)說道:「『經濟成長力道』和『降低貧窮速率』都跟『高品質的教育』息息相關,因此,上海成功的經驗也讓我們更加瞭解如何從教育面做起,有效協助世界各地多達2億5千萬名依舊缺乏閱讀與數學能力的就學孩童提升」。

在上海,教師具有相對崇高的社會地位,也因此推升了從業的門檻,儘管教師會因為表現不佳而遭解雇,然而在現實中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上海用系統化的「教師培訓制度」取代「淘汰」,藉由培養教師各個階段的專業能力,並透過職涯發展的規劃,將自我的提升內化為教師們的動機。

上海「教師培訓制度」三大特色

平均而言,上海每位教師僅花費約1/3的時間教學,其他時間則用來做課程準備、接受培訓,或與導師探討教學方法,此外,根據教師所處學校單位及排名,除了本薪以外,教師還可根據小學、中學、高中等分級,額外獲得最高30%的功績獎金;同時,學校校長也要進行第一線的教學,他們部分的薪水將按所屬學校的表現,給予不同的加成。

再者,針對前往「表現落後」以及「地處偏鄉」學校赴職的老師與校長,同樣設有特定誘因,除了加速職涯發展的進程,對於服務於貧困弱勢地區的老師們,也有常設的輪調制度。

世界銀行也發現,上海的學校皆設有「大手拉小手」計畫,就是讓一所表現優異、信賴度高的學校,帶領另一所表現較差的學校,以求同時提升兩間學校的發展。

「上海教育制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對教師的重視、支持及管理,上海認為通往高品質學校教育的不二法門就是『提升教師能力』,而社會大眾對上海教師的高度尊重,也反映著教師們的專業能力深受各界肯定,」世界銀行研究員梁曉燕(Xiaoyan Liang)說道。

不過,需要先知道的是,上海市民的教育程度本來就遠高於該國整體平均水準,但是上海也有大量來自貧窮家庭的學生,而這份研究報告主要也是側重在上海弱勢家庭孩童在校的課業表現。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教育長安卓.施萊瑟(Andreas Schleicher)指出,在數學測驗上的表現,上海弱勢家庭中相對落後的10%學生,就能跟英美國家中環境相對優渥的前20%學生們並駕齊驅,因此,上海被世界銀行譽為擁有全球「最平等的教育體制」以及「學習達成率最高」的地區。

上海學童「高學業成就」讓移民趨之若鶩

世界銀行研究指出,上海本身擁有許多來自其他省份、隨著父母移居此地的學齡人口,根據研究統計,在上海120萬名的中小學學生當中,就有半數學生被歸類為「外來移民」。

大多數的外來學生就讀於中央政府補助的公立學校,約有25%的學生就讀於當地政府補助的私立學校,然而,就上海整體而言,僅有一成不到的學生有能力進入私校就讀。

上海公立學校系統透過「學業標準」篩選學生,在結束9年的國民義務教育後,通過大考成績,將學生統一分發進入高中或高職就讀;高中也有備受吹捧的名校與一般學校之分,那些廣受歡迎的名校被視為是通往「頂尖大學」的跳板,因為儘管每所高中都教授同樣的課程,但實際上有三成的日程表是由校方自行決定,這份研究也顯示上海的學習系統如何教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上海把促進經濟起飛的雄心壯志,轉往中小學生的教育面扎根,並透過完備的教師培訓制度拔尖扶弱,這樣的觀念被其他想提升分數表現的國家視為效法的對象,然而,以考試為導向的高壓環境對孩童的情緒影響,也應是各國探討教育與經濟發展時,不得不正視的面向。


本文刊登於
《親子天下》弱勢生學習領先歐美 上海如何成為全球「學習達成率」之冠?
《翻轉教育》弱勢生學習領先歐美 上海如何成為全球「學習達成率」之冠?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不老部落的原根自學團 向部落長老學習生活智慧


▲原根職校創辦人Kwali(圖右6)說,原根職校強調做中學,不為考試而讀書。每週學生們1天上課、4天工作,工作分為農場、手工藝、餐廳、建築4個組,跟著部落長輩一起做中學。

作者:楊鎮宇

宜蘭山區的不老部落,經營原民餐廳,也有全台第一所「部落學校」,用團體自學方式成立的原根職校,讓孩子的學習與工作密不可分。

鄭鈞鴻在建築業服務,每月請假兩天,從台北開車,花九十分鐘到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的不老部落,為部落的高中自學生上課。這天他帶學生看歌手林俊傑的歌《關鍵詞》MV,歌詞裡有這麼一句,「而哭笑也有時/我不怕潛台詞」,鄭鈞鴻先談了哭笑有時的聖經典故,接著問,「什麼叫『潛台詞』?」其中一位學生呂安竊笑說:「就是很難明講啊!」

