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改變世界的好設計》看的見的人最後反而看不見,看不見的人,最後卻是深深地看見



作者:田育瑄

與大家推薦一本書《#用心點亮世界》,是我很喜歡的張文亮教授(河馬教授)寫給朋友兒子的禮物,河馬教授原本自己有對雙胞胎孩子,卻在孩子出生不到五分鐘就夭折,歷經長達10個月的沮喪,悲痛得每天說不出話,師母只好鼓勵他寫作,找回生活的重心,說:「你寫完~我就隨便你」,結果他就寫不完了...

最後,河馬教授想通了,「或許我的孩子沒有留下,但別人的孩子留下來了,#也許我可以為別人的孩子做些什麼」。

河馬教授朋友的兒子出生就是位視障者,他一直在思考要送這位孩子、這對夫妻朋友什麼禮物,才算是好的禮物呢?

張文亮教授(河馬教授)

他想了很久,決定提筆寫下全世界過去三四百年來,人類歷史上偉大、卓越的8位視障學者,他們不只幫助自己與周圍的人,還 #改變了人類的文化,現今世界通用的盲人點字法,就是一名15歲法國盲眼少年布萊爾所發明。

這也讓我想到一位不簡單的人物,你或許有聽過他的故事,美國名校畢業、進入雅虎、台積電等大公司,然而,他在28歲罹患急性青光眼,一次開會突然眼前一片黑,歷經11次的手術、無數的眼睛開刀鑽孔、手術費求神問卜破幾百萬、懷抱著希望又再次落空,宣告失明,然而,他自立自強,在家人跟朋友的協助下,獲得博士學位,還親自領導團隊開發app,創造讓障礙者幫助障礙者的互助自助系統,他是 #墨鏡哥,甘仲維博士。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不同的課題,看的見的人最後反而看不見,看不見的人,最後卻是深深地看見。

分享給每個 #不簡單的爸媽與家人,要舉起一個家,都絕非易事!


好文請見:直擊《改變世界的好設計》編輯幕後:淚灑編輯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反思:生命該如何「教育」,5個中學生就有1人曾想自殺


作者:田育瑄

青少年的大腦發展正在經歷劇烈的變化,總聽到贏在起跑點?是哪個起跑點?如何贏在終點?終點如何定義?沿途的風景如何取捨?「我」是誰?我該在哪裡?

家與學校是孩子人格養成的基礎,也是孩子對情緒、成敗、學習、熱情、表達、自我形象、關係等等的培養皿,情緒的複雜更是比知識難從課本上學習。

「自殺」這個現象跟社會文化對成功的追求有很大的關聯,不只中國,日本、韓國的自殺率也是居高不下,台灣前一陣子也有案例,從3歲到80歲都擺脫不了這個悲劇,有錢之於成功的意義,界線到底在哪?如果耗費所有努力,還是難以達成,自我的價值如何衡量呢?

社會的聲音何其多,但家長與同儕是青少年認識自我最倚重的觀點來源,不能輕忽這個影響力阿~~


反思文請見《新華網》生命該如何「教育」,5個中學生就有1人曾想自殺
《風傳媒》12歲男童跳樓給社會的震撼!心理師:除了成績,父母更該關心青少年的5大面向

作家平路看香港新特首:最安全的人,最不得人心


作者:平路

小說家平路曾以香港光華文化新聞中心主任的身分駐港七年,她身為小說家的犀利觀察與親住香港的人生經驗,無疑是最能詮釋香港現況的觀察家。她為什麼一直記得1997年交接大典上,陳方安生穿著的那件大紅旗袍?紅旗袍與香港西環中聯新年掛著的大紅燈籠,為什麼讓香港變成不敢樂觀的撕裂社會?

這次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常常聽到一個關鍵字「撕裂」,因為香港社會的確處於被撕裂的狀態。新任特首既是林鄭月娥,最重要的觀察點是她上任後,香港社會的撕裂感會不會更加劇烈。

先說問題根源,來自於回歸之初,北京與香港之間始終欠缺信任感。

香港與中國大陸,原本的體制、社會、司法、以及對民主進程、對公民社會的期待與想像都不相同。更何況,在北京眼裡,香港一直存有港英政府的「餘孽」;但對香港人而言,無論法治或基礎建設,處處感受得到港英殖民時代的「餘澤」,單就對殖民時代的情感與歷史解釋,就可以看出香港與北京之間的差異。

我一直記得(當時我參加「浩然營」的活動在香港),1997年交接大典上,當時的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穿著一件大紅旗袍。為什麼要穿大紅旗袍,其實是在「交心」,不只陳方安生,那段不短的時間,香港達官富商的夫人們在各種社交場合常是一身紅,寧可撞衫或撞色,務必把自己穿得紅通通的。另外,剛回歸那幾年,包括藝人出場的時刻,都一定會唱「我是中國人」那首歌,為什麼這麼刻意?背後,其實是心虛。如果香港人自覺一切很篤定,做中國人這麼理所應當,便不需要去努力表態。

紅旗袍背後的心虛

這種隱隱然的隔閡始終都在,包括大陸領導階層對著香港人講話,常會感受到一種錯亂的節奏感。一般而言,領導已經習慣於他講什麼話,到了某個點上,台下就會拍起手來。但對著香港人,一則因為北京話與廣東話的差異,再則因為香港人不習慣中式的官場文化,一切就顯得不那麼自然。反之亦然,譬如後來一任特首位子上的曾蔭權勉強用北京話致詞,說得丟三落四,節奏跟不上,也會出現類似的錯亂感。

這種錯亂的節奏其實是隱喻。為香港與北京的衝突埋下伏筆。

如今回頭看,每一屆特首重複同樣的循環,幾乎是尷尬的宿命:因為面對北京的不自然,覺得心虛,想要努力向北京輸誠、表達他是北京的自己人,但愈是刻意表現,香港市民就愈是不信任這位特首;接著因為民意基礎動搖,特首更覺得自己需要北京力挺,對北京益發曲意示好。這種循環在這一任特首梁振英身上,看得很明白。

林鄭月娥當選恐怕更不樂觀,林鄭是北京欽定,但她的民意支持率極低,低到歷任特首上任前的最低。或者就是因為是北京欽定,香港人一開始,對她究竟是面向北京還是面向香港已經存著疑慮,這份疑慮反映在她的選前民調支持率,也必然反映到她的日後施政上,簡單說,大多數香港人從day one就沒有投下同意票。她一旦坐在位子上,信任問題可能會愈來愈嚴重。

兩列火車對撞危機,沒有絲毫扭轉

特首選舉已經是小圈圈選舉,如果北京放手,大可以給三個特首候選人公平競選的機會。曾俊華與林鄭月娥一樣,本來也是港府官員。但就因為曾俊華相對而言柔軟一些、公關能力強一些,比較受香港市民歡迎。有民意基礎或民間聲望的候選人,卻注定讓北京中央不放心,擔心他挾民意自重;林鄭月娥因為比較硬梆梆(rigid),中央覺得她效忠的程度不容懷疑,又因為她民意支持度低,非得緊緊靠著北京,所以北京願意欽定她。卻也因為被欽點,她發言就愈發要處處顧及北京的看法,聽在香港市民耳朵裡就愈發不順耳,這似乎變成無可避免的循環。

