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李光耀觀天下》國際觀有感


作者:田育瑄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寫的《李光耀觀天下》,就像是一位睿智冷靜的老師,用自身的觀察、大學生都能懂的邏輯,像說故事一樣為大家解惑,是培養國際觀很好的框架與方向。

這讓我想到,如果我在大學時,就有老師用這樣的方式跟我們分享,我將不是只用自身在叢林中摸索的學習和直覺的優勢選擇未來,也不會只聽信大人說什麼產業最熱門就選擇,而是能取經全世界的政治、經濟、金融、科技、教育各方面的發展典範,再從中挑選、連結、知道世界需要的是什麼,我想貢獻的是什麼,並從大學的資源、教授的專業、校友的人脈中找到努力的方向。

這是我這幾年在海外工作與求學的心得,深深體會培養好思維與觀念,能幫助自己在不斷變動的全球化社會中,用硬實力和軟實力與世界交朋友、工作。

「世界觀教育」是最重要、直接的方式,我會在《踹妞》慢慢把所見所聞與閱讀用家長、老師、中小學生都能理解的故事與QA說給我們的孩子聽,也可以閱讀我在《換日線》、《親子天下》、《閱讀最前線》等平台寫的文章。

在此之前,也想分享幾段我目前在書中讀到印象深刻的部分(李光耀先生從新加坡角度出發,但也值得台灣參考):

1.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有國際觀?

「無論世界怎麼樣,新加坡都得去接受它,因為它實在小的無法改變世界;不過,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常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本區域的『巨樹』間穿梭,這一直是我們的方法。

若要繼續保持如此,我們就必須保持思路敏捷,懂得隨機應變,就新加坡而言,我們的成功故事取決於三大特性:確保這是個讓人們生活與工作的最安全國家,平等對待每一個公民,以及確保每一代新加坡人能持續成功」。

瞭解自身的核心原則與底限,世界發生了什麼事與變化,才能向外找方法、機會,同時,也別忘了,其他努力積極的中國人也擁有機會與資源,他們除了就算不閱讀,也能到處旅行、看外國電影、書刊學習,用自己的經歷在世界找機會。幫助孩子看得更寬廣,有助於提升他們的勇氣與動機。

2. 為什麼要有硬實力與軟實力?

「記者問:台灣當地的調查顯示,支持獨立的人要比統一的更多

李光耀先生說:這種民調是毫無意義的,如果你是一位台灣人,你是希望獨立?保持現狀?或者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台灣的未來能按你的想法確定嗎?南部的台灣人絕不希望與中國融合,他們始終是這樣,但他們的觀點能得到大家的贊同嗎?

台灣的前途不是根據台灣人民的意願決定的,而是由台灣與中國力量對比的現實,以及美國是否打算進行干預來決定的。

這不是以民意調查來決定,如通過了就要實現統一,大多數反對就否決」。

在夠強大之前,未來發展是由相對的實力決定,而不僅是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