呂安今年二十歲,愛唱歌,穿寬鬆衣褲,戴鴨舌帽,被朋友稱為不老部落的嘻哈歌手。他喜歡寫歌詞,常模仿流行樂歌詞,參加不老部落高中團體自學前,他在台北學美髮,後來因為生病回到部落,加入自學計劃後,他說想寫身邊的故事,「看見、聽到、聞到的故事」。

生活中學習:蓋房子學比例尺

呂安讀的「學校」,不是在學校課堂,而是在部落集會所,每週上課一天,工作四天。十四個高中自學生,都來自寒溪的各個部落。四十四位教師,來自全台各地,從事電子、建築、設計、觀光等工作,這些老師彼此不相識,共同點是,都曾是到不老部落用餐的遊客,都是不領報酬的志工。

在不老部落的這所「學校」,全名為「不老部落原根團體實驗教育」,是由部落自辦的團體高中自學,簡稱「原根職校」。每週一,他們在部落集會所上課,其他四天,他們和部落長輩一起工作,在農場,在餐廳,編織雕刻或修繕房屋。

原根職校創辦人Kwali(漢名潘崴)說,原根職校強調做中學,不為考試而讀書,所學跟工作相呼應,做小米酒學發酵原理,種作物時認識該作物的英文名字、蓋房子時學比例尺。

不老部落是新興部落,成立十多年,面積十一公頃,由寒溪村的寒溪、新光、四方林、華興等四個部落的居民匯集而成,主要發起人為Kwali的父母。十多年前,Kwali和父母常到這片四百公尺的台地區,沿途常被其他族人問「你們要去哪裡呀?」Kwali回說:「Bulau Bulau!」意思就是,「閒晃閒晃呀!」久而久之,部落名稱就成了「不老部落」。

他們原先經營農場,但光賣農產品不易撐起生計,他們認為與其把作物載下山,不如開餐廳,把客人載上山來消費,同時體驗部落文化。

「為了生計,我們做部落餐廳跟觀光」,Kwali說,為了減緩大量遊客對部落生態的衝擊,一天只收三十位遊客,只安排白日活動,「這樣才能讓我們在生活跟生態間取得平衡,而且我們也不打算擴大經營規模。」

不老部落提供餐飲、導覽,也有農產加工品、手工藝品供遊客選購。每月收入能讓部落四十多位成員都有一定收入,不老部落也做出口碑,成為部落觀光亮點,預約大約都要等三個月才有機會。

愛上這裡的遊客變志願教師

經營部落過程中,Kwali觀察到部落年輕人國中畢業後大量外流,少數留在不老部落餐廳或農場工作,也常因家庭、求學因素而離開,他們大多只有國中學歷,想去外地讀高中或工作,共同的期盼都是能有好收入。這些經驗讓Kwali開始思考如何讓部落年輕人願意留下。

因緣際會下,Kwali前往夏威夷楊百翰大學參訪,發現大學跟原住民文化園區合作,協助年輕人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正是他想參考的模式。回台後,他積極拜訪實驗教育團體和教育主管機關,他笑說他根本不懂教育,看起來像在「亂搞」,但也給他闖出一條路,協助部落青年以「團體自學」方式留在部落,不但取得宜蘭縣教育處同意,也找了南澳高中合作掛學籍。原根計劃就這麼上路了。

不老部落的高中自學生,跟長輩一同投入部落餐廳跟觀光的工作。導師莊信鴻原本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當過補習班老師也在台東均一中學教書,現在平日住在部落教數學、陪學生,也擔任四十四位師資群的協調工作。

每學期初,莊信鴻號召四十多位教師共同擬定並分配這學期的課表,並且討論如何切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平常則是透過line群組和志工老師們討論課程細節和學生進度。

原根職校的三年教學規劃為,第一年目的是「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考試,只看出席率跟學習態度,只要學生冒出「好!我願意來試試看!」的念頭,就算達到教學目標了。高二生則進行專題學習,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定專題,以一整年的時間執行該項專題,並學習相關知識。高三到外地實習,目前已和寒舍集團、三井日本料理及台北旅店簽妥實習合約。

導師莊信鴻被部落稱為羅素(Losu)老師,他說,Losu是前寒溪國小校長的名字,Losu校長過世後,不老部落長老們開會決議,「給我Losu這個名字,表示他們認可我來到部落,做個陪伴孩子成長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串接產業,成為部落支柱

教育,代表部落對未來的期待,餐廳與觀光,則是部落自給自足的根本。這幾年,三十出頭的Kwali擔任部落的執行長,部落像公司也像大家庭,提供工作、收入集體分配、三餐共食,每餐都要煮近五十人的份量,族人稱煮飯者為「公主」,公認最會煮飯的人。