香港與中國兩地在許多地方原本存在許多不同,種種不對等的情況下,民間往來又構成衝突,衝突情勢若是發展下去,像兩列有可能對撞的火車。從這次特首選舉,我看不到任何跡象,足以緩和對撞的危機。

客觀來看,北京應該以大事小、應該更放手、應該更寬容。但一來北京一黨專政慣了,不習慣權力下放;二來對北京領導而言,香港「垂範」台灣的可能性,愈來愈看不到。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北京對香港有可能失控的情勢失去耐性,處理的手段愈來愈少了應有的細膩。
這會讓原本不該成為焦點的小事,累積民怨,變成問題的焦點。

其實香港人最擔心的,就是香港人與香港社會的特質漸漸「被」消失,被大量的大陸來的移民與資金,再加上後面的政策,導致整個香港的特質被稀釋掉了。高鐵直通表面上是便利兩地交通,但其實是政策,方便更多大陸人到香港來。又譬如大陸人移民到香港的「單程證」,審批權全由大陸決定。這類的事情,如果北京讓出一點決策權給香港,其實結果沒有差那麼多,譬如「單程證」申請者的理由多是家庭團聚,無論是由大陸方面審批或者香港方面審批或兩地共同審批,通過申請的人可能都差不多,但象徵意義上,有機會參與審批,香港人會覺得被充分尊重。總要讓香港人對自身事務,覺得還有一點「話事」的空間(我們說的話語權)。
二十年來這類話事的空間愈來愈被縮減,香港人的主體性眼看在消失之中,這正是香港從一個非政治社會,變得這麼政治化的原因。説是愈來愈多香港人贊成分離主義,其實更類似一種直覺的反應,愈不給出聲音,就非得要出些聲音讓外界聽見。

誰放大了虛妄議題?

香港獨立本來是不存在的議題,坦白說,香港幾乎不存在獨立的條件。但現在香港社會高度政治化的結果,一個虛妄的議題,變成了現實環境的對照組,變成讓人藉此表達對現實不滿 ,say no的選項。

社會所累積的不安,造成各種撕裂與對立,其中也包括年輕與年長世代的對立。雨傘運動後,年輕人變得更激進。香港傳統家庭原本習慣的是安定、非政治、有錢賺就好(搵食艱難嘍!),但年輕人認為,如果每個個人繼續鄉愿,沒有機會說出政治訴求,香港的未來就沒有機會。

世代間的對立,政治上親中與民主、以及民主派內部的矛盾等等,讓香港社會很容易小事就沸騰,整體社會茫惑不安,在商界、在立法會的場域等等,愈來愈習慣給人貼上標籤、分別立場,一旦每個人都先有了標籤,遇到任何事情就只剩下立場的對決。

香港社會是撕裂的狀況,北京一度希望香港所謂「垂範」台灣的效果已經沒有了,自從1997以來這二十年的變化,看在台灣人眼裡,甚至有反作用。「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說法,讓人觸目驚心。在北京眼中,同樣也覺得「今日台灣,明日香港」,如果不強力控管,香港愈來愈像台灣,北京覺得更糟的在於,兩獨有可能合流,香港的情勢有可能全面失控。

1997年時,如果你問我未來會怎樣,我想不到情況會這麼快起變化,想不到香港與中國的關係會這麼惡化,因為香港社會比較起任何地方,算是個很容易治理的社會。 香港人守法、有效率、運作上軌道,這是港英時期留下來的社會特質。所以1997年,北京拿到的香港不是一張壞牌。

然而,二十年看下來,北京其實頗為失敗。因為北京對這顆東方之珠的社會規範生疏、不信任、不尊重也不融入,造成如今很難扭轉的情勢,真的非常可惜。畢竟,治理香港與治理大陸很不一樣,大陸幅員廣大,「維穩」放在第一位或是形式使然,客觀說,如果替北京領導人想,整個版圖差異這麼大、那麼多問題、如此廣渺的國家,有些經濟發展議題時間表推前,有些民主議題要往後排也是可以理解的事。但香港不同,香港是一個已經高度秩序、現代化發展,有其自主能力自行運轉的地方。給予香港多一點自主性,包括普選在內,這樣的經驗將有益於整個中國逐漸民主化。

頗為可惜的是,回推至二十年前,我相信北京的意願其實不是不想在香港好好做,做給整個世界看。只可惜因為不習慣、 不熟悉、不信任,遇上北京僵硬的體制,尤其底下的人體仰上意,執行面很容易選擇寧左勿右(譬如西環北京派來治港的官員都怕出錯)。每一仼特首的選擇看得最清楚,愈是刻意選一個看似安全而服從的人,注定就是不得香港民心的人。

歷史中充滿了必然與偶然,有時候是不必如此的吊詭。香港的情勢不必如此而變成如此這般,如果情勢繼續惡化下去,有一日放在時間的河流裡看,對「東方之珠如何變成一個黯淡的中國南方城市」,不論是現在回顧過去二十年,或二十年之後再回顧現在,這個命題將令人歎惋。

如果上述黯淡的前景成真,未來回溯地看,這次的特首選舉將是其中一個失策的例子:目前林鄭在不符合民意下出綫,對北京而言,她任期內只得一路力挺,很容易因為小事釀成治理危機,到時候一切歸咎於北京欽點,很容易激化香港人對於北京的怨怒。總之,硬要扶一位民意與親和力皆有疑義的候選人坐上特首,對北京,恐怕並不輕鬆,並不是值得慶祝或必然符合長期利益的結果。(陳一姍採訪整理)



原文請見《天下雜誌》作家平路看香港新特首:最安全的人,最不得人心


反思:「我們在,大學就在」:土耳其「反動」老師創辦街頭學院



作者:田育瑄

這樣的人~才是正港的教育家!感動~~大推!!!

一臉落腮鬍加上一頭長髮的Yasin Durak,看起來實在一點也不像社會學博士,他是「街頭學院」的創辦人,成立起因是土耳其去年七月發生的未遂政變,他因為曾經簽署反政府武裝庫爾德工人黨(PKK)的和平請願書被開除,是當局在鎮壓政變後開展的大規模肅清運動中,被解僱的上萬名「反動」教師之一。

但是,不服輸的他,成立街頭學院,這些與他一同投身街頭的失業教師認為,在公共場合分享知識對現在的土耳其人更是重要,Durak 和跟他一起失業的同事對自己說:「我們在,大學就在」。

這些老師為了接觸到更多工人階級及普羅大眾可以獲得真正的知識,還得經常改換上課地點,並冒著被抓的危險。

在公園講課也跟在學校上課很不一樣,因為聽眾有很多都不是學生——有建築工人、退休人員甚至官員,「我們要讓國人知道,埃爾多安的社會治理方式對土耳其不利,我們的文化應該是世俗、進步而寬容的」Durak說。

Durak未來的計劃是,將街頭學院推向土耳其所有城鎮。

---

#PS1:他們知道,要改變自己的國家,勢必要挺身而出,有所犧牲也在所不惜~這實在太有教育家的精神!!QQ

#PS2:推薦看他在街頭上課的直播,雖然聽不懂土耳其語有點可惜,但是完全能感受到最血淋淋的教室外社會學阿!