帶記者參觀部落時,Kwali一邊開車穿越河床,一邊說:「這條溪是羅東溪,我們這一帶叫做寒溪,因為多雨、寒冷,以前被漢人稱為『寒死人』,所以稱為寒溪。」接著緩緩上坡,沿途有一區用杜英木栽種的段木香菇,他說常有松鼠來吃菇,他們曾放音樂來嚇松鼠,「頭兩天很有效,可是到了第三天,一群松鼠來聽演唱會了,」後來他們不求香菇產量,與其大量運下山販賣,不如把香菇留在山上作為餐廳食材。

這幾年,農耕產量穩定,餐廳食材來源不虞匱乏,部落餐廳口碑也傳開,每日只接三十位訪客,預約平均要等三個月。部落能夠維持順暢,這批部落高中自學生也有一定貢獻,例如二十二歲的Lawa,是這群高中自學生的班長,她在餐廳組工作,也是導覽解說員之一。她的學習動機強烈,自學方案讓她能兼顧工作跟學習,「我喜歡說話,在部落接觸不同的客人,讀書讓我更有溝通能力。」

原根職校的學習方式,讓青年對部落更有情感,Kwali說,「部落年輕人當導覽,在自己的土地上講自己的故事,還有比這更棒的自信來源嗎?」今年宜蘭縣教育處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委員來訪時,Kalu這位大男孩神來一筆,指向遠方群山,對審議委員說,「我們國文課上過蘇軾的《行香子過七里瀨》,文章寫『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就像我們現在眼前的景色,遠方的山很長,雲霧繚繞著山,快要天亮時候的山看起來一片翠綠。」審議委員對原根職校讚嘆不已,「學習的自立自主,生活的自給自足,來這裡走一趟,你會發現台灣的未來,希望滿滿!」

不過Kwali認為他們並不是為了教育而教育,「是部落跟孩子有需要,我們才辦教育,我們一直在想,怎麼讓部落的孩子未來願意留在部落?我們不但想培養孩子有一技之長,還希望他們是個很會生活的人,結合傳統跟現代的人,創造更多未來的人。」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不老部落的原根自學團 向部落長老學習生活智慧

他們的第一志願是「到偏鄉當老師」

圖片來源:TFT提供

▲巫家蕙回顧兩年前的自己,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哪裡,也不會當老師。從成大法律系跨足教育界的她,因加入「為台灣而教」的兩年時光,她學會了怎麼去愛孩子,更找到自己愛台灣的方式。

作者:李京諭

兩年前加入TFT的第一屆老師,如今就要畢業了。他們將擁有的聰明和幸運,以及年輕人的熱血,投注到台灣最偏鄉、最缺少好老師的地方,尋找讓台灣下一代因為教育而共好、甚至更好的可能。

二十年少的青春歲月,你拿聰明和幸運做什麼?

在台灣,有一群年輕人選擇走一條不一樣的路。他們眼前排著各種職涯的機會,但他們的第一志願是「到台灣的偏鄉當老師」。他們踏入台灣最需要教育資源卻留不住好老師的偏鄉,只因堅信「教育要好、下一代要好,台灣才會好。」

第一志願「到偏鄉當老師」

「我是被安婷的演講感動的。」問及當初為何加入TFT,這幾乎是所有第一屆TFT老師的標準答案。因為「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創辦人劉安婷在TEDxTaipei上的16分鐘演講打動,毅然決然放下學歷的光環,轉身投入教育,畢業自成大法律系的巫家蕙,就是其中之一。

「我從小也是『餅乾怪獸』,一直在追求厲害成就、總是在想要怎麼吃到最好吃、最厲害的餅乾,」巫家蕙說,畢業之際、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除了按照爸媽期待成為法律人、準備國家考試,「人生不停的考試,我不曉得自己還能做什麼?哪裡是真正需要我的地方?」劉安婷的演講讓她正視自己內心的疑問。

下定決心報考TFT老師後,巫家蕙首先得安頓爸媽的擔心:「真的有這個組織嗎?你要去鄉下當代課老師喔?」同樣要面對家人的質疑、背水一戰的還有從中研院一職出走的李思慧。自稱「走過整個台灣教育體系最刻板的歷程」,陽明大學生化碩士畢業後,當李思慧轉換跑道,做研究改為做教育,父母不懂的是:「既然要當老師,為什麼當初不念師院就好?為什麼要念到研究所?」

從法律跨界媒體,最後卻決定落腳在教育領域,巫家蕙的答案是:「法律系出身的法律人都十分重視社會議題,但安婷讓我看到為這個社會付出的方式很多種。而我相信要改善社會現況,最終還是要回歸教育,我希望能帶著多元的專業到最需要我的偏鄉。」

還有一個在黑暗中仍閃閃發亮的生命,更讓人無法忽視。15歲因一場感冒而腎功能全失、被宣告得終身洗腎的徐凡甘,把每天都是做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過,他卻仍熱血地前往偏鄉,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捐出」寶貴的兩年人生。徐凡甘說,15歲那一年,曾經以為自己失去作夢的權利。「在偏鄉的孩子很容易會忘記去作夢,我想陪伴他們、告訴他們,他們的生命可以不一樣。」

好老師,熱情與特質最重要

草創之初,TFT第一屆要招募9位老師到偏鄉任教,竟來了187人;第二屆更是翻倍成長,要20位老師卻有300多人報名。相較台灣一些偏鄉學校釋出職缺、應聘老師,門檻屢次降低、甚至開放到第三次招募都乏人問津的現象,許多人都好奇TFT怎麼找到這些好老師的?

「篩選的過程中,我們倒過來,比起筆試成績或教學技巧,我們把動機跟特質擺在最前面。」劉安婷談起TFT招募的過程,卻顛覆現有體制的邏輯。「我們不是沒有看技術面的東西,但它是比較後端的排序。」劉安婷認為,一個好老師的教學是可以學習的,但一開始沒有教學的熱情,很難督促自己再學習、再進化。

最不像好老師的特質,意外成就了好老師

「深怕自己教不好的焦慮」、「總是發現班上孩子有狀況」、「不認為自己很懂教育」,這3個看似不是「好老師」會出現的焦慮,是TFT老師日常的擔心,但後來卻成為TFT老師最迷人的地方。

從法律轉戰教育的巫家蕙坦承,從甄選上榜到分發至學校任教的日子以來焦慮不曾停過。也會擔心自己有沒有能力去教書?能不能把孩子教好?「我想往前走,後面沒有裝備,但是講師跟培訓團隊給了我們這些技能。」即將任滿兩年教職,巫家蕙回過頭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培訓的過程把心變得很堅強。」一旦老師的心變堅強了、能勇敢說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就能找到進步的機會和方法。

李思慧在自己兩年教期任滿後,將從TFT的第一線教師,轉回到組織內擔任教學領導力督導。TFT今年在招募第三屆教師時,她說,「老師要特別容易看見需要幫忙的孩子,」李思慧認為「同理心」是好老師最重要的特質。

自TFT兩年計畫畢業後,還在猶豫要念教育研究所,抑或參與實驗教育的徐凡甘,日前自費參加芬蘭的民主學校論壇(international democratic education conference,簡稱IDEC),想為自己接下來的路找方向,同時也為台灣的教育找解方。「我不知道要說哪種教育對孩子最好。

可能每個孩子適合的方式都不一樣吧!」徐凡甘謙虛的說著,完全沒發現,自己隨意的一席話,已道出教育最深刻的真理。

兩年前加入TFT的第一屆老師,如今就要畢業了。他們帶著聰明和幸運,以及對教育現場真切的認識,繼續尋找讓台灣下一代更好的可能。

【你拿幸運做什麼?為台灣而教 特展】

時間:7/30(六)-8/6(六)加入google日曆
地點:台北市華山藝文中心 中三館
更多活動資訊請見【為台灣而教】官方網站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他們的第一志願是「到偏鄉當老師」

給15歲的你--準備好當高中生了嗎?


小評語:「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文中說道,想起奶奶說過這話,是位很用心的老師寫的,雖然我們家沒有高中生了,但可以從大人的角度重新思考回味一下,喜歡這篇文章~

作者:鄭毓瓊(台北市育成高中國文老師,有12年教學經驗)

高中職免試入學放榜後,九年級的孩子即將邁向人生新階段。高中生階段是「準備邁向成人之路」,和國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資深高中老師從生活適應、人際與戀愛、學習態度準備三個面向,給國中畢業生溫暖又實用的提醒,家有小高一必讀。

從國中升上高中,不只是換個校園繼續學習而已!你曾想過成為一名高中生對15歲的你有什麼意義呢?是能自己做決定;還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抑或是能安排自己喜歡的生活,或者以上皆非?