「街頭學院」直播:https://goo.gl/7hikaz


全文請見《端傳媒》「我們在,大學就在」:土耳其「反動」老師創辦街頭學院



很有故事與力量的女孩:)


作者:張希慈

我小時候人緣並不太好,因此當時對於能讓別人喜歡我的事情,我總是會毫不猶豫的嘗試。但直到某些時刻,我開始發現不對勁。

「你不能就跟大家一樣嗎?那個老師很怪,活該被討厭,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整他?」

我求學時,曾經遇過這樣的邀約。那時候年紀不大的我,突然覺得遇到了好難好難的題目。合群,我就有了一群朋友,在以同儕為重的年紀,這誘因令人垂涎三尺。但合群的條件,像是投名狀一樣,要我把群體眼中釘除去,就算我跟他無怨無仇。

當時的我用很軟弱的方式回應,不主動整老師,但也不直接當面「忤逆」同儕。最終,我記得老師來上課的時候真的很尷尬,面對一群不喜歡他的學生,他教得很無力。而我心中的罪惡感也一直浮上心頭。最後,我寫了一封匿名信給輔導室,詢問輔導老師我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情。回信來了,輔導老師用很溫柔的口氣說我很勇敢,願意寫下這一封信。

但我知道,我其實一點都不勇敢。在當年極度害怕沒有朋友的年紀,我只不過沒成為捅出每一刀的直接兇手,但間接的冷漠造成的傷害可沒有少參與。

我對那名老師一直有歉疚感,當年的我為了讓自己的人緣可以更好,沒有勇氣講出我自己心裡覺得對的話,也沒做出我自己覺得對的事。

越長越大,幸運地一直看見社會問題的多重樣貌。那些經驗讓我越來越知道,正常與不正常,正確與錯誤,乖巧與偏差,多數與少數從來不是直接一環扣一環。

多數的不見得是正確的,
正常的不見得是多數的,
乖巧的不見得是正常的。

具備批判性思考能力,才有辦法慢慢從模糊的世界中找到適合的人際相處方式與自我生活。

而在讀這篇新聞時,總覺得有些既視感。

(「你的耳環可以拿掉嗎?」我是男老師,我就要戴耳環給你看 https://buzzorange.com/…/i-lost-my-job-cuz-i-am-a-man-and-…/

「你不能跟大家一樣嗎?不能正常一點嗎?」

批判性思考、勇敢地說出我們的困惑與質疑、溝通表達能力、同理心,帶著孩子這些世界公民教育的素養,值得我帶著小時候的虧欠繼續努力下去。

#隨著年歲漸增看得越多責任揹得越多
#結果城市浪人就這樣被我越搞業務越多
#我真的能跟夥伴一起活過今年嗎
#但如果活過今年把一連串秘密服務做好明年應該會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可以改變一些教育系統的問題
#今年才要剛滿26歲
#卻覺得自己活得像46歲
#覺得自己孩子好多

原文請見:張希慈臉書

在失敗中前進(Fail Forward)


作者:田育瑄

本日佳句:#在失敗中前進(Fail Forward)

盡快失敗,並且盡可能以最低廉的成本,找出哪些做法行不通。

知名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就是從快速失敗中學習的好例子。

皮克斯在著手製作動畫時,創作團隊要淘汰數以千計半生不熟的點子、修改腳本成千上百次,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因為他們允許自己在初期犯錯直到做對為止,才得以淘汰爛點子並持續精雕細琢他們擁有的東西。

反思:【Google 面試題庫大公開】求職者應徵 PM 職位,Google 人資佛心回覆應徵攻略


作者:田育瑄

Google好用心,特別寫了面試的參考問題給求職者,對全球創意公司與Google想要的人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中文版看這裡 https://goo.gl/jBPO8i
英文版看這裡 https://goo.gl/IlzT6Y 

反思:人是瘋狂的,但機器不是


作者:田育瑄

文章中,這段話給我很大的啟發:

能跟規模大一點的團隊競爭,我很興奮。如果我比賽輸給了大公司是正常的,反而會因此鼓勵我去找出革命性的方法。

一個人,擁有一個有趣的想法,能帶來的改變會更大。記住,只有人可以提出瘋狂的想法,但機器不行。」Rémi說。

聽Rémi說話非常有力道,在面對挫折時,不論是參賽還是研究,他都不放棄,繼續找機會,這也是他現在能夠專注自己有興趣領域持續前行,並以此為生的不二法門。

----

* Rémi Coulom

Rémi Coulom是黃士傑的指導教授之一,事實上,Rémi是在計算機圍棋領域中,導入蒙特卡洛樹搜索的先驅研究者,騰訊絕藝的開發團隊也閱讀過他的研究,但Rémi透露,在研究初期,沒有人相信他的算法,在法國,甚至因為沒有人熟悉圍棋,他的相關研究申請不到任何一毛經費。

Rémi是第四屆UEC冠軍“Crazy Stone”(瘋狂石頭)的開發者,私底下是名圍棋的愛好者,過去任教法國里爾第三大學計算機系,目前的他,正回頭研究計算機圍棋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並靠著開發手機遊戲軟件過生活,在不受任何組織單位的拘束下,43歲的他,只願意從事自認為有意思的研究。


全文請見《金融時報》人是瘋狂的,但機器不是


反思:李四端:工作,只是人生責任的一部份


作者:田育瑄

這篇文章提到李四端看《天倫之旅》的片段,令我印象深刻:

「一位父親年輕時努力工作,把4個小孩養大,卻沒有花時間陪伴他們,直到妻子過世,他才發現對小孩很陌生,於是決定親自到外地探望。

沒想到,每個人跟他通電話時都說很好,其實有人吸毒、有人離婚、有人跟人同居生了小孩,這些他都一無所知。

我才發現,工作,只是人生責任的一部份,每個人都有不喜歡的責任,但身為父親努力賺錢,絕不想得到這種結果」。

我很欣賞李四端的節目,像是《李四端的雲端世界》、《爸媽囧很大》,他的表達方式溫文儒雅,觀點卻樸實中帶有犀利,辨識度很高。

只是沒想到身為家中么子的李四端,年輕的他,也曾經是位桀傲不訓的小子阿!