那你曾認真想過,要成為一位真正的高中生需要預備哪些能力?具備哪些條件嗎?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你對三年後從高中畢業的自己有什麼想像?你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如此一來,你就會在腦海中逐漸浮現在的自己需要做哪些準備與努力了。

對你而言,就讀高中的目的絕對不只是追求好成績、升上好大學;而是如何透過學習與及經驗的積累,能持續地探索自我,也能更深刻地認識這個世界,進而找到值得一生投注熱情的所在,並且成就更好的自己。

相信這是最好的安排

不論升學的遊戲規則如何改變,一定會有人對於放榜的結果感到滿意或不滿意。來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剛開始面對陌生的人事物,也一定會感到害怕、孤單、不適應。

無論覺得自己是高分低就、低分高就,或是很幸運能進入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就讀,都要學著以「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面對。因為這意味著在這裡有等著你去完成的功課,也有著讓你感到驚艷的寶物等著你去挖掘,這時候就消極地放棄、或是過於樂觀的想像,甚至讓不必要且過於放大的情緒淹沒了真實,那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就先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給自己與周遭的新夥伴們一個機會,讓自己學著用「好棒」、「很有趣」、「這沒看過,我要來挑戰一下」、「我很好奇,想多了解一些……」的正向但務實的態度,來面對這些新的人事物。很多時候,你慢慢會體會到「來到這裡,其實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高中真的沒有聯絡簿

升上高中,最明顯的不同就是,再也不用請爸媽每天簽聯絡簿了。換言之,也不會有老師盯著你寫聯絡簿,不會有人提醒你明天要英文小考、下禮拜要交報告、下次上體育課要帶泳具……在某些班級,甚至早自習及午休要做什麼,學生也能自行運用。

當你擁有更多的自主的權力及自由的空間,也意味著要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要學會自律,並且懂得安排生活,做出最好的選擇。升上高中,老師們對待你的方式比較像是把你當作「正在學習成為成人的人」,因此,比較會採取陪伴、引導的教練或信任授權模式,當你需要協助時,也要練習主動說出自己的感受與困難。想要當一個好大人,這是高中成長過程中必學的關鍵!

高中生準備一:生活準備,新生活是需要練習的,讓父母參與,他們會少一點囉嗦

進入新學校,展開新生活的第一步,所遇到的挑戰便是要快速適應新的生活作息模式,並且需要建立新的人際網絡。其實,要克服這兩大挑戰都是需要練習的。關於適應新的生活作息模式,其實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確認上學的交通路線與接駁工具,如果學校離住家太遠,是否要申請遠道證,或是需要住宿租屋。

2.實際走訪認識校園附近環境與生活機能,以備不時之需。

3.點閱學校網站,除了了解學校生活作息、例行活動,掌握學校公布的重要訊息、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之外,也要詳細閱讀學校相關規範與規定,才不會一進學校就誤踩地雷。

關於以上三點,建議你能主動邀請父母一起實地踏查或是進行討論,這樣也能讓父母安心。尤其,要請大家特別注意的是:與其聽信社群網路上的社團或討論區所流傳未必正確或長久未更新的訊息,不如自己親自去認識真實的校園,更能掌握最確切的資訊。

高中生準備二:認識新朋友、戀愛,成長的必經之路,別讓純純的愛變成蠢蠢的悲哀

在正式成為某校新鮮人之前,或許你已經在茫茫網海中,拜碼頭、加好友、組群組或社團了、甚至開始打聽了。這時候你或許已經開始煩惱,我的新班級老師同學好不好相處,我要加入哪些社團、地社與學校組織。其實,來到新環境,在建立新的人際網絡的過程,有幾件事要注意:

1.主動伸出友誼的手,展現真實而真誠的自己。

2.嘗試認識和你不同特質的人,學習打開自己的視野與經驗。

3.不要害怕面對交友的挫折,因為這是需要練習的,有時候不順利,只是剛開始頻率不對而已。

4.參與社團、學校活動或組織前,多看、多聽、多接觸,但不要因為一時熱情而急著做決定,應該先衡量自己能力與適應情況再決定。否則容易把自己的新生活搞得一團糟,反而徒增煩惱。

5.開始談戀愛之前,先停、看、聽。

別讓純純的戀愛變成蠢蠢的悲哀。在青春正好的年紀,遇到新認識的異性同學,再加上對方是你心儀的類型,眼底本來就容易冒出「粉紅泡泡」。但欣賞對方、有好感,未必是真的喜歡;即便喜歡,也未必等於是真愛。

當你還沒看清楚「真相」前,不用急著考慮走入一對一的交往模式。

其實,在團體互動中,反而更能仔細觀察對方的人格特質,是否人前人後表裡不一?
當然你也要仔細評估,自己的狀態是否適合或能承受這段新的關係。例如,告白不成,慘遭封鎖時,你是否能承擔或適應難免會有的尷尬。

還要注意「好兔慎吃窩邊草」,當因瞭解而分開時,若不能好好處理彼此的關係,之後不只當事人辛苦,身旁的人也會覺得困擾。愛人的眼裡難免只有對方,當你專心投入經營兩人關係時,難免會影響與其他人的社交關係或自己原本的計畫及生活,這一點也是在做決定時的重要考量。

如果你很快地陷入暗戀或真的很想告白(或拒絕),一定要注意禮貌、務必尊重對方的意願與感受,別把你個人的愛(或選擇)造成他人的心理負擔,那就失去愛的意義了!否則你容易會在黑特版或ㄎㄠˋ北oo社團看見自己,這就有點麻煩了。

其實,愛情真的沒什麼道理,如果真的遇到了,也要學習欣然面對成長的必要。也要學習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更別讓純純的戀愛變成蠢蠢的悲哀。

高中生準備三: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學習如何學是關鍵。不理小高一暑假作業,小心「杯具」!

還沒拿到高中錄取通知前,想必就已經在學長姐或國中同學間流傳著:我已經要去某家補習班補某科,沒補習你就會跟不上,某個姊或哥能拯救你的某一科等等的說法。姑且不論這些說法是否屬實,但是否人人都需要補習、甚至是補全科班,其實一直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或許我們可以思考的是:補習的意義或真正的作用為何?是否可以先試試看靠自己念書?其實,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很難完全複製相同的經驗。

在高中階段,學著了解、探索自己的學習模式與傾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若是一味地依賴他律而未能發展出自主學習及探索的能力,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相較於國中階段,高中課程更為深廣,許多學校也開設許多特色選修或專題課程。因此,學生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能之外,也需要具有主動探究的精神及學習的熱情。

其實,若是害怕國高中課程的銜接問題,國內外都有許多免費的網路學習平台或線上學習網站等等相關資源,可以充分利用。

只要你願意學習,這些多樣化的資源都能任你選擇,而且重點是免費的。除此之外,請不要小看新生暑假作業,這都是老師們經過討論後所準備或設計的先備課程或多元學習教材,除了協助你銜接國高中課程,也有為各位小高一進行暖身的意味。因此,千萬不要很帥氣的說「暑假作業不要理他」,到時候,真的會「杯具」啊!

此外,許多學校除了新生訓練之外,也會結合鄰近學校、大學、社區資源舉辦營隊,進行特定主題式的探索實作或體驗課程。這些課程往往結合跨領域資源,或強調動手實作或親身體驗,因此不僅新鮮有趣,也是讓提供自己探索興趣的最佳機會。

當然,趁著暑假,看看學校的推薦書單或活動,好好閱讀幾本有意義的書,參與有興趣的藝文活動都是很棒的事。至少,讓自己保持在「有持續學習」的狀態,這樣經過漫長暑假才不會與學習脫節,到時候開學症候群也才不會太嚴重。

最後,要提醒各位高一新鮮人的是:無論你有沒有深受會考的打擊或鼓勵,要能承認並能面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踏上「成為更好的人」的第一步。

並且,不要害怕嘗試錯誤,唯有能在錯誤中學習而有所得的人,才能進步得更快更好。高中三年的確是邁向成人世界的重要階段,也是許多能力素養培養的關鍵時刻,這時候的所有鍛鍊將會為你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你又是如何期許自己的呢?許下心願,更要有實踐。希望你能慢慢成為自己心目中想成為的那種大人!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給15歲的你--準備好當高中生了嗎?

「自制力」2歲前基因決定,3歲後環境影響


作者:田育瑄

根據《每日科學》研究指出,幼兒2歲前的行為深受基因影響,而當年滿3歲後,「自我控制能力」將與所處的「環境」產生莫大的關聯性,像是:父母禁止幼兒食用零食,他們的抑制能力便會受父母的教養與應對方式而有所不同。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理學院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傑佛瑞‧蓋因(Jeffrey Gagne)認為,對於「自我控制發展機制」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抑制能力越低,代表著認知與社交情緒出現狀況的機率越高,其中包含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就是人們常說的「過動兒」。

「近期我們發現與『自我控制失當』的現象,大都是在孩童進入小學後才被診斷出來,如果我們能及早確認並介入這些狀況,相信就能在孩童入學前,讓這些狀況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未來當孩子步入青少年、甚至是成年後,才不會因為自我控制能力低落而深受其擾」。

3歲後,幼兒行為受「環境」影響

蓋因教授和來自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心理與腦科學系的金柏利‧薩迪諾(Kimberly Saudino)教授於《發展心理學》這份幼兒開發領域指標性期刊上,共同發表了這篇〈兒童抑制能力發展 : 針對2到3歲雙胞胎之調查〉的研究結果。

其中,研究人員調查超過300對的雙胞胎,除了透過訪談幼兒的父母,更使用錄影方式記錄下幼兒在實驗室裡進行性格測試的反應,藉此評估他們的「抑制能力」,並在幼兒2歲與3歲生日的前後一個月內重複進行測試。