全文請見《快樂工作人》李四端:工作,只是人生責任的一部份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奧地利小學生要學習的25件事


作者:教育部駐奧地利代表處

什麼是上學最重要的事?奧地利新聞報(Die Presse)日前提出了25件小學生應該要學習的事,除了基本的書寫、語文與算數能力,也提醒小學生,如今班上同學可能是難民的小孩,如何與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同學相處,是當今一門重要的學習。

奧地利小朋友上學後應學會下列的25件事:

1.認知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能力都不同。有些人在某些事上比自己要強,而自己在某些領域比別人好。要能調整心態,學習自知之明。

2.學習英語。不少小學生在小學畢業 (10歲) 時已經能很流利地聽、說英語。


3.要會算帳。小朋友們仍然要會算數,並算到幾百萬。

4.學習上網。時代不同了,禁止孩子們上網是行不通的。要讓小學生們自己能認識上網技巧,以及網路上的各種危險,使網路成為有用的生活工具。

5.世界觀。小學生應該瞭解自己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從自己的家、城市、國家、擴展到地球、太陽系至宇宙。

6.社交能力。除非是讀了某種貴族私立學校,要不然孩子們在小學應該學習到如何與不同背景、不同理念、不同價值觀的同學相處。特別目前在奧地利平均每6個班級中就有1個上有難民的小孩,這是很好的人生學習。

7.小心謹慎並有紀律。無論在家裡是不是公主或王子,在學校都要學習自我管理,對自己的事情與物品負責任,就由管理文具與書本開始。

8.學習書寫標準化的字體。除了拉丁字母的印刷體外,也要學習「奧地利學校標準手寫體」,雖然長大後,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書寫自己的字體。在電腦鍵盤的時代,用手寫字仍然是大腦良好發展的重要因素。

9.學習團體生活,成為班上合群的一分子。雖然個人的自我很重要,但也還是要具備主動在團體中合作的能力。

10.問候他人。為什麼小朋友普遍不喜歡問候別人,至今仍然是個謎。

11.環保意識。進入小學後,最先學到的事情之一就是要保護地球,就從垃圾處理開始。許多孩子們上小學後就開始擔心地球被破壞、害怕生活環境的毀滅,令家長印象深刻。

12.認識自己生活的城市。透過各種參觀活動瞭解城市的美麗與危險,學習如何在城市中安全地活動。

13.對大小與尺寸產生概念。學習度量衡的單位、測量的技術。

14.對閱讀產生興趣。

15.基本的性知識。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是如何生出來的。至於性教育在小學階段要教到多詳細,仍有許多爭議。

16.手工藝。這可能是小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了。小朋友們學習如何織地毯、做相框……發揮想像力,獲得操作各類工具的能力。

17.瞭解自己的成長史。特別是有不幸童年的孩子 (例如難民的孩子),在學校會得到輔導,正視痛苦的經驗,正向面對人生。其他的同學也藉此學習認知,和平與幸福不是理所當然的。

18.學習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

19.重視自己的一些想法。當孩子們對國家、社會與文化有些想法時,大人們要順勢輔導,讓孩子們有自信心。

20.認識自己的極限。自己想像能夠與小鳥一同飛翔的日子過去了。

21.運動與體力。現代的孩子活動得愈來愈少了。

22.記憶與背公式。雖然死背不是正確的學習方式,但背頌文字或如九九乘法表等數學公式仍然是有一定的必要的。

23.在學習中找到快樂,為未來的競爭做準備。

24.創作。孩子們都有想像力,在學習閱讀與書寫文字的同時,與自己的想像結合,寫出自己的小說。

25.在眾人面前演說的能力。


原文請見《翻轉教育》奧地利小學生要學習的25件事

《尋找那本神奇的書》郝明義:恢復閱讀胃口的第一步──知道飲食的分類


作者:郝明義(網路與書出版《尋找那本神奇的書》

許多台灣的孩子因為經歷中學階段的考試教育,談到閱讀,只留下對閱讀倒胃口的記憶,若要幫助孩子重新恢復胃口,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認為,應該要讓他們享受真正的閱讀飲食。

想要重新恢復胃口,有幾件事情要做。

最重要的,是切斷「讀書」和「教科書」、「參考書」之間的等號。

我們要提醒自己:「教科書」和「參考書」不是真正的閱讀飲食,而只是維生素和類固醇。

「教科書」和「參考書」帶給我們所有不愉快的記憶,都和「讀書」無關。

我們要「讀書」,就是要享受真正的閱讀飲食。

如果我們可以這樣體會閱讀的飲食,那就應該知道:中學階段,一如我們身體正在發育,需要豐富的飲食,我們的心智也是。

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覓食,學習怎麼咀嚼或享受各種不同的飲食,更要養成均衡的飲食觀念與習慣。

飲食可以分四類:主食美食蔬果甜食。閱讀也是。

主食,像白飯、炒飯、炒麵、饅頭等等,主要提供澱粉,讓我們吃飽。閱讀的主食,就是為了尋求人生在職業、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問題的解決之道。所以,主食閱讀又可以稱之為「生存需求的閱讀」。我們讀一些「如何使自己健康」、「如何改善時間管理」的書,都屬於這一類。

美食,像魚、蝦、牛排、大閘蟹等等,給我們補充蛋白質的高營養食物。閱讀的美食,則是在幫助我們體會人類生命深處的共鳴,思想深處的結晶,很像是飲食分類裡的「美食」。所以,美食閱讀又可以稱之為「思想需求的閱讀」。我們讀一些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的經典作品,都屬於此類。

蔬菜水果,幫助我們消化,吸收纖維質。閱讀的蔬果,是為了幫助我們查證閱讀過程中不了解的字義、語義、典故與出處。所以,蔬果閱讀又可以稱之為「工具需求的閱讀」。我們使用字典、地圖、百科全書,都屬於此類。

甜食,像飯後的蛋糕、冰淇淋,或日常的糖果、零食等等。閱讀的甜食,就是為了娛樂、消遣,是一種休閒。所以,甜食閱讀又可以稱之為「休閒需求的閱讀」。我們看漫畫、寫真集、輕小說等,都屬於此類。(想知道更多有關閱讀與飲食的關係,請參閱《越讀者》Part 2「跨越四種閱讀飲食」。)


享用閱讀「甜食」的兩個陷阱

說到這裡要注意:甜食對中學階段的我們,有兩個陷阱。

第一個陷阱在於:「讀書」被考試、教科書、參考書等蒙上不可承受之重的壓力,所以一旦我們要自己尋找些讀物的時候,很容易就把甜食當作出口。

平常的課業壓力都那麼重了,要自己選擇書來讀,會找漫畫、輕小說等甜食是很自然的。

這也不是沒有前例可循。達爾文這位《物種起源》的作者,晚年由於健康因素,被家人保護,不受外界打擾,每天集中精神做四個小時的研究工作。在這樣的生活中,達爾文最重要的調劑,是閱讀浪漫的愛情故事。因而他有一個很有名的主張是:政府應該立法禁止,愛情的結局不得搞成悲劇。

達爾文可是一位畢生研讀、畢生創作美食閱讀的思想家與科學家。他都有需要以甜食來滋潤自己生活的時候,何況是我們。

不過,我們應該記得:沒有人是能只吃甜食活下去的。甜食是我們需要的,但不能過度沉迷,更不能以此維生。

第二個陷阱在於:有些父母對甜食的誤解很深的話,別想不開。

在考試的壓力下,父母因為不准子女看閒書、看小說,產生衝突的例子很多。在《越讀者》裡,我曾經寫過一則十幾年前,父母不准兒子看小說,導致他跳樓的悲劇。這種情節,不只一端。

對岸中國大陸是應試教育比我們只重不輕的地方,我們中學生碰上的問題,他們也都只多不少。曾經有一位華南師大的學生給我寫過一封信說:

上大學以來,很多親戚朋友都會說

「讀了這麼多年書,終於熬出頭了」。

很多時候,聽到這話我都會感到很慚愧。

所謂「讀書」,就是課本和參考書。這也算做「讀書」?