訪談結果顯示,父母認為即便到了3歲,幼兒的行為主要仍是受到「基因」的影響,然而,透過影像實驗的記錄,詳細分析幼兒的測試後,結果顯示:在幼兒兩歲時,「基因」是影響行為的主因,但到了3歲以後,行為則受到「環境」較大的影響。

「我們發現無論是來自於家庭或是環境等各別因素,當雙胞胎來到3歲時,其中一個孩子如果曾受到父母負面消極的對待,又或是曾經歷另一位雙胞胎沒有遭遇過的意外和疾病,這些差別都會讓這兩位同樣年齡、同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在自我規範能力上產生明顯的差異。目前透過實驗室裡先進的設備,我們可就抑制能力做精準的測量,並藉此定位出幼兒潛在的失調及障礙狀況,及早進行改善」蓋因教授說道。

追蹤幼兒所處環境,釐清「不當行為」關鍵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理學院心理學系暨研究所所長佩瑞‧福克斯(Perry Fuchs)對蓋因教授與薩迪諾教授的共同研究成果讚譽有加,並肯定他們實踐了學校推行的「2020年 : 前瞻思維與全球效益(Strategic Plan 2020: Bold Solutions | Global Impact)策略方案」中,承諾就「全人類的健康與環境」領域所倡導的卓越洞見。 

「這份研究能幫助許多家長釐清孩童的行為與導致不當行為發生的關鍵要素,同時也提供父母們明確的方向,讓他們得以讓孩童在進入複雜環境互動前,及早建立起社交情緒發展的能力」福克斯說道。

本研究是基於蓋因教授及其團隊,就多對1至3歲的雙胞胎幼兒進行抑制能力與憤怒管理相關探討的結果,蓋因教授表示:「我們將對同一批幼兒進行長期追蹤的計畫,同時也會針對他們的家長做進一步的調查,並試著觀察何者是造成影響的要素;譬如像是負面情緒的表現、離異的家庭狀況以及其他社交環境所可能產生的種種問題;未來我們會就這些表徵,更加深入地去探討對幼兒在『自我控制』行為上潛在的影響力」。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自制力」2歲前基因決定,3歲後環境影響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青少年大腦反應,由「按讚數」決定


作者:田育瑄

即使是微小的社交認同行為,都會影響青少年的意見取向。已有大量數據顯示,有同儕在場時,青少年更願意嘗試冒險,然而,在虛擬與現實交雜的現在,「在場」的意涵變得更加模稜兩可。

已有大量數據顯示,有同儕在場時,青少年更願意嘗試冒險,然而,在虛擬與現實交雜的現在,「在場」的意涵變得更加模稜兩可。《經濟學人》網站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科學教授羅倫‧雪曼(Lauren Sherman)的研究團隊指出,即便是社群媒體上的一個小小的「讚」,在青少年間都可能產生莫大的影響。

雪曼教授是「數位媒體使用與青年大腦發展」領域的專家,她帶領研究團隊檢視「按讚」與「圖像」在社交媒體上的使用,將對青少年大腦產生的何種影響。

「按讚」與「圖像」,左右青少年大腦

雪曼教授邀請32位(男性14位、女性18位)擁有Instagram帳號的青少年擔任受試者,並請他們先上傳照片到僅供實驗用的內部社交網絡。

接著,會邀請受試者躺下來,並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掃描器(fMRI)」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影像分析,當青少年受試者瀏覽Instagram上的照片時,雪曼教授會觀察他們使用社交媒體時的大腦回饋,他們將瀏覽包含受試者自行上傳與雪曼教授從其他Instagram帳號收集而來的照片,像是:與朋友合拍食物性質較為中性的照片,以及酗酒、抽菸、吸毒等行為不良或是帶有危險性的照片。

為了讓受試者覺得他們是在瀏覽真實的社交網路,研究人員除了告知青少年受試者其他的照片是由參與實驗的受試者共同提供,而且還有約莫50位以上的青少年已經看過,並對照片按「讚」或是選擇不按。

事實上,每張照片都已經設定了0到45個不等的按讚數,中性及帶有危險性的照片有一半都設定好了23到45個讚,剩下的照片則為0到23個讚;受試者除了會看到自己上傳的40張照片,還有研究人員設定帶有危險性的照片42張,以及中性的照片66張,並讓受試者們自行決定是否要在照片上按「讚」。

實驗結果如下:

1. 「讚」數越多,青少年腦內「社交」細胞增多

實驗結果一如雪曼教授預期,本身「讚」數越多的照片,就會有更多的受試者接著按「讚」,尤其當照片是由青少年受試者自行提供時,情況更是如此。
而在雪曼教授檢視青少年受試者大腦影像的結果分析時,她發現受試者大腦中與「社交獎賞」連動的神經細胞,會隨著按「讚」數變多而增加,就像青少年參與社交活動時,他們大腦楔前葉和前額葉皮層涉及「社會認同感」的部分,也會變得活躍。

2. 「讚」數越多,青少年的「失控」機率提高

同時,雪曼教授發現,當青少年看到「危險刺激」的照片時,大腦負責「認知控制」的前扣帶迴皮質上半部區域的活動,顯得較不活躍。

而當青少年看到這些具有危險意象的照片擁有高「讚」數時,這雖然會導致他們「自我控制的能力」下降,但同時竟又引發大腦產生獎勵回饋的正向機制,此結果不分男女皆為如此。

3. 「讚」數越多,青少年為了「愛現」忽略危險

這項發現並非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許多理論模型都指出,青少年之所以敢於在同儕面前冒險,或著是所謂的「愛現」,其實都是由於他們大腦中控制「獎勵」的神經過度敏感,卻又同時削弱他們腦中「控制認知」的機能所導致。

心理學家傾向假定這種「無力感」可能是因為青少年的神經系統尚未成熟所致,而生物演化論學家則認為青少年為了競逐社交地位或在異性眼中顯得出類拔萃,因而變得敢於冒險。
無論哪一方的觀點是正確的,「物競天擇」無法預見的是,那支我們隨手放進口袋裡的手機,或著是眼前風馳電擎的極速跑車,竟會與青少年「冒進」的行為息息相關。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青少年大腦反應,由「按讚數」決定


忘了機器人和工廠吧!工業4.0你該變的是腦袋


作者:何佩珊

「工業4.0不是講製造only、不是機器人only。」擔任美國白宮CPS專家組顧問、麥肯錫全球資深顧問等多項要職的國際大數據專家李傑提醒,第四次工業革命,最應該改變的是觀念、是觀點,誰能解決「看不到」的問題,誰就是贏家。

一直以來,工業革命的重點都在於解決人跟社會跟經濟之間的矛盾:第一次革命解決的是人與動力之間的問題;第二次是用生產線解決人跟生產的問題;第三次則用網路解決人跟距離的問題;而正在發生的第四次革命,待解決的問題則是,「人跟看不見的世界的問題

舉例來說,單純生產鞋墊,你不會知道每個人使用的感受,這時候你是「看不見」的。但如果能在鞋墊加上感測器,再搭配APP,即時傳送並接收每個人行走時,對腳和關節帶來的壓力分佈資訊,透過這些數據分析,就可以知道什麼樣的減震設計,最能夠減輕對關節的衝擊,進而提高顧客的舒適性與健康,那就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他有無數的例子都在說明,為什麼「填補顧客還沒有的缺口(Gap)」才是工業4.0時代真正價值所在

就像豐田汽車的研發實驗室門口,如今寫得已經不再是「以品質為標準(make quality as a standard)」而是「以哇為標準(make wow as a standard)」他說,顧客沒想到的東西就是那個「Wow」。所以要實現新的價值,最應該做的不是買機器人,也不是改造工廠,而是改變過往的觀念。

「看法決定你的想法,好的想法找出好的辦法,好的辦法去引導好的做法,好的做法引導該變的變法。」李傑說:「當我的看法還是在看我的產品的時候,就不會有好想法,因為你想的還是別人想的東西。」重點是,應該學會從顧客端看事情,去思考顧客在用你的東西時,目的是什麼?

以麥克風的製造商為例,應該思考的或許是,既然使用麥克風的人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訊息,那如果能將麥克風說出來的內容直接轉換成可編輯的文字,甚至可以轉換成多國語言,如此,當一個作家說完話,幾乎就可以編輯出一本書。「這就是改變社會的速度阿。」他說。

然而他也觀察到,在長期的代工發展下,台灣許多企業面臨的問題是,「你不跟我要,我就不會開發。」在他看來,台灣企業怕犯錯、怕吃虧、怕受傷。然而,「黑黑的地方不敢去,但亮的地方每個人都去了。」他直言,台灣企業總希望先有個燈給你,偏偏很多新科技誕生前就是一片漆黑。

不過他認為台灣也不需太氣餒,或許在智慧鞋墊這個主意上,已經被NIKE搶先一步,但顧客端的價值永遠會存在,只要你願意去挖掘出顧客缺口在哪裡。

而要想學會如何主動找出「看不見的價值」,或許李傑的「真、善、美」理論可以作為參考。他所謂「真」,指得是要做自己相信的事。「如果你的思想都不是真的,只是跟著別人走,就不會有顧客思維。」;而從顧客端去解決問題,讓顧客的價值更好,就是「善」;如此一來,最後得到的市場自然就會是「美」的


原文請見《數位時代》忘了機器人和工廠吧!工業4.0你該變的是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