如果說,原來的讀書是一種責任,為父母,不得不讀。

那麼現在,我已經長大到對自己負責地來讀書時,

我不想對自己負責了。

但是很奇怪的是:據我所知,對岸的父母在讓子女看小說這件事情上,普遍比我們寬容許多。我問為什麼,得到的回答是:父母知道孩子為了考試讀書夠苦的,所以願意讓孩子透過讀小說來紓解壓力。也因為如此,所以對岸有大量以中學生為對象的青春校園作家當紅。

我們的父母對甜食的誤解比較深,不必和他們鑽牛角尖。能用達爾文的例子來說服他們最好。說服不了,也萬萬不要爭執氣憤到去跳樓。那不是我們為了吃甜食該發生的事。

最近有一位母親在聽我演講之後,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以前在她聯考的時代,考試壓力也是很大,但她可以當個「文藝少女」,寫寫東西也不成問題,但是今天的中學生卻不行了?

前年教育部一場研討會上,我聽一位長時間帶領學生寫作的教授說,那批學生在經過中學六年的應試折磨後,剛進大一的時候對任何寫作都排斥,連寫一個句子都有難處。那次聽的印象很深刻,所以我知道這位母親的疑問是什麼。

我回答她說:那是因為以前考試壓力大,但是學生尋找的出口還是書,尋找的甜食不論武俠或愛情小說,文字經常都十分講究。但是今天學生尋找的出口是網路上的影像、遊戲,是寶可夢,很多人根本不用小說來當甜食了。他們不讀,當然也就不會寫。

我想,如果愛看小說的中學生碰上父母責難的話,用這個例子來回應他們也不錯。


郝明義(REX HOW)

1956年出生於韓國。1978年台大商學系國際貿易組畢業,次年開始進入出版業工作。歷任長橋出版社、《2001月刊》、《生產力月刊》、《時報新聞周刊》之特約翻譯、編輯、主編、總編輯等職。1988年任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1996年離任。同年秋,創立大塊文化。1997年初接任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1999年底離任。2001年創立Net and Books。2010年創立ChineseCUBES中文妙方。其所發想的中文妙方產品榮獲2013年德國iF 設計大獎的傳達設計獎(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 2013)。

現任大塊文化、Net and Books,與ChineseCUBES董事長。

著有:《工作DNA》(增訂三卷)、《故事》、《那一百零八天》、《他們說》、《越讀者》、《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大航海時刻》。譯著:《如何閱讀一本書》、《2001太空漫遊》。

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rexhow.dna


原文請見《翻轉教育》郝明義:恢復閱讀胃口的第一步──知道飲食的分類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時間教養:忘掉時鐘,先問自己要什麼

 

作者:許芳菊

邁入青春期,孩子的大腦進入第二次關鍵發展期,他們思考著更多學業以外的人生課題,人生夢想、甚至愛情、友情、人際關係……時間的意義從指針擴大到人生的優先順序,什麼是最重要的事?需要孩子用自己的心好好思索。

步入國中的孩子,除了身體、外貌正在經歷青春期的蛻變,在心智、大腦上,也都面臨巨大的轉折。

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青少年逐漸從「具體運思期」進入到「形式運思期」,孩子不再受具體經驗限制,開始具有抽象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們正慢慢接近成人的思維方式。

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發展

這個時期青少年的大腦發展,會經歷一次大重整,經常使用到的大腦神經連結會不斷被強化,而用不到或不常用到的就會被修剪、拋棄掉。

更重要的是,青春期大腦中負責計畫、評估、管理、整合的前額葉(又稱「總裁腦」),要開始邁向成熟,此時正是鍛鍊前額葉最重要的時期,也因此,青春期被稱為大腦的「第二次」機會。

前額葉的發展,跟時間管理密切相關,因為時間管理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計畫、判斷、評估、自我監控等……正是前額葉所掌管的。建議父母要慢慢放手,給青春期孩子思考、判斷、獨立、自主的空間,如此才能強化前額葉的神經連結。

這階段的孩子,通常也會經歷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 H.Erickson)所說的「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也就是說青少年會處於一種:想知道自己是誰、正前往何處、我想要從事什麼樣的生涯、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種種思考的混亂與焦慮中。他們需要找出解答、確認自己的角色,讓自己走出迷失,邁向穩定、成熟。如果這個階段沒有順利完成這個任務,他可能一直到大學、成人階段,都處於這種迷失的危機中。

也因此,國中階段的時間規劃,不能只有學業,很重要的一部分必須是自我探索的時間。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學業以外的人生課題,例如,他的人生目標、夢想、生活的優先順序、抒解壓力的方法,甚至愛情、友情、人際關係……

此階段父母可做的引導

1. 練習設定優先順序,找出心中的羅盤

規劃時間的好工具,立刻下載更多時間規畫表>>

判斷事情的優先順序、輕重緩急,可以說是時間管理成敗的關鍵。當孩子上了國中,一定要幫助他培養出這樣的判斷力。

「如果我們不能有意識的專注做重要的事,便等於無意識的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成功學大師柯維建議人們:「忘掉牆上的鐘,找到心中的羅盤,探索真心所願,創造均衡、圓滿的人生。」

柯維提出了「時間管理矩陣」的概念,幫助人們分辨,什麼是「重要的」事,什麼是「緊急的」事(見左下表)。

時間管理矩陣將日常生活分成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急迫又重要的事。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急迫的事。
第三象限,是急迫,但不重要的事情。
第四象限:不急迫又不重要的事。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分析一下,你們的時間大多花到哪個象限。

柯維指出,通常一般人花在第一、第三象限的時間最多,卻忽略主動去做第二象限的事,而這些其實全部都是重要的事。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調整思考方式,如果我們在時間運用上都是以急迫性為考量,問題就會產生,但是如果我們以重要性為主,生活便會落在第一、二象限,而遠離第三、四象限。

心理師王意中建議,鼓勵孩子把想做的事情寫下來、記錄下來,甚至列出計畫,然後慢慢釐清這些事情的輕重緩急。尤其是「寫下來」,對思考、判斷是很有幫助的。

柯維建議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以下這個練習:

★列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四件事
★思考你有什麼長期目標?
★想想看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什麼?
★思考你一生中最希望有什麼貢獻?
★思考你最希望得到的感受是什麼?是和平、快樂、有意義、有所貢獻?
★假設你只剩六個月的生命,想想看你這星期要做些什麼?


2. 練習做大一點的計畫(例如:自主學習、專題計畫)

國中階段的孩子,可以開始練習做大一點、長期一點的時間規劃。例如,家庭旅行的活動怎麼安排,行程可以讓孩子來規劃,幾點到哪裡,路線怎麼走。
或是引導孩子做中長期的學習計畫,例如,這學期英文要進步到幾分、要看完二十本課外書、要完成科展的實驗……

當孩子開始做一個比較大的計畫時,有時會不知從何開始,或不知如何進行,父母可以引導他,練習將一個大計畫,分階段達成。例如要做一篇大報告,可以讓他把計畫分成幾部分,規劃好每個階段需要完成的部分有哪些。或是要準備三個月後的一個大考試,從現在起,他每個星期的進度要如何安排。

總之,讓孩子學著把一個看似艱難的目標,化成一個一個的子目標。每達成一個子目標,就給自己一點激勵,讓孩子在成功經驗中,繼續向最終目標前進。

3. 掌握時間運用技巧:大時間做大事,小時間做小事

正如柯維的時間管理矩陣提醒的,要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在時間的管理上,也可以教導孩子運用一些技巧,教孩子在精神最佳狀態或最完整的時間區塊,去做最重要的事,在零碎時間去做些「順便」可以做的事。這可以讓課業壓力繁忙的國中孩子,生活輕鬆些。

台大教授呂宗昕在一場對大學生談時間管理的演講中就提到,「大時間做大事,小時間做小事。」他指出,連續、完整、效率高、不受干擾的時間就是大時間,不連續、不完整、效率低、受干擾的時間就是小時間。例如,背英文單字是小事,查英文單字也是小事,所以不要利用晚上連續的好時光來查單字。寫大報告和大作業是大事。因此,大時間要拿來做比較困難、需要長時間思考的事,小事情留到小時間做就可以了。

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觀察他自己每日最清醒、精神最好的時段是什麼時候,建議他可以把最重要的、或比較需要花腦力的學習,放在這個時段進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時間教養:忘掉時鐘,先問自己要什麼

艾瑪華森:多了妳,世界才會不一樣


作者:謝明玲

《天下》問她如何面對恐懼?她說:接受它,別讓它阻止你說想說的話。不只是《哈利波特》中的小妙麗,3年前,年僅24歲的她站上聯合國講台呼籲:性別平等需要男女一同努力。

當明亮天光逐漸轉為深藍,上海浦東華特迪士尼大劇院外,路燈盞盞亮起,粉絲的心也跟著高漲雀躍。

2月27日,迪士尼重製的經典故事《美女與野獸》導演康頓(Bill Condon)和4位主角抵達上海宣傳。扮演主角貝兒(Belle)的艾瑪華森(Emma Watson)一襲鑲著珠寶的長裙,最後踏上紅毯,立刻揚起漫天尖叫聲。

27歲的上班族李逸林,特地穿著《哈利波特》電影女主角「妙麗」的葛來分多學院制服來現場,而艾瑪華森正是演活了妙麗而名聲大噪。「(因為喜歡她)我會更有動力。她代表的精神就是不會在乎別人的想法,只要認定一個事情,就一定會做下去,我會以這樣的精神來對待自己。」

演員擅長演活他人的生命,但在艾瑪華森的角色裡,又交織著她個人強烈的信仰與色彩。

例如這次她演出的「貝兒」,可說是迪士尼歷史上最不傳統的女主角之一。貝兒美麗,但特立言行卻不容於村莊,也不愛眾人崇拜的戰爭英雄加斯頓。一反「英雄救美」的故事,最終反而是她解救了被困於野獸形體的王子。

艾瑪華森還在拍攝時加入許多自己的意見。新貝兒不僅愛讀書,還是個發明家。電影一幕是驢子用她發明的機器洗衣服,她則坐在邊上,教小女孩念書識字。「她想閱讀,也想幫其他女孩閱讀,就像是一個社會運動者(activist)一般,」康頓說。

《 美女與野獸》中的貝兒(左一)喜愛閱讀。艾瑪華森也希望鼓勵女性閱讀,讓自己更有力量。(迪士尼提供)

在接演貝兒前,艾瑪華森其實拒絕過另個迪士尼公主「灰姑娘」電影的邀約,因為她希望透過貝兒鼓舞更多女生。

「不要被他人的偏見影響,即便感覺現實與你相悖,堅持所尋,最終會有回報,」她用力強調,獨立自信的貝兒是很有力量的。

盛名下的青春迷惘

最近她為了雜誌《浮華世界》拍攝了一系列照片,其中一張她上半身僅披著短針織衫,胸部部份裸露,遭人批評背叛了她倡議女權的立場、很虛偽。

「女性主義意味著女性能有自主選擇的權力。我不了解這和我的胸部有什麼關係?」她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勇敢回擊。

入行17年,現在的艾瑪華森,蛻變得能更自在地面對外界眼光、自信地說自己想說的話。
26歲的她,9歲就雀屏中選演出《哈利波特》中的智多星「妙麗」而聲名大噪,青少年就名列富豪榜,還獲選英國女性角色楷模。

但可以想像,成名得早,讓她年輕就要適應偷拍、騷擾。還在尋找自我的青春年少,混雜著外界緊迫盯人的視線,讓她困惑疲乏。

當同輩都在染頭髮,想明白自己是誰的時候,我則在嘗試搞懂妙麗是誰、怎樣演繹她?
她曾說過,走紅毯時,甚至需要完全緊閉與麻痺自己,才能走完全程。「人們問我,妳覺得這個如何?妳是誰?我覺得好無力,因為我都還沒有答案,」艾瑪華森在前年十二月接受《Porter》雜誌訪問時曾說。青少年時漫天對她的興趣把她嚇壞了,只有努力讓別人覺得她很無聊,希望能保有隱私,和一點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時間。

當許多人認為她如聰明優異的妙麗時,她卻懷疑自己到底是誰?想追求什麼?「當同輩都在染頭髮,想明白自己是誰的時候,我則在嘗試搞懂妙麗是誰、怎樣演繹她,」她曾對媒體說。

有幾次從哈利波特的紅毯或首映場合回到浴室,她會把手放進洗臉台,看著鏡子內穿著華服的女孩問:「這是誰?」。「我和這個鏡中人沒有連接,這是非常不安的感受,」她在《浮華世界》報導中說。

在將滿18歲前一天的生日派對,她經歷了一場更震撼的教育。要從餐廳走出來時,所有的狗仔隊全躺在地上,鏡頭上舉,準備拍她的底褲,好等著第二天上報,因為英國規定18歲以後,刊登這樣的照片就不違法了。

「很明顯的,丹尼爾(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哈利波特》中飾演哈利)和魯伯(魯伯葛林特,《哈利波特》中飾演榮恩,3人是電影最主要的角色)不用穿裙子,」艾瑪華森在去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的活動上透露,18歲,她就感受過性別帶來的不平等。

後來,她特地從英國到美國布朗大學就讀,希望探索自己。外界眼光還是如影隨形,例如她只是要去哈佛大學參加球賽,就有校園媒體推特現場轉播她的動態。

但透過閱讀、冥想、瑜珈,艾瑪華森漸漸能回歸自己,似乎對自己所想所求,愈來愈清楚。
2014年,她從布朗大學畢業,接受了聯合國婦女署的邀約,擔任全球親善大使,推動兩性平權活動「HeforShe」(他為她)。

「他為她」,讓兩性自由

在活動發表當天,她站上紐約聯合國總部講台,提到自己第一次有性別差異的感受,是在8歲時想主導一齣舞台劇時,四周的人卻說她「蠻橫」,讓她很困惑。

她呼籲,「女性主義」不該等同於「仇男」,男性也是性別既定印象的受害者,性別平等需要每個人一同努力。「兩性都該自由的表現感性與強韌,」她說。

「這就是『他為她』的意義:自由,」11分鐘左右的演講,她的聲音微微發抖,卻鏗鏘有力。

3年前,艾瑪華森代表聯合國婦女署全球親善大使,在台上勇敢為兩性平權發聲。(GettyImage提供)

我也曾懷疑這個哈利波特女孩站在聯合國演講台上做什麼?但如果不是我,會是誰?如果不是現在,又是何時?

「我對艾瑪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無懼與勇氣。她在聯合國的演講是我見過最勇敢的一件事之一,」演出「野獸」的英國演員史蒂文斯(Dan Stevens)告訴《天下》。

活動引發熱烈迴響。不過3天,就有10萬名男性在網站上承諾支持「他為她」,在社交媒體上創造了12萬條討論,推特總部甚至漆上整面「#HeForShe」的超大字樣。

宣言更觸動了實際行動:馬拉威一名酋長宣布300個童婚無效、百威啤酒拍攝了男女同酬的廣告,也有粉絲寫信告訴她,在看了她的演講後,勇敢挺身抵抗父親的暴力。

「我的人生中參與過許多驕傲的事,但沒有一件比這件(推動他為她)更讓我覺得驕傲,」活動的兩週年慶演講上,她感性地說。

但其實在演講結束的12個小時內,就有網站威脅要公開她的裸照,還一邊倒數計時。
她很憤怒。但愈是想讓她沮喪,就只會讓她更堅毅往前走。

艾瑪華森到臉書倫敦總部接受提問,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向企業領導人宣揚理念,訪問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並在網路上開始了讀書俱樂部,邀請民眾一起閱讀女性主義的書籍。

當《天下》記者問她,怎樣面對恐懼?她說,恐懼很自然、無法逃避。第一步就是接受它。

「不是追求沒有恐懼,而是克服它,超越它,不讓它阻止你說想說的話,」她說。

接受恐懼,超越恐懼

她的意志堅定,做法卻不說教,帶著女性的柔軟與創意,溫和卻持續地影響四周的人。

她曾在土耳其副總理表示「女性不該公開大笑」後,立刻在推特上傳一張在街頭大笑到彎腰的照片。

去年,她俏皮地在Instagram貼上一張手指比「噓」的照片,告訴大家她偷偷在倫敦地鐵中,藏了女作家安傑盧(Maya Angelou)的自傳《媽媽和我和媽媽》,每本書還附上親手寫的信,希望鼓勵大家一起來閱讀,這個與Book Fairies合作的活動也延伸到台北捷運站。


又如,在19歲看過孟加拉紡織工廠的女工處境後,她也特別關心永續衣材。最近她開設了新的Instagram帳號,貼上她到各地宣傳《美女與野獸》的照片。照片裡每件衣材,都有環保永續的設計理念;電影中貝兒的部份戲服,也在她的建議下,使用永續、公平貿易的布料。



走過年輕的混沌與困惑,努力躲開人群,到現在勇於站到人前,大聲喊出信仰,艾瑪華森終於感受到外界所見與自己所感合而為一,能為自己所想行動、發聲,感受到自己真正發揮了力量。

「自己還是常會自我懷疑,但在推動性別平權的路上,透過閱讀、透過與更多理念相同的人交往,幫助我更了解自己的角色,也明白或許外界有更大的力量在推動著我,」她告訴《天下》。

3年前,在她聯合國演講前,她極度緊張,也問過自己,「這個哈利波特女孩站在聯合國演講台上做什麼?」不知道是否夠有資格說這一切。但她告訴自己要勇往直前,因為她關心,因為她想推動改變。「如果不是我,會是誰?如果不是現在,又是何時?」(If not me, who?If not now, when?)。

恐懼與自疑或許無所不在。但堅持信仰,付諸行動,永遠能帶來勇氣。


原文請見:《天下雜誌》艾瑪華森 多了妳,世界才會不一樣


【集錦】我的閱讀書摘


作者:田育瑄

生活的富足,來自靈魂的絕對自由,認真工作,卻不賣命工作,這聽起來缺乏「狼性」,卻是英國人教養的成功祕訣。從各國請益、借鑑,獲得多元價值的職場建議,將連結不一樣的機會,思維與行動也將產生巨大的轉變。

我想帶回社會企業與教育新創案例Know how,透過專欄與線上QA,帶領未來青創家體驗地球彼端的城市教育精神,並藉由直播開放問題,解決職場大小難題,開啟通往海外職場之窗。

2017 閱讀心得書摘:


2016 閱讀心得書摘:
---

2015 閱讀心得書摘: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踹妞圖文:大學校系怎麼選?


作者:田育瑄

我們選擇科系時,背景知識往往來自於學校的教科書、經過消化統整的電視社交媒體、與我們的家庭教育,我們把精鍊過的知識,以最好、最完美的姿態擺上,想讓孩子在最正確、最不受污染的環境下學習,並認為這麼一來,孩子就可以帶著正能量的初衷,走上正道。

然而,社會的真實樣貌,往往不像書上般有規則可循,孩子出了校園才發現,真實生活時常會有突發狀況、不是努力殺怪,怪物就會乖乖被殺,我們就是這麼樣長大的,不是嗎?

我們忽略的關鍵在於:

培養孩子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中的生存法則。

法則1:「如何選」比「選什麼」更重要

不論是銀行、科技、醫療等產業,每個背後都由商業鏈與人與人形成,需要考量的就不只是內容、產品、服務,而是這個東西的價值、賣點、如何賣、賣體驗還是賣健康、賣時間還是買經驗方法、賣夢想還是買達成的工具、賣人情還是買慾望...

法則2:「借力使力」比「專業知識」更重要

除此之外,如何與消費者、投資者、員工伙伴溝通、產品如何陳列、物流怎麼跑、由誰來買怎麼賣、用什麼方式傳遞呈現、如何透過個人與組織的力量再整合、再行銷、再服務、再溝通、再補足,與利益團體間如何由衝突變雙贏等等,要考量的,都是遠比單單的ㄧ個產品更重要。

法則3:「開放心態、獨立思考、終身學習」比什麼都重要

莫忘初衷是正確的,但是,這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孩子需要爸媽與老師的重視與討論。
以下分享幾個老師和爸媽可以帶著中學生孩子一起思考的資源網站,成為孩子學習的翅膀:

1. 親子天下
https://goo.gl/q9EdJw

2. TED
https://goo.gl/1i57Kz

3. TED-ED
https://goo.gl/dz9uIn

4. 台灣Bar
https://goo.gl/qEFruy

5. PBS Learning Media
https://goo.gl/jiETuf

6. The New York Times - The Learning Network
https://goo.gl/xzIKzB

如美國名主持人歐普拉所說:身為家長與老師,我們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在湍急起伏的人生航道上,能掌握好方向盤,平安度過的「生存力」。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a Parent Can Do for Their Kids is...

"Life is not safe, and so our task is not to promise our kids there will be no turbulence. It’s to assure them that when the turbulence comes, we will all hold hands and get through it together."

── Oprah, American media proprietor and philanthropist


閱讀更多,歡迎來 《踹妞粉絲團》走走!


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

常懷疑自己的能力?你可能有冒牌者症候群



作者:林怡廷

你是否自認為能力不足、不配這個職位,甚至害怕這一切被同儕或主管揭穿?其實,你可能有「冒牌者症候群」,連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也曾經歷此狀況。

「每次我在班上被點名,叫起來回答問題時都覺得一定要出糗了。每次考試,我都認為一定會考爛。每次我沒出糗、甚至考得非常好時,都覺得自己又唬了大家一次,很快就會被拆穿,」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曾在其著作《挺身而進》中,自述她在學生時代的經驗。

哈佛大學畢業、任職矽谷高科技公司,也是《時代》(Time)雜誌百大影響人物之一的她,在外界眼中是「人生勝利組」,但她卻曾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成就,甚至害怕總有一天,有人會揭穿她並非真材實料。

這種自我否定的心理感受,就是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

好發於高成就者、女性

它的特色是,這群人的腦海中,往往會浮現懷疑自己的聲音:「其實我的能力不足」、「我根本不配這個成就或職位」、「這次過關只是偶然,下次我可沒那麼幸運」,並恐懼這一切被他人拆穿;不只影響到職場或學校生活,若更嚴重點,甚至會產生焦慮感或抑鬱症。

而且有此現象的人並非少數。

儘管已是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也坦言,自己曾歷經數個「自我否定」的時刻。(Shutterstock)

從職場成功企業家、一般上班族,甚至是未踏入社會的學生,每個人終其一生約有7成機率,會經歷這麼一段時刻。尤其,美國心理學會(APA)的刊物曾指出,高成就者、女性、少數族群或開始新工作、新任務的人,更容易有此狀況。

因為高成就者往往追求完美,他們不滿於現狀、想要追求更好;女性或少數族群,則在長期以男性及主流族群為主的社會結構下,容易產生自我設限的想法,也易將成就歸功於好運而非自身能力。

8大策略對抗「冒牌者」

那麼該如何克服冒牌者症候群?綜合《科學人》、《Forbes》、美國心理學會刊物等,共歸納出8大策略,讓你能消除不安、和它對抗:

1、你不孤單,冒牌症候群普遍存在

冒牌者症候群令人最難受的,是那種縈繞著你的不安感。

心理學家韓得瑞森(Ellen Hendriksen)指出,冒牌者症候群普遍存在著,但大家有著被揭穿的恐懼,因此會獨自守著秘密、不太會和他人討論。其實,其他人也可能如此,你大可先鬆一口氣。

2、提醒自己,你已經完成了什麼

學者的簡歷,往往會列出一項項學術成就。韓得瑞森建議,你也能這麼做:列下曾經完成的任務,而且時不時地將它拿出來參考,或是把過去的推薦信函、得獎紀錄等拿出來閱讀等。這能讓你意識到,其實你已經完成了這些成就。

3、合理地評估能力

提出「冒牌者症候群」概念的心理學家之一的艾姆斯(Suzanne Imes),則鼓勵民眾自身能力做出實際評估。

「許多高成就者相當聰明,他們甚至希望自己是天才,但我們多數都不是(天才),」他說。因此,寫下你真正擅長與仍須努力的領域,這能幫助你自我了解,也能讓你了解還有哪些領域具有合理的進步空間。

4、和新手一起工作

人們的眼光容易掃向那些更高成就者,那是一種期許與自我激勵,但也易造成壓力。

因此,試著輔導新手或和他們一起工作,這樣一來能培育下一代,二來還能讓你意識到:原來你和當初的自己相比,已在專業技能上,前進了那麼遠。

5、對抗腦海中的負面聲音

若是你的腦海中又出現「你不夠好」的聲音時,訓練自己向這些聲音說,「夠了吧,請停止!」當你對此狀態有意識,就能試著讓自己和這樣的想法切割。

6、找個信任的人聊聊吧

如果還是覺得難受,把你的感受告訴任一個你值得信賴的朋友、同事,或心靈導師。

7、放過自己!請停止無謂的比較

「比較,是對自我的暴力行為,」作家沃勒爾(Margie Warrell)曾引述美國知名心靈作家凡森(Iyanla Vanzant)的話。

沃勒爾認為,「比較」是主觀的,往往帶有偏見,很少帶來實質幫助。例如,你錯誤地以為,只有自己總是耗費心力在滿足標準與期待,他人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達成。但其實,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挑戰、不安全感與內在掙扎。

要放過自己,就別再比較了!

8、讓自己有段適應期

若你剛開始一份新工作,別把自己逼太緊,讓自己有段適應期。

韓得瑞森指出,你可以把自己當作「有目標的冒牌者」(purposeful impostor),起初拿不出太多真材實料沒關係,只要你充滿熱情並努力學習,就能逐步向具專業知識的人邁進。


關鍵字: 冒牌者症候群 職場心理 桑德柏格  完美主義

原文請見:《天下雜誌》常懷疑自己的能力?你可能有冒牌者症候群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踹妞圖文:2017國際女人節:為女孩挺身而出 #BeBoldForChange


作者:田育瑄

為女孩挺身而出,我挑選了7則TED演講,看見各領域女性發亮的多元角色,從小讓女孩認識標竿的力量超越想像,也讓女人更認識自己的潛能!

如同今年國際女人節的宗旨:#BeBoldForChange敢於改變,持續分享善的力量,Keep sharing for girls and those who love them!

1. 【導演】Jude Kelly: Why women should tell the stories of humanity 
https://goo.gl/xt3jD9
用畫筆、文字、電影、影片,讓我們想像一個性別平等的社會,就是改變的開始!



2. 【作家】Caroline Paul: To raise brave girls, encourage adventure
https://goo.gl/Rhw7ei
女孩玩滑板、爬樹、高空彈跳,擔心她們會受傷?想養出勇敢女孩,先從鼓勵冒險,從跌倒中學開始!



3. 【外交官】Madeleine Albright: On being a woman and a diplomat
https://goo.gl/jgRSwF
當個優秀的外交官不是只處理政治議題,更需要軟實力,想成為女外交官?聽聽美國前國務卿Madeleine的經歷,妳可以成為推動理想的一份子!



4. 【運動員】Diana Nyad: Never, ever give up
https://goo.gl/A25Nae
64歲時,還能成就什麼?Diana Nyad完成了一生的極限運動目標:
從古巴游到佛羅里達的100英哩極限旅程。在漆黑的夜裡被水母蟄、被海水嗆、唱歌給自己聽、產生幻覺…Diana Nyad說:「我只是不停地游泳!」。



5. 【科技創業家】Dame Stephanie Shirley: Why do ambitious women have flat heads?
https://goo.gl/fxp9Sw
用女性帶領女性的科技實業家,她的前瞻思考與心路歷程告訴你如何辨別與成為有志者事竟成的自信女性!



6. 【人資管理】Morgana Bailey: The danger of hiding who you are
https://goo.gl/SymxgA
儘管從事人力資源近20年,她卻發現自己在勇於說出想法上常保持沉默,透過這個演講,坦承面對自己總是過於重視與恐懼他人的眼光,從個人、專業、社會角度重新檢視、突破自我!



7. 【母親】Jennifer Senior: For parents, happiness is a very high bar 
https://goo.gl/6ifmt7
單單當個家庭主婦,常在家庭與事業中的兩難,成就與實現自我的關鍵比職業母親更難量化,教養可能帶來的焦慮更難以想像,Jennifer分享媽媽們如何更溫柔地看待自我,達成家庭與教養的目標!


本文刊登於 《踹妞粉絲團》,歡迎來走走!